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书说到冯勇经常回杭州偶遇暗恋的女神,见过女神之后,神彩飞扬,没见到就是垂头丧气,这时就想起了老师周健康。其实周老师名字叫健康,身体却一点不健康,住在离北高峰不远的一个老旧小区,老婆早已出国,带着女儿一起去读大学。周老师就和学生们打成一片,他经常和学生们开玩笑说,你们是未婚青年享受已婚待遇,自己是已婚青年享受未婚生活。周老师最喜欢的就是和几个学生一起吃着烧烤,喝着啤酒,然后就开始说书讲古。基本上每个晚上都是七百年的谷,八百年的糠。差不多每次都是从旧新石器讲到建国。学生们也最爱听他讲军事史,讲金戈铁马,讲玉树秋风,讲古道柔情。讲到最后,周老师是人仰马翻,倒头便睡,同学们往往帮着他收拾好锅碗盆筷,把他抬到床上去,然后关门离去。第二天,他又一早就起床锻炼身体,至于前一晚上的事,他又都不记得了,哪个学生来了,哪个学生走了,一概不知。
不过,同学们最喜欢听周老师讲的是关于良渚的故事。他说,其实良诸文化名字起错了,不过也没办法,因为中国考古界的老人,一早就把这个规矩定下来了。实际上,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分布最密集的是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为什么命名叫良渚文化,是因为1935年5月,杭州西湖博物馆在古荡的进行发掘,有一个名字叫施昕更的人也参加了这次发掘,在整理文物时,他说,有几件器物看上去很熟悉,在他家乡也有一些盗挖的石器和陶片。他从小生长在良渚,对当地的“掘玉“有深刻的印象。因此,这都诱发了他回家乡一探究竟的决心。经过多次的田间调查,他采集到了一些陶片,引起了更大的兴趣,并将这些情况和想法向当时西湖博物馆馆长董聿茂先生作了汇报。从1936年12月开始,在馆里同意和支持的情况下,施昕更主持了对良渚遗址正式的田野考古发掘。当时一共进行了三次,获得了大量的石器、陶片、陶器等实物资料,有了第一手考古发掘资料后,施昕更便着手撰写考古发掘报告,名字叫《良渚---杭县第二区黑陶文化遗址初步报告》。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件变爆发,同年12月24日,杭州沦陷,《良渚》一书的印刷也被迫中断,施昕更携带原稿随西湖博物馆迁往浙南,不久投笔从戎。1938年,几经周折,《良渚》一书才得以在上海勉强出版,1939年5月施昕更也因患猩红热而英年早逝。
1959年底,考古学家夏鼐命名这一新石器文化为“良渚文化”。后来杭州余杭区这边很多地方要是新改建重点项目、重大工程时都要请考古队先来探测一下。比如说良渚有一个大面积的小区名字叫良渚文化村,得名也来自于此,当时工地也出土了大量的器物。良渚文化村也成了一个景点,经常会有旅行团来此驻足,既是为了看附近的良渚博物院,也是为了来免费参观小区。
周老师就是这里的常客,很多个周末的白天都是在这里渡过的,有时会留在博物院里和里面的工作人员探讨,更多时刻是争论。
这正是,良渚文化传千古,流芳华夏又一村。
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