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乃袁术军进入南阳地区的必经之路,新野城城西三十里外
“张勋啊,还有多久到新野啊,”袁术骑在马上望向旁边的一个将领。
“回大人,属下刚刚派斥候去查探过了,前方三十里便是新野城了,”张勋躺在马背上正擦拭着手中的战刀,听到袁术呼唤,便起身应道。心里却直骂袁术无用,骑个马也喊累,才行了五十里路,便问了三次了。
“嗯,通知前军快一点,拿下新野再吃饭,”袁术左手拉着缰绳,右手在屁股上揉了揉。心道:这行军打仗真不是人干的活,骨头都要散了。
新野城城东五十里外
连续行了十几天的路,也就是说王辉在马背上座了十几天,现在王辉终于体会到前世大家口中所谓的‘蛋疼’是什么意思了。连续十几天的磨檫,搁谁谁都‘蛋疼’;不过看严青的脸色,虽然眉头紧邹,不过没有痛苦之色,这点值得佩服,难道他的是‘铁蛋’?
“来人,前往前方查探一下,还有多久到新野,”严青左眼直跳,总感觉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一样,要说严青能活到现在,还多亏了这种感觉,多次救严青于危难,严青也始终坚信这种感觉,从宛城出发到现在,严青左眼就没停过,所以不得不小心小心再小心。
“大人啊,不用如此谨慎,这是在南阳地界上,如果前方有什么情况,会有人来禀报的,”王辉瞥了严青一眼,不屑的说道。可是王辉却忘了,新野等县城里的黄巾军早在五天前便撤回了宛城,现在的新野只是空城一座。
袁术大军行至下午才抵达新野城下,袁术便命令大军攻城,可一攻才知道新野只是一座空城,于是袁术大军便进驻新野,进城之后,张勋令大军搜索城内是否还有残留的黄巾,另外也派斥候探查新野周边的情况。要说这张勋,比起袁术帐下的纪灵来,虽然武力没有纪灵高,不过却是个智将,做事谨慎,也深知兵法。
“报..........将军,新野以东五里发现大股黄巾军,人数不下五千,正往新野赶来,”听到斥候的回报,张勋很是激动,立功的机会终于来了,不过张勋这次决定不把这事告诉纪灵,免得那厮又抢功,也不能告诉袁术,如果告诉了袁术,那还有自己什么事啊,对付五千黄巾贼,自己本部人马就行了。注意打定后,张勋拍案而起,对士兵说道:“传我将令,南校场五千甲士城东集合。”
............................................盏茶后...............................................................
新野东城门下
严青和王辉的大军经过数个小时的行军,终于到达了新野城下,严青驱使战马向前几步,望向城墙上,大声喊道:“城上的人听着,吾来波才将军帐下校尉严青,尔等速速打开城门。”
“..嗖.........嗖........嗖......,”回答严青的是一阵烈风箭雨。
“不好,大人快撤,新野城已经失陷了,”王辉正趴在马背上(因为座着实在太难受了),看见满天的箭雨,黄巾军傻眼了,王辉更傻眼了,也顾不得屁股痛不痛了,掉转马头大吼:“撤,快撤,”。
“....哈哈哈·......逆贼,张勋等后多时了,大军听令,出城击敌。。。”张勋站在城墙上,看见时机差不多了,便拔出佩剑命令道。
黄巾军本来就全是新兵,再加上平时没有经过像样的训练,此时全乱了,看到城上的官军,听到王辉撤退的信号,便争先恐后,不要命的往后跑,官军还没追上来,黄巾军内便自己人踩自己人了。只有王辉这里好一点,一百多个黄巾士兵护着王辉向后撤退。
“快撤,快撤,”严青躲过一轮箭雨,也掉转马头撤退。
“大人,是属下太大意了,”王辉看见从后跟上来的严青,转头说道。
“别废话,咱们往哪撤,”虽然后面有官兵追赶,但严青现在反而不怎么怕了,因位他摸了摸自己的眼角,发现左眼不跳了。这就代表只要能逃过这一劫,便安全了。
“往西,往西撤,”王辉想了想,如果往东撤的话,官军必定紧追不舍,因为袁术的目的就是要占领南阳,所以就只能往西撤,暂时离开南阳,前往汝南暂避。
张勋带领五千甲士在黄巾军身后紧追不舍,黄巾军刚经历了数个小时的行军,本就疲惫不堪,现在面对以逸待劳的官军,大部份黄巾军都掉在了后面成为官军追杀的对象,从新野城外往西,一路尸横片野。这场追杀战,一直到天黑才结束,五千黄巾军被杀了三千,逃跑了几百,还活着跟在严青王辉身边的已不足一千五了,虽然大军损失惨重,但王辉没有什么损失,由于跑在最前面,除了被挤得失散了几个,一百四十人还基本上都在。大军一路往西奔跑,天黑之后,跑的都跑不动了方才停下来安营扎寨。
王辉站在帐篷边,掀起帐篷的一角,看着帐篷外疲惫不堪的士兵,虽然都累的大喘气了,但都还在扎着营寨,想想今天死去的士兵,王辉虽然脸皮厚,但眼角也湿了,正是因为自己的大意,才让黄巾军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
“大人,校尉大人请您前去议事,”王辉正想的出神,一个士兵轻跑着过来,恭敬的说道。
(....................求收藏............................求点击..............................求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