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389500000019

第19章 修身行善:自有一双无事手,为做世间慈悲人(2)

“过了几个月,小牛长大了。它想:‘这婆罗门费了许多心血来养我,现在我是全得叉尸罗国力气最大的牛,正好让我来显一次本领,报答他养育我的恩惠吧!’

“有一天,欢喜满对婆罗门说道:‘婆罗门!请你到养牛的长者家,告诉他说:我所养的牛能拖一百辆货车,你就以千金跟他打赌吧!’

“婆罗门就到那长者的家里,问长者道:‘这城中谁养的牛最有力气?’

“长者先举别家的牛来回答,最后说:‘全城中没有一头牛能及得上我所养的。’

“‘我也有一头牛,能拖一百辆货车。’婆罗门道。

“‘哪里有这样的牛?’长者不相信。

“‘我家里就有。’婆罗门得意地说。

“长者不服气,便以千金和他打赌。

“婆罗门回去后,便在百辆车中装满沙石,为欢喜满洗浴,喂它香饭,把它驾在第一辆车的车轭上,举起皮鞭叱道:‘走呀!欺瞒者!拉呀!欺瞒者!’

“这时,欢喜满听到这话,觉得自己并非欺瞒者,为何受这种称呼?它不知所以,四只脚就如柱子般立着不动。长者看到这情形,就叫婆罗门交出千金。

“婆罗门损失了千金,解下牛,回到家里忧郁地卧着。欢喜满走回来,看见婆罗门忧郁地卧在那里,便走上前去问他:‘婆罗门啊!你为什么躺在这里呢?’

“婆罗门很不高兴地回答道:‘千金输去了,还能睡觉吗?’

“‘婆罗门!我在你家这么久,曾经打碎过碗没有?曾经在别处撒过粪尿没有?’

“‘都没有。’婆罗门连忙否认道。

“‘那么,你为什么要叫我欺瞒者呢?’欢喜满问道,‘你这样称呼我,是你自己的错而不是我的错。现在你可以再去和那长者赌两千金,但这次你可不要再叫我欺瞒者了!’

“婆罗门听了欢喜满的话,再去和长者相约打赌两千金。

“依照上回的方法,波罗门把百辆货车前后联系起来,并将装饰好的欢喜满系在第一辆车子的前面。婆罗门坐在车上,用手轻轻地拍着牛背说道:‘贤者啊!前进呀!贤者啊!往前拉吧!’果然,欢喜满把百辆货车拉着前行,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专门养牛的那位长者拿出两千金来,其他的人看到这种情形也都拿出很多钱来赏赐欢喜满。婆罗门因为欢喜满的帮助,得到了许多财物。

“比丘们啊!恶语是谁也不喜欢的,就是畜生也不喜欢。”

佛陀叱责六群比丘以后,就制定学处,指示弟子们说柔软语、真实语、慈悲语、爱语,不可说恶语,因为恶语不仅伤害别人,更伤害自己。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哪怕只是一言之善,也可以呈现善良的力量。古语云:“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一句充满善意的话语往往充满无形而巨大的力量,它不仅可以暖人心脾,给人以希望和信心,它甚至还可以“以一言之善而制止一场武力”,化干戈为玉帛。李敖在《北京法源寺》一书中就曾因冯道的“一言之善制止了一场战争”而给予其高度评价:

“契丹打进中国,杀人屠城,无恶不作,中国的英雄豪杰,谁也保护不了老百姓,但是冯道用巧妙的言辞、大臣的雍容,说动了契丹皇帝,放中国人一马。欧阳修写《新五代史》虽然对冯道殊乏好评,但也不得不承认‘人皆以谓契丹不夷灭中国之人者,赖道一言之善也’!冯道能够以‘一言之善’,从胡人手中,救下千千万万中国百姓,这比别的救国者对老百姓实惠得多了。”

红尘禅语:智洪禅师说:“唯有善言、善念、善行才是微妙的禅。”善言必然是发自内心的善意,话语间充满了善意的人往往也是一个内心充满了仁慈、善良的人。而这种发自内心的善意通过善意的语言表达出来,最能打动人心。佛法是极其讲究善良的,“劝人向善”便是其中的一大教义,而且这种善不仅仅表现在言语上,更表现在对于恶的包容与改正上。

胸怀一颗好心,满手都是慈悲事

有这样一则禅理故事:

弥兰王曾向那先比丘求道:“请问大师,世间哪里的水比大海之水更多呢?”

“比大海之水还要多的是佛法甘露的一滴水。”那先比丘回答说。

“为什么?”弥兰王百思不解。

“这一滴水可以消除众生罪业,洗净身心,所以比大海之水更多、更充沛。”

禅机总是简单而深邃的,正如佛法甘露的一滴水便是一颗饱满的慈心,比大海之水更有力、更充沛。

从竹林旁经过的人,往往会有这样一份意外的发现。几场春雨过后,春笋从湿润的泥土中探出头来,鲜嫩的绿色瞬间充溢了全部的视野;初夏时节,竹林绿荫成片,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秋风拂过,竹林一片金黄,竹叶在微风的轻抚下翩翩起舞;隆冬来临,积雪覆盖之下,有无数生命正蓄势待发等待春暖花开。

从为世人贡献的角度来看,竹子是世间最美好的植物,它以根、枝、叶、茎丰富人之所需,无私奉献得到世人的普遍喜爱。夏竹迎风摇曳,有招风驱暑之妙;竹声有如天籁,竹笛奏出美妙的乐音,给人间平添悠扬旋律。所谓“青青翠竹,无非般若”,竹子的自在,竹子的柔美,竹子的宁静,竹子的节操,正是修身养性之妙用。

竹子的品质不仅体现在那高洁傲岸的情操,还体现在其默默奉献的精神中。“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它以其短暂的一生,从根到梢,从竿到叶,都默默奉献出来,无怪乎人们对其心生毫不吝啬的赞美。

佛陀生于古印度,成道后,四处游化,阐释着人生的真理,广说佛法之要,教化了无数人。

这一天,佛陀亲自巡视弟子的房间,看见一位比丘躺在床上,于是问道:“你的身体是否安好?心中是否有烦恼?”这位比丘很想向佛陀恭敬地礼拜,于是努力想撑起身子,但是因为疲惫不堪,根本无法起身。

佛陀见状,慈悯地来到比丘身旁问:“你怎么病得这么重,却无人照顾呢?”比丘说:“我出家至今,生性懒散,看见病人也不曾细心照料、关怀,所以自己生病了,也就没有人愿意前来关心,我真是感到惭愧啊!”

佛陀听完后,便亲自清理比丘的排泄秽物,把比丘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时,帝释天看到佛陀的慈心,就用水洗浴比丘的身体,而佛陀用手轻轻地抚摸比丘。顿时,比丘身心安稳、全身舒畅,一切苦痛顿时化为乌有。这时,佛陀对比丘说:“你出家至今甚为放逸,不知勤求出离生死,解脱烦恼,所以才会身染疾苦,希望你从今天起,精进用功。”比丘听后,便至诚地向佛陀顶礼忏悔:“佛啊!承蒙您的探望与庇佑,如果不是佛光普照、慈悲摄受,恐怕弟子早已身亡,轮回六道了。弟子从今日起,一定会发大心,上求佛道、普度群迷。”比丘真心忏悔并且精勤办道,后来得证阿罗汉果。

佛陀不畏劳苦、不避污秽的行为感动了比丘,让他从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向佛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敦促他修成正果。

佛法大乘菩萨道的精神,就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有所作为,处处牺牲自我,成就他人,应如是布施,应万缘放下,利益他人的身心。这才是生命的最高追求,也是宗教最闪耀的情怀,世间最美丽的心灵。

播下慈悲的种子,世人都可享用丰硕的果实;留下几句仁爱的语言,世间都充满温暖的和风。种子探头笑,和风拂柳枝,此中风情,此间美丽,都令人心中漾满欢喜。

佛法甘露清净明澈,能洗涤众生罪业,所以比大海之水更加有力、更加充沛。而世间最美,皆由内心出发。美丽的容颜无法历久不衰,美丽的心却能永远动人,唯有心善、心真、心慈,显现于外的相貌、举止、气质才能让人动心。

红尘禅语:明觉禅师说:“要有正见正知,要有好心好道。”世间最美,皆由心生,人人都应以此作为自己做人的准则,满怀好心,多行善事。

本是仙佛种,随处可开花

有位读书人到处拜佛求仙,访到宜兰一座山,就在崖上题了一首诗: 三十三天天重天,白云里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

怎样的一个人,又是怎样的一颗了悟之心能写下这样的一首诗呢?

在智者眼中,佛本来就是凡人修的,所以人人皆可成仙、成佛。所有的变化都源于自己的智慧,只要你是向上的,心生欢喜,心生平等,心生慈悲,便能随处开花得果,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最终成佛。

每个人都是佛在尘世洒下的一粒种子,都可能开花,都可成仙成佛。

佛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云:“如来法身自性不空,有真实体,具足无量清净功业,从无始世来自然圆满,非修非作,乃至一切众生身中亦皆具足,不变不异,无增无减。”因此,佛教中的“佛”并非“禅”而是人,并且佛陀当初在证悟得道时,第一句宣言就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的因果业报千差万别,但众生的本体自性并无二致。所以,任何人都不必妄自菲薄,也不要把神仙看得太虚幻,只要你想,你也能修成佛法。

在人类生命的小宇宙里,所有生物的生命现象,人都具备了,只是大家没有回转来分析自己罢了。其实,人与佛的差异都是人定的,人人皆有佛性。

有个小和尚满怀疑惑地去见师父:“师父,您说好人坏人都可以度,问题是坏人已经失去了人的本质,如何算是人呢?既不是人,就不应该度化他。”

师父没有立刻做答,只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个“我”,但字是反写的,如同印章上的文字左右颠倒。

“这是什么?”师父问。

“这是个字。”小和尚说,“但是写反了!”

“什么字呢?”

答:“‘我’字!”

“写反了的‘我’字算不算字?”师父追问。

“不算!”

“既然不算,你为什么说它是个‘我’字?”

“算!”小和尚立刻改口。

“既算是个字,你为什么说它反了呢?”

小和尚怔住了,不知怎样做答。

“正字是字,反字也是字,你说它是‘我’字,又认得出那是写反的字,主要是因为你心里认得真正的‘我’字;相反,如果你本不识字,就算我写反了,你也无法分辨,只怕当人告诉你那是个‘我’字之后,遇到正写的‘我’字,你倒要说是写反了。”师父说,“同样的道理,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最重要的是你须识得人的本性。当你遇到坏人的时候,仍然一眼能见到他的‘本质’,并唤出他的‘本真’。本真既明,便不难度化了。”

师父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在这个世界上,佛与众生没有任何差别,每个人都是佛,每个佛也都是平凡的人,一个人体悟到般若的智慧,就和佛无差别了。因此,如果要去度人,当然也要度坏人,如果这世上都是好人,还需要去度谁呢?

清末民初的国学巨擘章太炎先生在《齐物论释》一书中,阐述了“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样一个观点。既然万物都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那么每个个体就都是一个自在自足的个体,就像佛家所说的那样,自性自然圆满。

心、佛、众生原无差别,只是人的心理在作怪。

一大早,寺院门口就吵闹不休,玄素禅师前去询问,了解到原来是一个屠夫想要进寺烧香拜佛,但是寺里的僧人嫌他满手血腥,不肯让他进殿,于是双方发生了争执。玄素禅师看到这一情景,立刻阻止了众僧人。

他问道:“为何事在这里吵闹?”

旁边的僧人说道:“这个屠夫每天杀猪宰牛,双手沾满了血腥与罪孽,怎能让他破坏佛门的清净呢?”

旁边的人也附和道:“每天晚上,他家里就会传来猪狗牛羊的哀叫声,听得人心烦,让人无法入睡,像他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到这里来呢?”

玄素禅师说道:“你们这样说就不对了,他身为屠夫,为了生计被迫屠宰生灵,一定于心不安,有很多罪需要忏悔。佛门为十方善人而开,也为度化十方恶人而开。”

屠夫满脸感激,来到禅师面前说:“方丈慈悲,我杀孽太重,于心不安,因此我想请方丈和各位法师到我家里,我准备在家里办斋供养各位,以安慰我不安的心。我们全家斋戒沐浴三日,恳请各位光临寒舍,助我完成这个心愿。”

众人听了他的话,摇头不止。玄素禅师却用微笑化解了,他说道:“在佛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机会,只要与佛有缘,就可度他,佛门慈悲,不会舍弃任何人。”

屠夫也好,显贵也罢;刽子手也好,慈善家也罢,在佛陀眼里,众生皆平等,哪里分谁聪明,谁愚钝,谁善良,谁凶恶呢?所以,玄素禅师毫不犹豫,而且欣然愉快地接受屠夫的邀请前去说法。

将人分为三六九等,认为觉悟正道,得超得度只是少数人的专利,这仅仅是人的妄想,违背了佛的本意。有尊卑贵贱分别之心的人,永远不能成为悟者。

红尘禅语:《四十二章经》中讲:“心、佛、众生是没有差别的,每个人都是佛仙种,只是很多人沉沦于俗世,不能自拔,所以迷失了自己的本性,误认为佛和人不同。”因此,每个人都不必妄自菲薄,只要人们满怀一颗慈悲之心,静心修行,一样能够有所了悟。

同类推荐
  • 莲心禅韵

    莲心禅韵

    一位印度智者追寻禅宗智慧,探求人生哲理的心路历程,带你走向心灵自由之路,文化没有国界,思想没有疆界,智慧的激情碰撞,文化的和谐沟通。
  •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心的本质,即是宇宙的本质。禅的本质,是觉醒的心。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开发觉醒的心。唯有找到内心深层的宁静,你才有能力面对自己,享受安静。放慢脚步,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自性花开的声音。本书收集了十余篇法师对观心、修心的禅修开示,从禅修的方式观照内心。修心是修行的核心,调适内心的贪嗔痴,方能从生活中各种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述人生快乐的源泉来自于净化的心灵。
  •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

    这部唯一由中国人写的佛经,记载了六祖慧能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和他亲口传授的佛法精髓,是公认的禅宗至高经典,只言片语都蕴藏无穷智慧,任何人都能从中获益,因为六祖总能用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独特方法,让你顿悟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你放下妄念执着,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更快乐地活在当下,每时每刻都能享受最活波、最自在的生命状态!
  • 顿悟开承地

    顿悟开承地

    本书是中国禅都文化丛书之一,讲述惠能不仅是佛教禅宗派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师和领袖,而且是中国禅学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国和世介思想史、哲学史上重要地方的思想家、哲学家。特别是,他创始的禅学文化,典型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传统特质,尤其是在中古兴旺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体现了珠江文化在古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标志着珠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的明显区别,创造了与孔子的儒学、老子的道学并驾齐驱、广传天下的一套完整哲学——禅学。
  • 中国禅学

    中国禅学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奇葩才女

    奇葩才女

    本人简介无能单亲家庭的叶木棉,遇到父亲,哥哥们,爱人后的生活。
  • 玄黄争霸

    玄黄争霸

    地球神州卖烧鸡的牛天下,为一包卫生巾,穿越到了大世来临的炼炁异界。开启了自己先保命,后发展的传奇之旅……慢慢发展到笑傲异界,称霸星河……再慢慢的……横渡宇宙洪荒,大战天地玄黄!
  • 寒崖山历险记

    寒崖山历险记

    为了保命,徐行山从六岁起,就躲在深山中跟随在铁匠身边,但铁匠从不教他打造的技术,刚好他也没有什么志向,觉得能简简单单活着就不错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成为一队冒险者的向导,在他生活了八年的深山中寻找宝藏,这让他的生活发生了转变。传奇就在眼前,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
  • 皇道尸尊

    皇道尸尊

    沉睡万载,一朝醒来,早已时世变迁,纷繁复杂的世界,始终坚持一颗永不言弃的决心,一步步踏上武道绝颠!
  • 江湖怨之水月情剑录

    江湖怨之水月情剑录

    江湖儿女情,国家兴与衰。描写丐帮第四十四任帮主的国仇家恨和儿女情长。致敬一代武侠巨匠金庸的小说。仿造金大师的创作方式构思的作品,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曲折离奇,扣人心弦。但文笔更接近网文。有些重生文,但并不影响本小说整体上新派武侠小说的风格。流金岁月,繁花似锦。在小说类型丰富多彩的今天,虽然武侠小说没落了,金老爷子也驾鹤西去。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追忆一下那些躺在幽幽岁月之中的青春年月。
  • 独宠俏皮王妃

    独宠俏皮王妃

    他,御宫帝国的四王爷,不近女色,冷漠孤僻。她,在孤儿院成长,穿越到古代,在那里收获了本遥不可及的亲情和爱情。一切似乎是命中注定,她成了他最宠溺的王妃,他身上的毛病在她身上都得到了解决。他曾对她说过“本王愿江山拱手、倾尽年华,只为换你久伴身旁、笑靥如花。”跨越千年的爱情是不被允许的,光阴如沙在指尖悄然流逝,时空的秘密一点一点的揭开,敬请期待……本文轻松搞笑,独宠专治,身心干净,偶尔会有些小虐心。(ps;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伪亲属:侄儿说的是

    伪亲属:侄儿说的是

    安曜旭:去做作业,姑姑。北北痛苦答曰:好的。安曜旭:去吃了那些饭,然后过来,咱们好好谈谈。北北心虚答曰:好的。安曜旭:我希望你离那个男人远一点,就是那个轩少。北北犹豫再三后答曰:好的。轻笑乜斜:很不情愿?难道我说的事情很难做到,或者……我说错什么了?北北泪奔答曰:没有……勾起北北下巴:回答的真不肯定。北北泪目:侄儿说的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写手修仙系统

    写手修仙系统

    网络写手褚东因为一次意外,获得了一个神奇的系统,写书修仙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让他通过写小说来获得修仙的资源,包括强大的功法,炼器,炼丹之术,医术等等。
  • 漫漫愉情赠与你

    漫漫愉情赠与你

    传闻R国的遮天神爱上了一个女人?!不是说好的不近女色吗?不是说好的高冷禁欲吗?这,这,,这……怎么成了这样了呢?天天围在那个女人的身边,看见男人朝她身上靠,他就让那个男人倾家荡产!一天,女人问,“夜弦亦墨,你为什么喜欢我?”夜弦亦墨把她揽入怀里,“我喜欢你,没有理由。”两人第一次相遇在酒吧厕所,她替他包扎。第二次男人扔下两本结婚证,霸道宣布她是他的人,她天真的以为两个人只有利益关系。第三次,当场见父母……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的人生这么不平凡?R国夜弦亦墨以前认为他会孤独一生,可遇见那个女人后,他就觉得,自己的人生并不是索然无味的。从此,夜弦亦墨养成了宠妻的好习惯……夜弦亦墨:“爱你,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曾披星戴月的靠近你,也曾闯过阎王的地狱,只为靠近你。——夜弦亦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