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094000000008

第8章 朱元璋的帝国设计(2)

在成祖这样的强势君主的控制下,内阁的权力得到有效的限制,其权力与地位尚无法与六部尚书相比。从仁宗时,内阁的地位和职权逐渐提升,阁权开始高于部权。仁宗把阁臣的官阶,从正五品一下提高到正三品。宣宗更是把他们的官阶提升到正、从一品。随着官位的提升,内阁的权限也日益扩大。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怠于朝政,内阁的权力愈发扩张,至隆庆、万历时期,内阁已成为当时的最高权力机构。

§§§第三节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明太祖与马皇后

为了防止个别大臣专权独断现象的发生,朱元璋可谓是费尽心机,殚精竭虑。经过深思熟虑,朱元璋规划了一套独到的政治构想。

早在废除宰相制度之前,朱元璋就从地方机构改革着手,加强集权。明初,朱元璋一直忙于攻城略地,无力对地方机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只能承袭元朝的行中书省制度。但行省长官权力极大,几乎囊括了一地的军、政、财权。这种地方权力的扩大,与朱元璋的政治构想相左。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便下令取消了行中书省制度。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省。与此同时,朱元璋设立了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通常把它们与承宣布政使司合称为“三司”。承宣布政使管司主管一省民政及赋役征收,分领府州县,由中央六部统管;提刑按察使司主管一省监察司法刑狱,听命于刑部、督察院;都指挥使司主管一省军户卫所,听命于兵部和五军都督府。这样一来,地方上行中书省的权力便被分散到这三个机构中,并且互相牵制又互相独立。这三个机构,各自向自己的直接主管部门负责。这充分防止了因地方权力过度膨胀而导致地方割据情况的发生,有力地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能力。

三司制度确立后,朱元璋对这一设置非常满意,于是向全国推广。在废除行中书省的同时,他在全国一共设置确立了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十二个布政使司。洪武十五年(1382),又增加了云南布政使司,使布政使司的数目达到13个。直到明朝灭亡,都没有大的变动。

中央在废除宰相制度前后,对中央官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六科给事中”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1367年,承袭宋元旧制设给事中。洪武六年(1373)三月,给事中开始分为六科,即吏、户、礼、兵、刑、工,对六部进行监察。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罢丞相后,六部作为独立部门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地位的提高,让朱元璋担心部权过重而威胁皇权,不断加强六科给事中的力量,通过他们监察六部百官。但朱元璋感到,仅仅依靠六科给事中的力量,还不足以制衡六部。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把元朝的监察机构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并进行了大规模改革,扩大了其人员编制,加强其职权,长官为左都御史,与六部同称七卿。都察院的职责就是负责监察百官,对官员的贪赃枉法进行纠劾。在其下又设立了13道监察御史,以一布政使司为一道,共设置御史110人。监察御史只是七品小官,与知县处于同一官阶;但是他们的权力却大得惊人,从中央直至地方,从皇亲国戚直至高官大员,他们都可以上章弹劾。正是由于朱元璋的安排,六科给事中和十三道监察御史虽然地位卑微,但却掌握着任意弹劾大臣的权力。他们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彰显,成为明朝政治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后人把他们合称为科道。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在洪武十年建立了通政使司这一机构,负责对内外官员的奏章进行审查。无论什么官署向皇帝上奏,都要经过通政使司,其权力不断加大,成为仅次于七卿的高官。

朱元璋还注意法制在治理国家方面的作用。在洪武年间,朱元璋颁布了《大明律》、《大诰》等一系列法典。早在1367年,朱元璋即命左丞相李善长为律令总裁官,制定了《律令直解》,其后几经修订,至洪武三十年,编纂成《大明律》,作为全国最高的法典,以颁布天下。《大诰》更是以朱元璋亲撰的名义发布,作为律外之法,起着补充、解释《大明律》的作用。在正、续、三编中,汇集官民犯罪的条例,尤其是惩处豪强和贪官污吏的大量案例达到一万多件,目的就是震慑贪官污吏。

为了保证法令的严格执行,朱元璋还设立了大理寺,其长官为大理寺卿。凡刑部、都察院所承办的案件,都要交大理寺复审,对这些执法机关进行监督。后世把大理寺同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这样,司法机关的职权也被分割,朱元璋利用他们互相牵制,使得某一个部门独断专行的情况得到控制。

在军政上,朱元璋也有所动作,洪武十三年废除丞相制的同时,也废除了掌握兵权的大都督府。代之以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每府各设左右都督。这样就防止了个别武将控制军队的情况发生。同时,朱元璋还尽力压缩都督府所掌控的军事权力,明确规定都督府只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无权调动军队。逢有战事,必须由皇帝亲自任命军事统帅,兵部发布调令,都督府长官才能奉命出征。经此改革,朱元璋重新把兵权收回到了自己手中。

配合着废除宰相制度,朱元璋作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这些举措的背后,都显露出朱元璋为加强君权所作的努力。一个自学成才、文化水平并不高的朱元璋,竟然能够作出如此纷繁复杂的构想,我们又怎么能不佩服朱元璋的心思缜密呢?

除了政治领域,朱元璋对经济领域同样费尽心思。朱元璋建立了严格的户籍制度。在洪武三年(1370),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户帖制。在户帖上详细记载了各家的籍贯、丁口、姓名、年龄、田地亩数、牲畜数量等。户帖被书写成一式两份,两份分别用半印钤记,留在百姓自己手中的叫帖,由户部保管的叫籍。每年官府都要对民间户帖进行年检,以记录其变动情况。朱元璋这一举措,改革了元末以来户籍散失严重、征收赋税没有依据的情况。到了洪武十四年时,朱元璋又在户帖制度上建立了黄册制度,以弥补户帖无法反映人丁、产业变化的弊病。洪武二十年,又在全国范围内丈量土地,制成《鱼鳞图册》,用以核实田亩赋税,防止隐漏情况的发生。这些制度让国家对民众在财产上一丝一毫的变化都能够准确地掌握,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

§§§第四节 明代的特务机构是如何运作的

锦衣卫木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身为皇帝的朱元璋深知这个道理,况且严峻的形势也迫使他必须建立一个完全听命于自己的机构,作为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一方面,早在明朝建国前后,先后出现了几次叛乱事件,这让朱元璋心惊胆战。立国之后,功臣武将之间的结党营私,也让朱元璋认识到,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更为行之有效的监视。另一方面,随着政府机构的急速膨胀,四方各色人等迅速地充实进来,这些人拥有不同的背景,朱元璋无法对每个人的情况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些都让朱元璋如坐针毡。为了有效地控制和监督,朱元璋想尽了各种办法,开始是通过大量收养义子充当耳目,但这种非制度化的监视,所起的作用并不大。于是,朱元璋建立起庞大的特务组织。

首先出现的,是由朱元璋亲自建立的锦衣卫。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改仪鸾卫为锦衣卫,它的职责是专门负责保卫和侦缉,其前身是拱卫司和亲军都尉府。锦衣卫为卫所编制,下设有将军、力士、校尉等职。并且,锦衣卫还有自己的刑讯机构——镇抚司。凡是朱元璋亲自过问的案子,都被交由镇抚司处理,权力很大。

锦衣卫的最高首领是指挥使(或指挥同知、指挥佥事),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指挥使领导下的锦衣卫,又由两个截然不同的部门组成,分担“掌直驾侍卫”和“巡查缉捕”的职能。“掌直驾侍卫”与传统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就是负责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和随同皇帝出巡。“大汉将军”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大汉将军”虽有着“将军”的名号,但其实不过是负责在殿中随侍皇帝,传递皇帝的命令,兼做保卫工作罢了。比较特别的是,这些“将军”一般都会是虎背熊腰、人高马大的硬气汉子,看上去也颇有威严,为朱元璋装点门面。他们在锦衣卫中自成一系,在洪武时期只有1500人。比较而言,“巡查缉捕”才是我们通常理解意义上的锦衣卫的职能。也是因为这个职能,才彰显了锦衣卫的“个性”。

其实,朱元璋建立锦衣卫时的初衷,也只是用来卤簿仪仗而已。但后来出于他大肆屠戮功臣和对文臣们的猜忌,才在传统的司法机构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之外,将锦衣卫的监察功能凸显出来。他在镇抚司下设5个卫所,其统领官称为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普通军士称为校尉、力士。校尉和力士在执行缉盗拿奸任务时,被称为“缇骑”。锦衣卫官校一般从民间选拔孔武有力、无不良记录的良民充当,之后凭能力和资历逐级升迁。

在明初,这些特务无孔不入,一点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有一次宋濂请客吃饭,朱元璋便派锦衣卫前去监视,看看这个有忠厚老实之名的人是不是表里如一,有没有在背后说他的坏话。第二天他一上朝,便问宋濂昨天吃的是什么?请的是谁?宋濂一一据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看来你没有瞒我,还真是个老实人。”满朝文武就是这样无时无处不处于朱元璋的严密监视之下。

朱元璋的子孙虽然能力不行,一代不如一代,许多朱元璋所制定的制度都没有办法遵守。不过他们却对特务制度情有独钟,甚至把它发扬光大。

在朱元璋的影响下,明成祖朱棣建立了“东厂”。众所周知,朱棣的帝位是从他侄子的手中夺过来的。帝位的不合法取得,自然构成了朱棣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加之朝廷中的大臣对新政权并不十分支持,这样他无时无刻不心存危机感。为了巩固政权,以及慰藉自己高度紧张的神经,一个强有力的专制机构成为了朱棣此时的迫切需要。这样,他就在自己信赖的人群——太监中找出了一部分人,予以重任。

永乐十八年(1420),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建立了一个由太监掌领的侦缉机构。由于其地址位于东安门北侧(今王府井大街北部东厂胡同),因此被命名为东厂。和锦衣卫一样,东厂也是专门进行特务侦缉活动。起初,它只是负责侦缉和抓人,抓住的嫌疑犯要交给锦衣卫镇抚司审理,本身并没有审讯犯人的权力。但到了明末,情况就不一样了,东厂也有了自己的监狱,权力更是大了。在与锦衣卫的关系上,他们之间最初是平级关系。但由于东厂头子主要来自大内,与皇帝的关系密切,更容易得到皇帝的信任,所以逐渐由平级变成了上下级关系。到了后来锦衣卫指挥使见了东厂厂主,甚至要下跪叩头。

也许皇帝仍嫌锦衣卫与东厂监督力度不够。在明朝中后期,又先后建立了西厂和内行厂,皆由太监主持,内部组织也大体仿效东厂,但权力却超越东厂之上。

西厂为明宪宗时期成立的又一个特务机构。成化十三年(1477),宪宗任命汪直提督厂事。比起锦衣卫和东厂的恐怖,西厂则更变本加厉。本来,西厂的成立意在替皇帝刺探消息,但怎奈太监汪直为人贪婪,奸诈而冷酷。为了要哄骗皇上以达到升官发财的目的,他极力地构置大案、要案,以至手下冤假错案无数。其办案数量之多、牵扯人员之众,更甚于东厂和锦衣卫。西厂行事是在全国布下侦缉网,对象主要是京城内外的官员,一旦怀疑某人,必定立刻逮捕,而后严刑逼供,下场不言自明。一般百姓更是人人自危,一言一行只要稍有不慎,就会被西厂拉去重重处置。后来,由于汪直的失势,以大学士商辂为首的阁臣集体向宪宗上书,痛陈西厂之弊害,并将汪直所办下的不法之事一一禀明。宪宗收到奏章后为之震惊,于1482年撤销西厂,遣散了西厂的人员。在武宗时期,大太监刘瑾专权,于正德元年(1506)再开西厂,太监势力又再度复兴起来。

内行厂,又成为内办事厂,也是由大太监刘瑾于正德元年建立的。它的重要职责就是监督东厂、西厂和锦衣卫。由于内行厂威胁到整个太监集团的利益,在大臣和太监的合作下,刘瑾被处死。正德五年(1506),内行厂随着刘瑾的失宠而被关闭。

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内行厂的先后建立,标志着明代的专治统治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势。其本意只不过是为加强皇权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柱,但适得其反,这反为太监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机遇。在太监的领导下,锦衣卫、东厂这些特务组织愈发猖獗,乃至于威胁到大臣、皇帝的安全。

§§§第五节 “后朝军师”命不济

刘基

刘基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而驰名天下。但是他却未能像张良、诸葛亮那样获得皇帝充分的信任和褒奖。在朱元璋大封功臣时,他仅仅得到一个诚意伯的爵位,而功劳不及他的人却位居公、侯。可以说,他得到的勋位,根本无法与其功绩成正比。这固然与朱元璋自身个性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刘基实际上是党同伐异的牺牲者。

朱元璋深知“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的道理。面对百废待兴的国家,朱元璋感到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如何处置为他出生入死的功臣武将,成为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刘基的被边缘化,让他感受到了这些功臣武将对朝政的左右能力,也感觉到了他们对皇权的威胁。

刘基(1311—1375年),字伯温,出身于浙江的官宦世家,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由于天资聪慧,除了诵读儒家经典外,涉猎广泛,经史子集、天文兵法、历算星相无所不窥。而且博学多识,文才出众。我们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就学过他的名篇《卖柑者言》,其中提出了著名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见解。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年仅二十三岁的刘基便高中进士,从此步入仕途。可惜,在元朝的腐朽统治之下,刘基的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处,只能赋闲在家,以诗酒自娱。

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陷南京,其势力稳步向外扩张,渐及刘基的家乡。朱元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同时也为了笼络人才,对所辖区域内的士绅频频挥动橄榄枝,刘基、宋濂等人都在招揽的计划之内。面对朱元璋至诚的邀请,不甘心老于山林的刘基颇为动心。通过对朱元璋统治政策的考察,刘基下定决心出山辅佐朱元璋。至正二十年(1360)三月,刘基抵达南京。

同类推荐
  • 盛世小闲王

    盛世小闲王

    21世纪某大学中文系宅男,魂穿古代成为一名混吃等死的富三代。别人魂穿带系统,带功法,带戒指,带白胡子老爷爷。楚玥魂却只带一台破电脑,重点是还不能联网,让这个楚大宅男玩游戏的心无处安放。……一边是父母兄弟的仇恨,一边又是家国情深。楚玥又该如何决择。……封侯拜相,权倾朝野。不,一切安定之后,楚玥只想当一个小咸鱼,不,是小闲王。迎着初升的朝阳,楚玥发下宏愿,勇敢的迈出了在这个世界的步伐。
  • 淘气女孩戏草丛

    淘气女孩戏草丛

    经过穿越,萧紫珊来到了历史上没有的朝代!穿越草丛,她是否能做到万草丛中过、片叶不沾身?在众多出色的美男中,她又该如何选择?面对死心塌地的美男们,她是否从未心动过?
  • 我的世界之乱战纷起

    我的世界之乱战纷起

    在漫长的三大纪元后,中海文明迅速崛起,但是长年的征战导致的大规模叛乱,还有外国势力组成的包围网,中海帝国危在旦夕。但是,乱世终会出英雄......但也许他们面对危机,不止这些......有问题的读者大大们可以加群876930433(中海帝国元老院),本作者会为你解答,(当然,不会剧透)
  • 黄陵文典·黄帝祭祀卷

    黄陵文典·黄帝祭祀卷

    公元2008年4月4日,时值戊子年清明佳节。由黄帝故里黄陵县组织编纂、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历史文化系列丛书—《黄陵文典》1—16卷
  • 当古代遇见未来

    当古代遇见未来

    排兵布阵,泡妞把妹,移形换容,魔法传奇,商商对决......看他们如何颠覆历史长河......
热门推荐
  • 7-11之恋

    7-11之恋

    蔡某是个艺术工作者,平日作词作曲、写小说拍纪录片,昼伏夜出。每个早上睡前,他会到街角的7-11买罐牛奶配御饭团当早餐,生活平稳规律。生活的变化,从不经意打破扑满开始。成堆的硬币自行玩起了配对游戏。每个早餐32元,2个10元、2个5元、2个1元,每天早晨的7-11之行,他可以游戏5个礼拜。和蔡某分享着早餐秘密的,是7-11的店员小凤。他的规律成了她的习惯,2个10元、2个5元、2个1元,每个早晨的10∶30,2个人若有似无的亲密。
  • 契灵终焉

    契灵终焉

    在伴生者的世界里,黎明未至。暗夜的契约者早已降临。神明不死,图腾的触手在极夜的视野下滋生。我秦子明就是要撕烂你们神灵、贵族的面具。
  • 重生蝙蝠侠之不同的命运

    重生蝙蝠侠之不同的命运

    看屌丝重生到蝙蝠侠身上再续传奇-------亲,不要错过!
  • 重生后侯爷待我如宝

    重生后侯爷待我如宝

    在齐墨远眼里,卫望泞永远是娇软可爱的小白菜。为了不再让小白菜被别的猪拱走,齐墨远先下手为强。齐墨远:“阿泞,你最近茶不思饭不想是为了什么?”卫望泞:“为了挑个好嫂嫂。”说完,她又添了个夜不能寐。齐墨远:“阿泞,你心事重重是在想什么?”卫望泞望着齐墨远幽沉幽沉的眼睛:“想你……”这跟她想要的重生复仇不太一样啊。
  • 王子和女巫

    王子和女巫

    王子阿拉里克多年来一直在寻找一名救过自己性命的女巫,当时他还是个孩子,正遭受怪物的攻击。旅途中的阿拉里克遇见了美丽的女巫,凯伦……
  • 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

    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

    百年出,风流忆千载,他们都是俗世间的神。效之,不神也仙。《历代才子才女的生活碎影》力求从立体的角度,即正史为主、野史笔记为辅,再加上文人视角,来解读史上又代表性的人物性格和特定现象,透射某种规律或规则,融趣味性、知识性、文学性及通俗性于一体。陈雄的笔端机智且人性化,他的视角能跳出常态,不同流俗,他以体贴心体已心审历代才子才女们,使他们不再古板冷冰,犹如走回历史现场。
  • 左岸空远

    左岸空远

    她曾经是他最爱的那个姑娘,现在只能掂起脚仰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一舰队

    第一舰队

    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一个当你仰望星空时会去回想的故事,一个未来的传奇,一部热血的史诗一个你我曾经都疯狂想象但却达不到的历史。一个关于各种小人物历程的故事,某天某夜,或许你就主角,带领我们去走过不一样的生命。也或许你就是传奇,抑或回忆。去见证,去关注,去看懂,这里或许有我们每个人的过去,现在,将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