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不仅有画在壁上的连环画,还有刻在石头上的连环画。例如早在汉代的画像石中就有带连续性的故事画出现了;北魏修建的云岗石窟第6窟的佛传浮雕共17幅,分别刻在洞窟各处,就是一组连续故事画;甘肃庄浪县李家碾发现的北魏时期的一座石方塔上,以五幅浮雕画面概括地描述了佛传故事;唐、宋时期在四川大足县北山和宝顶上的石雕群中,也有具有连续性的佛传和经变故事。此外,四川广元皇泽寺还保存有清代石刻连环画《蚕桑十二图》,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从黄帝的妻子嫘祖在御花园中思索怎样造福人民开始,完整地表现了传授栽桑养蚕技术的全过程。限于篇幅,这里不能一一细说,只能选择大足石雕和《圣迹图》石刻,来加以简要的介绍:
大足石雕连环画
大足石雕连环画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画面较小,在龛窟中属于次要的部分;有的是巨幅的摩崖造像,十分雄伟。有的是一龛为一幅,有相对的独立性,各龛连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佛传故事;有的是一套连环画统一在一龛的造像之中,如《父母恩重经变》。还有一种是"长卷"形式的《牧牛图》,此图高约3公尺,长约30公尺,不雕常见的神佛,却雕出10个牧人和10头牛组成的农村生活画卷。以下将这两套作品,稍作介绍:
(1)《父母恩重经变》,是劝人孝顺父母的一龛图画。
高6公尺,长14公尺,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列坐7佛;中部刻11组雕像,是主体部分,每组像旁边凿有一块小方碑,刻有赞词,并加标题,揭示要旨;下部是不孝之人死后在地狱所受的各种刑罚。中部11幅的排列,是由中间开始,两侧各有五幅,其内容为"投佛乞求恩"、"怀胎守护恩"、"临产受苦恩"、"生子忘忧恩"、"咽苦吐甘恩"、"推干就湿恩"、"哺乳养育恩"、"洗濯不尽恩"、"为造恶业恩"、"远行忆念恩"、"究竟怜悯恩"。这最后一幅,画父母老态龙钟,端坐于上,中年的儿子,跪拜于下,仍在接受双亲的教诲。这套画虽有些迷信说教,但敬老爱幼的主旨,却无可厚非。
《牧牛图》不是刻在崖面上,而是刻在坡度较缓的岩石上,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作出巧妙的构图,人和牛置身其间,仿佛真实生活一般,故当地人称《牧牛图》为"放牛坪"。
《牧牛图》中还刻有10首《牧牛歌》,此歌是北宋杨次公写的。他是个居士,对佛学颇有研究,借用牧人驯牛的过程比喻佛门弟子"调服心意"的内心历程,喻意含蓄而又深邃。
《圣迹图》
石刻连环画《圣迹图》,现存于山东曲阜孔庙圣迹殿中,共有120幅。据考,它原为宋人画本,经明人增补,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完成。由画工杨芝作画,刻工章草刻石。这部空前的大型连环画传,每图高约11英寸,宽约22英寸,将石面磨光阴刻。从颜氏祷于尼山生孔子起,到死后立庙受后人祭祀止,描述了孔子一生主要的活动。它一石一图,刻工精细,虽因年久风化,有些漫漶,但人物形象仍清晰可见。每幅都有说明文字,刻在图的空白处,文首有四字小标题,显得既醒目又有概括性。这是一套非常完整的连环画。所以,鲁迅先生称它[明明是连环图画],还把它与印度阿旃陀石窟的佛传故事相比,认为它们都是宣传性的艺术品。
作者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有意地采用夸张的手法。在内容上超出有关史料的范畴,糅杂了一些神奇的传说,把孔子神化了。在表现形式上,为了突出孔子的形象,在人物比例方面,孔子明显地比别人高大;同时,为了维护[圣人]的尊严,除了开头几幅,以后各幅孔子的形象,都是一个庄严长者,没有根据时间的顺序而变化。这在主观上可能是作者的思想局限,在客观上却形成了这套画的艺术特色。
石刻《圣迹图》,全国仅此一处,而木刻的[圣迹图]却有很多种。有翻万历石刻的木刻本;还有更早的明正统九年(1444年)的木刻本;明崇祯年间吕维祺的刻本;清康熙年间也曾刻过一部等等。另外,曲阜孔庙还保存一套明代彩色绢本《圣迹图》。一部传记,在历史上有这许多刊本,也是很不寻常的,足见孔子在中国封建社会居于何等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们选出其中[退修诗书]一图,将明石刻本和木刻本加以比较。这幅图描绘的是公元前510年,孔子42岁的时候,鲁昭公死了,定公即位。由于季氏专权,孔子当不了官,便退休回家修诗书,办学校。从对比中可以看出,石刻本线条刚劲流畅,人物造型优美,神情生动自然,而翻版的木刻本就逊色多了。这说明石刻本的艺术水平是较高的,它在诸本[圣迹图]中有特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