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王慧带着女儿来到医院,经过检查,医生表示女儿的身体没有什么问题。医生还说:“现在很多孩子都早熟,发育晚点也挺好的。”
听了医生的话后,女儿总算是把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此后,每天吃饭规律,还加强了自身的体育锻炼……
试想,如果父母对孩子提出的这方面的问题表现出厌烦,或是干脆拒绝回答孩子。孩子在对自己身体产生更大的好奇的同时,还会对父母的态度感到不满,这种好奇心理可能使孩子通过不正当的途径了解发育知识,不满情绪很可能会影响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一位母亲面对女儿提出的关于青春期的问题时,表情极不自然,回答的时候遮遮掩掩,这让女儿感到很纳闷。于是她的心里想“难道青春期发育知识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吗”。想到这里,女儿决心查个水落石出。于是她经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通过网上搜索相关的网页,研究这方面的知识,最后误入了********,迷恋言情小说。
每天放学后,女儿就显得多愁善感。她把自己关进房间,尽情阅读爱情小说,同时她在自己的墙上贴了很多异性明星的照片和海报;她的书桌抽屉上了锁,每当同学来找她时,总喜欢关起门来聊天,生怕父母听见。她开始注重衣着和化妆,经常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父母看到女儿的转变感到恐慌不已,但是父母的担忧、过问和批评,不但没有改变女儿,反而使女儿对他们越来越疏远。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的确需要父母的关心和引导。尤其当孩子表现出对异性爱慕倾向时,父母更要和孩子进行平等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需要强调一点,越是抑制孩子的好奇心,只能加剧孩子的猎奇心理。青春期的孩子们误入歧途,有时候是受到父母和其他成年人的压制后发生的。在青少性教育的问题上,最理想的教育者应该是父母一方的同性者,通过对孩子传播健康、科学的性知识和道德观,才不会让他们在青春期误入歧途。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
“性”!这个问题需要好好沟通
小时候,幼稚无知的孩子经常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从石缝中蹦出来的”、“天上掉下来的”、“从地里长出来的”……相信很多父母对这样的答案熟悉不过,因为父母们接受的也是这样的教育。如果说孩子小的时候,这样的回答还能敷衍孩子,但是当孩子走入青春期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父母曾经说了谎。“为什么要说谎呢?这其中难道有秘密?”孩子会对性知识充满好奇。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性教育感觉难以启齿,孩子就不能通过父母的教育和讲解了解性知识。这会让孩子对“性”产生误解,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某男孩讲述了自己学习的“性知识”的过程:
从小到大,我都没有从父母那里得知任何关于性方面的知识,我只好通过其他渠道来了解性知识。
对于性的最早记忆,出现在我5岁那年,那时才意识到男孩和女孩的不同。进入青春期后,我对这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关心。初中时,每当上生理卫生课,老师就让大家自习。于是,生理卫生课本里的内容成为许多同学谈笑的资料。那里面讲授的内容让我对男女生理有了粗浅的认识,当然,这并不能完全满足我对性方面的好奇。所以,那个时期我对各种媒体上的有关性的信息非常敏感。
有一次,我听收音机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了一个名叫《******》的节目,这个节目是一个有关感情和性的节目,听众可以通过电话向节目主持人问问题,倾诉自己的苦恼,节目聘请的专家一一给予解答。那些平时被大人们忌讳的话题在这里被堂而皇之地拿出来讨论,我通过他们的一问一答获得了许多知识,同时还释放了自己曾经的困惑和苦恼。高中以后,我感觉自己对性方面的知识了解得已比较全面,所以对待性的心态也平和了许多。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对他们困惑最大的问题就是“性”了。因为生理原因,孩子们在这个时期会有不同程度的性冲动、性表现。一些医学专家认为,因为生活水平的改善,现在孩子的青春期发育提前,但他们的心智成长却没有跟上来,以至于无法把握身体的变化,出现不少问题。
所以,父母应积极主动地利用和创造性教育的机会,给孩子一些指导,以便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和相关性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不能因为传统观念而顾虑重重,就放弃教育孩子的责任。
首先,父母要让孩子们清楚一点,体表“第二性征”的出现,表示这个人正在向成年过度,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所以,完全没必要担忧和畏惧,而且应当感到轻松和愉悦。父母可以用亲切的态度祝贺孩子走向成熟,向孩子提供性教育信息,使孩子以乐观和自信的情绪度过他们的青春期。
其次,父母要科学地对待孩子对异性的关注。青春期的孩子有恋异性的倾向和接近异性的行为,此时孩子与异性的交往有着重要的“社会化”功能。通过和异性的接触,逐渐了解异性的身体结构和认知,这为他们日后选择最佳的终身伴侣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试想,从未接触过异性的人,到了成年阶段再去接触异性,他的心理状态会是什么样的呢。所以,父母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讲解一些异性的性知识,让孩子不仅了解自身,还了解别人,做到知己知彼。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早在周朝,古人就认识到教育是一项浩大而又艰巨的任务。树木在春天焕发出蓬勃生机,处于青春期的人在这个阶段向成熟过渡,最终步入社会。所以,青春期性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重视对孩子进行青春期的性教育,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将来的发展。所以,请父母直面孩子的性教育问题,用正确的心态和科学的性知识引导孩子走过青春期。
孩子的心事需要开导而非猜测
孩子的心思总是纷繁复杂的,他们想着学习,想着玩乐,想着交朋友,想着怎样满足父母的期望,想着怎样实现梦想。而青春期的孩子的心事就更带有几分朦胧和梦幻的色彩。在这一段时间,他们对异性开始产生兴趣,具有强烈的友情需要。通常情况下,他们喜欢交异性朋友,大家往往选择志趣、爱好相投的异性做朋友,把真诚、坦白、亲密作为友谊的宗旨。
当老师和父母发现两个异性孩子频繁交往,难免会非常紧张,轻则劝诫孩子,重则打骂孩子。有时候会妄加猜测,以致误解孩子。因为他们本来彼此是真诚的朋友,可是经过父母的阻止和老师的批评,他们会感到茫然无措。因为年龄不够成熟,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很容易将友情和爱情混为一谈。所以,父母和老师应该理解孩子,必要的时候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而不要对孩子的事情妄加猜测。
与异性交往,是每个人必然会经历的事情,在交往过程中,孩子学会了对异性的尊重和爱护,明白了它意味着对异性的责任和义务。父母不能因为害怕孩子早恋而阻止孩子与异性交往,就像不能因为可能发生车祸而不敢让汽车上路,因为怕发生空难而禁止飞机上天的道理一样。作为父母,应该正确认识孩子与异性的交往,要客观地认识异性交往的互补性。同时要让孩子在交往中学会尊重对方,注意礼貌。对于孩子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父母应该给予支持,不要主观猜测,随意给孩子扣上早恋的帽子。比如,在一次以《被父母误解的苦恼》为题的作文中,一个初三女生就谈到了这方面的苦恼。
这是一件发生了好几天的事情,但是憋在心里让我感觉很不舒服。
前几天我过生日,好朋友江坤送给了我一本诗歌作为生日礼物,妈妈看到后对我说:“等他过生日时你要记得送他一个礼物!”“不用了,跟他从来都不用客套,我和他挺好的。”就是这个不经意的回答。妈妈对我更加怀疑了,她说:“看来你们老师不是凭空捏造事实!”听完这句话,我整个人就懵了,妈妈怎么可以这样怀疑我。
自从妈妈上次和老师见面以来,她总是问我这方面的事情。在这之前,妈妈对我处理男女同学间的关系非常放心,但是这一次她为什么如此怀疑我。
没错,我经常和江坤通电话,在家里我还经常提起他的名字,但这根本不能说明什么。如果仅仅因为上次考试我和江坤的成绩都退步了,我只能说那是一种巧合。
记得上初一时,我所认识的一个男生给我写了一封委婉的信,并附上了他的照片,当时妈妈对我说:“这件事你自己处理吧,妈妈相信你。”那时我心中洋溢着幸福的感觉,因为我得到了妈妈的信任。
但是为什么现在妈妈对我失去了信任呢?难道只是因为我比当时长大了两岁吗?确实,就像妈妈说的那样,我现在还不懂什么叫爱情,可是我还是有能力分辨友情的。虽然,我现在还处于未成年的年龄阶段,但是我相信我能控制自己,因为我长大了。
所以,我真心希望得到妈妈的理解和信任,请她相信我。
为了不让孩子受到误解,父母应当理智地面对男女孩子间的交往和接触,在没有事实证据之前,不要胡乱猜测孩子的心思。因为异性彼此之间的接触,不单单是处于青春期孩子的愿望,也是他们成长中必须上的一课。通过彼此的交往,他们可以互相了解,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关系好,大多数还是属于好朋友关系,最多也就是对彼此存在着好感和喜欢的感觉而已。如果父母觉得孩子同异性的交往过于频繁,可提醒他们,这个年龄段以学业为主,孰轻孰重自己掂量。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只单独和某个异性接触,可以鼓励他要多交朋友,多交异性朋友。因为这样孩子就可以在群体中找到更多的乐趣,同时还能将异性朋友身上的优点捕捉到。
彭亮读高一的时候,一次回家向爸爸妈妈宣布:“我有女朋友了。”父母说:“好哇!你的朋友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很想结识她,欢迎你请她来咱家做客。”几天后,彭亮真的把那个女孩子带回了家。父母对彭亮说:“我们还希望你多交女朋友,多带其他朋友来我们家,这能培养你的交际能力,也可以证明你的人缘不错。”
为了给彭亮创造交往机会,父母鼓励彭亮和异性同伴一起做游戏,一起参加有益的活动。彭亮生日的时候,父母让他把相处得比较不错的朋友邀请过来,大家高高兴兴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周末。
在休息日,父母总是尽力抽出时间和彭亮外出游玩。在浓浓的亲情和友情的包围下,彭亮逐渐淡化了对那个女孩子的感情。然后,父母又把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述给彭亮听,例如怎样保持适度,怎样尊重对方,怎样才是负责任的行为。由于得到父母的正确指教,彭亮的学习和成长没有受到早恋的干扰。
通过父母的积极引导,让孩子知道与异性交往是人生重要的生活内容。理解孩子与异性交往,而不是封杀孩子与异性交往;支持孩子与异性交往,但是又不能放纵孩子。这样能得到孩子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孩子和父母的交流。在尊重和信任孩子的基础上,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以平等的态度和孩子讨论问题。
任何时候都不要胡乱揣测孩子的心事,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早恋的苗头,就应该开诚布公地和孩子谈论这个话题。应鼓励孩子多和异性交往,交更多的朋友。让孩子在与人交往中拓展他的人际关系,与人多交往也能很好地避免孩子陷入早恋的泥潭。
走入孩子的内心,了解青春期的烦恼
一旦孩子在青春期坠入爱河后,对于自己的感情冲动是难以克制的,当他向爱慕对象表白和得到回应后,很可能开始与对方亲密地交往起来,常常因为恋爱分散了精力,影响了学习。慢慢地,他们开始逃避集体活动,和其他同学渐渐疏远。父母、老师给予的压力和舆论的影响,他们难免在思想上背负负疚感,内心矛盾重重。这种心理状态会严重阻碍孩子的身心发展。
某报刊曾刊登了一封高中女生的******,在信中该女生畅聊自己的心声,她向父母表示处于花季的少女找到爱慕对象的喜悦之情,包括她的苦闷、烦恼和抑郁。最后,这个女生还表露了自己的心声:我不想做个坏女孩!
生活中,类似这样的“青春期事件”司空见惯,很多时候大人们误解了孩子纯真的心,使他们感到委屈和痛苦。所以,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正确处理青春期情感,通过恰当的教育方式促使孩子情感转移,最后淡忘恋情、抓住友情,使之为学习提供帮助,为健康成长提供动力。
一位母亲在收拾房间时无意发现一张纸条,纸条上写了一个男生的名字。她知道女儿已经15岁了,已经长大了,有些事情需要跟女儿好好谈谈。
晚上,女儿做完作业以后,母亲来到了女儿的房间,和女儿随便聊了起来。聊着聊着,母亲就说起了自己15岁的时候。母亲神秘地问女儿:“你想不想知道妈妈当初的秘密?”女儿的好奇心充分被勾起,她当然想知道。于是母亲把当年的事情讲给女儿听,故事里描述了母亲当年15岁时对异性也充满了好奇感。
第二天,女儿的表情有点复杂,午餐过后女儿迟疑了一会儿说:“妈妈,我有一个秘密想告诉你。这几天我的脑子里总是出现班里一个男生的影子,我还以为是自己的脑子出问题了呢,害怕你和爸爸知道。可是昨天听了你的故事我才发现,妈妈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感觉,那就是证明我很正常,是不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