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宗是个很虚伪的人。据史载:思宗曾把宫中万历时所储藏的上等辽参在集市上卖掉,换回数万两银子填补国用;一天在听讲官给他讲学时,他的内衣袖子已破损,留在外面很不雅观,他不时地把袖子塞进去。其实,思宗的节俭并不是出于真心,他只是为了给朝臣们装装样子,从而赢得他们的同情,让大臣们把自己的财产捐献出来,以作国用。
思宗在位之时国库银两所剩无几,而他自己的内库却存有大量金银,但是他却不愿拿出来。他知道皇亲国戚拥有大量财产,便下令让他们捐献银两。他让外戚武清侯李国瑞赞助40万银两,李国瑞见数目巨大,死活不肯出,还索性耍起了无赖,将自家的房屋标价出售,家用器皿、什物则拉到外面变卖,以示一无所有。这令思宗怒不可遏,遂将李国瑞下狱,并剥夺了他的爵位。李国瑞不久便惊惧而死。大臣们纷纷抱怨崇祯不顾恩义亲情,更联合起来抵制捐纳。思宗自己也感到后悔,便下令发还李家的财产。捐献之事不了了之。
捐纳不见成效,思宗又求助于户部。大臣们都知道思宗内库丰盈,反复上疏劝思宗拿出来充当军饷。思宗却向大臣哭穷说:“内帑业已用尽。”左都御史李邦华单刀直入,他说:“社稷已危,皇上还吝惜那些身外之物吗?皮之不存,毛将附焉?”这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了,然而思宗却始终不权衡出这其中的利弊,始终没有把内库的银两拿出来。后来李自成攻占北京,从他的宫内搜出的白银多达3700多万两。这么多钱,足够支付明军三四年军饷,若真是拿出来赈灾助饷,恐怕明朝也不至于这么快就灭亡了。
思宗假装节俭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想为群臣做个“表率”,让大臣们也节俭、清廉。他似乎很天真,认为大臣们都是傻子,就他自己聪明。他不知道官员贪污腐败的真正原因是政治制度使然,而决非简单的道德问题。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历朝罕见的,正二品的尚书,一个月也只不过61石,还不到100两银子。官员们除了要想维持正常的开支外还要打点上司。大清官海瑞为母亲做寿时,只能买两斤猪肉。后来海瑞被任命为正二品的南京右都御史时,为了置办一身官服,竟然不得不变卖家产。可见在明代做个清官是多么难。在这种超级低薪的条件下,官员们为了生存就不得不贪污受贿。思宗弄不清官员贪污受贿的深层原因,却简单地企图用道德来约束和要求大臣,而他自己却拥有大量的私人财产,还接受四方官员的进贡。这令人感到非常不公平,人们也不会响应他的号召。
性格多疑。
思宗性格多疑,表现在行动中就是对各级官员都不信任,经常更换官员职位。在崇祯朝的17年里,思宗一共任用过50多位内阁大学士,而整个明代内阁大学士也不过160余人。六部和都察院的长官更换更是频繁,像走马灯一样令人眼花缭乱。他共任用过吏部尚书12人,户部尚书8人,兵部尚书17人,刑部尚书16人,工部尚书13人,都察院左都御史132人。结果换来换去,仍然没有换出任何一个让他满意的人选来。
思宗对于前线领兵作战的高级将领,同样采取怀疑和猜忌的态度,更是兵家之大忌。他先后用过袁崇焕、杨嗣昌、孙传庭、卢象升、洪承畴、熊文灿、陈新甲等人率兵分别同后金以及农民起义军作战,但这些人却没有没有一个得到了善终,不是被思宗处死就是战死或被俘。难道这里真的没有人才了吗,杨嗣昌的十面网曾经让农民军走投无路,李自成甚至一度要自杀。要不是思宗临时换将,明末的局势当是另一番景象。
是非不分。
明思宗是非不分的表现之一就是不会用人。他继位之初改革用人制度,非进士也可以入阁参政,尽管做到不拘一格,但是所用之人却少有贤能之士。他锐意求才,却不知孰为贤人,所用皆貌似忠诚实则奸邪之人,既不能团结百官,也不能在危难之时有所作为,补益时局。以内阁大臣(宰相)为例,思宗在位17年,共有50多人出任阁臣,而真正有才能又为人正直的人却寥寥无几,如刘鸿训、钱龙锡、孙承宗、文震孟等人,但却不为思宗所重用。阁臣中大多是一些碌碌无为之辈,而受到思宗重用的是那些为正直之士所耻不与之为伍的人,如周延儒、温体仁、薛国观、王应雄、陈演等,他们胆小怕事,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崇祯也任用了一些人才,但是他因为急躁,偏狭,多疑,或用之不专,或刻薄寡恩,或严刑随其后,使得所用之人难以施展才能。内阁与督抚动辄得咎,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
另一个表现就是滥行诛杀。崇祯在位的17年里,死于他手下的高级官员不计其数,仅辅臣(宰相)就有1人、尚书4人、总督7人、巡抚11人,侍郎以下的官员更是不计其数。蓟辽总督袁崇焕之死成为千古奇冤。到了崇祯后期,一向渴望登科入仕的士大夫们甚至把做官当成畏途,因为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得罪这位喜怒无常的皇帝,转瞬之间就会一命呜呼。
反复无常。
这一点在行动中的表现就是,他三番五次地罢免宦官,又重新起用宦官。崇祯元年(1628),也就是他清除阉党的同年,他重新起用宦官监军、镇守、掌管部务。崇祯八年(1635)八月,他下令撤各道监视太监。崇祯九年(1636),思宗再派宦官镇守、督师。崇祯十三年(1640)三月撤各镇内臣,次年停止内操,不准宦官干预朝政。十五年(1642)正月,罢提督京营内臣。十七年(1644)二、三月,思宗最后一次起用宦官督师。
思宗之所以对宦官罢了再用,用了再罢,如此反复无常,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他对文官集团的不信任;而宦官能否专权,则完全取决于皇帝。他认为文臣误国,这一想法直到他最后自杀都没有改变。从最初的“外廷(朝臣)皆不足恃”,“士大夫负国家”,到后来的“诸臣误朕”,“内外诸臣误我”,就是他这一思想的体现。但是他在慨叹“文臣误国”的同时,还寄希望于大臣们能“悔过自新”。崇祯八年,他再次罢免各道监视太监后,下诏说:“朕不得已用成祖监理之例,分遣各镇监视,添设两部总理。虽一时权宜,也欲诸臣自引罪,近经制初立,兵饷稍清,诸臣应自省,其将总理、监视等官尽行撤回,以信朕之初心。”
思宗所谓的文臣误国,并不是空穴来风。一些官员的确办事不力,贪赃枉法的官员更是数不胜数。但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如此;如认为袁崇焕叛变降清,更是大错特错。思宗这种反复无常的举动,反映了他对文臣的态度变化,他对文臣的偏见日益加深,甚至认为文臣个个可杀。而他任用的宦官不仅能力有限,贪赃枉法较之文臣有过之而无不及。他重用宦官的结果,非但没能让诸臣自省,反而加深了宦官与士大夫之间的矛盾,让士大夫感到失望,增加了他们的离心倾向。
思宗性格中的缺陷实在是太多了,几乎人性的弱点他都占全了。这其中任何一个弱点都足以导致他的失败。正是由于他这个掌舵人没有办法掌握好船的方向,虽然他一生勤勤恳恳,明朝也不乏一批才智之士,但最终明朝还是灭亡了。
女真人(后改为满族)是惟一一个两次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12世纪,完颜阿骨打建立的金朝,曾经统治了中国的北方地区。明朝末年,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女真人又一次强大起来。明万历十一年(1583),建州女真的杰出首领努尔哈赤起兵,经过十几年的兼并战争,统一了女真各部。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建立了金国(史称后金)。万历四十六年(1618)努尔哈赤正式发兵征讨明朝,连破抚顺、东州、清河,全辽震动。明神宗也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急忙调兵遣将,前往平定。次年(1619)二月,明军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岸)被后金军大败,明军损失惨重,阵亡将士四万五千余人。从此,明军转入防守,而后金转入为进攻。
明天启六年(1626)八月,努尔哈赤去世,其子皇太极继承汗位。崇祯二年(1629)十月,皇太极绕过山海关,从山海关以西的长城隘口入关。一路势如破竹,遵化,永平等重镇纷纷告陷。北京危急。蓟辽总督袁崇焕、宁锦副总兵祖大寿自宁远领兵回援。皇太极施反间计,对俘虏的杨太监透露了金国与袁崇焕已有密约,然后放杨太监回京报告。十二月,崇祯帝逮捕袁崇焕,下锦衣卫狱,后来将其凌迟处死。袁崇焕之死是明朝的一大损失,明思宗之举,令亲者痛,仇者快。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发起了大凌河之战,将祖大寿率领的辽东精兵团团困在大凌河城。此间,明朝派监兵张春同总兵吴襄等率四万援军开来,结果张春被活捉,吴襄逃跑,全军被歼。十月,副总兵祖大寿杀副将何可纲,此后便投降了后金(后来又逃回锦州),明在关外的精锐部队丧失殆尽。崇祯五年(1632),毛文龙被杀的后遗症显现出来。其部下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等起兵反明,攻陷登州(蓬莱)。六月,孔有德、耿仲明率部泛海降金,皇太极以孔有德为天祐兵都元帅,耿仲明为总兵官。同年十月,明继任广鹿岛副将尚可喜降清。自袁崇焕杀毛文龙,明思宗杀袁崇焕后,明朝辽东将领相继叛降。一度显露转机的明朝边防,又趋于瓦解了。
由于清朝给予明朝巨大的压力,崇祯十二年(1639),思宗把镇压农民军得力的洪承畴调到了辽东。仅隔了一年,决定明清历史走向的松锦大战就开始了。从崇祯十三年四月清军围攻锦州开始,到崇祯十五年四月杏山失陷为止,明朝最重要的两名将领洪承畴和祖大寿先后降清,15万明军葬身关外。为清朝所取代。崇祯十七年,清军便趁李自成攻陷北京后的混乱局面而入主中原。
外患的同时,则是明朝的内忧——农民军。天启七年(1627)三月,陕西大旱,澄城知县张斗耀却不顾饥民死活,仍然不断催逼赋税,白水县农民王二率饥民冲进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王二首义点燃了农民战争的星星之火,各地纷纷响应。天启八年(1628),陕西府谷王嘉胤、汉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等领导饥民起义,张献忠也在延安米脂起义,李自成后来投入高迎祥军中。此后,农民军频繁地活跃在山陕地区。由于洪承畴的全力围剿,无法立足的农民军在崇祯六年(1633)冬,由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李自成等率领,经渑池县度过黄河,转移到明军力量薄弱的豫西,在豫楚川陕交界山区流动作战,与明军展开了新的战斗。
崇祯九年(1636)夏,高迎祥被陕西巡抚孙传庭打败,被俘牺牲。李自成成为了历史舞台上的主角。从此,李自成以“闯王”为旗帜,领导农民军继续和明朝作战。崇祯十四年(1641)一月,李自成攻占洛阳,俘虏了福王朱常洵。次年,又一举攻下襄阳,称新顺王,初步建立了政权机构。崇祯十六年(1643)十月,李自成大军攻克潼关,率十万大军围歼明三边总督孙传庭,十一月起义军不战而进入西安。张献忠则于崇祯十六年(1643)五月攻下武昌,把楚王投入江中。在武昌称大西王,初步建立了政权。次年,张献忠带兵入川,八月攻陷成都,在成都称帝,改元大顺,建立大西政权。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顺政权,并确定了先取关中,继取山西,后占北京的策略。此后李自成的军队一路东进,三月十七日,包围了北京。十九日,李自成便率兵开进了北京城。众叛亲离的明思宗,只好在煤山(今北京景山)上吊自杀。统治中国达二百七十六年之久的明王朝,终于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推翻了。
崇祯是个年轻气盛、勤于政事、锐意求治的皇帝,但是他志大才疏,又有着种种的性格缺陷,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最终将明朝近三百年的基业拱手让与清朝。更为可悲的是,他至死只认为是文臣误国,却不承认自己应对亡国负主要责任。一个人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不敢承认错误。有人说崇祯帝并非亡国之君,却遭到了亡国的命运,其实不然。勤于政事,有意进取,并不能掩盖他治国的失误。一个勤于政事的无能君主,要比碌碌无为的君主给国家造成的危害还大。崇祯皇帝始终自以为是,至死都不能醒悟;在这一点上,他和项羽是同样的可悲。尽管他不愿看到祖宗创下的基业在自己的手里断送,更不想落下一个千古骂名;然而,所有他不愿发生的事情都发生了,大明帝国的巨轮终于沉没了。他别无选择,只有以死来向祖宗和国人谢罪。
17世纪40年代的世界,两位君主遭到了几乎同样的命运:中国的明思宗上吊自杀,英国的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但是,两个民族日后的命运却大相径庭:一个走上了崛起的资本主义强国道路;另一个则仍在传统的泥潭中挣扎,最后才在前者的枪炮声中姗姗觉醒。这是多么具有讽刺意味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