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中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
(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
小传
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本名屈平,“原”是他的字。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
公元前305年,被放逐到汉北,楚襄王即位后,他又被流放到江南。
约公元前278年,跳入汨罗江身亡。
他是一个爱他的国家、爱他的人民,追求高尚情操和完美人格,爱憎分明,不随波逐流的诗人。
代表作品
《离骚》(抒情诗)
《天问》(诗篇)
《九歌》(11篇)
《九章》(9篇)
中学语文课文收录
《离骚》
“童年”
故乡秭归的由来
屈原自幼聪明好学。有一个民间传说:屈原小时候在乡里的学校读书,常常是第一个离开书房,但是到了天黑的时候,他还没回到家里。家里的人急坏了,姐姐出去找他,邻里们也到溪涧和后山里帮着寻找,都没有找到。晚上,屈原回到家里,也没有向家里说明他究竟到哪里去了。
第二天,姐姐女媭偷偷地跟在他后面,才发现原来屈原放学后跑到一个天然石洞里读当时楚国的民歌。他聚精会神地看,低声地吟咏,慢慢地被这些民间文学迷住了。当姐姐去找他时,竟然完全没有发觉。后来,屈原逐渐长大了,便常常去找樵夫、猎户、渔翁、蚕女、巫师和庙祝们采集民间歌谣,然后在那个溪畔的天然石洞里记录、整理、吟诵。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这种顽强学习、虚心向民间求教的精神,把这座天然石洞称为“读书洞”,而今这石洞已成为屈原故里的一处著名的古迹。
“创作准备”
怀才不遇的爱国诗人
那时候屈原是楚国王族一员,自然待遇与众不同。凭着自己的才干和学识,屈原得到了楚王的信任。《史记·屈原列传》中这样记载:屈原曾为怀王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可见屈原也曾权倾一时,深受楚王信任。然而与当时腐朽的贵族所不同的是,屈原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与那些终日贪淫享乐的纨子弟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楚怀王起初十分欣赏屈原的才华,也很信任屈原。有一次,怀王命他草拟法令,稿子还未写好就被一个素来妒忌他的同僚上官大夫靳尚看见了,就想夺去稿子。屈原立即义正词严地对靳尚说:“国家机密你岂可先睹为快?”
悻悻的同僚自此怀恨在心,于是就在怀王面前搬弄是非,挑拨离间。靳尚说屈原不守秘密,制定宪令之事已是人所共知,更谈不上是什么国家机密,而屈原总是夸下海口——“非余岂能胜此大任”。一番狂轰滥炸兼施以谗诋之计后,怀王终于开始怀疑屈原的忠心,于是屈原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放逐。
屈原是一个非常有才气的人。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他“博闻强志,明于始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待实客,应付诸侯”,对内主张举贤任能,对外主张联齐抗秦,是楚国一位非常难得的贤臣。然而却由于上官大夫靳尚的谗言,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这之后,楚国一再见欺于秦,屈原虽流放在外,但无数次谏楚怀王杀张仪,又劝谏楚怀王不要前往秦国与秦王相会,都没有被采纳。
屈原一生的成长之路是与楚国的命运息息相关的。他忠贞爱国,希望楚国强盛。但当奸佞当道,楚国政治日益黑暗、国力日衰时,他只有用沉重的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满腔悲愤之情。而恰恰是这些满含爱国之情的深沉文字,奠定了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成名作的诞生”
传世绝唱《离骚》
“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容易理解,即是离别。“骚”一般解释为一种文体,我们可理解为“离骚”就是抒发远离乡土心中不平之气的文章。《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370多句,近2500字。在这篇巨文中,屈原哀痛人民的多灾多难,哀痛自己的生不逢时,他把对国家、人民的深沉而炽热的爱,对自己政治主张不能得到实现的愤懑,贯注在《离骚》的全篇。
《离骚》反映了屈原对楚国黑暗腐朽统治的愤慨,他的爱国情绪虽然充满了矛盾与惶惑,但终究是无悔的、执著的。也许正是因为屈原的爱国充满矛盾与惶惑,他的无悔、执著才更加真实,更加感人,而不流于浅薄。所以尽管屈原遭小人排挤诬陷,并两次被远逐流放,却始终没离开楚国。即使在想像中遨游太空时,天上有着无限的光明,但一低头瞥见地上的故土时,屈原的心情顿时沉重,就连仆夫和马都同情诗人怀念不忍去的痛苦,止步不肯向前走。
《离骚》的主旨是爱国和忠君。一句“忽临睨夫旧乡”,爱国怀乡的情怀被抒写得痛断肝肠。爱国的感慨这时只能解释为一种颇带自嘲的愤懑:“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城之所居”这一种报国无门又徘徊不忍去的映照,充分表露出屈原的爱与恨。爱与恨到了无法排遣无法解脱的时候,屈原只能用死来了结了。
怀王十五年(前30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形势十分危急。屈原看到国家、个人前途都一片黑暗,毫无希望,于是投汨罗江自尽,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结束了他上下求索的一生。
“巅峰之作”
“美政”理想的表现
在《离骚》中,屈原感慨道:“既莫足与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表示将用生命来殉自己的“美政”理想。屈原的一生都坚持“美政”理想,并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离骚》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份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的“美政”理想反映了他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尖锐对立,表达了他革除弊政的进步要求,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挽救国家危亡,使楚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离骚》中批评现实这样写道:“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度。”所谓“规矩”、“绳墨”显示屈原对制度法令的重视,修明法度也是“美政”的内容之一。《离骚》充分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国家的决心。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国家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翻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一步。表现了他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国家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高尚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趣闻轶事”
纪念屈原的传统风俗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家家都要吃粽子,南方则流行着龙舟竞渡的游戏,文学家们还提倡把端午这个节日改为“诗人节”。
这一切都与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有关,上述是自古就遗留下来的传统风俗,都是后人怀念屈原的表示。
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据说在东汉时候就已开始了。南北朝时写的《续齐谐记》里说,这本是楚人对屈原的一种纪念方式,原来用竹筒盛米投水祭祀屈原。后来,据说东汉有个人叫欧回的,做了一个梦,梦见屈原对他说,每年投放给他的筒米都被蛟龙偷吃,假如能用粽叶包上米,再以五色丝线捆上,投入水中,蛟龙就吃不着了,因为它们最怕五色丝线。此后便开始用这种方法祭祀屈原,而端午包粽子吃粽子的风俗也就由此相传下来。
人们对屈原的追怀,还表现在为他修筑坟墓和祠堂上。据说屈原死后,汨罗江一带的人民,为了永久纪念他,在屈原经常吟咏的玉笥山上,修建了他的衣冠冢。为了防止秦兵和奸臣们的破坏,屈原冢一共造了十二座。每一座坟前都有“三闾大夫墓”的石碑,使那些打算破坏的人混淆莫测。后人在屈原故里还修了屈子祠。有一幢金碧辉煌的大庙,还有十三幅追溯屈原生平事迹的素色泥雕图像。
屈原爱国爱民的一生,对后人影响很大,尤其是他那些充满炽热情感的诗篇,对后世影响更大。我国后代许多杰出诗人都曾从屈原的诗赋中汲取营养。他们对屈原十分景仰,唐朝大诗人李白曾赞赏说“屈平词赋悬日月”,杜甫则称许屈原“风流儒雅亦吾师”。从18世纪开始,屈原的诗就已翻译到国外,如今在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俄罗斯等国,皆有屈原诗赋的译本。1953年,屈原被选为世界文化名人,为各国人民所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