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是男人的第一张名片。男人在事业上要对自己狠一点,然而做到这点却并不容易。俗话说:“只说不练假把式。”业务的熟练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而成功的男人,应该对自己狠一点,对业务精一点。因此,除了要有精益求精的精神,还要博采广纳。为了让自己满意,同时也让别人满意,男人在专业上要精通一点,在角色上要全面一点,在细节上要完美一点。概言之,能做到100分,就不考99分。
精益求精:对专业更精通一点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从而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人类需求。在此前提下,需求的增加带动了市场的扩大,社会各个行业也应运而生。每个行业都需要足够的人才来支撑其运转与发展,因此对员工个人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都有着很高的要求。任何行业内部,从基层到高层,人才之间的竞争都十分激烈。每个人都想要获得上级的赏识与夸赞,想要在职位上有所上升,想要薪资待遇有所提高,等等,这些并不是光凭想象与运气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我们熟悉自己工作的领域,精通工作中的各项业务,通过认真学习与刻苦钻研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才能凭借强劲的竞争力在同事间脱颖而出,从而被领导赏识与提拔,最终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
一个没有一技之长的人是很难在竞争中获胜的,他必须具备足够的个人能力,比其他人更为专业、优秀。这要求职业人必须精通自己行业内部的各项业务,包括业务如何开展,其中会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该如何有效处理这些问题等。许多人在工作过程中都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也未必是满足于目前的工资待遇,而是被动地接受这份工资,然后在心里觉得反正工资这么少,没必要劳心劳力,便态度散漫,只做自己分内之事,久而久之,不仅薪资待遇上不去,职位得不到提升,甚至还会被领导批评或是辞退。
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必须要以成为该行业的专家为目标,而且最好是尽早便达成这种目标,就像俗语说的“出名要趁早”。许多人觉得早不早是无所谓的,毕竟根据中国人的传统思维,只有经过岁月的挑战,历经各种考验,变成成熟、有担当的男人,才能位居高位。这种想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过于片面。实际上,“早”本身便是一种优势,当别人还在为认识一项事物而耗费心神时,你已经精通它了,这时你便比别人技高一筹。如果你年过半百才精通一项事物,其他人此时也达到了这种水平,这时,你与别人在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毫无优势可言。当然,每个人天生资质与后天的生活环境都不一样,这决定了每个人在精通自己专业前花费的时间与精力都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在入了行之后,便要全力以赴,通过细心研究与刻苦钻研来使自己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通常,年轻人刚入职场时,是很难静下心的。有的会被社会中各种新奇事物引诱从而到处玩乐、谈情说爱,有的会被社会中各种复杂、喧闹的人事吓得畏首畏尾,举步维艰。这种情况下,能真正全心全意投入工作的男人实在不多,他们对工作的要求仅仅只是维持生计而已,而不是一心研究该领域,精通该专业。其实这段时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抓住这一契机,趁其他青年正在玩乐、恋爱、悠闲度日,你若严格要求自己,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朝专家这一目标靠拢,很快就能将其他人甩在身后,为自己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许多人其实非常明白“出名要趁早”的重要性,内心也极为渴望早点成功,但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从而做了许多吃力而不讨好的事。其实想要尽早成为某领域的专家是有迹可循的。
首先,确定好你将要奋斗一生的行业。许多人在选行业这个起点上便开始迷茫了,毕竟行业没有选好很可能会影响一生。通常,选择行业时可以按照所学的专业进行选择,毕竟你对它已经非常熟悉了,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会更顺畅一些。如果所学的专业十分冷门,不好找工作,那么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毕竟基于兴趣爱好而选的工作会让你更积极且富有激情。这时不要担心以前的专业白学了,以后总会有需要用到的时候,技多是不会压身的。但不管是按照什么来选的,一旦认定了,就要立刻投入到自己所选择的行业中,将精力都放在认真工作与提升自我能力上。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其长处与不足,你不能因为它的不足而立刻否定它,转而投奔其他行业,经常转行不仅会使前期学习中断,还会使你经常面临零起点的境地,是得不偿失的。
其次,彻底投入到你所选择的行业。在确定好你将要奋斗一生的行业之后,你就要做好学习该行业涉及的各项业务知识的准备了。你要放低姿态,让自己融入到新人这个角色中,不断向周边的同事、前辈们请教,不懂就问。加班时不要计较辛苦与无偿,只要对你有助益的,在不损害你身体健康的情况下都应该欣然应允。另外,还应该利用业余时间多翻阅报章、杂志,参加专业讲座与行业研讨会,让自己彻底弄懂这一行业。
最后,制订学习计划与目标。有计划与目标的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最好是将学习进行阶段性的划分,限定每个阶段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多长时间完成。这种有计划的学习可以使自己的意志更坚定,不至于因外部原因而懈怠,同时更方便检验自己在该阶段的学习成果。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急于求成,当你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具备了“专家”的潜力,总会有展示自己的时候,到时所有人都会眼前一亮,老板也会对你交口称赞。
当然,时代是飞速发展的,行业内部也总会引进新的思想与技术。所以就算你成了“专家”也不能懈怠,要时刻吸收新知识,摈弃那些过时的旧思想,才能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专家”的专业度。
艺多不压身:尝试多种角色,做个全能选手
意大利的国宝级人物莱昂纳多·达·芬奇是一个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传奇人物,他在世界上享有着“人类之王”的崇高名号。达·芬奇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名誉,是因为他所创造的辉煌成就,涵盖了人类的多个学科,就目前专门研究达·芬奇的学者们统计,达·芬奇至少在绘画、雕塑、天文学、地质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医用生物学、工程建筑学、军事建筑学、科技设计学以及音乐学上,都有足以领先他那个时代的巨大成就。虽然他最高的成就是绘画美术,但是我们要意识到,如果没有之前的那些科学和艺术领域的学习,达·芬奇也未必能够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达·芬奇小的时候并没有接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他的教育经历十分地零碎,不够完整。为了弥补这些教育上的缺失,达·芬奇开始自学。他第一个自学的对象,就是大自然,达·芬奇经常将大自然当作自己的老师。据记载,达·芬奇最早开始学习的,其实是生物,他经常在一些山洞里观察一些小动物,然后跑到河流边上看着那些小鱼、小虾,通过长年累月的观察,达·芬奇逐渐掌握了这些动物们的生长规律,还有它们的外形特征,达·芬奇还曾经不厌其烦地给这些小动物们记载生长日志。后来,达·芬奇开始在自己的家里也研究起生物来,不管是家里养着的鸡,还是窗户旁边养着的一些花花草草等植物,他开始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来描绘它们的样子,终于画出了自己的第一幅画。
后来,达·芬奇又开始研究建筑,发觉当时的教堂似乎都太过狭窄了,于是他又开始研究起教堂的建筑学。他觉得这种狭窄的顶部设计和哥特风格会缩小教堂里能够容纳的人数。为了能够让越来越多的教徒们走进教堂进行祈祷,达·芬奇开始设计新式的教堂,他将教堂的顶部逐渐改变为圆顶设计,这样教堂的空间变大了,增加了容纳的人数,同时也让教堂显得更加肃穆。达·芬奇创作的世界著名的油画《最后的晚餐》,画中的教堂就是他自己设计的圆顶风格教堂。
其实,我们并不用羡慕达·芬奇的那种惊世之才,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如同达·芬奇那样博闻强识的。我们只需要掌握自己最擅长的技能,同时也尽量多学习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让我们把目光收回来,放在我们这些平凡人的身上。郑明是一个在上海工作的普通年轻人,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才华,他的本职工作是在一家中型公司里担任电话销售员,用我们的话来说,郑明只是一个小小的客服。
客服郑明的工作就是每天在电话里推广自己公司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郑明和其他广大客服人员一样,都面临着同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吸引住客户的注意力。每次郑明好不容易拨通了一个客户的电话,但是还没讲上两三句话,客户就逐渐失去了耐心,有的直接挂掉了电话,有的直接称自己还有事情,先不说了,更有甚者,直接对郑明一顿咆哮和抱怨,责备郑明简直是在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郑明对此很是苦恼。
郑明有一个习惯,为了保证妻子和儿子的营养,每一周他都要学会做一道新的菜肴,妻子和孩子对他的这种坚持表示赞赏,郑明本人也乐在其中。有一天,郑明通过电话找到了一个似乎有购买本公司产品意向的客户,正想和他好好沟通一番,不料这个客户却说道:“哎呀,我这儿正忙呢,要准备吃中饭了,我今天要吃糖醋鱼,这里的醋和糖都还没买齐全呢,不说了。”
郑明别提有多失望了,一边挂掉电话一边嘟囔着:“真是的,吃糖醋鱼居然连镇江陈醋都还没准备好。”哪知道这个客户一听到这个小客服似乎知道糖醋鱼的做法,急忙说:“兄弟,你先别挂断,我有个事儿想要问问你呢。”接下来,这个客户开始就糖醋鱼问题和郑明交流起来,最后对方终于弄懂了要如何烹饪出一道美味的糖醋鱼。正当郑明为了这个和产品销售八竿子打不着的午饭话题交流感到哭笑不得时,这个客户感激地对他说道:“兄弟,没想到你对做饭也挺有研究的,要不你再跟我讲讲你们公司那套产品的具体情况吧?”郑明一听,立刻来了精神,于是把公司本次销售出的商品价格、性价比、性能、产品的包装、外貌等内容都给这位客户说了个遍,客户似乎对这个产品很有兴趣,然后在郑明这儿先预定了一套。郑明兴奋不已,要知道,这是他半个多月以来成交的第一笔交易啊!
通过这次看似滑稽的“糖醋鱼销售”事件,郑明得到了一次锻炼,渐渐地,郑明开始研究起顾客的心理。一般来说,在客户的眼里,客服本身就是一个搞推销的人,他们只是关心自己腰包里的钱,从来没有人主动问过这些客户的工作和兴趣,为何自己不能在这上面动动脑筋,主动拉近自己和客户之间的距离呢?于是,郑明开始看书、上网,去了解像他们这类公司生产出的商品所面向的目标客户以什么样的人居多。在目标客户中,有很多都是居家型的家庭主妇,或者在家里把持财政的男当家,他们每天面对最多的当然就是家务。作为一个同样经常做家务的男人,郑明还算是精通一些做家务的小技巧,而且做得一手好菜。郑明利用自己的优势,在之后的客户沟通中,主动提及自己或者对方的家庭杂务,客户们果然纷纷向郑明诉苦,个个都觉得郑明似乎比其他的那些客服们都要认真、耐心,而且懂得的事情也很多,纷纷咨询郑明公司的商品信息。久而久之,郑明依靠自己家务多面手的优势,成功成为了他们那个销售小组的销售冠军。
郑明登上销售更高一级的平台后,他发现自己要面对的客户们越来越多,客户的类型也越来越复杂,他不得不读更多的书来“充电”,这些知识包括金融、电子、工程、家居等行业。郑明觉得自己懂得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广了,虽然还远远不够称之为“专业水准”,但是已够和客户们对上话,不至于让自己只是一个“推销者”,而是一个“沟通者”。郑明还在不断地进行“软件”上的学习,比如说学习心理学,尤其是客户们的心理,用来了解电话或者电脑对面的人在想些什么,自己好想出沟通化解的办法。郑明还在英语速成班上报了名,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准备进军国外市场,发展更多的外国客户。这些实用的技能和才华都帮助了郑明,他的谈话技巧越来越娴熟,沟通的语言越来越清晰,同时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也在不断提升。终于,郑明凭借着他过硬的销售业绩,良好的销售态度,还有那精炼的销售语言,成为了他们公司最大的销售王牌。
很多人都在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够了,这些话的确没错。但是我们要意识到,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今天还是非常先进的一种技能,说不定过一两个月就会被冷落,甚至被淘汰掉。如果我们只是一成不变地固守着自己的所谓的“才华”,那么迟早会因为局限性而遭遇失败。一个男人要面对社会的挑战,就要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同时还要有一种极强的适应能力,要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行为方式,总是用老办法,是走不长远的,要时刻准备学习更好的、更先进的技术和技能,让自己的能力变得多元。作为一个男人,要时刻记住一句话,那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技多不压身,做一个全能型的人才,机会就更多一些,成功的概率也更高一些。
细节决定成败
凤凰花开,栀子飘香,又到一年毕业时。没有太多时间来慢慢消解离愁别绪,数不清的毕业生四散在天南地北,开始奔波在求职的路上。
说到求职,就不得不说到面试。在坊间流传着不少关于求职的传奇故事,在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中,专业技能不再是求职成功的决定性因素,道德品行在其中的作用被无限放大。比如在故事中,挪开办公室里的某个障碍物,或者在等待过程中去照顾旁边哭泣的小孩,都成了主人公在面试中脱颖而出的经典桥段,且不论这些故事真实合理与否,至少我们在这些故事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往往会在竞争中发挥超乎寻常的作用。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我们一点也不陌生,在很多迥异的场合,在形形色色的人口中,我们都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可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将其牢牢记在心间,除非他们曾被自己一度忽略的细节打倒在地。在故事书里,因细节而取胜的故事不少,而在现实中,因细节而惨败的例子更多。细节决定成败,与其说是一个告诫,一个建议,不如说是一个痛彻心扉的悔悟。
在西方有这样的一首民谣:“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说的是因为一个钉子导致一个国家灭亡的故事。相传,一位国王和自己的死对头准备决一死战。临上战场前,国王令马夫将自己最喜欢的战马牵出来。马夫进马棚牵马时,发现马掌没有了,便拉着马找到铁匠去给马钉掌。铁匠叮叮当当一阵忙活,终于钉好了三个马掌,可是当他钉最后一只马掌时,发现钉子缺了一根,铁匠正准备再去找钉子,马夫却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他在一旁催促道:“没时间了,只是一只脚没钉牢,不碍事的。”铁匠没办法,只好草草地将马掌钉在马蹄上,让马夫将战马牵走了。
没多久,两军交锋,国王骑着战马朝敌军冲去,然而因为战马有一只脚没有钉好马掌,很快战马的脚就磨得发疼了。国王没有察觉,继续往前冲,战马疼得受不了,带着国王一起摔到了地上。战马爬起来后开始乱冲乱撞,使得国王阵营乱成一团,最终,国王输掉了这场战争。
马夫在牵走那匹马时,根本没有想到一根钉子会导致如此大的损失。然而,事实上,这个损失本是可以预见的,只是他没有留心而已。这就是细节的力量。
不论是在商场还是在战场,细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企业,因为注重细节而越做越强,也有很多企业,因为忽视细节而最终在竞争中被淘汰。虽然很多人都明白细节的重要性,但是细节何其之多,单凭个人之力,又怎么一一照顾得到呢?鉴于个人的精力有限,我们应该将有限的精力投注到决定成败的细节中去。那么,究竟怎样的细节才是有着关键意义的细节呢?也许我们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找到答案。
日本松下公司,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由松下幸之助所创立的公司,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当年,松下电器开始逐步开拓海外市场,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普通员工无意中的一个举动,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那是松下公司里一个普普通通的后勤人员,她所需要做的,就是帮公司员工以及客户订票,这种乏味的工作,她已经做了很多年了。这一次,她要为一位法国的客商连续订一个月的票。为了让客商更加方便地欣赏富士山的美景,她特地为客户订了来日本时靠右而离开日本时靠左的位置。久而久之,那位客商也发现了这个规律,便特地去问这位帮他订票的员工。订票员解释道这是为了让对方更好地欣赏车窗外的美景,让心情更加愉快。客商听后深受感动,当即追加了订单,这份追加的订单为松下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打下了基础。
从表面上看,松下公司之所以取得这份订单是因为员工的一个小小的举动,但是,作为一个商人,法国客户难道真的会只是因为一个令自己动容的举动就轻易下订单吗?当然不是。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但是这折射出了松下公司在对待客户的人性化。这种态度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作为一个电器生产厂家,如果不能将用户的感受放在心里,那么它就没有办法真正打动用户。这是一个通过细节获取成功的案例,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反例。
中国的一个小镇准备引进外资,有不少美国公司都表示出了兴趣,并且派代表来中国进行相关方面的洽谈。为了争取到客户,相关人员可谓铆足了劲,众所周知,中国人的生意往往是在餐桌上谈成的,这天外国代表到达后,中方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并且在酒店设下了丰盛的接风宴。在餐桌上双方相谈甚欢,中方觉得应该十拿九稳了,可是到了真正洽谈的时候,美方却表示不会来投资。中方不明白,明明之前都谈得好好的啊,带着不解,中方询问了美方代表。美方代表说,是因为接风宴实在太过奢侈了。中方不理解,受到热情的招待是好事啊,中方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展现出自己的诚意。美方解释道,只是一个接风宴便如此浪费,他又怎么敢将大量的投资注入进来呢?中方听后哑口无言。
让中方失去这样一个机会的,真的只是一个吃喝的细节吗?不是,其实这个细节折射出了中方对公共财物的不重视,因为是公款,就随意挥霍,那么对方就会想,我真的注资后,是不是我的钱也会和那些公共财产一样,被这些大手大脚的中国人挥霍掉?这样一想,对方自然就会迟疑了。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决定成败的细节,往往是能够反映最本质问题的细节。我们在生活中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一切,往往都是我们自身品质和修养的直接体现。一举手,一投足,你的本真就已经落入了旁人的眼中。在公交车上,你是会主动给不便的人让座,还是装作没看见?在人来人往的街上,你是会坚持将自己手中的垃圾扔到垃圾箱,还是随手一扔,并且对自己说,反正别人都是这样做的,而且街上本来就很脏?让座和扔手中的垃圾,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很多人会为自己辩解:我自己也很累,干吗让座,为了一个虚名折腾自己,不值得,况且,难道我不让座就不是一个好人了吗?当然,只是一个举动,并不能说明你的本性,但是如果一直与人方便,那么至少可以说明,你和大多数人还是有所不同的,因为你有一颗体贴别人的心。在普通的人际交往中,体贴他人的人,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往往会比较受欢迎。
注重细节,几乎是所有成功的企业拥有的共同秘籍。海尔集团是中国电器行业的龙头企业,可是谁会想到,在张瑞敏接手之时,它只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工厂,为了让海尔摆脱破产的噩梦,张瑞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他甚至组织编写了长达十万字的《质量保证手册》,其中包含了121项管理标准、49项工作标准和1008项技术标准。可以说是事无巨细一一列明。一般人看到这里,只怕头都晕了,这么多,别说执行了,记不记得住都是问题,而且,列这么多这么细的标准,是不是管得太宽了点。并不是这样,之所以会严格要求到每一步,是因为当时的海尔步步都是问题,如果不精确到细节,那么每一个环节都会出现问题。作为生产厂家,生产环节出现了问题,还指望起死回生,那根本就是笑话。可以说,就是因为有了当初那密密麻麻到吓人的企业规章,才有了今天的海尔。
我们在逛街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试衣的时候,不管是不是合适的衣服,店家都会在一旁说很适合,很好看,如果你的意志不算坚定,那么最后很可能买回去几件自己不是那么喜欢的衣服。对于你来说,这自然算不上什么愉快的购物经历,而对店家而言,它才不在乎你的感受,只要挣到钱就可以了。然而一位游学博士的经历,却和我们的截然相反。
他曾经去意大利旅行,到了当地的一家鞋店去买鞋,可惜他看中的那一款已经没有合适的号码了。他又实在很喜欢,便又拿了另外一双小一码的,虽然有些紧,但是他还是想买下来。如果是我们平时遇见的那些店家,这个时候大概会说,鞋子嘛,穿穿就松了,小一码也不碍事。那位博士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当他想付款的时候,售货员却拒绝将鞋子卖给他。他很不理解,对方解释道,在看他试穿鞋子时,他脸上的表情不太对,很显然试穿的那双并不适合他的脚,对方不希望他购买之后后悔。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售货员实在太蠢了,做生意怎么可以这样呢?销售,最重要的就是将东西卖出去,哪有把客人往外推的道理?
事实上,这才是对方的聪明之处,虽然损失了一双鞋的利润,但是赢得了一个好口碑。给所有人贴心的服务,将对方变为潜在客户,这才是成熟的服务态度。顾客是上帝,这句话很多企业都挂在嘴上,可是大多数时候,企业只是将那些明面上的客户当作上帝,而不懂得将所有人当作上帝来使得他们变成潜在客户。这样的做法无疑会限制市场的开拓。
对于企业而言,服务细节会成为决定胜败的关键点;对于个人而言,举手投足也会左右自己的事业成败。很多年轻人都会好奇,究竟怎样才能成功?或许这句话就是最好的答案: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任何伟大的事,落到最后,都是细节上,所有的大事,都是由无数个细节组成,细节与细节之间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与其好高骛远,不如脚踏实地。人在注视远方的时候,不能忘记脚下。作为社会的一环,人本身就是一个小细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才有成功的可能,如果连一件小事都做不好,又何来做大事的能力。所以,细节决定成败。当一个男人对自己狠一点,对细节追求高一点,那么他就离成功更近一点。
心态狠一点,不让平庸麻木你的斗志
许多人年纪越大,梦想越小,越没了好胜心。到最后,连自己都开始嘲笑当初的不懂天高地厚的自己。
没有成长成自己期待的样子,这件事一点都不好笑。之所以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原因自然有很多的,最好的理由,自然是现实所迫。现实是个恶棍,不管是怎样的错,都可以推给它。可是,就是会有那么几个和你一同长大的人,他们就成了不平凡的人,长成了少年时自己期待的模样。你忌妒也没用,愤恨也没用,谁让你在成长的年月里那么轻易地就放过了自己呢。
平庸是一种“传染病”,以惰性为诱因,一旦病发,所到之处,片甲不留。平凡的人还有成为不平凡的人的契机,但是平庸的人,极可能一生碌碌无为。平庸大概是人类最容易患上的绝症吧,在茫茫人海,遍处都有患此症的人。大家“交叉感染”,相互安慰,在社会的最底端,摆出藐视众生的姿态,殊不知,自己就是那可悲又可怜的众生。
平庸这种病,没有年龄限制,没有地位限制,但是成年人最易得,一旦患上,那么终其一生,都可能难逃其魔掌。所有人在出生时都是平凡的,他们的未来,说起来其实只有两种可能,不凡或平庸。诚然,有些人凭着父母或者长辈的庇护,混到不错的地步,但是如果本身就是平庸的人,我想其位终会不保。一个婴儿,是怎样成长为一个平庸的人的呢?大概从他不再对100分执着的时候开始的吧。
很多小学生都希望考100分,因为100分意味着同学的羡慕,老师的称赞和父母的奖励,偶尔没能得第一,不少小孩甚至会为此大哭一场。可是渐渐地,接触的人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强,自己越来越不起眼,起初或许还会为成绩气恼,但渐渐地就麻木了,既然无望成为第一,那么就干脆放弃好了。小学的第一名就这样慢慢变成了高中时代的吊车尾,这样的例子遍地都是。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我们开始走向平庸。不仅仅是在学习成绩上,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这样。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第一和最末,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平庸。保持竞争的激情是非常耗费体力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到最后,有人疲了,累了,便放弃了。
就这样一步步,我们离那个理想中的最好的自己越来越远。我们没有成长为莫扎特·贝多芬,没有成长为达·芬奇·毕加索,我们成了一个个默默无闻的人。百年之后,和我们同时代的人,有的会像熠熠发光的钻石一样被人铭记,而平庸的我们,只会成为毫不起眼的灰烬。你来人间一趟,难道只是为了重复日复一日的生活,最后不留任何活过的痕迹就离开吗?当然,日复一日地生活也没什么不对,很多不凡的事情都是由平凡的事不断重复最后成就的,只是,在重复这些事情的时候,你是有目标有目的地重复,还是只是机械地重复?我想很多人都只是在机械重复吧。这样,人和机器还有什么区别呢?单就工作效率来说,人甚至还比不上机器。
就这样过一生,你甘心吗?任由平庸冻结你的斗志,麻痹你的神经,掌控你的行动,你甘心吗?
为什么不能再像少年时那样,去努力试试,将自己最喜欢的事做到极致呢。完美是一道天际线,你可能永远无法到达,可是你可以尝试着去无限接近。在不断地靠近的时候,你自己也可以成长。不要再用“60分万万岁”来麻痹自己了,其实你完全可以做得更好。现在,不妨像个孩子那样,给自己定下目标,再一个个去实现。没有人是完美的,但是你可以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身,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不少人都知道美国的名人富兰克林,这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伟人,他是政治家、科学家、物理学家,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此外,他还是杰出的外交官和发明家、美国第一位邮政局长,同时也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重要领导人,曾经起草过著名的《独立宣言》。在他这些头衔之中,任何一项都足以叫人惊叹了,可是它们却集中在他一人身上。这是因为他天赋异禀,上天格外宠爱他吗?当然不是,天赋只是他成功的其中一项因素。更重要的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
为了约束自己的行为,富兰克林为自己定下了13条要求,分别是如下内容:
1.节制——食不过饱,饭不过量;2.沉默——不说于人于己无益的话;不和人谈无聊的废话;3.秩序——东西放在一定的地方;做事要有一定的时候,不可乱来;4.决断——决定你应该要做的事,决定了后一定要做;5.俭朴——不是于人或是于己有益的事,不要花钱;换句话说,不要糟蹋、浪费;6.勤劳——爱惜光阴,要时时刻刻做有益的事,不做不必要的行动;7.诚挚——不做于人有害的欺骗行为,思想纯洁公正,说话要出于诚意;8.正直——不做于人有害的事,或规避自己责任内应做的好事,免得使人蒙受不利;9.中庸——不走极端,对人少怀怨恨之心;10.整洁——起居生活,身体服饰,务求整齐清洁;11.宁静——不为寻常普通或不可避免的意外不幸,扰乱到心绪不宁;12.贞洁——除非为保健康,延子嗣,应该注意节欲,切勿因欲而弄得精神萎靡,虚弱无力,或损及自己或他人的宁静或名誉;13.谦逊——学耶稣与苏格拉底。
这些看上去都是很普通的道德要求,但是真正可以一直坚持下去的人却很少,人可以要求自己完美一时,但是很难让这种要求一直维持下去。为了和惰性这种天性相抗争,富兰克林专门准备了一个小册子,每天反省一次,如果有违反其中某条,便在相应的条款下画上一个小黑点,起初黑点总是密密麻麻,但是长久坚持下来,违反“规定”的情况越来越少。久而久之,以上这些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即便没有小册子的约束,这些也变成了常态。
人如同树木一样,需要适当修剪,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有人也许会说,树木要自由生长,人自由生长也是最好的。但是,即便没有人类的修剪,自然界那些树木也会在自然力的作用下自动被修剪:不适当的枝丫可能会被雷击,也可能被积雪压断。而人如果毫无约束,当你的某些品行不适合社会规范时,那么不可避免地,你也不得不要遭受到修剪,而这种被动的修剪所带来的剧痛,必然会比自我约束时的痛苦要来得凶猛。
竞争是无处不在的。即便你远离利益中心,你也不得不和你身边平庸的人比较,资源有限,优胜劣汰,这就是世界的生存法则。如果你持续麻木,那么,最后你终将成为弃子。如果你不努力去做更好的自己,那么你终究会变成越来越差的自己。
所以,不要再像吃不到葡萄的狐狸一样,只会用“葡萄是酸的”来安慰自己了。也不要说什么平平淡淡才是真。功成身退的人的平淡是真,你的平淡只是麻木而已。如果可以,不妨试着再去考一个百分吧,看看它给予你的喜悦是否还和当初一样甜蜜。
追求完美:能做一百分,不考九十九
不知从何时起,完美主义开始广遭诟病。任何事,只要看得过去就可以了,为何要费心费力去做到极致呢?如今只有小学生才会执着于100分,大学生边高喊着“分不在高,不挂就行”,边笑笑而过。
个人对自己的高要求,那是对自身的前途负责,企业对自己的高要求,则是将企业带往更远的地方的必然要求。当下有名的快餐企业麦当劳,它起先是一对姓麦当劳的兄弟开的小店,就和现在我们在路边看到的所有的小餐馆一样。那对兄弟和大多数人一样,没有太高的追求,觉得店可以糊口就可以了。就这样,马马虎虎开了十多年后,这对兄弟将小店转给了雷·克洛克,他是一位纸杯和奶昔机的推销商,这个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很多人都觉得,这么大年纪了,还开什么店啊,好好养老就成了。可是克洛克不这么认为,他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经营家,他后来回忆说:“我当时已52岁,有糖尿病、早期关节炎,在早年的推销生涯里摘除了胆囊和大部分的甲状腺,但我始终相信,生命中最好的时光,还在前面。”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他说服麦当劳兄弟将店子卖给了他。
买小店后,他决定大干一场,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推销员,他坚信,整洁是餐饮业存活的关键要素,因此,在他接手麦当劳后,他对小店的整洁要求严苛到店员抱怨他是魔鬼的地步,不管是店面,还是停车场或者员工的制服,他都要求干干净净,简直恨不得拿着放大镜看才好。他的名言是:“如果你有空站着,那你一定有时间把自己和店里收拾干净。”正是他这种严苛要求,使得每个进店的客人都能感到舒适放心。
至于在产品上的要求,克洛克也同样严苛,为了研制出好吃的炸薯条,改良了数百次,最终炸出了最受欢迎的薯条。正是这种无限追求完美的举动,使得麦当劳席卷全美,走向世界。
追求完美,不是苛待他人,而是严格要求自己。对自己狠一点,才能最大潜力地激发自己的潜能,只有这样,人生才能保持活力。追求完美,也不一定要依照外界的价值标准来进行,将自己最喜欢的事做到最好,这样就好了。不管这件事在别人看来,是多么没有价值,多么没有意义,只要你自己觉得好,只要你自己肯去为之努力,那么,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即便是煎荷包蛋,你如果喜欢,也可以煎出这个世界最完美的荷包蛋。
生活中,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使命,并为了完成这些任务而不断奔走忙碌,而最终,又有多少人可以坚持到使命达成呢?完成任务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阻碍,而我们往往容易在阻碍面前却步,总是给自己找借口,用“反正这样也不错啊”,“这样就行了,何必为难自己呢”,“太累了,不行了,我要歇一歇”等话语搪塞过去。
在《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畅销小说中,主人公罗恩冒着战火奔走于危机四伏的丛林与国家之间,只为了将一封具有重要战略指导意义的情报送到加西亚手里。这项任务无疑是艰难的,但罗恩在接下任务前没有任何犹疑,更没有计较个人荣誉与收效,而是一心一意将任务达成。他的这种精神感动了无数为事业拼搏之人,许多立志为事业奋斗终生之人都将他视为榜样。你呢,是否具备这种为事业不畏艰险奋力拼搏的优良品质呢?
罗恩这种为了达成任务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精神,对事业的顺利开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就如同各企事业单位中那些面对困苦的工作现状始终不抱怨、不懈怠,并努力做到更好的员工与领导人,是他们这种坚持不懈、敬业爱岗的精神推动了企事业单位持久快速地发展。罗恩虽然只是小说中的人物,身处的年代也与现在不同,但他那种不畏艰险、认真负责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发扬。如果每个职业人能在工作的时候少在意些个人利益,用集体利益来衡量自己的付出,面对困难能勇敢上前,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处理问题,不拖拉、不懈怠、不放弃,全力以赴,又何愁闯不出一番天地呢?不要怕对自己太狠,相反,对自己过于仁慈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男人总要有自己的一番事业才能算作成功男士,而只有狠下心来在工作岗位上刻苦拼搏,才能走上成功之路。
对于个人而言,如果要求他完成100件事情,而他只完成了99件,那么不管这99件完成得多么完美,只要剩下那1件事没有如期或者顺利完成,都会给他造成不好的影响。1%看似微不足道,往往只是一个小细节上的忽视或者一个不经意的错误,但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是100%。尤其是执行某项任务时,哪怕只有1%没有做到位,都会使得事业的推进举步维艰,难以获得突破性进展。所谓“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便是这个道理,没有做好剩下的1%,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会关系到整个企业能否持续快速发展。
曾有管理专家明确说过:哪怕不合格的产品只有1%,但到了客户那儿,这微小的1%会影响整批产品在客户眼中的形象。因此,在管理员工时,不能一味追求用刻板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而是要让他们主动将全部心神投入到工作中,让他们自觉遵守公司各项规定,从而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杜绝事故隐患。
迈克的朋友就职于一家国际贸易公司,最近因不受老板重视而抑郁不已。他向迈克抱怨道:“我们老板根本不理睬我,我要给他点颜色瞧瞧,再辞职走人。”
迈克问道:“你弄明白了你们公司的各项业务没?掌握了窍门吗?”
“没有。”
“教你一个报仇的好方法。你花点时间弄透你们公司涉及的所有工作事项,包括贸易技巧、运营和商业文书的写法,还要弄懂怎么修理办公器材经常会出现的小故障,等这些都掌握了再辞职走人。”迈克笑道,“这样一来,你既免费学习到了东西又解了气,一举两得。”
那朋友觉得这主意挺好,便认真践行起来。隔年,他对迈克道:“我把该学的都掌握好了,本打算辞职,但最近老板忽然重视起我来了,不仅将重要事务交给我,还提职加薪!”
迈克笑道:“这就是症结所在。你以前只关心分内的事,对公司其他业务漠不关心,老板当然觉得你没有上进心从而忽视你。后来你态度端正,又吃苦耐劳地学习,能力越来越强,老板自然对你委以重任。”
任何老板在重用员工前都会留心观察他的一言一行,只有那些能力卓越且工作积极,努力做到100分的员工才会被老板认可。那些消极怠工,连分内事都推诿、抱怨,凡事抱着及格就行心理的员工,不仅无法给公司带来利益,而且这种得过且过的态度还会给其他员工带来不好的影响。
许多人做事往往忽略细节,殊不知细节对成败起着关键作用,一个人连小事都处理不好,更无法成就大事业。老板自然深知这一道理,所以他们在选拔人才时更加看重那些时刻保持一丝不苟态度且责任感强的员工。拥有这种认真、专注品质的员工往往更能走向成功,因为他们刻苦而谨慎,做事一丝不苟且善始善终,始终用高度的责任感要求自己,遇到困难不会轻言放弃,力求做到100分。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有要求,才会循着这个要求而不断进步。因此,想要成功,不妨对自己狠一点,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态度,全力以赴,时刻用100分作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并督促自己,成功便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