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韵凌然一笑:“既然皇上已经成竹在胸,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不错是老夫派人去杀贵妃的。这一切都是老夫一人所为,与他人无关。还请皇上不要牵连他人。”
昊宣冷冷道:“楚相,上次火场之后,朕就明令不准再对贵妃下手。可是你却一意孤行,一错再错。念在你是两朝元老,又是国丈。朕不想牵连你的家人,只将你一人问罪。”
楚韵面色一松忙磕头道:“谢我主隆恩。”昊宣扬声道:“元路。”元路忙走进来恭敬的说道:“皇上有何吩咐?”昊宣道:“将楚相带至天牢等候发落。”元路领旨将楚韵带了出去。
这边太后娘娘得到消息,心急如焚。立刻起身来到昊宣的书房。一见昊宣,太后气道:“皇上,听说你将楚相押入大牢了?”昊宣淡然道:“楚相雇凶杀人,国法难容。”太后用手指着昊宣道:“你为了那个妖女,竟然做出如此荒唐之事。难道你不怕朝中大臣寒心吗?”
昊宣看着母后,态度仍然恭敬但语气已带了些怒意:“难道母后认为当朝丞相就可以胡作非为吗?墨雨自嫁给我,从来没有做出害人之事。还污蔑她是祸国殃民的妖女。几次三番的加害于她。儿臣知道母后和楚相都是为皇后着想。可是儿子已经给了嫣然后宫最尊贵的地位,这样还不行吗?”
太后静静的听着,终于开口道:“光有后位又能如何,一日不能为皇上诞下龙裔,这一切都会成为一场空。况且皇上至今还未与皇后圆房。如果皇上同意让嫣然生下你的嫡子,哀家方可放心。”
昊宣静默一瞬,缓缓开口道:“恕儿子无法遵旨。”太后身子一颤道:“你竟然被她迷惑至此。”昊宣淡然道:“不是她将我迷惑,而是儿子甘愿被她迷惑。”太后重重一跺脚长叹道:“罢了,既然你如此执着,哀家再也不管后宫之事,明日就前往静宁寺清修。永不回宫。”
昊宣垂下眼眸,不再说话。太后知道多说无益,一转身子带着侍女内侍们离开了书房。
第二日朝堂之上,众大臣听说楚相被押入大牢,都是惊得目瞪口呆。一些与楚韵相好的大臣都纷纷上书请皇上从轻发落。
昊宣用眼看了一眼下首离自己最近的冯丞相,冯丞相会意。忙跪下对昊宣道:“皇上,虽说楚相乃是两朝元老,但是他雇凶杀人已犯了死罪。皇上仁慈并没有对他家人问罪。这已是最大的恩典,所以众位大臣不要再让皇上为难了。”
听冯丞相如此说,众人纷纷闭上了嘴不敢再多说什么了。正在这时忽然门外快步走进来一个内侍,他手举一封书信对昊宣跪下道:“皇上,凉城急件。”昊宣命元路将信件拿给自己,撕开一看。俊逸的脸上露出了欢快的笑容对满朝文武道:“七王爷在凉城大破东番敌军。已收回三座被占领的城池。”底下众人都欢欣鼓舞齐声喝道:“皇上洪福齐天。天佑我南风。”
墨雨见昊宣满脸笑容,不由奇怪的问道:“怎么这么高兴?有什么好事也告诉我,让我也粘沾沾喜气。”昊宣指着手中的信件:“昊宜大胜,不日将凯旋回朝。”墨雨忽的昊宇和大哥也将回来。再想到夜澄说的那件事情,心情猛地跌落下去。昊宣见她神情复杂,不由问道:“怎么了?你不开心吗?”
墨雨强笑道:“没有,我真的为你高兴。”昊宣搂住她的腰身笑道:“等他们回来后,我带你出去玩玩。”墨雨点点头,心里却没有一点点开心的感觉。
又过了几日,终于得到两路大军已经得胜的消息。昊宣早已经赶到城外十里亭为大军接风。昊宜见到昊宣一撩战袍跪在了地上道:“臣弟给皇上请安。”昊宣笑道:“自家兄弟不必多礼。”昊宜还没有站好,就见一个俊朗男子给自己当胸一拳大笑道:“七哥真行呀!兄弟可真的太羡慕你了。”正是九王爷昊宸。
昊宜笑道:“你这个小子,还是那么顽皮。”昊宣眉眼温润的看着自家的两个兄弟问道:“三王爷和胜阳侯呢?”昊宜一脸诧异道:“怎么?他们没有回朝吗?”昊宸吃惊的问道:“他们没有和你们在一起吗?”
昊宜忙道:“我们两军将东番之敌合围歼灭后,三哥将大军整顿后说先行回朝。而我还需要与凉城总兵进行一些交接。所以比他们晚了几日,这是怎么回事?他们能去哪里呢?”
昊宣神情清淡的站了一会,忽然笑道:“也许他们在别处耽搁了行程,这一两日就会回来。来咱们先进城。朕在宫中已经备下了酒席为你庆功。”昊宜看了看昊宣,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