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869900000027

第27章 不老不朽(5)

梁漱溟

一、跋

漱溟先生这封信,讨论他父亲巨川先生自杀的事,使人读了都很感动。他前面说的一段,因陶先生已去欧洲,我们且不讨论。后面一段论“精神状况与思想有关系”一个问题,使我们知道巨川先生精神生活的变迁,使我们对于他老先生不能不发生一种诚恳的敬爱心。这段文章,乃是近来传记中有数的文字。若是将来的孝子贤孙替父母祖宗作传时,都能有这种诚恳的态度、写实的文体、解释的见地,中国文学也许发生一些很有文学价值的传记。

我读这一段时,觉得内中有一节很可给我们少年人和壮年人做一种永久的教训,所以我把他提出来抄在下面:

“当四十岁时,人的精神充裕,那一副过人的精神便显起效用来,于甚少的机会中追求出机会,摄取了知识,构成了思想,发动了志气,所以有那一番积极的作为。在那时代便是维新家了。到六十岁时,精神安能如昔?知识的摄取力先减了,思想的构成力也退了,所有的思想都是以前的遗留,没有那方兴未艾的创造,而外界的变迁却一日千里起来,于是乎就落后成为旧人物了。”

我们少年人读了这一段,应该问自己道:“我们到了六七十岁时,还能保存那创造的精神,做那时代的新人物吗?”这个问题还不是根本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问自己道:“我们该用什么法子方才可使我们的精神到老还是进取创造的呢?我们应该怎么预备做一个白头的新人物呢?”

从这个问题上着想,我觉得漱溟先生对于他父亲平生事实的解释还不免有一点“倒果为因”的地方。他说:“到了六十岁时,精神安能如昔?知识的摄取力先减了,思想的构成力也退了。”这似乎是说因为精神先衰了,所以不能摄取新知识,不能构成新思想。但他下文又说巨川先生老年的精神还是过人,“真所谓老当益壮”。这可见巨川先生致死的原因不在精神先衰,乃在知识思想不能调剂补助他的精神。二十年前的知识思想决不够培养他那二十年后“老当益壮”的旧精神,所以有一种内部的冲突,所以竟致自杀。

我们从这个上面可得一个教训:我们应该早点预备下一些“精神不老丹”方才可望做一个白头的新人物。这个“精神不老丹”是什么呢?我说是永远可求得新知识新思想的门径。这种门径不外两条:一、养成一种欢迎新思想的习惯,使新知识新思潮可以源源进来;二、极力提倡思想自由和言论自由,养成一种自由的空气,布下新思潮的种子,预备我们到了七八十岁时,也还有许多簇新的知识思想可以收积来做我们的精神培养品。

今日的新青年!请看看二十年前的革命家!

本文原载于1919年4月15日《新青年》第6卷第4号

中国人思想中的不朽观念

在今天的演讲中,我预备把中国的宗教史和哲学史上各阶段有关不朽或人类死后依存概念的发展情况提供一个历史性的叙述。这是一个冗长概括三千年的故事,但它的主要纲领却是大致还算明确的。中国人的信仰与思想史可以方便地分成两个主要时期:

(1)中国固有的文明时期(1300B.C.—200A.D.)

(2)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印度化时期,也就是,佛教和印度人的思想开始影响中国人的生活和制度以来的那一时期(约200A.D.—19世纪)

为了研究中国宗教与思想史(the Religious and IntellecttuaI History)的学者的方便,中国固有的先佛学时期(Pre-Buddhistic age)可再约略地分成两个主要时代:

(1)原始的中国主义时代(the Era of Primitive Siniticism),也就是商周民族的宗教信仰与习俗(Practices)的时代,对于这个时代,这里拟用了“华夏主义”(Siniticism)或“华夏宗教”(the Sinitic ReIigion)一词(1300—700B.C.)。

(2)思想与哲学的成熟时代(700B.C.—200A.D.),包括老子、孔子(551—479B.C.)迄于王充(29—100A.D.)以来的正统派哲学家。为了特别有关中国人思想中的不朽概念的讨论,我们要问:

(1)关于早期华夏信仰有关人类死后存在的概念,我们究竟知道些什么?(2)中国正统哲学家对于不朽的概念究竟有什么贡献?

(3)我们要怎样描述在长期印度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人类死后存在的观念?

史学界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就是晚近的偶然发现,以及后来在安阳对千万片刻有卜辞的牛肩胛骨和龟甲有计划地发掘。安阳是商朝最后一个都邑的遗址,依照传统的纪年,商朝传国年代是1783—1123B.C.(或据另种推算是l751—1123B.C.)。这些考古学的发现物是安阳(译者按,这是指小屯村商代遗址)作为商代都城的大约260年间(l385—1123B.C.)的真实遗物。

近几十年来成千万片刻有卜辞的甲骨已经被收集、研究和考释。实际所见这些骨质“文件”都是在每次占卜以后,由熟练博学的祭司负责保存下来的占卜记录。这些记录里载有日期(译者按,此处恐系干支纪日),负责卜问的贞人、卜问的事情,以及在解读了因钻灼而显出的卜兆而得到的答案。

大部分的卜问都是有关一年对于先公先王的定期祭祀,这一类的祖先祭典是非常频繁而有规律的,因此中央研究院的董作宾先生,一九二八年第一次指导安阳考古发掘且曾参加了后来历次发掘,已能编成了商代末期的三个帝王在位期间计为1273—1241、1209—1175,以及1174—1123B.C.——总计120年中的祭祀日谱。每一年中的定期祭祀多至360次。所以商人称一年为一“祀”,一个祭祀的周期,实在是不足为怪的了!

其他卜问的事项包括战事、巡行、狩猎、收获、气候、疾病和每一句中的吉运等事项。

1928—1937年间科学的发掘结果掘出了几百座商代古墓葬,其中至少有四处是皇室大墓。除了成千成万片刻有卜辞的甲骨以外还发现了极多铸造精美的青铜礼器,生动的石质和象牙的雕刻,大量的家庭用器、武器和头盔,以及上千具的人体骨骸,此外,并发现有埋葬的狗、猪、羊、牛、马一类的家畜和其他多种动物。这些动物是为了奉献给死者而殉葬的。在一个坑穴中曾发现了三十八具马骨,全部都配戴着缀有许多带饰纹的小圆铜泡的缰辔;这些铜泡都还原封未动地摆着,而显出了组成辔头的皮条的痕迹(见H.G.Greel所著the Birth of China第150页)。

很多清楚的证据证明墓葬中有许多尸体是为了奉献给死者而埋葬的。1934—1935年间所发掘的多座墓葬中曾发现了千余具无头的人体骨骸。这些骨骸十具一组的分别埋在各个坑穴中。体骨埋在长方坑穴中……而头骨则埋在附近的方坑中。在一个方坑里埋有十个人头骨;头顶朝上,排列成行,全部面向北。跟人体骨骸一起发现的……有小铜刀、斧头以及砺石等三种器物。每坑总是各埋十件,明显地是每人一件(见Greel前书212~213页)。

这些就是考古学所发掘出来的文献的和物质上的证据,藉以使我们了解远古历史的华夏宗教(Siniticism)时期中有关祖先崇拜的信仰。

这是第一次使我们从商代王朝和官方所表现的这种祖先崇拜的宗教的形式上认识了它的非凡和奢侈的物质。传统历史曾记载商人是崇拜祖先的灵魂的。但是直到近年来我们才了然定期献祭的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频繁,以及珍贵的殉葬的物品,特别是殉葬的人牲的惊人数量。

无疑,这类祖先祭祀的周期频数和定期性证明着一种信仰,即死去的祖先一如活人似的也有情、欲和需求,而且这些情、欲和需求是必须藉着经常的祭献而得到满足的。大批的殉葬器皿、武器、动物、奴隶和卫士即指示着同样的结论。

中国古代的文献把华夏宗教(Sinitic Religion)时代的人殉品分为两类:第一类,即祭坛上所谓的“用人祭”。在这类人殉仪式中,显然只是用的战俘。另外一类,有一个专用名词,即“殉”,可以释为“死者的侍从”或“伴着死者被埋葬的人”。“殉”字据郑玄(死于200A.D.)的解说是“杀人殉葬以充死者卫士”。这就是说死者需要他自己的卫士保护他,也需要他的宠妾娈童(play boy)陪他做伴。因此被杀殉葬的就是死者曾经指命或愿意“陪伴”他而去的那些人了。

就后来有关“殉”的史证而论,这种杀人殉葬的风俗最初很可能是得于一种“献爱”(Love Offering)的风俗,因此将死的人自然会挑选他自己所喜爱的死后伙伴。但是这种风俗竟发展成为一种仪式,于是大批的武装士兵被杀死殉葬以充死者的“卫士”。商代墓葬中所发现的与伟大的死者同葬的人体遗骸无疑是为了充任王者的卫队的。其中很可能有的是选定随着王而殉葬的爱妃,但是他们的遗体却无法确认了。在甲骨卜辞上即有祭祖时献人俘的记载。

依照着一种规律的计划和数字的顺序来埋葬这些人牲的有条不紊的情形,显示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礼仪曾长久地麻痹着人类的自然意识而使得这类惨绝人寰的事件成为常典。当王朝和政府正忙于日常繁复的祖祭的时候,博学的祭司便负起每天的祭礼、占卜、释兆和刻卜辞的职务——在这种情况下,那几乎不可能期望有任何重大的思想和宗教上的觉醒,以有助于宗教制度的变更和改造。这样的觉醒直到倾覆商代的一次大战灭亡了这个帝国以后,甚至在新的征服者的统治之下历经了几百年的种族和文化的冲突以后才告开始的。

商朝和商帝国是被周民族征服了的。最初周民族住在遥远的西方,逐渐向东移动,直到军力和政治经过百余年持续不断的发展,终在公元前十二世纪的最后几十年才将商人的军队和盟军压服。

在周朝创建者的一些诰誓中,征服者列举了商代政府及王廷的罪状。对于商代王廷的主要控罪是耽于享乐,罔顾人民,特别是纵酒。但是对于献祭举行的频繁、奢纵、残忍却未加以控诉或谴责。这一事实显示着新的征服者并不认为商代宗教有什么不寻常的残忍或是不当的地方。

但是周征服者似乎原有他们自己的宗教,虽然它包括了一些祖先崇拜的特征,却并没有加以强调,也没有制定过任何繁复的礼仪。另一方面,有许多证据说明这一西方民族是一个最高神,就是他们所谓“帝”或“上帝”的崇拜者。

安阳甲骨卜辞使许多学者推断“帝”甚或“上帝”的观念对商人是并不陌生的。商人有一种奉少数祖先为神明,也就是说赠以“帝”号的风俗,这似乎是很确实的。另一件事,也似乎是很可能的,就是商人随着时间的演进而发展出来“上帝”最高神,也就是他们的始祖。那是一个部族神。时常,一位在战争及和平时有丰功伟绩的伟大祖先会被提升到神的阶级,并且成为最高神的陪享者。对于神或祖神的祭献也叫做“禘”。傅斯年先生在所著《性命古训辩证》中列举了用有“帝”字的63条甲骨卜辞。在这些条卜辞中,有17次用“帝”字来指称对于神圣祖先的祭祀;6次用为祖神的尊称;26次用为“神”的尊称而没有附加其他形容字。在最后一类里,帝(god)据说能“致雨”、“止雨”、“降饥馑”等等。这无疑暗示着一种一个有意识有权力的神的观念——一种有神论的观念,这种观念似乎曾经由于更具优势的祖先崇拜的祭祀而在发展上受到抑制与阻碍。

周民族在与商文化的长时期接触中逐渐接受了商民族的部族神作为他们自己的神,并且认成是自己的始祖。由于其他种族或部落的借用,商人的神逐渐失去了他的部族属性,而终于变成了遍在的神和最高的主宰。

周人的宗教赞颂诗和政治上的诰誓显示出一种非常深挚的宗教热诚。他们似乎深信,神不满于商代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因此把它的宠命传赐给周人。他们在战场上的口号是:

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他们对于自己伟大的王的赞辞是:

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缉天命。

早期周人似乎发展出来一种含混的观念,以为上帝住在天上,他们有几位伟大的王也会到那里去,且与上帝同在。一首关于文王的颂诗曾这样说:文王在上……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又在另一首诗里: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三天在后。

这几节诗似乎指出,周人对于上帝和少数先王所居住的天的观念是有限度的。这几位先王由于特殊的德能勋业而被允许和上帝同在。

这样具有独占性的天堂,平民是不能分享的,平民大多数是商人,他们受着新的统治阶级的封建诸侯的统治。有些诸侯是从周王朝获得他们原来的采邑的。这些商人继续信奉他们的崇拜祖先的宗教。

同类推荐
  • 生存解释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生存解释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无论在传统解释学还是经历了存在论转变的哲学解释学思想中,语言、文本、理解和解释都是基础性的概念范畴,它们之间的理论关联建构起解释学思想的大厦。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对于语言、理解与解释的生存论分析,使解释学与生存论之间的内在勾连得以彰显。在解释学思想的生存论阐明中,语言不再是为人所操纵的交流工具,而是存在的自行道说和能够被理解的存在,它在人的生命存在中展现为语言世界经验和生命的精神化。无论是生存论,还是解释学,其共同的视域乃是当下的生活世界。生活世界既是人们当下所生存的世界,更是变动不居的生成的世界与存在的界域。
  •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大全集

    鬼谷子,人如其名,颇具传奇与神秘色彩。相传他受命于天、得书于仙。被称为“智慧之禁果,旷世之奇书”的《鬼谷子》,专门探讨古代政治斗争权谋,全面总结了战国纵横家的理论精华,是此派流传下来的唯一一部子书。在当代,它称得上是一部军事、外交、商业和公关领域的智慧宝典、中国说服修辞术。《鬼谷子》立论高深玄远、行文奇古精妙,与中国一贯遵循的儒家传统相比,颇具异类色彩,历代褒贬悬殊,争议不断。它提出了不同于儒家、道家和法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上册)

    曾国藩,这是一位争议不断的历史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他既为孙中山、章太炎、范文澜等人所不齿,但也为毛泽东、蒋介石、梁启超、冯友兰所推崇。这是两本流传甚广的家训典籍。他既能自立又能立人、既能自达又能达人的人生智慧与教育思想,也被后人广为称颂;后人整理曾国藩一切教育心得,统称之为“曾国藩家训”,堪称“古今家训之首”。为什么看似波澜不惊的千余封家书,却成为后人推崇备至的智慧宝典?为什么数十年如一日的心得日记,竟成为众人津津乐道的警示名言?为什么有太多的人,在翻阅他的日记之后,自惭形愧?
  • 道上的风景II:没有终点的旅程

    道上的风景II:没有终点的旅程

    本书作为戈国龙先生日记随笔的第二本,主要记录了作者自2005年至2010年期间的学术研究,阅读和思考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到作者记悟的过程和心得。
  • 周易六十四卦故事

    周易六十四卦故事

    本书是对《周易》六十四卦的解读,包括: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等。
热门推荐
  • 君天九霄

    君天九霄

    秩序崩兮神魔啸,万世乱兮轮回转:法则归兮御天道,混沌生兮孕邪莲。人神魔征战不休,血染星域,求知的路上,注定不寂寞,血与火,情和仇,生与死,爱与恨,交织而行,纠纷难解,只能一力破之……最终的结局却是……
  • 现代异能录

    现代异能录

    一个少不更事的学生,一夜之间获得强大的雷电属性异能。一个个奇人异士出现在姜小枫的身边,一桩桩恩怨情仇裹挟了他的脚步……家国情,兄弟情,还有最不能少的爱情,逐一登场。还请诸位关注我的作品。
  • 卡耐基魅力口才与说话技巧

    卡耐基魅力口才与说话技巧

    哈佛大学里最杰出的心理学教授威廉·詹姆斯曾经写道:“不管任何课程,只要你能满怀热忱,就一定可以确保无事。假如你对某一结果热切关注,你一定会达成愿望。假如你全心想做好一件事,你一定会做好它。假如你期望财富,那你就会拥有财富。假如你渴望成为一个博学的人,你一定会学富五车。只要你真心地期盼这些事,只有你心无旁骛地去努力,你才不会胡思乱想一些不相干的事,你才会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 上清金母求仙上法

    上清金母求仙上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清宫和婉录

    清宫和婉录

    和硕和婉公主,一生嫁了三次人,世子妃,元妃,富察福晋,被乾隆称为唯一真正爱过的女人,却和继后乌拉那拉结局一样,在史书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 穿越之上官燕儿

    穿越之上官燕儿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让其穿越泡帅哥,必先雷劈其身、恶俗起过程!美男??她喜欢他哥啊……不喜欢他,,
  • 掌心的灵动

    掌心的灵动

    在神界中,他是一颗耀眼的新星,可是他却背负着家族神秘的诅咒。她倍受嘲笑,却有着乐天派的性格,她的灵力是最差的,但是在她的身体中蕴含着一股不知来源的强大灵力。他们一起来到了人界,生活却没有轻松起来,在他们的身后有虎视眈眈的邪恶之势,真的是神界预测到了什么,才会让他们来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看见你的不舍余生

    看见你的不舍余生

    霓虹的缤纷色彩映在他的眼睛里,他微微转过头来,半边脸掩入阴影中,他看着叶知乔轻笑。“小乔,别人说得再好听,你冷暖自知。你求的不过是心头冷能被人看见。我尚不知是什么冷了你的心,但我会尽力替代那个什么。你大不必负重前行。”从不在人前哭的叶知乔突然觉得眼睛有些热,她想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呐,这么好的人怎么会真的来到了她的身边。好到她甚至要以为她这二十年来受的不为人知的苦,是不是都是上天磨着她为了让她在他到来的时候好好体会这份甜。
  • 神医萌妃之王爷宠上天

    神医萌妃之王爷宠上天

    〖1vs1甜宠文〗来自二十一世界的医学女博士顾揽月,因为一场车祸而穿越到大楚朝同名同姓的顾三小姐身上,她又怎样在这封建的大楚朝生活下去呢?巧遇腹黑王爷后一段爱情奇缘开始:“王爷,王妃打翻了你最心爱的青花瓷瓶。”“人没事吧!没事在去寻一个更好的让她砸!”“王爷,王妃烧了你的院子!”“人没烧着吧!没烧着赶紧去帮王妃烧院子!”“王爷,王妃要杀了四公主!”“愣住干什么!准备好剑,本王亲自去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