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79800000118

第118章 智蕴第三中修智纳息第四之二

或有一智摄一切智。谓法智非如法智以智体是法故。或有二智摄一切智。谓有漏智无漏智。或有三智摄一切智。谓法智类智世俗智。或有四智摄一切智。谓前三智加他心智。或有五智摄一切智。谓世俗智及苦集灭道智。或有六智摄一切智。谓前五智加他心智。或有七智摄一切智。谓八智中除他心智。或有八智摄一切智。谓此中说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问若此八智摄一切智。复有八智。谓法住智。涅槃智。死生智。漏尽智。宿住随念智。妙愿智。尽智。无生智。如是八智何智摄耶。答随其所应皆摄在此。谓法住智是知因智。故知三界下中上果法所住因故。彼智即此四智所摄。谓法类世俗集智。涅槃智是知灭智彼智即此四智所摄。谓法类世俗灭智。死生智即此世俗智所摄。尊者妙音说。死生智四智所摄。谓法类世俗苦智。评曰。应知此中前说应理。漏尽智诸有欲令缘漏尽法故名漏尽智者。四智所摄。谓法类世俗灭智。诸有欲令漏尽身得故名漏尽智者。八智所摄。宿住随念智世俗智所摄。尊者妙音说。宿住随念智六智所摄。即八智中除他心智。缘过去法故。及除灭智。缘有为法故。评曰。应知此中前说应理。妙愿智世俗智所摄。尊者妙音说。妙愿智八智所摄。谓十智中除尽无生智。是见性故。评曰。应知此中前说应理。尽智无生智俱六智所摄。除他心智非见性故。及除世俗智是无漏故。由此八智摄一切智。

尊者僧伽筏苏说曰。应说一智。谓决定智以决定义是智义故。此决定智。有二差别。一者有漏。二者无漏。若有漏者。由自性故名世俗智。若无漏者。由对治差别故。复立二种。谓对治欲界者名法智。对治色无色界者名类智。即前三智若能知他心心所法名他心智。又无漏智由行相别复立四智。若于苦谛作四行相转者名苦智。乃至若于道谛作四行相转者名道智。问若决定智唯有一种或二或三。云何此中立有八智。答以五事故立有八智。一对治故立法类智。二自性故立世俗智。三加行故立他心智。四行相故立苦集智。五行相所缘故立灭道智。尊者左受作如是说。对治四种愚故立有八智。四种愚者。一界愚。二心愚。三法愚。四谛愚。对治界愚故立法类智。对治心愚故立他心智。对治法愚故立世俗智。对治谛愚故立苦业灭道智。是名八智自性我物自体相分本性已说智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智。智是何义。答决定义是智义。问若尔疑相应慧应不名智。于所缘境不决定故。答彼亦是智一刹那顷于所缘境亦决定故。然此聚中疑势用胜。令心于境多刹那中犹豫不决。说名疑聚。如三摩地一刹那中于境恒住。有时若与掉举相应。令多刹那于境转易说名为乱。又如有情若多贪者说名贪行。若多嗔者说名嗔行。若多痴者说名痴行。一一非不有余烦恼。此亦如是故无有失。譬喻者说。若心有智则无无知。若心有疑则无决定。若心有粗则无有细。然对法者所说法相如闹丛林。谓一心中。有智有无知。有非智非无知。有疑有决定。有非疑非决定。有粗有细。有非粗非细。阿毗达磨诸论师言。许法俱生斯有何失。谓诸心所展转力生一心相应相用各别智。谓般若无知谓无明非智非无知。谓余心所法。疑谓犹豫。决定谓智。非疑非决定。谓余心所法。粗谓寻。细谓伺。非粗非细。谓余心所法。如诸色法异类俱生。心所亦尔。故无有失。有作是说。于所缘境重决择义是智义。诸有漏慧于所缘境无始时来数数决择故皆名智。诸无漏慧重决择者皆名为智。唯无漏忍于四圣谛。未重决择故不名智。复有说者。由二义故说名为智。谓证知义。及了知义。证知义者。谓证知苦乃至证知道故名智。了

知义者。谓了知自相续了知他相续故名智。

已总说诸智所以一一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法智。答智体是法故名法智。问若尔余智亦体是法。何故不名法智耶。答虽一切智体皆是法。而但于一立法智名如十八界。十二处。七觉支。六随念。四念住。四证净。四无碍解。三宝。三归。皆体是法而但于一建立法名。此亦如是故不应责。复次法智但有一名。谓共名。余智有二名。谓共不共名。为简别故说不共名。复次初觉知法故名法智。后觉知法故名类智。复次若初得法证净相应智故名法智。此后所得故名类智。复次于现见法。得现量智故名法智。此后所得故名类智。复次欲界多有非法烦恼。谓忿恨覆恼嫉悭等相应烦恼。若智是彼近对治者名法智。色无色界无有如是非法烦恼。对治彼者法智后生故名类智复次若智六地所摄。能缘一地说名法智。若智九地所摄。能缘八地说名类智。此依有漏地说。复次若智六地所摄。能缘六地说名法智。若智九地所摄。能缘九地说名类智。此依无漏地说。复次若智对治十八界十二处五蕴者名法智。若智对治十四界十处五蕴者名类智。复次若智对治善不善无记五蕴者名法智。若智对治善无记五蕴者名类智。复次若智对治福非福不动行者名法智。若智对治福及不动行者名类智。复次若智对治段食****爱者名法智若智对治诸定爱者名类智。问何故名他心智。答知他心故名他心智。问此亦知他诸心所法。何故但名他心智耶。答以期心故谓修观者先起意乐。欲知他心由此意乐。后知心时亦知心所。如人意乐本欲见王。后见王时亦见臣等。复次诸法得名由多缘故。谓或由自性得名。如谛如蕴如世俗智。或由对治得名。如法类智。或由加行得名如他心智等。或由相应得名。如说。乐受等相应法。名顺乐受等法。或由所依得名。如眼识等。或由行相得名。如苦集智。或由所缘得名。如念住等。或由行相所缘得名。如灭道智故由加行名他心智。复次以心胜故虽亦知心所。但名他心智。如王来等。复次以心是大地故。心所名大地法。复次证他心通无间道时但缘心故。复次说心远行独行等故。复次说心是前行等故。复次说心是增上王故。复次说心是城主故。复次说心是依趣故。复次说心能起善恶戒故。复次说心能引善恶趣故。复次心是内处遍诸界地有所缘故。复次心是所依非心所故。复次若心行处心所随故。复次若心调伏不调伏时。诸心所法亦如是故。复次若心流散不流散时。诸心所法亦如是故。由此等缘。此他心智虽亦知心所。而名他心智问何故名世俗智。答知世俗故名世俗智。问亦知胜义。何故但名世俗智耶。答虽亦少分知蕴界处四圣谛等诸胜义法。而多分知男女往来瓶衣车乘舍林山等。世俗法故名世俗智。复次此世俗智实无智相。而诸世俗共立智名。如非王种但诸人众。假想施设共立王名。复次此世俗智一切有情展转共许无有诤论。如僧上坐如悦众人众所许故名为世俗。复次此世俗智遍诸有情。缘一切境故名世俗。复次此世俗智愚痴所依。系属愚痴是愚痴者安立足处故名世俗。声论者说此世俗智为诸无知之所覆蔽。如器中物器所覆蔽故名世俗。复次此世俗智为对治道之所变坏。为愚痴者之所欣尚故名世俗。问何故名苦智。乃至道智耶。答缘苦圣谛四行相转故名苦智。乃至缘道圣谛四行相转故名道智。问诸世俗智亦能缘。四谛各四行相转岂名四智耶。答若唯缘苦谛唯四行相转者名苦智。乃至若唯缘道谛唯四行相转者名道智。诸世俗智于四圣谛或一一别缘。或二二合缘。或三三合缘。或四总缘。或缘余法。或复总缘所起行相。亦不决定故不名苦智乃至道智。以杂乱故。复次若别缘四谛各四行相转。不与苦集同一缚者名四谛智。诸世俗智虽亦有别缘四谛各四行相转。而与苦集同一缚。故不名四谛智。问此与灭道不同一缚。何故不立灭道智耶。答初不立故后亦不立。复次若别缘四谛各四行相转。能对治烦恼者名四谛智。诸世俗智。虽亦有别缘四谛各四行相转。而不能对治烦恼故不名四谛智。复次若别缘四谛各四行相转。于四圣谛证见明了。不为见疑无明所惑。不增烦恼不招三有。定趣涅槃者名四谛智。诸世俗智。无如是义故不名四谛智。复次若别缘四谛各四行相转。是圣性者名四谛智。诸世俗智。非圣性摄故不名四谛智。

如是八智。界者他心智若有漏是****。若无漏是不系。世俗智通三界。余六智是不系。地者法智在六地。类智在九地。他心智在四地。世俗智在十八地。谓八等至八近分静虑中间及欲界。余四智。法智摄者在六地。类智摄者在九地。所依者。法智唯依欲界起。他心智唯依欲****起。类智世俗智俱依三界起。余智法智摄者。唯依欲界起。类智摄者。通依三界起。行相者法智类智俱作十六行相。他心智无漏者。作道四行相。有漏者作不明了行相。世俗智作十六行相。亦作余行相。苦集灭道智各作四行相。问诸苦智皆作苦行相转耶。答应作四句。或有苦智非作苦行相转。谓苦智作非常空非我行相转。或有作苦行相转非苦智。谓作苦行相转苦智相应法。或有苦智亦作苦行相转。谓作苦行相转苦智。有非苦智亦非作苦行相转。若唯取此种类者。谓作非常空非我行相转苦智相应法。若不唯取此种类者谓除前相。如转有四句已转当转应知亦尔。如苦智对苦行相有三四句。对非常空非我行相应知亦尔。如苦智有十二句。集灭道智应知亦尔。如是总有四十八四句。所缘者。法智类智俱缘四谛。他心智缘他心心所法。世俗智缘一切法。苦智缘苦谛。集智缘集谛。灭智缘灭谛。道智缘道谛。念住者。他心智是三念住除身念住。灭智是法念住。余智通四念住。智者。此八智即是八智。三摩地者。法智类智三三摩地俱。他心智无漏者道无愿三摩地俱。有漏者非三摩地俱。世俗智非三摩地俱。苦智空无愿三摩地俱。集智集无愿三摩地俱。灭智无相三摩地俱。道智道无愿三摩地俱。根相应者。世俗智五根相应。余智三根相应。谓乐喜舍。三世者。此八智皆通三世。缘三世者。法智类智世俗智皆缘三世及离世。他心智过去缘过去。现在缘现在。未来生法缘未来不生法。缘三世。灭智缘离世。余智缘三世。善不善无记者。世俗智通三种。余智唯是善。缘善不善无记者。类智缘善无记。灭道智唯缘善。余智缘三种。三界系不系者。他心智若有漏****系。若无漏是不系。世俗智通三界系。余智是不系。缘三界系不系者法智缘欲界系及不系。类智缘色无色界系及不系。他心智缘欲****系及不系。世俗智缘三界系及不系。苦集智缘三界系。灭道智缘不系。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者。他心智通三种。世俗智唯非学非无学。余智是学无学。缘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者。法类世俗他心智皆缘三种。苦集灭智唯缘非学非无学。道智缘学无学。见修所断不断者。他心智若有漏修所断。若无漏是不断。世俗智是见修所断。余智是不断。缘见修所断不断者。法类世俗他心智缘三种。苦集智缘见修所断。灭道缘不断。缘名缘义者。法类世俗苦集智。通缘名义。余智唯缘义。缘自他相续非相续者。法类世俗智缘三种。他心智缘他相续苦集道智缘自他相续。灭智缘非相续。加行得离染得生得者。世俗智通三种。余智通加行离染得。曾得未曾得者。他心世俗智通曾得未曾得。余智唯未曾得。

复次法智有四种。一于法初知故名法智。二于法现知故名法智。三于法实知故名法智。四于法出离知名法智。比类智亦有四种。一以因比类知果。二以果比类知因。三以身语业比类知心。四以所说法比类知佛。他心智亦有四种。谓从四缘生亦能为四缘。此智所智亦尔。世俗智亦有四种。一知名世俗。二知缚世俗。三知假立世俗。四知执著世俗。苦智亦有四种一知生苦。二知流转苦。三知热恼苦。四知和合苦。集智亦有四种。一知业。二知烦恼。三知爱。四知事。灭智亦有四种一知三结永断。二知薄贪嗔痴。三知五顺下分结尽。四知一切结尽。道智亦有四种。一知从第八补特伽罗一切学位诸有所作。二知降伏怨敌。三观本所作。四观近尽漏。尽智亦有四种。一见所不摄。二远离空定。三非他心智。四加行迟缓。无生智亦有四种。一因故。二果故。三相续故。四补特伽罗。此中所说四法智等。泛释经中诸智差别。非皆即是法智等摄。复次应说十智总为一智。谓法智皆以法为体故。应说十智总为一智。谓类智皆是圣种类故应说十智总为一智。谓决定智。以决定义是智义故。应说十智总为一智。谓所知智知所知故重审决故。应说十智总为一智。谓道智道谛摄故。应说十智总为一智。谓愿智能满所愿故。应说十智总为一智。谓尽智烦恼尽者身中得故。应说十智总为一智。谓无生智不退堕故。云何法智。答于欲界诸行诸行因诸行灭诸行能断道所有无漏智。此中诸行者。谓苦谛。诸行因者。谓集谛。诸行灭者。谓灭谛。诸行能断道者。谓道谛。能知欲界如是四谛。诸无漏智总名法智。又于法智及法智地所有无漏智是谓法智者。问何故复说此耶。答前虽说能断欲界诸行无间道。而未说加行解脱胜进道。今欲说之。此中法智者。谓三道法智。法智地者。谓三道法智相应俱有等法。复次能断道者。谓无间道法智。法智者。谓余三道法智。法智地者。谓四道法智相应俱有等法。及四法忍品。复次能断道者。谓能断欲界烦恼四道无漏法。法智者。谓余时所起所修法智。法智地者。谓彼相应俱有等法。次后类智准此应知。他心智等如文广说。应知其相。法智乃至道智于八智中一一摄几。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执诸法摄者。谓摄他性不摄自性。如分别论者。为遮彼执欲显诸法皆摄自性不摄他性故。作斯论。此中理趣如结蕴中已广分别。答法智摄法智五智少分。谓他心智苦集灭道智者。此中总说法智摄法智。然法智在六地。未至定者摄未至定者。乃至第四静虑者摄第四静虑者。又法智有四种。谓四谛智苦智摄苦智乃至道智摄道智。又法智在三世。过去摄过去。未来摄未来。现在摄现在。过去未来各多刹那一一自摄。即此法智摄他心智少分者。谓他心智有有漏。有无漏。此唯摄无漏。彼无漏复有法智品。有类智品。此唯摄法智品。故说摄彼少分即此法智摄苦集灭道智少分者。谓彼四智。各有法智品。有类智品。此唯摄法智品。故说摄彼少分。类智摄类智五智少分。谓他心智苦集灭道智者。此中总说类智摄类智。然类智在九地。未至定者摄未至定者。乃至无所有处者摄无所有处者。余广说如法智。他心智摄他心智四智少分。谓法类世俗道智者此中总说。他心智摄他心智。然他心智在四根本静虑初静虑者摄初静虑者。乃至第四静虑者摄第四静虑者。又他心智有有漏有无漏。有漏摄有漏。无漏摄无漏此有漏者。有曾得有未曾得。曾得摄曾得。未曾得摄未曾得。此无漏者有法智品有类智品。法智品摄法智品。类智品摄类智品。又此他心智通三世。过去摄过去。未来摄未来。现在摄现在。过去未来各多刹那一一自摄。即此他心智摄法智少分者。谓法智在六地。此唯摄彼在四根本静虑者。又法智有四种。谓四谛智。此唯摄彼道智。又彼道智。有别缘者。有总缘者。有缘现在者。有缘过去未来者。有缘自相续者。有缘他相续者。有缘心心所法者。有缘余蕴者。此唯摄彼别缘现在他相续心心所法故说摄彼少分。如说。此摄法智少分。说此摄类智少分亦尔。有差别者。应说类智在九地。此唯摄彼在根本四静虑者。又此他心智摄世俗智少分者。谓世俗智在十八地。此唯摄彼在根本四静虑者。又世俗智有善染污无覆无记。此唯摄彼善者。又彼善者有别缘者。有总缘者广说如前。此唯摄彼别缘现在他相续心心所法者。故说摄彼少分。又此他心智摄道智少分者。谓道智在九地。此唯摄彼在根本四静虑者。又彼道智有别缘者。有总缘者。广说如前。此唯摄彼别缘现在他相续心心所法者故说摄彼少分。世俗智摄世俗智他心智少分者。此中总说世俗智摄世俗智。然世俗智在十八地。欲界者摄欲界者。乃至非想非非想处者。摄非想非非想处者。又世俗智有善染污无覆无记。善者摄善者。染污者摄染污者。无覆无记者摄无覆无记者。又世俗智通三世。过去摄过去。未来摄未来。现在摄现在。过去未来各多刹那一一自摄。又世俗智摄他心智少分者。谓他心智。有有漏。有无漏。此唯摄彼有漏者故。说摄彼少分。苦智摄苦智二智少分。谓法类智者。此中总说苦智摄苦智。然苦智在九地。未至定者摄未至定者。乃至无所有处者摄无所有处者。余如前说。又此苦智摄法智少分者。谓法智有苦集灭道智。此唯摄彼苦智故说摄彼少分。如说。此摄法智少分。说此摄类智少分亦尔。如苦智摄一智二智少分。集智灭智应知亦尔。道智摄道智三智少分。谓法类他心智者。此中总说道智摄道智。然道智在九地。未至定者摄未至定者。乃至无所有处者。摄无所有处者。余如前说。又此道智摄法类智少分者。如前苦智摄法类智少分说。又此道智摄他心智少分者。谓他心智有有漏有无漏。此唯摄彼无漏者。故说摄彼少分。此中摄者。谓摄自性。自性于自性实有可得。不离不脱常住不空。恒为障碍故说为摄。

若成就法智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执。无实成就不成就性。如譬喻者。为遮彼执显成就性不成就性决定实有。故作斯论。若成就法智于此八智。几成就几不成就。答或三四五六七八谓苦法智苦类智忍时。无他心智成就三。有他心智成就四。此中三者。谓法智苦智世俗智。四者。谓前三加他心智。若未离欲染入正性离生者。尔时成就三。若已离欲染入正性离生者。尔时成就四。后诸所说准此应知。苦法智时。法智苦智成就现在未来。即一智体以对治故名法智。以行相故名苦智。世俗他心智成就过去未来。苦类智忍时。增见增慧增道。非智非名。尔时法智苦智世俗智或他心智。皆唯成就过去未来。以现在无故。后诸所说准此应知。苦类智集法智忍时。无他心智成就四。有他心智成就五。此中四者。谓法类苦世俗智。五者。谓前四加他心智。苦类智时增见增慧增道增智增名。谓类智名此苦智。名苦法智时已得故。集法智忍时增见慧道。非智非名。集法智乃至灭法智忍时。无他心智成就五。有他心智成就六。此中五者。谓法类苦集世俗智。六者。谓前五加他心智。集法智时增见慧道及智名。谓集智名此法智。名苦法智时已得故。集类智忍集类智灭法智忍时。增见慧道非智非名。所以者何。集类智时所得集智名。不异集法智时所得集智名故。尔时所得类智名。不异苦类智时所得类智名故。灭法智乃至道法智忍时。无他心智成就六。有他心智成就七。此中六者。谓法类苦集灭世俗智。七者。谓前六加他心智。灭法智时增见慧道及智名。谓灭智名灭类智忍。灭类智道法智忍时增见慧道。非智非名。所以者何。灭类智时所得灭智名。不异灭法智时所得灭智名故。尔时所得类智名。不异苦类智时所得类智名故。道法智乃至道类智时。无他心智成就七。有他心智成就八。此中七者。谓八智中除他心智。八者。谓前七加他心智。道法智时增见慧道及智名。谓道智名道类智忍。道类智时增见慧道。非智非名。所以者何。道类智时所得道智名。不异道法智时所得道智名故。尔时所得类智名。不异苦类智时所得类智名故。若成就类智乃至若成就道智。于此八智成就少多。如文广说应知其相。增见慧道及增智名。如法智中应知其相。然成就法智及苦智。以苦法智时为初成就。类智以苦类智时为初成就。他心智以离欲染第九解脱道。及无色界没生色界中有结生心为初成就。世俗智无初一切有情本成就故。成就集智以集法智时为初成就。灭智以灭法智时为初成就。道智以法智时为初。法类苦集灭道智。从初得后。乃至未般涅槃恒时成就。世俗智从不可知本际。乃至未般涅槃恒时成就。他心智已离欲染未生无色界未般涅槃恒时成就。是谓此处略毗婆沙。

若修法智亦类智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正理故。谓或有说。善染无记法皆有修义。为遮彼执显唯善有为法得有修义。云何知然。如契经说。善有为法应修非余。所以者何。若法智者为爱果故。精勤修习令渐增长。说名为修。唯善有为法能得爱果。谓得世间可爱异熟增上果故。亦得出世离系果故。诸有智者精勤修习。从下至中从中至上令速获得所求爱果。染无记法及善无为无如是用故不名修。或有拨无未来修义。谓过去未来俱无实体故。为遮彼执显定实有过去未来。现在能修未来善法。谓现在世胜善为因。引起未来诸善法得。由得彼法故说彼为所修。若无能修未来善者。则应无有得果等义。谓得果等时现在唯有一智未来修八智。现在唯有一行相未来修十六行相。现在唯有一刹那未来修无量刹那。现在或唯有有漏心心所法。未来修有漏无漏心心所法。或有现在唯有无漏心心所法。未来修无漏有漏心心所法。如是等事皆应不成。复次诸佛证得大菩提时。现在唯有尽智功德。若无未来修善义者。则应诸佛无一切智。勿有此等大过失故。必应许修未来善法。为遮此等种种异执。及显正理故作斯论。修有四种如前广说。此中唯依二修作论。谓得修习修。

同类推荐
  • 尤氏喉症指南

    尤氏喉症指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尧山堂外纪

    尧山堂外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忠志

    忠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经义模范

    经义模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神州侠影录

    神州侠影录

    架空世界,武侠幻想,大江湖不同凡响!血脉继承就是天命之子?不,陆缘说,我的命应该由我自己掌控。乱世挣扎,五族争霸,敢动我的亲人朋友,我就动你的天下!路过的朋友点进来,故事不好看,我请你吃饭哈哈哈!!
  • 绝代王座

    绝代王座

    宇宙万物从何处来,到何方去?生命的终极答案又是什么?千万年来,黑暗而永恒的星空像猜不破的谜语,直到有一天,天地突变,随之,一个惊人的秘密被揭开,原来,这世界本是一个虚妄……
  • 乱世星辰照九天

    乱世星辰照九天

    一个出生平凡的修士,获得逆天戒指,上古功法,一路高歌猛进杀大能,擒荒兽,登上顶峰,与上古五仙并列
  • 剑出太白

    剑出太白

    夜幕春秋,江湖冷雨,一杯温酒与君饮。关山夺路,天道炎凉,万类霜天竞自由。凡人步剑庭,一朝开窍便要做那望尘莫及的剑仙。邪魔一剑,外道一剑,天地一剑,诸天神佛还是一剑!
  • 甜妻袭来,接招吧!高冷BOSS

    甜妻袭来,接招吧!高冷BOSS

    被请到办公室喝茶还要被逼婚,小嫣表示也是没谁了。〞老公~晓晓说,她老公每天都用不同的方式宠她。我也要嘛~。〞慕公子淡淡地说:〝好,我也每天用不同的方式宠你。〞之后的一个星期偶们的慕公子每天在床上都用着绝不重复的姿式〝宠〞着小嫣最后小嫣连滚带爬的跑下床大喊:〝慕连霆我宠你大二爷。〞
  • 带着神级系统去旅行

    带着神级系统去旅行

    莫名其妙的被一位大神收徒了,苏小南表示:没事,淡定淡定!激活了一个系统,可是系统有点腹黑啊……苏小南表示:没事,淡定淡定!直到某天……“叮――恭喜执行者苏小南同学触发随机任务:打倒蛮山守护神兽!”苏小南:“系统!你他丫的怎么不去死!你让我这修为才大师一星的人去打修为神兽一星的守山神兽!这……真的好吗?”/哭丧脸“师傅……可否帮帮徒儿?”谁知师傅却冷喝道:“谁不知道你喜欢扮猪吃老虎?自己打去!”
  • 美女的无敌神医

    美女的无敌神医

    当个神医很烦恼,当个无敌的神医更烦恼,因为病人太多,唐钰实在是应付不过来呀!
  • 穿越在终极一班

    穿越在终极一班

    当看完了终极系列,穿越到了终极一班,该做些什么?杀魔?维护时空平衡?管我鸟事。
  • 特警的天后

    特警的天后

    原本平凡的XX市却出来一件件另众多明星名流闻风丧胆的事件,最近几个月,已经发生了几起名流被杀案,多为爆破而死。而一些名流中的权贵人士也被各种曝光。这是一个神秘的组织,没有人知道它有那些成员,他们是做什么的。但是他们有最新的武器装备,有很强大的情报组织。可以窃听任何人的通话以及电脑。女主:韩雨洁,当下最火明星,喜欢用钱解决一切事情,因躲避富二代明星池明凯的狂热追求,悄悄搬至市中心的一栋公寓,原本日子过得普普通通,每天赶通告,做护理。。。。。。直至隔壁搬来一个神秘男人——贺林浩男主:贺林浩,一个看式普通的上班族,却常为工作需要变换身份,是当今最神秘的特警部队成员之一,代号杰克。接到最新任务保护当下最火女星韩雨洁,搬到其隔壁。
  • 浮生叹浮生

    浮生叹浮生

    长奚,我来寻你了,这一次,你怎么选?云先生,我好像喜欢上了你了,可我不能回头,对不起……你已经杀了她一次了,放过她好不好……长奚!把她的魂魄给我……给我好不好……玄镜太黑太冷了……她受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