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楼,又名雄镇楼,俗称钟鼓楼,出于军事目的而建,有“威服远人”之意。位于陇西县城中心,是陇上最具代表性的宋代古建筑之一。是丝绸之路古道上西出长安的第一座钟鼓楼。
威远楼是甘肃建成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从洪武元年算起,其重建年代比天安门早59年,比西安钟楼早350年。它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是研究甘肃明代建筑的实物资料,也是陇西古建筑的集大成者。历史上,钟鼓楼往往建造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战略要地,从威远楼的建成和历代的修缮经营中,可以反映出陇西长期为边陲重镇和甘肃最早省会的历史地位。
威远楼建成至今,历代文人墨客、名臣武将接踵登临,饱览壮丽山川,挥毫泼墨,抒发豪迈情怀,形诸歌咏。其间,留下了大量颇具文学价值的佳作,为这座名楼增添了无限魅力。
该楼始建于北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楼址在当时的古渭砦城东北方。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迁建现今位置。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官府把计时的铜壶滴漏及更鼓安置楼上,击鼓报时,因而俗称“鼓楼”。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天下太平,地方官府进行大规模重建,构筑砖墩台基,台基之上架木结构,形成面宽五楹,进深三间,回廊围绕,四面明窗的格局,气势超越了前代,更名“雄镇楼”。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6年),知府陈廷伦鉴于该楼面貌衰微,动员官绅士民踊跃捐款,聘请能工巧匠大展才艺,进行第二次大的维修。同时,将内部一层增改为三层,丹青施绘,美仑焕采,从而形成现今的风貌。此前的顺治三年,此后的道光十七年、光绪二十八年,巩昌府县官吏及驻巩封疆大吏也曾多次筹款,组织了局部维修。新中国成立后,陇西县政府先后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80年代、90年代及2003年蝉联递修,或撤朽换新,或修建钟亭,或加固座基,使威远楼青春永驻,稳如磐石。1963年,甘肃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威远楼为歇山顶楼阁式建筑。楼体由座基和楼身两部分组成。台基方正厚实,根深蒂固;楼身巍然高耸,飞檐啄空。楼脊飞龙走兽,蟠螭并竞;内部梁头斗拱,挟持制约。楼顶正脊塔刹凌空,两端鸱吻蹲坐顾盼。垂脊兽头,昂首向天,戗脊套兽,栩栩如生。外观线条简洁,神韵飞扬,构成一道道优美的轮廓线。
一楼围绕24根廊柱,象征农历二十四个节气;底层内柱12根,象征一年12个月;二楼内柱12根,则象征一天12个时辰;加上三楼内柱12根,总计上下36柱象征36天罡。斗拱有102朵,制作精美,且各层斗拱形态各异。一、二楼普柏材上置斗拱四辅作,三楼斗拱形如蜂巢,出五跳,八辅作,其上叠置如意斗拱以传承上层檐部荷重,使出檐深远。彩绘优美,梁坊间彩画采用宋式彩画中的五彩遍装,旋子、盒子、如意、云头、八宝如意、折带枋,枋口绘龙凤。门窗雕镂精美,如八吉祥中的套方胜,竹报平安中的冰裂纹,表现出明清时期盛行的装饰特色和审美情趣。在威远楼上漫游,如同走进一座艺术博览馆。
附着于威远楼上的匾额、楹联、铁象、铜钟、石刻及展出的文物、古城模盘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尤其是北宋崇宁铜钟,重达4吨,属国家一级文物,是甘肃省最早的有铭款的铜钟,其厚重大气的造型,如同威远楼的风貌,充分体现了陇西地域文明的泱泱风范。
该楼外部重檐三滴水歇山式建筑不只是增加形制的美观,而且缓和了雨水顺屋檐下落时对建筑的冲击力。卯梁之端的斗拱,既具装饰性,又巧妙地运用了力学原理形成均匀负荷。歇山式屋顶九条脊渐渐收分,使屋顶显得稳重大气,又与下部呼应和谐,浑然一体。坚实的座基具有极强的抗震稳固性。1920年12月16日,威远楼经受了八级大地震的冲击,仅在座基上裂开了一道3寸宽的口子,后人在缝隙处钉了几只大蚂蝗钉,之后裂缝自然愈合了。威远楼经历数百年风雨烈日的侵蚀和人为损坏而巍然屹立,与其构造合理,设计严谨的科学性是分不开的。
传说抗日战争时期,在1941年8月5日上午,日本强盗九架飞机侵入陇西上空,在威远楼周围投下350多颗炸弹和两枚燃烧弹,却没有伤着威远楼的一砖一瓦。据说当时有一条黄龙从楼下腾起直冲日寇飞机,使得强盗飞机看不清目标,还差点撞到山头上。这许多传奇故事,给威远楼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威远楼也成了陇西人最感到自豪的标志性建筑。
(一)崇宁铜钟声闻四达
崇宁铜钟,悬挂于威远楼一楼南侧,因铸于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所以称“崇宁铜钟”。铜钟高2米,直径1.33米,重约4吨。关于古钟的历史要追溯到我国先民从晃动的植物果壳得到启示,于是有了用陶土制成的铃,后又进化为铜铃、铜铙、编钟。古时敲钟除祭祀天地,迎吉纳祥外,还有庆丰收、祈愿风调雨顺之意。敲钟的另一功用为报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钟,乐钟也,秋分之音万物钟成,故谓之钟。”
公元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巩昌知府唐树仪重修威远楼时将钟移置其上,此钟大气厚重,钟上的文字、覆莲、几何形条纹清晰可见。当阳光映照钟身时显得更清楚,并泛着柔和的铜褐色。钟口呈莲瓣形,口沿微敛,钟顶置狮首钮。狮子怒目圆睁,正视前方,狮须自然下垂舒展,工艺精细,观之古朴典雅,肩上铸覆莲,有四个对称的圆穿,器腹上下饰两圈凸棱纹,内又分铸两层,每层又分四格,每格之间用竖行栏纹相隔,形似回字。第一层格内铸有“皇帝圣寿万岁,重臣千秋,法轮常转,国泰民安”十八个大字,字体浑厚圆润,苍劲有力。竖行栏纹内书“大宋壬午岁崇宁元年正月铸成”,竖行栏纹内还铸有六字真言,每字寸许,颇有气势。第二层格内和竖行栏纹内依次铸有通远军地方官员和吐蕃族官员、信士、僧人的职衔名称等,下腹近口沿饰水波纹。崇宁铜钟做工十分精美,楷书字体端正饱满。
铜钟体量巨大,声音洪亮,形制古朴,铸造精美,反映了我国古代发达的冶炼技术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是甘肃省黄河以东现存年代最久远的青铜大钟。清代陇西文人杨朝栋为威远楼题写匾额“声闻四达”,崇宁铜钟击之声闻十余里,留下了对铜钟的无限遐想。
关于铜钟移置楼上的经过,有一个耐人寻味的传说:在清道光十六年间,要将重达4吨的铜钟移置楼上,楼基高达数丈,就在官僚绅士们束手无策时,有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农夫却在一旁“嘿嘿”发笑。郡守见状问:“老汉莫非有好法子?!”老农不冷不热地回答:“我都是土壅到脖子上的人啦,会有什么好法子。”说罢就不见了。郡守闻言醒悟,令人运土堆坡,大铜钟就沿着土坡缓缓地运到了楼上。
1958年,政府出资对威远楼进行了全面维修,并另造亭架将崇宁铜钟悬置一楼外南侧。196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崇宁铜钟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使这一神奇的古钟在新的历史时期放射出更加迷人的光彩。每逢威远楼开放,来这里的游客都想敲响此钟,体验古钟文化的韵味,祈愿国泰民安。
(二)楹联
1、云霖罗锦堂登高望远进一步,处世为人退三分。罗博士解释,应为“处世为人让三分”,因甲骨文中没有“让”字的写法,故用“退”字代替。
2、时中柴学孔
铜掌天高露溢盘,丹邱细雨芝含彩。
意指威远楼之高和彩绘艺术之精。
3、清光绪周景曾
此地是渭州旧治,其民有唐俗遗风。
此联是清人写唐时。威远楼是古渭州陇西历史的标志、亮点,颂扬陇西历史,传承历史文明。
4、王了望
面背即无何须有名象分殊一缕香中观绀发,去来自在岂真渭月潭掩映万缘息处见青莲。
注:王了望主张反清复明,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思想保守落后,没有得到朝廷的赏识,本人的文华没有得到应有光大。他信天写佛,文中多佛语。
5、王了望风雅堂联
镜涵秋水,窗落浮云,静里文魔搅脑,硬翻邺架千函,一任日长似岁;壁挂焦桐,箱留汗简,起来古道照颜,猛望齐州九点,何妨眼大如箕。邺架,藏书。唐邺侯李泌家多藏书,后以“邺架”喻藏书之多。焦桐:古琴名。
6、佚名
洮渭涌双流,听栏外鲸钟震响,直接关塞;井参攀列宿,看匣中龙剑干宵,欲动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