生命是一个人最为宝贵的东西。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是妄谈。国学经典中很多论述都是关于生命的,是有尊严的生命体应该奉行的行为标准。今天,在新的意识形态下,生命教育又被赋予了很多新的内容。珍惜生命、享受生命,让生命更加有尊严、有意义……这些都是我们要教给孩子们的。
第一节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
珍爱生命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的社会上许多青少年死于各种事故或自杀,数量之多令人触目惊心。未成年的孩子往往天性好动,对于危险的防范意识薄弱,遇到危急情况容易盲目冲动。另一方面由于压力大,而心理又不成熟,自身控制能力差。有些家长平时对子女溺爱,使孩子受不得一点挫折和委屈,这也是造成青少年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生命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育孩子爱惜自己的生命,针对青少年意外死亡的原因,家长要对症下药,对孩子进行科学的生命教育。
首先要告诉我们的孩子,生命是来之不易的,一定要好好珍惜。地球是已知的所有星球中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父母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结合才有了“我”这个生命体出生的机会。接着生命从最初的一个受精卵到数万亿个细胞构成的胎儿,再逐渐发育成健康的个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稍有差错,胎儿都不会正常发育甚至出现畸形或死亡。
在漫长的孕育阶段,幼小的小生命是很脆弱的,病毒、细菌、药物、射线,以及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侵害,时刻都有可能成为这个小小的尚未出生的生命的杀手。到分娩时,又有各种各样的产科疾病和新生儿疾病成为小生命潜在的危险。等到婴儿发出第一声响亮的啼哭,用力地呼吸这世界第一口空气时,他已不知经历了多少考验!而这个时候,我们所谓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而已。可见,每个生命的存在都是一个奇迹,能健康地出生并健康平安地活到现在,更是何其幸运!明白了这些,孩子会对生命有更加清晰、正确的认识。
第二,要教育孩子在危急时刻,保护自己的生命,同时提前告诉孩子一些自我防护的方法。比如,要明确告诉你的孩子,当遇到火灾时要立即报警,由专业的救火队来救火。当发现有人溺水时,未成年人最好不要贸然下水救人,因为即使会游泳,但没有力量同样无法进行施救。千万不能在自己没有能力的情况下贸然下水救人,救不了别人还要搭上自己的性命,可以告诉孩子,用呼救并寻找漂浮物救助落水者的方法,这一点在其他章节也有提到。
总之,我们一定要告诫孩子,不自量力、鲁莽逞能,轻易地送死绝对不是英雄的所作所为。英雄是智勇双全的,无畏的牺牲既是自己的失败,也是家庭和社会的悲剧。过去由于这方面的错误宣传,我们已经失去了很多幼小孩子的生命。2005年6月26日上午,在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禾亭镇永佳水库,一名小学生不幸落水了,这时一起来的其他6名小伙伴便跳入水中相救,结果造成7人全部遇难的惨痛结果,血淋淋的事实不能不引发我们深刻的思考。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对孩子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并教给他们自我保护的方法,以保证孩子鲜活的生命之树能够健康生长。
然而,很多孩子放弃生命的原因可能仅仅是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所以,家长要在平时就利用各种形式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他的思想境界。多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多和孩子进行思想交流,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情绪,做到在思想上“防微杜渐”,避免悲剧发生。
生命是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对于每个人来说却只有一次,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珍爱我们的生命,保护我们的生命,让生命之花结出累累的硕果。
第二节享受生命的美丽
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且生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更应该懂得珍惜生命,享受生命的美好。作为父母,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孩子,让他们明白生命是美好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全身心的投入和爱。
说到要让孩子明白生命的美好,我们成年人总是很羡慕现在的孩子,觉得他们比我们小时候幸运多了,也幸福多了,漂亮的新衣服,琳琅满目的玩具,还有来自各方的关爱……可是,只要我们仔细看看便会感到现在孩子们的无奈:“减负”却减不掉沉重的学业“负担”,“素质教育”却让他们在原本快乐的双休日奔波于各个艺术培训基地之间,父母的爱不得不让他们成为“笼中的鸟儿”,老师的爱,让他们开始学得循规蹈矩。这一切不能不让我们感慨,在这样的“幸福”中,在这样的“关爱”下,孩子怎么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呢?
让孩子享受生命的美好,首先要让孩子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生活。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从中体验真实的快乐和忧伤,然后逐渐领悟生活的真谛。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尽情地享受属于他自己的快乐童年,不要给他太多的压力,让他拥有自由、随行、轻松的生活。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最初的时候就体验到生活的美好,继而更加热爱生命。另外,生活中也不缺乏挫折教育的机会,有些家长害怕孩子受挫,过多地保护孩子,使他们错过了许多“挫折”教育的良机。其实,生活中的“挫折”也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特别”的快乐,我们有责任培养孩子有健康的心理去面对生活。经历过挫折,生命将更加顽强,更加有抵抗力。
要让孩子享受到生命的美好,还要给孩子充分的鼓励和让孩子享受做人的快乐。无论学习优劣、相貌美丑,每个孩子都有受到尊重和鼓励的权利。我们只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就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这样他才能更好地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然而事实是,很多父母都在犯同样一个错误,只在乎孩子学习好不好,分数高不高,难道孩子的成绩好就是好孩子,成绩不好就是“差生”吗?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享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快乐。如果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而被认为是一无是处,那他的人生观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样的教育标准下,许多未成年人不堪学业重负,对生命抱有非常悲观的认识,这已经成为“生命教育”过程中一个难解的“死结”。孩子们错误地认为,考不到好成绩就没有脸活着,生命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这种极端的态度虽然是孩子心理不成熟的表现,但却从侧面反映出教育的失误。
恰恰是这种失误,让孩子们失去了另一种生命中很美好的感受,那就是学习带来的愉悦。说到学习,我们便不由想到“头悬梁”、“锥刺股”,无不透出一个“苦”字,为了学业而奋斗和拼搏是高尚的,可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苦”还能有什么体会呢?其实,学习本身是一件非常非常有趣的事情,可正因为现实的功利目的,孩子被逼着学习,致使他们失去了享受快乐的机会。
为了使孩子摆脱对学业的恐惧,家长有必要彻底改变观念,并不是只有成绩好的人才能够成才。对于那些学习不太理想的孩子,千万不要给予否定。要懂得尊重他们的努力,多听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困难。面对孩子学习上出现的困难,家长要尽量表示谅解,并想办法给孩子提供一定的帮助,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抛开心中的戒备和困惑,在求知的过程中,尽情享受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
孩子是上天给予我们的精灵,是时光给予我们的希望。而我们,没有权利让他们的生命变得昏暗无光,而是应该用我们的双手温暖他们的世界,用我们的眼睛照亮他们的心灵,用我们的智慧拨开他们的迷惑,让他们的生活更加阳光,让他们的生命更加富有生机。只有让孩子们享受到生命的快乐,我们奉献给社会的才将会是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第三节有理想的人生才是完美的
生命是短暂的,我们无法改变它的长度,但却可以改变它的宽度。而理想和追求就是生命的宽度,它们可以赋予生命更加崇高的意义。为什么有的人生命轻于鸿毛而有的人却重于泰山,这就是因为人生理想不同造成的。有理想的人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并且充分利用有生之年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进行生命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我们要帮助自己的孩子树立人生理想和目标。
着名教育家加里宁认为,拥有一个伟大的理想并能为这个理想去努力奋斗的人,才是幸福的人。有理想的生活,是世界上最优美、最有趣的生活。那么孩子的理想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其实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形成自己模糊的理想,比如因为看到身边或媒体宣传的某个人物而心生仰慕,之后便立志成为那样的人。或者是因为自己从小喜欢或具有某项活动而希望以后从事这样的工作,比如爱好唱歌的希望将来当歌唱家,擅长跳舞的希望当舞蹈家,画画比较好的就希望自己成为画家,爱好踢足球的,希望将来能驰骋在绿茵场上。
所以,我们并不用建议孩子什么,在看到孩子的注意点或者兴趣时适当点拨一下即可。有时候,孩子的兴趣爱好会显示出很不稳定的特点,家长千万不要以为这就说明孩子是个三心二意、做不成大事的人,也许正是这样的尝试中,才会让他发现自己真正的理想。所以,对于孩子的兴趣,只要是正当的我们都应该予以鼓励和支持,但是一定要因势利导,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意识地激发孩子的理想的火花。
当孩子有了自己的理想之后,他的学习就有了动力,也有了目标,而家长应该用各种方式支持孩子的理想。但是有很多家长却不知道,到底什么样的态度才会对孩子的理想起到很好的正面作用呢?
一天,父亲和孩子坐在一起看电视。电视剧中的律师仪表堂堂、威严气派,尤其是在做辩词的时候逻辑清晰、无懈可击,最后为当事人争取到合法的权利。当时孩子看得非常痴迷,敬佩之心不禁油然而生,便郑重其事地对父亲说:“爸爸,我长大后也要当个律师。”父亲听了立即说:“好啊!我支持。但是我要提醒你,当律师可不是很容易的,必须熟悉很多法律法规,许多条文都必须背得滚瓜烂熟。你要想长大当律师,就从现在起练习记忆力吧,每天背一首诗。”听父亲这么一说,孩子偃旗息鼓了,心想:要那样,我才不当律师呢?
这位父亲对于孩子的理想肯定是会支持的,但是他的态度和方法却起了反作用,不但没有使孩子理想的火花变大,还给他掐灭了。其实,父母对待孩子的理想的态度和方法是很关键的。孩子在接触各种新鲜事物时,会自然而然地萌发自己的理想。但是我们父母要注意的是,此时孩子的理想是非常稚嫩的、不成熟的,如果我们像那位父亲那样立刻用纯理性的、严格的终极标准来要求只是有感性理想的孩子,会使孩子感到目标太遥远,自己很难实现而放弃这最初萌发的理想。父母的这种做法不仅没有对孩子的理想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反而还打破了孩子美好的理想梦。
怎样才是对孩子理想的真正支持呢?真正的支持应该建立在对孩子的充分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之上,必须以孩子的现实准备为前提,然后进行适当的启发和诱导。比如,当孩子提出以后想当律师时,不妨这样说:“当律师确实很不错,这个理想很好。孩子,我希望你能为这个理想而一直努力。孩子,你想想,当律师需要什么才能?”这样的勉励和启发会使蛤孩子对于自己的理想做更进一步的探索,从而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总之,对孩子的理想之苗,家长要一点点地培养扶持,要细心浇灌滋润,不要一见小苗,就立即倾盆大雨,恨不得让它明天就成为一棵大树,这是不切实际的。
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和心理都很不成熟,所以孩子的理想大多具有不稳定性。另外,孩子们由于涉世未深,一方面憧憬着美好的理想,另一方面对于在实现理想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困难估计不足,对于为实现理想要付出的努力、付出的代价,认识也是不足的,思想准备更是不充分的。所以,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理想,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铭记,并时刻引导孩子向着理想去努力,克服种种困难,最终使理想得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生命必将变得更加有意义。
第四节生命是最珍贵的
当有人问你“人生中最珍贵的是什么”时,你的答案会是什么?友情、爱情、名誉、金钱……其实,人生中最珍贵的是生命,如果没有生命,其他一切都将无从谈起。生命,我们一生中只有一次且不可重复,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生命更值得珍重的东西了。然而,无论是在网络上、报纸上,还是电视新闻上,自杀、他杀事件却频频上演,就连在未成年人的身上也是不断发生:
12岁的小学生用红领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5名小学生相约自杀;
一名高一学生跳楼身亡;
广东一名初二学生在教室泼洒硫酸造成18名学生受伤;
一名高三男生将同学割喉残害;
……
一起又一起令人震惊的事件,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未成年人对于生命的认识不足,他们对生命的冷漠和冷酷是导致这些事件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所以,我们要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必要而科学的生命教育,告诉孩子,生命的宝贵和神圣,要孩子学会尊重生命。
生命教育是贯穿生命发展全程的终身教育,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从孩子开始,我们就应培育他生命尊严的意识,教育孩子一方面要善待和尊重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推己及人,善待和尊重一切生命。
我们大多数人往往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对于拥有的东西不懂得珍惜,等到失去时才追悔莫及,这也包括我们拥有的仅有一次的生命在内。珍惜生命这个道理似乎很简单,其实真正做到却不是那么容易。我们看到,最近几十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学生自杀率都呈增长趋势。在我国,自杀也成为了青少年学生的主要死因。开学才几天,上海就有3位学生相继自杀,想轻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是对生命极大的漠视。他们在选择自杀的刹那想到都是“压力太大,我不想活了”、“我考了倒数第一,没脸见人了”。
面对这接二连三的学生自杀事件,让我们不得不沉下心来反省:我们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是不是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如何对待生命的教育呢?孩子们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由于心机的不成熟,自我盲目地好强、自尊、自大,往往在遭遇挫折和失败时,因经受不住而容易走向死神!我们应该给孩子多上一点“尊重生命”的教育课程,告诉孩子他们的生命原本不属于个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让孩子明白,自杀是极其自私的行为,选择自杀,使自己得到了解脱,却把巨大的痛苦留给了挚爱他的亲人。还要让孩子明白,自杀是一种对生命极端不尊重的表现,“自杀”是一种愚痴,那些成绩、名誉等,远远比不上生命的重要,没有了生命,那些东西都是空的,即便是困难和挫折,在我们顽强的生命力面前也会显得很脆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也没有跨不过去的挫折,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帮孩子走过人生的低谷。作为家长,我们有义务和责任让孩子远离自杀,珍惜生命。
以往每当看到国外校园发生惨案时,总觉得非常恐怖,匪夷所思。然而当今,在我们的校园里、课堂上或学校附近也开始时常游荡着死神的阴影。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让孩子学会尊重生命,这其实是我们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缺陷。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在法律面前,任何人都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权力。我国儒家思想是很重视对他人和他人生命的同情的,儒家的核心概念“仁”也是以同情为基础的。因此,对孩子进行尊重生命的教育,不应是只教孩子尊重自己的生命,还要让孩子尊重他人的生命。世间上最宝贵者莫如生命,任何生命都应该获得尊重珍爱。
一天回家路过一个水果摊,看到两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手里抱着一条小狗,在众人的目光下,忽然将小狗猛地举过头顶,重重地摔在地上,随之而来的,便是小狗阵阵的哀叫声和孩子们的嬉笑声。两个孩子的兴致来了,又抱起小狗还要重复刚才的动作,值得庆幸的是,那只可怜的小狗被人迅速地救走了!
看到这样的情景,心如针扎。孩子们还小,不懂的东西很多很多,但是我们家长必须要让孩子们懂得尊重生命,虽然只是一条狗,但它的生命同样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每个生命都是来之不易的,需要我们去尽心地呵护。生命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我们应该通过生命的教育,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让孩子真正懂得尊重自己、他人和万物的生命,远离对生命的漠视和对生活的厌倦,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这将来对孩子的人生也是大有益处的!
第五节责?任
人的一生犹如一次旅程,虽说旅程短暂,但必定也要经过许许多多的驿站,也许是山清水秀,也许是荆棘满地。什么样的人生旅程才能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建立起永恒的东西,让生命更有意义呢?其实,生命的意义在于自己认可责任,担负责任,并且责任还会使生命获得永恒。一个生命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更多生命的存在。生命是一种责任,每一个人都应时刻铭记,生命除了属于自己,还属于很多人,比如父母、爱人以及孩子,这也是我们生命存在的意义。
一位前人说过:死,是生者的痛苦。所以,任何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和不尊重都是自私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母亲怀胎十月,千辛万苦才生下来的,之后要有全家人的辛苦哺育和社会的培养才能逐渐长大成人,这其中家庭的付出和社会的付出是不可估量的。要把这些通过鲜活的事例告诉孩子,比如给他看妈妈怀孕时的照片和录像,给他讲述妈妈在医院临产时的痛苦,他小时候是多么让人操心、担忧,然而家人却以他为荣等等。这些都会让孩子对自己的生命的来之不易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明白自己对于家庭、对于亲人的重要性。
曾在媒体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女儿去滑雪,没想到却遭到了突来的雪崩的袭击。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的力量显得很弱小。寒冷、饥饿使她们无法逃出困境,女儿因体力不支昏迷过去了,母亲思索着用什么办法才能使她们获救。最终这位母亲割断了自己的动脉在雪地里爬行,用自己的鲜血染成了一条长长的血色航标,直升机这才发现了她们。女儿因此而获救,遗憾的是母亲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每一个父母都会尽全力保护孩子的生命。孩子的生命对于他们是多么的重要,孩子如果因为一次考试失败或者家人的误解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件多么不负责任的事情。
汶川地震中,无数教师、父母为了救自己的学生和孩子而放弃生存机会的事例说明,孩子的生命对于家庭和社会的意义是多么的重大。他们的生命关系着家庭的延续、祖国的未来,而好好活着是他们应尽的责任,也是一种至高的权利。因为只有活着,他们才能更好地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
无论是谁,生命对于他来说已不是他所独有的,生命只要存在,那么它就是一种责任,并且这种责任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整个生命。在某个电视剧中有这样一个男主人公,他一个人在戈壁滩上一辈子守了一口油井,临死前他说:“我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守住了这口油井。”生命只要存在,我们就要担负起它的责任。正是因为担负起了对学生的责任,老师敬业尽职;正是因为担负起了对祖国母亲的责任,少年周恩来才会心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这种对生命的负责,是一种境界。司马迁卑躬屈膝,忍辱负重,铭记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雄心壮志,在生死抉择间完成了巨着——《史记》,这也是对生命高度负责的表现。明白了生命的责任,那生命就是沉甸甸的,是不能随随便便就放弃的。
人生有很多责任,你要对很多东西负责。作为一个家庭的成员,子女要对父母负责任,父母要对子女负责任,作为社会的成员,每个人都要对社会负责任,最根本的责任是一个人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任。
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要求我们严肃地对待人生中的各种问题,而不是虚度年华。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好,不该做的事情一定不去做。要时刻记住自己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很多人。明白了这些,生命将会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