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事物变化无常,我们不必执著于某一事物而难以割舍。毕竟,我们拥有一种事物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失去它时要伤心。人生中的许多东西既然已经失去,无法挽回,再去惋惜悔恨不也于事无补?与其在痛苦中挣扎浪费时间,倒不如潇潇洒洒的放手,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随遇而安,随性而活。
有得有失,随心随性
每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得与失,正如俗语所说:“醒着有得有失,睡下有失有得。时得时失,此乃人生常态也。”所以,我们应该正视人生的得失。当我们得到的时候要感恩,要懂得珍惜;当我们失去的时候不要抱怨,也不必无所适从。懂得生活的人能坦然面对所谓的得失,而不懂得生活的人,往往付出难以挽回的代价。这又何苦呢?
在某一个禅院里,刚过三伏天,院里的草地已经枯黄了一大片,于是徒弟就对师父说:“快撒些草籽吧,别等天凉了。”而师父却漫不经心地挥了挥手,说:“随时。”
就转眼到了中秋,师父才买了一大包草籽,叫徒弟去播种。秋风疾起,草籽飘舞。“草籽被吹散了。”小和尚喊道。“没关系”师父说道,“吹去者多半中空,落下来也不会发芽,随性”。
徒弟撒完草籽,就见几只小鸟来啄食,小和尚又急忙嚷道:“草籽被小鸟都吃掉了,明年长不出小草了。”师父翻着经书说:“没关系,随遇。”
半夜一场大雨,弟子冲进禅房:“这下完了,草籽被冲走了。”师父正在打坐,说:“随缘。”
半个多月以后,光秃秃的禅院长出青苗,一些未播种的院角也泛出绿意,徒弟高兴得直拍手。师父站在禅房前,点了点头道:“随喜。”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太在意得失,所以我们的情绪起伏不定。我们常常因为失去而郁郁寡欢,又常常因为得到而欣喜不已,这样的人很难做到心态平和,他们的心情,会随着自己的得失而起伏。看看那些坦然的人,他们是怎么面对得失的?
在一辆飞速行驶的列车上,一位老人刚买的新鞋不慎从窗口掉下去一只,周围的旅客无不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地把剩下的那只也扔了下去,众人大惑不解,老人却坦然而笑:
“这双鞋虽然昂贵,但剩下的这一只对我来说却没有什么用处了。把它扔下去可能让捡到的人得到一双新鞋,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老人看似反常的举动,却体现了他清醒的价值判断,与其抱残守缺,不如果断放弃。这种坦然面对得失的豁达心态,令人顿生敬意,也令人深思。
失恋,首先是一种幸运,其次才是一种不幸。失恋,为了爱是必要的,因为你如此伤心,可见你心中还是有爱的;既然你心中有爱,那对方就必定无爱,不然你们又何必分手呢?而爱在你这边,你并没有失去爱,在人生的旅途上你已经赢得了值得羡慕的一分,你的人生由此变得丰富,气质也因此而成熟。
有这样一对性格不合的夫妇。丈夫8次提出离婚要求,而妻子则死活不离。在法院调停中,女方总是胜诉,就这样一直拖了29年。29年的岁月过去了,这位妇女的青春年华在拖延中逝去了,乌黑的头发已成白发,红润的脸颊变得蜡黄,刻上了一道道岁月的伤痕,身体也被病痛折磨着。
由于妻子的坚持,婚姻仍然存在,然而爱情早已荡然无存。她失去了幸福的家庭,失去了自己的青春,失去了健康的身体,也失去了再婚的机会,最终也没能为孩子追回父爱。
结果,法院还是判离了。离婚后不到两年,这位不幸的妇女就因病情加重而离开了人世。
人生是由自己掌握的,所以,我们不能怪这位妻子。然而,她的执著又得到了什么?有人说,失去也是一种获得,这才是豁达,才是坦然面对得失,这样不但不会失去什么,反会会得到更多。
人在得意中常会遭遇小的失败,后者与前者比起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是人们往往怨叹那小小的失,而不去想既有的得。
譬如一位千万富翁,很可能因为失去了200万元而郁郁不乐;一位经理很可能因为遭受总经理的白眼而心萌去意。他们计较眼前的小不如意,却不想想自己已经是非常得意的人,正因如此,许多得意者反不如一般人活得快乐;甚至千万富翁自杀了,经理辞职了,到头来这些得意的人由于自己的看不开,反而成了真正的失意者。
人生没有绝对的事。在失去的同时也得到了,甚至得到的远远比失去的要多。
英国的伟大诗人弥耳顿,最杰出的诗作是在双目失明后完成的;德国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最杰出的乐章是在他的听力丧失以后创作的;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个用苦难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极致的奇人。他们被称为世界文史上“三大怪杰”,他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正是因为他们有一颗平常心,不计较利害得失。
科学家贝佛里奇曾说过:“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其实,“残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视现实。不要感叹命运多舛不公。命运向来都是公正的。在你失去的同时,可能有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
得与失在我们心中,往往只有一线之隔,我们意以为得,就是得意;意以为失,就是失意,所以颜回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也能得意在其中。秦王统一六国,兼并天下,也能失意于其间。大约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所得既多,便是增加,也不觉得欣喜,稍有所失,便惶惶恐恐;所失既多,就是再失,也不感到痛苦,稍有所获,便十分快乐。如此说来,得意何尝不是失意之由,失意又何尝不是得意之由呢?
更深一层想,我们人生最大的得意或失败,都无法由我们自己来左右。人生最大的得应该是“生”,我们从父母那里得到生命,不是最大的“得”吗?因为没有这个得,就没有以后的得,这是得的根本。而人生最大的失,应该是“死”,当这一刻来临,我们便抛出所得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这不是最大的失吗?这最大的得与失,我们尚且无法掌握,还有什么好计较呢?
孔子家语里记载:有一天楚王出游,遗失了他的手弓,下面的人要去找,楚王说:“不必了,我掉的弓,我的人民捡到,反正都是楚国人得到,又何必去找呢?”孔子听说这件事,感慨地说:“可惜楚王的心还是不够大啊!为什么不讲人掉了弓,自然有人捡得,又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
“人遗弓,人得之”应该是对得失最豁达的看法了。就我们个人而言,有得有失;就全人类而言,不是一样吗?这仿佛云来云往、雨来雨往,这世上总有晴朗与阴雨的地方;又正如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世间的一切总是继往开来,生息不断。所以得与失,到头来根本就是一无所得,也一无所失啊!
患得患失的人,一生总是很苦恼的。他们对取舍犹豫不决,本来拥有一些自己并不需要东西,却又费尽脑汁使这些东西不减反增。为这些终日烦恼,长此下去有损身心健康。与其担忧会失去,倒不知让它失去好了,换来了心情轻松和愉快,不是更好吗?
只要我们正视人生的得失,正如月亮即使有缺,也依然皎洁;人生即使有憾,也依然美丽。正确认识得失,得到了也可能失去,无论你得到了什么,都不妨时常这样提醒自己。这样,得到的时候就会倍加珍惜,失去的时候也不至于无所适从。
不能舍弃别人都有的,便得不到别人都没有的。会生活的人失去的多,得到的更多,不必为“失去”而难过,因为世间之物本来就是变化无常。我们所能做、所应做的只是在“得到”时珍惜它。坦然面对得失是一种气度,是一种因感恩而生的平和心态。慎重面对大的波澜能让我们在感恩中走向未来,驱散心中的阴霾,走向美好。
失去,也是一种幸福
世间没有绝对的事,有其利必有其弊。十全能够九美已是上天最大的眷顾,何必还苦苦纠结于那缺失的一美呢?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如果你只会一味地感伤失去,那么你将一无所有,只有愿意享受失去的“乐趣”的人,才能真正品尝到人生的幸福。
大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如果你因为失去太阳而流泪,那你也失去群星了”。泰翁看似平常,实则深刻的哲理名言帮我们架起了一座桥——一座将失望化为希望,痛苦化为快乐的桥。让我们尝试换一种思维,换一种角度来思索失去与得到之间的区别和差距,于是不难发现,获得是一种幸福,失去是另一种幸福。生活中,既有失望也有希望,有痛苦也有快乐。因此,我们要明白失去是痛苦的,但不能因此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与希望,不能陷在焦虑与遗憾的泥沼里。
古代“塞翁失马”的故事,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了。如果不是摔断了腿,那老翁的儿子早被抓去充军,甚至已命丧黄泉。所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便成为“失去”的典故流传至今。历史上这种故事也屡见不鲜。
战国时期,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国国王勾践也沦为奴隶,失去了子民和国土的他已是痛苦不堪,在吴国还受尽了折磨,甚至给吴王当马夫。虽然失去一时的尊严和脸面,但却磨炼了他的意志和决心。勾践卧薪尝胆二十年后,打败了吴国,重建越国并成为当时的霸主。虽然曾经失去过尊严,可是换来的却是最后的胜利。
当你遇到困难和失败时,重要的是看你怎样去面对这个现实。我们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必须要有坚强的意志,脚踏实地的精神。即使前方道路是泥泞的、崎岖的;尽管你战战兢兢地向前走,不可避免地会摔上一跤,甚至会摔得头破血流。但只要你能勇敢地爬起来,重新站起来,继续向前走,最终的胜利总是属于你的。
让自己承受失去的东西,也许你会感到很痛苦,那也要自己去承受,别人是代替不了你的。伤和痛是有的,这就证明你已经长大了,成熟了。失去的时候,你可以哭,可以发泄,可以找朋友倾诉……过后,你的世界就会充满了阳光。
生活中,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累,过于较真是原因之一。做人不能太认真,太认真了,就会斤斤计较,眼里就只会看到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优点。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
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求大同存小异。有度量,能容人,你就会结交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过于“明察秋毫”,眼里揉不进沙子,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人,那别人也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别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异己之徒。
一个人觉得每天的生活不堪重负,没有丝毫的快乐可言。于是,他就去请教一位德高望重的哲人。哲人把一只竹篓放在他的肩上说:“你背着它上路吧,每走一步都要从路边捡一块石头放在里边,看看是什么感受?”那个人虽然大惑不解,可还是按哲人说的去办了。可是,刚走了几百步,他就感到背负太重受不了了,因为竹篓里已经装满了沉重的石头。
“知道你每天为什么不快乐吗?是因为你背负的东西太沉重了,它已经把你的快乐压抑殆尽了。”哲人从竹篓里把石头一块一块地取出,他说,这块是功名,这块是利禄,这块是小肚鸡肠,这块是斤斤计较……
每天发生很多悲剧,往往都是由无法放下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所酿成的:有些人不能放下金钱,有些人不能放下爱情,有些人不能放下名利,有些人则不能放下不应该执著的执著。
人是世界的匆匆过客,得点儿,失点儿,又何妨呢?得不到的东西未必是最好的,同样,得到的东西,也未必是自己真正所需要的。思想负担过重,人就感到劳累和烦躁。要去掉这些沉重的负担,就需要有一种豁达的心情,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泰然处之。
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从左右的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来,单独给他表演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您展示一下您精湛的射技,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彩头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时出去可能导致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最后他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的一声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变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赔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对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