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04100000020

第20章 我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由来

栾锦萍

在中国人民和亚洲各国以及英美等盟军的共同打击下,日本侵略军从中国到东南亚、太平洋节节失败。1945年2月,日本首相近卫就向天皇提出:“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分别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苏军也于8月8日出兵我国东北,并迅速歼灭了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这大大地加速了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8月10日,日本外务省通过瑞士、瑞典两中立国政府,分别向美、中、英、苏四国发出“乞降照会”。14日,日本决定无条件投降。15日中午,日本以广播天皇《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位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举行。日本东久迩亲王为首的新内阁外相重光葵代表日天皇和内阁,日本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军大本营,首先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接着,受降的同盟国代表,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上将、美国代表尼米兹海军上将、中国代表徐永昌上将、英国代表福莱塞海军上将、苏联代表杰列维里科中将,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荷兰、新西兰等国政府的代表都签了字。这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彻底垮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抗日战争胜利日已实际上形成。

此后数年,全国许多地区均以日本广播天皇《停战诏书》时间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以各种形式进行纪念活动。直到1951年8月2日,我国才正式规定9月3日为战胜日本纪念日。

1951年,抗日战争胜利六周年之际,东北局宣传部于7月9日呈文中央宣传部,提出了“东北数年来均以8月15日为解放纪念日,但事实上到8月下旬始全歼日寇关东军,最后使日寇投降”。9月2日正式签字无条件投降。提议请中央考虑:“由政务院明令公布9月3日为战胜日寇及解放东北的纪念日,并作为东北地区性的纪念日。”8月2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东北局宣传部的提议,电发东北局并各中央局、各分局、各军区并转各省市区党委及志愿军政治部,指出:“规定9月3日为全国统一的战胜日本纪念日,除东北应改在此日庆祝解放外,全国军民及报纸均应于此日纪念八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此时,我国才第一次明确规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8月29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九三”胜利日的通知》,指出:为庆祝9月3日对日作战胜利,“各省会以上城市应于9月2日(星期日)或3日举行数千人的代表性纪念会(会上应有各党派和群众代表作简短演说),并在各工厂学校举行小规模的讲演会座谈会。”根据这个通知,9月2日,中国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民主建国会、人民政协无党派人士、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青联、学联、文联、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周年发表联合宣言。毛泽东、斯大林互相致电祝贺抗日战争胜利六周年。首都各界举行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六周年大会。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关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五个统计材料》。即:(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抗击日军兵力统计表;(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抗击伪军兵力统计表;(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战绩统计表;(4)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兵力逐年增长统计表;(5)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区面积人口统计表。与此同时,各地也举行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1952年8月22日,中共中央为“九三”胜利日宣传问题通知各中央局、分局并转省市区党委,进一步重申:“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明确规定了宣传庆祝的形式及内容。1955年,抗日战争胜利十周年之际,中共中央于8月3日发出《关于“九三”胜利日纪念问题的通知》,指出:“今年9月3日是战胜日本军国主义第十周年纪念日”,并进一步明确了纪念的形式和内容。同时规定:“以后每年‘九三’胜利日纪念办法,皆仿此办理。”从此,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日纪念活动固定下来,形成了制度。此后,根据形势和任务以不同的形式纪念“九三”抗日战争胜利日。

(作者:延安革命纪念馆馆员)

同类推荐
  • 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与理论武装(2019年修订)

    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与理论武装(2019年修订)

    重视理论创新,推动理论武装,加强思想建设,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经验。本书共八章,主要围绕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武装呈现新面貌、充分发挥思想建设的基础性作用、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推动全党来一个大学习等方面展开党的思想建设和理论武装的推进历程和实践走向,内容丰富、主题鲜明、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针对性,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启发、巨大激励,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修养、提高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世界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世界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世界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选编了笔者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世界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性”的文章。有些看法与观点曾引起学界的关注。2011年发表于《马克思主义研究》第5期的《马克思社会发展三维模式的重新审视》一文提出,西方社会发展的“替代模式”和东方社会发展的“跳跃模式”由于不具备条件都未能实现,唯有东西方社会发展的“跨越模式”在主客观条件成熟的背景下得以成功实践。既然是“跨越模式”,就难免具有风险和挑战,需要不断进行艰辛探索。
  •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蓝海博弈·世界顶尖学者中国演讲录

    本文集收入的是一些大学的机构在大学之外——国家图书馆举行的的学术报告。讲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研究,向听众娓娓道来,讲学结束后,讲演者与评论人、讲演者与听众、评论人与听众、评论人与讲演者、评论人与评论人之间,通过相互问答、彼此辩论、互为补充等形式,进行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思想交流平台。
  • 打捞中国愤青

    打捞中国愤青

    通过对愤青群体的特性和行为,心理和精神,政治和经济,从铁血腔、名人移民海外、抵制家乐福、崇洋媚外与崇中媚内、北京奥运会等进行深度解剖式的分析,揭开愤青的老底,一一点破愤青带给中国未来的危害,从而对愤青做出尖锐的抨击和批评。
  • 读懂中国:22位全球顶级教授和学者全面解读中国

    读懂中国:22位全球顶级教授和学者全面解读中国

    《读懂中国》中汇集了来自十多个专门研究领域的22位国际学者和教授,他们以坦诚、真实、乐观的态度全面解读中国,向读者展示了中国的国际印象。他们对中国的思索从不同的视角交相辉映,整合成为一套多元又系统的思路,为广大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开阔视野的窗。
热门推荐
  • 美漫之无终之力

    美漫之无终之力

    突然来到了美漫的世界,感觉有点慌,这个世界可不太平。那就努力变强,猥琐发育吧,但是一不小心,好像变得太强了,看着这个世界在自己的影响之下奔向了不可预知的方向。
  • 沧海寒星

    沧海寒星

    叛国将军之女明雪卓为寻求真相前往仇人,期间获得超级富豪朱大富和忍得和尚的帮助,最后知晓一切的她选择了原谅,同时她也知道了忍得和尚和神秘的朱夫人的身份。。。
  • 顾夫人请上车

    顾夫人请上车

    与你相见那我,吓我一跳,如今的你也让我一跳,你于我,你只能是我的,顾夫人
  • 暖心双宝:强势爹地霸撩妈咪

    暖心双宝:强势爹地霸撩妈咪

    乐芷凝又又又被黑上热搜了!理由:身为封少未婚妻的她私生活混乱不堪!小暖暖气鼓鼓的要为妈咪正名,被小封少阻止。“傻妹妹,爹地会给妈咪正名。”沙发上,乐芷凝猫儿似地窝在男人怀里刷今日头条:“老公,网上怎么就这么爱传你给你自己戴绿帽呢?”男人面容俊冷,垂眸专注地给她剥好葡萄喂去:“这些媒体已除名。”“mua~谢谢老公,宝宝真棒~”“哦?”男人抬起少女下巴,一点点拉近:“宝宝说的哪里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谁的等待正值花开

    谁的等待正值花开

    在十年前,他受伤后被不小心弄丢,现得十四位姑娘相救且让家父收留了他;在这十年间,他爱上了十四位姑娘中的一人;而十年后,他恢复了原先身份。他恢复了身份后,带来了十四位小姐的命定之人,也揭开了一场身世之谜。那十四位小姐又是何身份?她们又该何去何从?这十四人的归宿又会是如何呢?
  • 相爱不晚

    相爱不晚

    台湾作家[羽柔]的免费全本小说《相爱不晚》。
  • 夜少是我的小尾巴

    夜少是我的小尾巴

    她是学校里的校霸,校外的千金大小姐,在人群中是一个闪耀的存在,在校内她可以没有理由的教训人,在校外她也可以用自己的手段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喂,你给我站住,我看上你的猫了,说个价。”“你想要猫?不给。”“凭什么,十万,卖给我!”“十万一只猫不太划算啊,要不,我把我自己卖给你?”“你有什么用?你是有猫那么软的毛吗?还是有那么可爱的小爪子?不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俏王爷拐个帅公主

    俏王爷拐个帅公主

    她,一生下来被算卦的算成“祸国灾星”,遭人人唾弃。他,是皇上最喜爱的儿子,性格放荡不羁。
  • 过好生命中的每一日

    过好生命中的每一日

    《过好生命的每一日》是著名哲学家、作家、牧师及布道家纽顿博士在《费城晚报》上开辟的人生专栏的合集。作者作为美国一位知名的牧师,一直为那些教友指点人生的迷津。在传教布道过程中,他发觉自己也有责任帮助那些非教友摆脱人生的挣扎。于是,他就在《费城晚报》上开辟专栏,以普通读者为对象,讨论人生及日常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他通过自己对人生及生活的顿悟,以及对许多世界名人言行的引证,加上许多引人入胜的小故事,使读者丝毫不觉得有传统宗教书那种浓浓的说教味,而是倍感亲切与说理透彻。他的每一篇文章,似乎都有一股激越的生命力,欲破纸而出,震撼读者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