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的“吝啬”
◆文/崔修建
迈克是纽约一家小报的普通记者。一个周末,他在一家不大的酒店里看见几位身份显赫的企业家从一个房间里走出来,其中一位就是福特。当时,他看见福特拿着一张菜单走向服务生,微笑着问:“小伙子,你看看是不是有一点儿误差?”服务生很自信地回答:“没有啊。”“你再仔细算一算。”福特宴请的几位企业家已经朝门口走去,他却很有耐心地站在柜台前。
看着福特认真的样子,服务生不以为然地说:“是的,因为零钱准备得很少,我多收了您50美分,但我认为像您这样富有的人是不会在意的。”“恰恰相反,我非常在意。”福特坚决地纠正道。
服务生只得低头花了一番辛苦凑够了50美分,递到一脸坦然的福特手中。看着福特快步离去的背影,年轻的服务生轻声嘀咕道:“真是小气,连50美分也这么看重。”
“不,小伙子,你说错了,他绝对是一个慷慨的人。”目睹了刚才那一幕的迈克对他说,“他刚刚向慈善机构捐出了5000万美元的善款。”服务生不明白,如此大方的福特,为何还要当着那么多朋友的面,去计较那区区的50美分?“他懂得认真地对待属于自己的每一分钱,懂得取回属于自己的50美分和慷慨捐赠出5000万美元是同样值得重视的。”迈克颇有感触地说。
就在福特这一看似不经意的小事中,迈克忽然领悟到了自己渴望已久的成功经验,那就是没有理由不认真地对待眼前的每一件事,无论它是多么重大还是多么微小。
后来,经过多年的艰苦打拼,迈克成为了美国报界的名家,而那位服务生也成了芝加哥一家五星级酒店的老板。
人生箴言
每一件事都值得认真对待,无论它是多么重大还是多么微小。
感谢伤口
◆文/佚名
朋友三岁的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最近动过一次手术,在胸前留下了一道深深的伤口。她告诉我,有一天孩子换衣服时,从镜中看见疤痕,竟骇然而哭。
“我身上的伤口这么长,我永远也不会好了!”孩子这么说。朋友心酸之余,解开自己的裤子,露出当年剖腹生产留下的刀口给孩子看。
“你看,妈妈身上也有一道这么长的伤口。因为以前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生病了,没有力气出来,幸好医生把妈妈的肚子切开,把你救出来,不然你就会死在妈妈的肚子里面。妈妈一辈子都要感谢这道伤口呢!同样的,你也要谢谢你的伤口,不然你的小心脏会坏掉,你就见不到妈妈了。”
感谢伤口!这四个字如钟鼓声直撞心中,我不由得低下头,检视自己的伤口。它不在身上,而在心中。
那时,我的工作屡遭挫折,加上在外独居,生活寂寞无依。但生性自傲的我不愿示弱,便企图用光鲜的外表、强悍的言语来抵御。隐忍内伤的结果,终至溃烂、化脓,直至发觉自己已经开始依赖于用酒精来逃避现实,不敢面对跌到谷底的窘况。最后为了不致一败涂地,才决定结束这颓废的生活,辞职搬回父母家。
如今,这伤势虽然没有再度恶化,但失败的经验却像一道丑陋的疤痕,刻画在胸口。认输、撤退的感觉日复一日地强烈,自责最后演化成自卑,使我彻底怀疑自己的能力。好长一段时日,我蛰居家中,对未来裹足不前,迟迟不敢起步再出发。
然而今天,朋友让我懂得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待这道伤口:庆幸自己还有勇气承认失败,重新来过,并且把它当成时时警惕自己,匡正以往浮夸、矫饰作风的记号。
感谢伤口,更感谢朋友!
人生箴言
面对伤害,与其选择牢记,不如选择跨越。
距离失败50米
◆文/张丽洁
周教授打开多媒体课件,似乎很随意地问道:“今天这节是什么课?”
“心理学。”
“是不是第一次听心理学课?”
“是。”
“好,那么,我们先来做一个测试:请每人拿出一个本子,我说几个词,你们如实地记录下自己的第一反应。待会儿,根据你们的第一反应,我来预测你们将来的前途和命运。
周教授是认真的吗?同学们都被“镇”住了,大家很是惊讶,也很兴奋。
周教授开始说:“准备好了吗?第一反应,你想什么就说什么,说什么就记录什么,一犹豫就不准了……好了,我们现在开始,同学们,夏天来了,什么感觉?”
“热。”
“夏天热,感觉如何?”
“难受。”
“碰到一群狼,怎么办?”
“跑。”“打。”
“好,说跑的记下:‘碰到一群狼’,我‘跑’;说打的,也记下:‘碰到一群狼’,我‘打’。继续:杀人偿命,对不对?”
“对。”“不对!”
“谁说‘不对’的?”
周教授停了下来,“谁说的‘不对’,你到讲台上说说看,‘杀人偿命’为什么不对?”
在众人的目光中,一个女孩儿走上讲台,说:“我觉得‘正当防卫’可以不‘偿命’。”
“是杀人偿命,不是正当防卫。”
“那也有轻重之分啊。”
“哈哈哈……”大家被逗乐了,周教授莞尔:“杀人还有轻重之分?怎么分法呢?一刀杀死了,就是‘轻’;好多刀毙命才是‘重’?”
女孩儿脸红了。周教授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当众宣布这位叫“周末”的女孩儿,本学期的《心理学》课过关了。下面窃窃私语,这可又是个从未有过的课堂奇闻。
“知道我为什么让周末过关吗?”周教授看着大惑不解的我们问道,“她凭什么让我叫她过关的呢?”
“勇气。”有人回答。
“因为她第一个站起来回答了我的问题,在我的课上,周末同学抓住了机会。在大学里,你们不把握住机会,以后走入社会也是如此。来了一个房子,你不敢伸手;来了一笔钱,你不敢伸手,这样,你会丢掉很多机会。请你们在课本的第一页记上‘周末’的名字。”看到有人动笔,周教授稍作停顿,然后建议大家为周末同学鼓掌。
掌声平息,周教授道:“凡是鼓掌的,都是心理健康的人。”又有人不解。
“同学们想一想,周末同学课堂回答问题过关了,她是不是一个成功的人?”
“是。”
“周末同学水平高不高呢?”
“不高。”
“水平不高,还能课堂过关,说明水平更高了,”周教授笑,“同学们,我们学习《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翻开你们的课本,把第一页的第一句话,大声念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人类生活的成功、健康、幸福。”
“周末同学课堂回答问题过关了,她成功了吗?”
“成功了。”
“一个人要成功,是多接触成功的人,还是多接触失败的人?举例而言吧,今天第一天开学,你来报到,不小心把学费丢了,好几千呀!正沮丧着,饭卡又丢了,饭也没得吃了;女朋友一听,你钱没了,饭卡又没了,和你吹了。这时候,你心灰意冷,独自一人走出校门,却看见一对情侣正亲热着,你一看就烦:‘我这么倒霉,他们还有兴致亲热,气死我了!’这时你看什么不烦呢?你一扭脸,看到墙角蹲着个男生,气乎乎的,你走上前问他,你咋了,一个人蹲这儿?他说,我学费丢了,正郁闷着,饭卡又丢了。你说,是吗?我也丢了学费,丢了饭卡啊!他接着更生气地说,可我女朋友知道我钱丢了,就跟人家走了。你说说,现在的女孩儿咋都这么见利忘义啊?哎呀,你可找到知己了……”
没等周教授说完,男孩子们有些起哄似的鼓起掌来。
周教授不动声色道:“鼓掌的都有失败倾向。”
听到这话,下面已经笑成一片,换做全体鼓掌了。
“和倒霉的人在一起,会相互强化。美国华尔街有句名言:碰上一个失败者知不知道该怎么办?”
“离他50米。”有人回答。
“哦?这位同学,你从哪里知道这句话的?”
“我听学长们说的,他们都非常喜欢您的《心理学》课,听说您在课堂上讲过许多这样经典的语言,我就记下了。”
大家笑,原来不是“托儿”。
“好,你也可以过关,上来登记一下你的名字。”周教授很满意,“请大家再为周末同学鼓一次掌,她给你们上了很有意义的一课。”
待大家的掌声平息下来,周教授认真地说:“掌声不是很热烈,有很多同学到现在都还不愿意为成功者鼓掌,这是过去十几年你们受到的教育,养成习惯了。下一节课,我来分析为什么‘杀人偿命’不对。今天你们上我的《心理学》课,应该知道,我们的目的是‘成功、健康、幸福’,应该开始逐渐学习靠近成功的人;当然,我希望我的所有学生将来都是成功健康幸福的人。下课。”掌声再一次响起来,这一次,是雷鸣一般的。
人生箴言
能够健康、幸福、快乐地生活是许多人心中的梦想,但要实现这个梦想却不容易,去靠近那些成功的人吧,让他们身上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成功气息感染你,终有一天你会拥有成功、健康、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