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自然灾害
本县的农业生产史即是与自然灾害的斗争史。“三年两头旱”,旱灾的频率和威胁较大。此外,暴风雨、霪雨、黄河泛滥、冰雹、霜害、冻害、病虫害亦常有发生,有时造成灾难性损失。
据不完全统计,自明代至今,大旱灾出现过53次,其中大旱绝收之年就有13次。
1952~1982年的31年中,出现100天以上无雨的大旱11次,约十年一遇;50~100天无雨的中旱33次,为一年一遇;30~50天无雨的小旱40次,一年一遇还多。累年以春旱和伏旱最多。1983年大旱,全年仅降水388.7毫米,农作物生长的5个关键节令(夏至到处暑)连续干旱72天,致使粮食产量不足1982年的1/2。大部分年份干旱四季皆有,年干旱总次数为冬春占27%、夏占25%、秋占24%。1997~2003年,连续七年遭旱灾,其中2003年春夏旱、秋涝,粮食减产8成,红枣烂掉3/4。
本县属干旱地区,可水灾、暴雨、霪雨时有发生。暴雨分三级:(24小时内降水≥50毫米)、大暴雨(24小时内降水≥100毫米)、特大暴雨(24小时内降水≥200毫米)。吴堡县近38年中出现暴雨29次,平均每年0.8次。1964年暴雨最多,出现3次。暴雨最早在5月下旬开始,最晚于9月上旬终止,7月和8月暴雨最多,占总次数的50%和23%。暴雨强度用1日1小时和10分钟的最大降水量计,1952~1982年间,1966年7月17日,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07.3毫米。1977年7月6日1小时最大降水量为39.4毫米。暴雨形成山洪,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威胁。1977年7月6日全县出现暴雨,重灾面积5405亩,垮坝26处,浸地71亩,损失粮食5万公斤,柴油机6台,水泵3台,水管492米,架子车498辆,窑洞17孔,化肥600公斤。
霪雨是次于暴雨的灾害。1962年2月25日~4月6日,连续降雨41天,致使农田无法耕种,冬小麦黄瘦萎死。1976年8月19~26日,连续降雨8天,雨量达127毫米,1985年9月7~13日,降雨156毫米,造成梯田坍塌、庄稼倒伏生芽、红枣霉烂等严重损失。1991年5月26日,出现一次暴雨,降雨量为88.6毫米。2003年秋,霪雨绵绵,红枣损失3/4。
风灾。1974~1984年,10年平均风速1.6米/秒。四季平均风速变化为春>夏>秋>冬,年最多风向为偏西南风。7级以上的大风每年15.8次,最大风速为32米/秒;大于11级,持续20分钟,出现于1971年6月22日。大风多为西北风,发生时间一般为春秋季,毁坏幼苗,延误农时。风速>17米/秒(风力8级)的大风,在冬、春之交和夏季多有出现;夏季大风与雷雨、冰雹往往相伴。1971~1993年的23年中,出现8级以上大风336次,年平均14.6次。20世纪70年代大风多于80年代。1987年8月18日17时6分~17时18分、19时33分~19时48分,连续两次大风,风速35米/秒,风力12级。一年之中以5月大风最多,6月次之。大风的强度取决于入侵冷空气的强弱,持续时间的长短。据统计分析,一般是春季以西北入侵的冷空气造成的大风持续的时间长,可连续2~3天,范围广、强度大。
夏季的雷雨大风虽然持续时间短,范围小,但危害甚大,造成作物倒伏和严重脱粒。从1959~1962年的4年间共出现8级以上大风65次多。从1970~1993年的24年间,共出现8级以上大风333次。
冰雹出现在夏秋两季,有时甚至造成农作物全毁、树木受损、人畜伤亡。冰雹多发生于7~9月,而且似有3条固定路线入境。第一条路线是:从绥德县寺墕、大庄方向移至辛家沟镇入境;第二条是由绥德吉镇、佳县康家耩一带进入张家山乡境内;第三条是由佳县黑水坑进入岔上乡。本县境内形成者极少。据不完全统计,1959~1990年,共发生雹灾34次。1973年6、8、9、10月连续出现过4次,涉及6个公社。雹粒一般大如杏,有的大如鸡蛋,重灾区几乎绝收。1970年、1980年,各出现过3次,均发生在8、9月份,1961年、1972年、1976年、1982年、1986年、1987年,各出现两次,其中1987年8月18日17时6分~18分,19时33分~19时48分,两次大风和冰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500万元。
霜冻。大部分年份均有出现,成灾轻重不等。据1959~1985年的资料记载,霜冻出现最早是1971年9月20日,比正常年份落霜时间提前1月(一般在10月下旬,即寒露前后,农谚有“养过寒露不怨天”之说),致使部分地区谷子、马铃薯等作物受冻,造成较大的减产。
春季气温回暖后,正值春播时节,往往出现一种降温阴雨天气,它是直接危害春播作物生长的低温灾害天气。据1974~1990年的资料记载,典型的春寒年份有1976年、1981年、1989年、1990年。
封建社会,本县受病虫害威胁十分严重。主要害虫是蝗虫、蚜虫、麦根蝽象、蝼蛄、蛴螬、虫全、谷虫、食心虫、瓢虫、麦蜘蛛、各种尺蠖等。主要病害是小麦病毒病(寸钵)、黑穗病、晚疫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府倡导科学种田,积极进行植物保护,施用农药,部分病虫害得到控制,如蝗虫。目前未得到控制的是各种食心虫。
明崇祯十七年(1644),“蝗虫吃田人瘟疫,父子不顾各东西,黑豆穿在线上卖,捞得河柴上秤分。”说明了蝗灾造成的恶果。1963年,马铃薯28星瓢虫危害,部分社队几乎无收。麦根蝽象危害很大,20世纪70年代前,寇家原公社受害面积每年都在2万亩以上。1973~1974年,经过综合防治和连续防治,效果显着。1988年,红枣食心虫非常多,致使果实早落,销售困难。1977年,岔上等公社粘虫危害严重,小麦、谷子减产。
小麦病毒病(寸钵),是由叶跳蝉、飞虱类害虫传播的病毒病害。此病历史长久,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个别年份严重。1953年、1957年、1959年、1960年、1967年、1968年、1970年、1973年、1985年等年份较严重。
1968年受灾面积5.3万亩,平均亩产仅4.1公斤。1985年全县4万亩小麦发生病毒病,平均亩产仅7.8公斤。马铃薯晚疫病在20世纪40~60年代经常发生,1965~1966年最严重。以后引进和推广新品种马铃薯,此病逐步得到控制。近年来,虫害、病害虽然有所控制,但仍受其害不小。
地质工作者发现,宋家川附近有一东西走向的断裂痕迹,是古地震中形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灾害斗,兴修水利,填沟打坝,变坡地为梯田,保持水土,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使生态逐步趋向平衡,调节气候,降低大旱的频率,年年实施防汛、防雹措施,收到显着效果,缩小了受灾面积。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选择了山区旱作农业的唯一途径,采用担(抽)水点种、深播浅盖、多锄保墒、沟垅种植和水平沟种植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引进和推广耐旱、耐寒、耐高温、抗病力强的粮种、树种,取得良好效果。
加强植物保护工作,除病灭虫害,保护害虫天敌,有效地控制了部分病虫害。
第二节对军事行动的影响
本县旱灾频繁,不适宜大部队长期驻扎,饮水供不应求。黄河泛滥,在于利用,争得主动权者获益,被动者受害。抗日战争期间,吴堡军民依靠黄河,保卫了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党中央。山区适宜于打游击战,适宜于轻装上阵。如1935年农历6月12日马跑泉突围战,红军赤着身子上阵,在暴风雨、洪水骤涨的情况下,打败了身负重载的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