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工作中,老总就手把手地教她,从工作流程到待人接物。她学得也很快,很多工作一教就上手,一上手就熟练,跟各位同事相处得也颇为融洽。老总开始慢慢地交给她一些协调的工作,各部门之间以及各分公司之间的业务联系和沟通也都让她尝试着去处理。
时间一长,凯琳有点不耐烦了,就问老总,为什么总是让她做这些琐碎的事情,并说自己的能力不仅仅能做这些,还能做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老总告诉她,先把手头的工作做好,避免常识性错误的发生,再循序渐进。
可是,半年以后,凯琳向老总提出了辞职报告。她说:“我本科四年,功课优秀,没想到毕业后找到工作,每天处理的都是些琐碎的事情,没有成就感。”老总问:“你觉得,在你现在所做的工作中,最没有意义、最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的工作是什么?”她马上回答道:“帮您贴发票,然后报销,再到财务去走流程,再把现金拿回来给您。”这时老总笑了,问:“你帮我贴发票报销有半年了吧?通过这件事儿,你总结出了一些什么信息?”凯琳呆了半天,说:“贴发票就是贴发票,只要财务上不出错,就行了呗,能有什么信息?”
这时,老总给她讲了他当初的工作经历:“98年的时候,我从财务处调到了总经理办公室,担任总经理助理一职。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跟你现在做的一样,帮总经理报销他所有的票据。本来这个工作就像你刚才说的,把票据贴好,然后完成财务上的流程,就可以了。其实票据是一种数据记录,它记录了与总经理乃至整个公司营运有关的费用情况。看起来它们是没有意义的一堆数据,其实它们涉及了公司各方面的经营和运作。于是我建立了一个表格,将总经理在我这里报销的所有数据按照时间、数额、消费场所、联系人、电话等记录下来。我起初建立这个表格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在财务上有据可循,另外,万一我的上司有情况来询问我,我会把准确的数据告诉他。通过这样的一份数据统计,渐渐地我发现了一些上级在商务活动中的规律,比如,哪一类的商务活动,经常在什么样的场合,费用预算大概是多少;总经理的公共关系常规和非常规的处理方式,等等。
后来,我的上级发现他布置给我的工作,我会处理得很妥帖。有些信息是他根本没有告诉我的,我也能及时准确地处理。他问我原因时,我告诉了他我的工作方法和信息来源。
渐渐地,他基于这种良性积累,交代给我的工作也越来越重要,一种信任和默契由此产生,我升职的时候,他说我是他任用过的最得力的助理。”
说完这些长篇大论,老总又对凯琳说:“我觉得你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用心。在看似简单不动脑子就能完成的工作中,你没有把你的心沉下去,所以,半年了,你觉得自己没有进步。”这时凯琳说不出话来,悄悄地收回了辞职报告。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人都不愿做那些他们认为很琐碎的日常小事,总盼望着公司能分配一些重要的事给他们。其实,工作中,一点一滴,脚踏实地做事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还是一个节约时间的方法。对于职场人士,尤其是那些刚步入社会的新新人类来说,从小事踏实做起,能够给你认识社会积累一些经验,避免以后做重要工作之时走弯路。认真、踏实的工作习惯,能够让你学会如何用最快的时间接受新的事物,发现新事物的内在规律,比别人用更短的时间掌握这些规律并且处理好它们。只有具备了这些要素,你才能成长为一个被人信任、能够承担大事的人。
有人曾问爱迪生,在制造锌电池时,他失败了那么多次,为什么还要试验。爱迪生回答道:“失败?我可没有失败,我现在已经知道了一万种行不通的办法。”
爱迪生对于成功与失败的心胸及其奋斗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楷模!人生好比旅行,辛劳和苦难就是我们必须付的旅费。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收获都需要你有相应的付出。一个人要想领略美好的景色,就要登上山之巅、海之涯。而在这攀登、前行的过程中,需要有优秀的品质做保障,需要有顽强、执著和勇猛向前的意志做动力。
每个不停进取的人都明白,进取有助于发掘你的内在潜力,激发你的内在动力,从而促使你不断地追求成功,使你不囿于世俗,不畏权势,不怕险阻,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然后不停地向前奔走。
谁都希望成功,因为成功不但给你增加信心,还能提高你的能力素质,但这些是需要艰苦奋斗才能够得到的。综观古今中外,没有一个成功者不是遵照此项原则而获取成功的。当然,不同的时代,艰苦奋斗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成功离不开艰苦奋斗,只有通过艰苦奋斗才能促成成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头悬梁,锥刺股”,这些是古人的经验。而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成功人士不但要不屈不挠地苦干,还要承担风险。工作越苦,风险越大,收获就越大,成功的概率也就越大。你如果想了解艰苦奋斗与成功的真谛,就要提高自己的能力素质,不停地学习新东西,不断地向前奋斗,进取不止。只要这么做了,你就会看到成功在向你招手。
人人都可以成功,只是成功的方法与途径各有差异,但有一点却是所有成功者所共有的,那就是具备一颗沉稳、不浮躁的进取心。因为,只有稳航前进,才能抵达胜利的彼岸!
耐心至上,欲速则不达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办事时一味地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办事目的。这就是人们常的“欲速则不达”。
想必拔苗助长的故事大家都听过。说的是宋国有个农夫,种了稻苗后,他就希望能早早收成。他每天都去稻田观看稻苗的生长状况,总觉得那些稻苗长得非常慢。他开始不耐烦起来,心想:“怎样才能使稻苗长得高,长得快呢?”想了一阵儿后,他终于想到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那就是将稻苗一棵棵拔高几分。
经过一番辛劳后,他的稻苗果然“长高”了不少,于是,他便满意地回家了。
回到家后,他迫不及待地向家人说起自己的“杰作”:“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了一大截。”
听完后,他的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看,然而,“长高”的禾苗在太阳的曝晒下,全部枯死了。
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一心只追求立竿见影,很可能求得一时痛快而忍受长期的痛苦。有了第一步,才会有第二步,有了第二步,才会有第三步,这样一点点积累,才会有成效。
在两千多年前,印度恒河下游的聸波古城有一个首富,名叫守笼那,家产有二十亿元之多,因此大家称呼他为二十亿。这位富翁有一个独生子,人们亦叫他二十亿耳。
虽然这个独生子家里很有钱,但他却放弃了这些名利而跟佛陀出家修行。刚开始,他选择在一处坟场苦修,二十亿耳夜以继日地禅坐和经行,他以为用这种苦修可以早得正果,却没有想到,不但没有得到自在解脱,反而动摇了他修学佛法的信心。有一天,他心里这样想:“在佛陀众多弟子当中,我算得上是精进用功的人,可是至今尚未能悟道。这样,不如返俗回家,做一个在家修行人,将父母亲雄厚的资产拿去布施修福更加有用。”
佛陀知道了二十亿耳的想法,就特地前去开导他,佛陀首先问他:“你未出家前弹过琴吗?”
答曰:“不但弹过琴,还弹得很好!”
佛陀继续问:“当你弹琴时,如果琴弦调得太紧,弹出来的声音好听吗?”
答曰:“不好听!”
佛陀再问:“如果琴弦调得太松,弹出的声音好听吗?”
答曰:“不好听!”
佛陀又问:“如果松紧调得恰到好处,弹出来的声音好听吗?”
答曰:“这样就好听了!”
佛陀说:“这就对了,修行人急于求成功,就像调得太紧的琴弦,反而引起退失道心的念头;相反地,如果修行不精进,就像调得太松的琴弦,又会令人懒散懈怠,两者都不利于修成正果。因此,真正的修行是不急不缓,适当地调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十亿耳听后,茅塞顿开,悟到了修学佛法的要点。于是重新树立起修学的信心,依照佛陀的启示继续修行。没过多久,他便悟通了解脱之道,并向佛陀表达了悟道的境界。
生活中,许多人存在像二十亿耳一样的毛病,做事太过理想化,希望一步登天。当他们在短时间内见不到工作成效时,就心灰意冷,觉得工作没有什么意思,于是不断寻找新工作。最后,如同愚人挖井一样,急于求成,不能一门深入,前功尽弃。
俗话说,“上赶子不是买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心浮气躁。“磨刀不误砍柴工”,准备好了再做的话成功的概率就会更大些。
一个退休老人在乡间买下一座宅院,打算在那儿安养晚年。老人住了一段时间后,觉得非常不错,他为自己这个决定感到很满意。可是,不久后,这种宁静的氛围就被打破了。有几个年轻人开始在院子旁边的空地上打球,不时的吵闹声让老人难以忍受,因为,老人有心脏病,对于嘈杂的声音有些接受不了。开始的时候,老人以为这几个年轻人玩几天就会换地方了,可是,一连半个月过去了,他们还没有“撤退”的意思。老人想去告诉他们不要在这里玩,但又怕年轻人不听劝告,所以,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你们几个玩得很开心。”老人走出去,温和地对他们说,“我很爱看球的,现在有现场表演了,这样吧,我给你们每人10块钱。”这三个年轻人很高兴,他们打球越发地卖力了。
隔几天后,这个老人带着愁容去找他们。
“通货膨胀减少了我的收入,”他说:“从现在起,我只能付给你们每人5元钱了。”
这虽然使几个年轻人不大开心,但他们还是接受了老人的钱,每天下午继续来打球。
一个星期后,老人再去找他们。
“瞧,”他说,“我最近没收到养老金支票,所以,每天只能给你们1块钱,成吗?”
“区区1元钱就想看我们打球?”一个年轻人大叫,“你以为我们会为了1元钱浪费我们的时间吗?我们不干了!”
从此以后,这个老人又过上了安静愉快的日子。
在这个故事里,老人没有直接让几个年轻人不要在院子边打球,而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让他们自愿地离开,可见老人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想成就大业的人,要有忍耐的精神,不应该被自己一时的冲动所左右,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就要分清远近大小和轻重缓急,在该舍的时候要忍痛割爱,在该忍耐的时候要从长计议,谨慎行事。
李牧是赵国的大将,他深沉大度,尽心报国。当时他曾奉命在北方抵御匈奴。在他防守期间,所在地的官吏都由他任免,百姓交纳的税收都归入他的军营,作为供养兵将的军资,赵王一律不过问,李牧可谓位高权重。
李牧带兵严格,认真地训练士卒射箭骑马的技术,并让他们留心远方烽火的消息,还派遣许多间谍到敌方探察动静。不过,他也非常优待属下,每天都要杀好几只牛羊给士兵们享用,因此深得将士们爱戴。但出人意料的是,如此忠心的李牧却严格命令:“如果匈奴进攻,就赶紧收拾好兵器回到城内把守,有哪个人私自出去攻击对方,定杀不赦。”
于是每次匈奴来犯,李牧都事先得到烽火的报警,然后妥当地退守要地,不与之正面开战。一连好几年,没有任何土地被匈奴夺走。
时间长了,匈奴人都觉得李牧是怯懦之人,因此对他毫不在意,甚至连赵国的士兵们也认为主帅胆小无能。赵王听说了此事,便遣使责备李牧,但李牧依然如故,没有改变以前的做事方式。赵王一怒之下就把李牧召了回来,派其他将领代替他的职位。
不到一年时间,匈奴再次前来进犯,赵兵皆出与之争战,但出战的结果多是惨败,丧失了许多土地,边境百姓也无法正常安稳地生活。赵王见边事不利,便想请李牧回来统御北方。这时李牧已经称病在家,不愿出仕。无奈赵王强请硬求,非要他重任边将不可。于是李牧提出必须依照他以前的方法治军,才愿意奉命出马,赵王立刻答应了。
重做将军的李牧命令手下的士兵遵循以前的做事方法,这让匈奴数年里一无所获,但他们终究还是认为李牧胆小怯懦。防守边塞的将士天天得到赏赐却不用打仗,他们都非常希望能和匈奴一决死战,以作为对赏赐的回报。此时,李牧知道军心齐了,就挑选了十多万精兵,并让他们做好战斗的准备,然后把城中百姓养的牲畜都赶到城外去。
没多久,就有一小部分匈奴来犯,李牧先命数千人应战,然后假装不敌,故意败北回营。匈奴首领听说了,便率军大举侵边,这时李牧才率主力迎击,一鼓作气,歼灭了匈奴十多万人马,导致匈奴元气大伤。
这时,匈奴人才明白李牧的碌碌无为不过是掩人耳目的假象。从那时起,匈奴人一听见李牧的名字,简直闻风丧胆,再也不敢来进犯了。
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最后的那一点耐心,往往是一道最高的门槛,因为在历尽艰辛、心力交瘁的时候,即使一个小小的变故或者障碍都有可能把耐心粉碎,致使半途而废。所以,很多时候,成功和失败之间,并不是能力的区别,而是毅力的区别。耐心是一种无形资本,它会让你的成功禁得住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