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95000000006

第6章 科普

(科普每周日更新,这也算一章。)

今天我们科普一下二战德意志最强战列舰卑斯麦的常识。

(内个图片插不上去,请大家自己查一下吧,十分抱歉!)

下面是卑斯麦战列舰的详细资料

俾斯麦-二战德国战列舰

俾斯麦号战列舰,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汉斯?布洛姆造船厂建造的,以前德国首相俾斯麦的名字命名的一艘王牌战列舰。该舰始建于1936年7月,1939年2月下水,1940年8月建成服役,是当时吨位最大的战列舰之一。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俾斯麦号战列舰

?外文名称

KMBismarck

?建造时间

1936年7月1日

?下水时间

1939年2月14日

?服役时间

1940年8月24日

?沉没时间

1941年5月27日

?标准排水量

4.17万吨

?首任舰长

奥托?恩斯特?林德曼

?国家

德国

?服役年限

1940年8月24日-1941年5月27日

?满载排水量

5.04万吨

命名起源

奥托?冯?俾斯麦(OttoVonBismarck)(1815年4月1日—1898年7月30日),普鲁士宰相兼外交大臣,是德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被称为“铁血首相”。俾斯麦是德国近代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普鲁士德国容克资产阶级的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自上而下统一德国(剔除奥地利)的代表人物。[1]

俾斯麦号战列舰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俾斯麦号战列舰(Bismarckbattleship)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海军主力水面作战舰艇之一,是俾斯麦级战列舰的一号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所建造的火力最强的战列舰。

俾斯麦号的战绩是在建成后第一次出海作战中于1941年5月24日的丹麦海峡海战中于开战后6分钟内击中了英国海军的精神象征,一战时服役到现在的胡德号的弹药库,导致其殉爆沉没。

英国皇家海军因此派遣了大量军舰前往拦截俾斯麦号,3日后,1941年5月27日被以“英王乔治五世”号、“罗德尼号”战列舰和“胜利号”、“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为首的60余艘英国皇家海军的各型军舰及数型飞机围攻后,因抗损性差,开战15分钟后主炮塔被击毁两座,30分钟后炮塔全部哑火。英国军舰对其进行了几小时炮轰后,俾斯麦号带着德国海军的希望沉没于大西洋底。

建造过程

该舰早在1932年代开始设计,原本计划在英德海军协定的限制内建造35,000吨级的战斗舰。但德国海军司令埃里希?雷德尔认为35,000吨级的军舰无法满足德国的需要,因此开始秘密研究建造更大型的战列舰。

当法国新一代的敦刻尔克级战斗舰开始建造后,德国为了同法国海军抗衡,决定建造排水量40,000吨以上的超级战列舰,当时的代号“F”。F号战斗舰在1936年7月1日在汉堡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安放龙骨,该舰随后被命名为俾斯麦号。其后在1939年2月14日下水、在1940年8月24日正式竣工。首任舰长为奥托?恩斯特?林德曼海军上校。

俾斯麦号服役时,标准排水量为41,700吨,超过英德海军协定规定的35,000吨。至于满载排水量,俾斯麦号及其姊妹舰提尔皮茨号已经达到50,900吨。相较于其他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因受基尔运河水深限制而显得比较宽,使它可在波涛汹涌的北大西洋上稳定地航行,另外载油量较大亦令其可参与类似太平洋上的远距离行动。

主炮为双连装8门47倍口径380毫米SK/C-34炮,其主炮最大射速很高,最小仰角射速为3发/分,最大仰角射速为2.3发/分,达到同期战列舰(包括任意角度填装的法国战列舰)的最高水平,在一战后建造的战舰主炮中属于中游,弱于大和、衣阿华和维内托级,和黎塞留级、南达科它级、纳尔逊级大致相当,但强于乔治五世级。

主炮塔采用前后对称呈背负式布局,舰桥前后各布置两座,射程亦不低于纳尔逊级的45倍口径16英寸主炮,性能在当时很先进。主炮穿甲弹采用“高初速轻型弹”,在中近交战距离拥有很好的威力,但远距离著靶存速性能相应降低,加上它的弹道低伸不利于远距炮战。但其装甲防护沿用“IncrementalArmorScheme”的旧设计模式(称为“全面防护”),导致其装甲厚度远低于纳尔逊级的355MM,拥有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防护尺度,其主装甲堡侧壁覆盖了70%的水线长度和56%的舷侧高度,同时装甲总重量达到同期战列舰中的最大比重,占标准排水量的38.2%。此外该舰在实现大防护尺度的同时,依赖大防护尺度提供的空间补偿,将主水平装甲安排在第三层甲板,让其与主舷侧装甲同时重叠在弹道上,使舰体要害部位的防护也得到了很大强化,超越同期建造的其它战列舰。

它的TDS(鱼雷防御系统)设计为抵御250千克TNT的水下爆破,实际上却可以抵御300千克hexanite烈性炸药(德国当时使用的制式鱼水雷用装药,由60%TNT与40%六硝基二苯胺组成,其威力约相当于纯TNT的107%。巴掌的译文将其误译为C4的主要成分******,结果令俾斯麦的水下防御能力凭空增长了至少三分之一。但话又说回来,300公斤hexnite仍旧是相当惊人的。)

总的来说俾斯麦级的火炮和装甲方案沿袭一战时的巴伐利亚级,比起同时代的英王乔治五世级和黎塞留级,大部分部位装甲薄了一点。坚固的焊接舰体和优质的装甲保护,以及30.8节的航速,令俾斯麦号能有效地吸引及相当程度上应付任何敌军战列舰。其主炮的威力亦可轻易地摧毁遇到的敌方护航运输队。以上条件可使俾斯麦号突破并进入大西洋的广阔水域,由德国油轮负责补给燃料,逗留在大西洋并攻击敌方护航运输队而不被英国及美国的航空器、潜艇及军舰发现。

详细参数

基本数据

舰长(米)250.5

舰宽(米)36

吃水(米)标准9.3、满载10.7

排水量(万吨)标准4.17、满载5.04

动力12x瓦格纳式高压重油锅炉、3x布洛姆?福斯式蒸汽涡轮机

最大功率1.50170马力

3轴三车螺旋桨推进

航速(节)30.8

续航力9280海里/16节、8525海里/19节、6640海里/24节

编制舰员2092人(103名军官)

武装4x双联装380毫米/52倍径SK-C/34主炮

6x双联装150毫米/55倍径SK-C/28副炮

8x双联装105毫米/65倍径SK-C/33/37高射炮

8x双联装37毫米/83倍径SK-C/30对空机炮

2x四联装20毫米/65倍径MGC/38对空机炮

12x单装20毫米/65倍径Flak30对空机炮

舰载机4x阿拉多Ar196水上侦察机

装甲侧舷装甲145-320mm、甲板50-120mm、防雷装甲45mm

首尾横向隔墙100-320mm、主炮塔130-360mm

副炮塔40-100mm、主炮座340mm、司令塔350mm

装甲总重量17450吨

舰名造船厂下水服役沉没

俾斯麦号(KMBismarck)德国汉堡布洛姆?福斯造船厂1939年2月14日1940年8月24日1941年5月27日

提尔皮茨号(KMTirpitz)威廉港战争海军造船厂1939年4月1日1941年2月25日1944年11月12日

作战经历

折叠突破大西洋

俾斯麦号的第一次及唯一一次的任务,是于1941年5月18日实行的“俾斯麦”号战列舰莱茵演习行动(Rheinübung),伴随的有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德国另外的主力军舰,包括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因机械故障或战损而不能参加该行动;而俾斯麦号的姊妹舰提尔皮茨号还未完成海上测试。

舰队由刚瑟?吕特晏斯(GüntherLütjens)海军上将指挥。德军的目标包括:尽量袭扰盟军的船舶以使英军暂缓派出护航运输队,令双方在地中海及北非的势力暂时平均;转移地中海的英国皇家海军力量令隆美尔及其部队由克里特岛入侵利比亚的计划风险减低。

英国海军部早已怀疑德军会突破大西洋,而俾斯麦号已经出发的消息亦被Ultra情报机关解密(破解恩尼格玛密码讯息)证实,并且瑞典巡洋舰哥得兰号已发现了俾斯麦号的行踪。在3日后,俾斯麦号于接近卑尔根的挪威格里姆斯塔峡湾(Grimstadfjorden)下锚时被喷火式侦察机发现并拍下了照片。皇家海军的战列舰及其他军舰己作好部署,密切留意俾斯麦号进入大西洋时将会途经的各条航线。

德军先取北航向,再取西北航向,成功平安无事地穿过挪威海,向格陵兰方向前进,驶向冰岛与格陵兰之间的丹麦海峡,即大西洋入口。

由于舰队的航线距离北极圈很近,因此英国航空侦察没有发现德国人。由于德国人的主要目标是运输队,吕特晏斯希望能在浓雾的帮助下悄悄地突入大西洋。

5月23日傍晚,德军被配备有雷达的重巡洋舰萨福克号及诺福克号发现,当时两舰正在丹麦海峡巡逻,期待德军的突破。对方舰只在短暂交火后,英军巡洋舰自知不是对手,被迫释放烟雾并退往德军的射程范围外,以雷达尾随德军。同时,俾斯麦号主炮射击产生的巨大震动导致桅杆上的凝结冰脱落砸坏其雷达,迫使吕特晏斯命令欧根亲王号行驶至舰队前方,为舰队提供前方的雷达搜索。该决定在之后使英军分不清德军舰只,因为两艘德舰自身的轮廓十分相似,舰身喷涂的伪装也一样。

折叠丹麦海峡

俾斯麦号战列舰下水5月24日,星期日,凌晨5时,德军舰队准备离开丹麦海峡,欧根亲王号的声纳探测到在左舷处有2艘未判明舰只。德舰立即做好了战斗准备。

英国拦截舰队包括刚完工的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及胡德号战列巡洋舰,由兰斯洛特?霍兰海军中将指挥。英国编队由胡德号打头阵,威尔士亲王号垫后。胡德号被视为皇家海军的骄傲,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巡洋舰,但其弱点是甲板装甲相当薄弱。

霍兰中将命令己方舰首对准德舰,以图尽快缩短双方距离。因为他知道胡德号的甲板装甲很薄弱,而假如炮战中双方距离超过10,000码的话,敌方的炮弹就很可能会落到己方军舰的甲板上,反之则会落到装甲带上。5时49分,霍兰命令向德军领头舰——欧根亲王号开火,因为英国人误将欧根亲王号当成了俾斯麦号。胡德号在5时52分主炮抢先开火,威尔士亲王号随后也向欧根亲王号开火。

直到打了2轮齐射后,霍兰才发现攻击的目标是错误的,立刻命令将火力转向俾斯麦号,但已浪费了很多时间,并造成了一些混乱。当时双方距离大约为12.5英里,即10.9海里左右。

5时55分,德国编队开火还击,集中火力攻击胡德号。由于英舰的错误判断,所以一开始炮击时并未命中德舰,反观德舰就没有犯这种错误,所以炮弹不断准确地向英舰射去。尽管霍兰拥有比德舰更强大的火力,但战场形势对吕特晏斯有利——由于英国战舰舰首正对德舰,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分别只能使用四门前主炮和六门前副炮,而德国军舰却能使用全部火力向英国人还击。

此时俾斯麦号发射第三次齐射,命中胡德号中部,造成救生艇甲板产生火灾,并迅速蔓延。霍兰中将此时意识到己方处于不利地位,于是命令左舵二十度,以发挥全部火力。6时整,胡德号刚完成转向,俾斯麦号进行第五次齐射,一发(一说2发)炮弹贯穿了胡德号的薄弱的甲板装甲,引爆了主弹药库。胡德号瞬间折成两半,迅速沉入海中,包括霍兰中将在内的1418名官兵阵亡,仅有3人获救。

德舰立刻将炮火指向威尔士亲王号。该舰舰桥遭一发15英寸炮弹击中,除舰长与一信号兵外所有舰桥人员阵亡。另外各处遭4发15英寸炮弹及4发8英寸炮弹击中,舰体受重创,数门主炮因故障与战损而无法发射,在重伤之下失去战斗力,被迫退出战斗。

德国人也为胜利付出了很大代价。俾斯麦舰中弹三发,位于舰艏的二号燃料槽受损破裂;左舷被命中一发水中弹(来自威尔士亲王号),导致左舷一座锅炉被击毁,2号发电机舱被水淹没,舰体首倾3°****9°,右侧螺旋桨尖出水,航速下降至26节。为日后被围歼埋下了祸根。

折叠追击

英国人很快确定了俾斯麦号的位置,并集结了大量的军舰前来围击,包括约翰?托维上将指挥的本土舰队及詹姆斯?索默维尔中将指挥的地中海H舰队。

1941年5月24日,俾斯麦号遭到从胜利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剑鱼式鱼雷机的攻击,被命中1枚鱼雷,但仅造成了轻微的损伤。

随后欧根亲王号继续前进,进入大西洋,俾斯麦号则转向前往法国圣纳泽尔以修理损伤。其后英国人差点失去了同俾斯麦号的接触,但舰长吕特晏斯的错误决定(吕特晏斯以为英军仍然知道他在哪里,所以向本土发了电报,该电报被英军截获)使英军再次发现了俾斯麦号。

折叠最后战斗

战前态势

1941年5月27日清晨,天空中云层低垂,6级大风正从西北方向吹来,令海面上波涛汹涌,俾斯麦号正以7节的航速摇摇晃晃的向西北方向开去。此时,这艘几天前还红透半边天的战列舰已经陷入无可挽救的绝境。

在1941年5月24日,俾斯麦号在丹麦海峡的战斗中击沉了英国海军著名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并击伤了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但是在与威尔士亲王号的战斗中,俾斯麦号自身也被对手的3发14英寸炮弹命中。具体损伤状况如下:水上飞机弹射器被摧毁,导致该舰无法放飞水上飞机;舰艏的燃料舱被击中,炮弹贯穿了舰艏左舷的60毫米装甲带(也可能是更低的位置),穿入燃料舱内,随后穿出了右舷,(根据幸存者的描述,炮弹在穿出右舷的时候发生了爆炸,撕开了一个直径达1.5米的破口。)在两侧的船体上撕开了两个大洞。

这不仅造成燃料的大量泄漏,而且导致了严重的进水,而进水又污染了舰内的部分燃料,这使该舰的燃料状况出现短缺;一发炮弹从水下命中了左舷的一个锅炉舱,弹体撞在锅炉舱外45毫米厚的防雷隔壁上并发生了爆炸,损坏了船体,产生的弹片和装甲碎片切断了舱内的蒸汽管道,随后大量的进水导致该锅炉舱关闭。

在1941年5月24日和5月26日,从英国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剑鱼式攻击机两次空袭了俾斯麦号。其中,5月24日胜利号的舰载机发射的一枚鱼雷击中了右舷前桅位置的船体,但是由于定深器失灵,这枚鱼雷只击中了该舰的主装甲带,并未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害。

而5月26日的空袭则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这次空袭有两枚鱼雷命中该舰。其中一枚鱼雷在左舷主装甲带下轮机舱外的位置炸开,VII号隔舱外的一段防雷纵壁的焊缝被撕裂,造成包括左舷传动轴通道在内的部分舱室发生进水。好在进水很快就被损管人员控制住了。另外一枚鱼雷从左舷命中了后部装甲隔壁之后约1至2米的部位,摧毁了操舵系统并损坏了螺旋桨,还导致方向舵被卡死在左转12度的位置上,同时还造成船体外侧严重损坏并伴有大量进水。损管人员很快就明白这一创伤是无法修复的,只能通过调整两侧螺旋浆的转速来勉强航行,但是航速大减。

由于此时该舰正在向东航行,西北方吹来的大风和洋流使海水不断灌入舱内,导致损管工作难以进行。因此德国人只得硬着头皮将战舰掉头向西北方向迎着风浪开去,以此减少进水,而那里正是英国舰队开来的方向。已经有名无实的“舰队司令”吕特晏斯将军悲痛的发出电报:我舰已不堪操纵,将战至最后一弹。

而在1941年5月25日夜至5月26日凌晨,英国舰队就已经开始开始提速追赶德舰。其中以多塞特郡号的命令最为夸张,马丁(Martin)舰长下令全速航行,准备截击俾斯麦号,并且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撞击对手。现由于鱼雷攻击机的功劳,英国人将得偿所愿,一场复仇之战即将开始。

1941年5月26日夜间至5月27日凌晨,数艘英国驱逐舰率先追上了俾斯麦号并开始用鱼雷对其进行攻击,而俾斯麦号也向对手回敬了猛烈的炮火。英国驱逐舰毛利人号(Maori)后来声称命中了1枚鱼雷,很多资料都将其计入命中数量中,并据此说明俾斯麦号水下防护对鱼雷的抵抗能力十分卓越。

不过事实上由于夜间能见度太低,双方发射的炮弹或鱼雷均未命中目标,包括枪炮官冯.穆伦海姆-雷希贝格男爵(von.Mullenheim-Rechberg)在内的德方幸存人员后来也证实夜间并没有鱼雷命中了俾斯麦号。倒是俾斯麦号的前甲板在夜间发生了一场小火灾,原因可能是由于照明弹落到了该处甲板上,火焰后来被海浪扑灭,很可能正是这一火灾使英国驱逐舰的舰员误以为鱼雷命中了目标。

但是俾斯麦号则由于这些骚扰而无法进行有效的损管,人员也没有得到休息。英国驱逐舰为避免损失,在日出前撤离了战场。此时,俾斯麦号全舰上下都弥漫着绝望的气氛,疲惫不堪的水兵们抱着听天由命的心态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揭开不沉战舰的神秘面纱——俾斯麦号战列舰最后的战斗。

此时,两艘英国战列舰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正从西北方向乘风顺水而来,水兵们摩拳擦掌,士气高涨。罗德尼号原本正在遂行为商船护航任务,但是与其说是护航,不如说是与商船同行更为恰当,该舰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前往美国的波士顿船厂进行整修。由于只是参加护航行动,因此罗德尼号没有携带满额弹药,这是该舰在后来的战斗中出现穿甲弹不足的状况的原因。不仅如此,该舰的锅炉此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故障,最大速度只剩下21节,船员中也有许多缺乏经验的新兵,因此该舰的整体状况可说相当不好。

在胡德号沉没之后数小时,该舰临时接到命令,中止了当前的护航任务,加入到了追击俾斯麦号的行列中,并于5月26日傍晚6点左右与乔治五世号汇合。而始终负责监视俾斯麦号的两艘重巡洋舰多塞特郡号和诺福克号则在西面继续履行着自己的任务。战列巡洋舰声望号虽然也在舰队之内,但是由于其装甲薄弱,并没有被投入到最后的战斗中去,而是遂行为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护航的任务。

这支舰队的司令官托维上将此时正坐镇在乔治五世号的舰桥,仔细的思考着当前的状况。他已经知道俾斯麦号受到了鱼雷机的打击,机动性肯定受到了很大影响,但是对于这个对手究竟还剩下多少战斗力则不是十分清楚。他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向正东方向航行,开过俾斯麦号的前方,拦在德舰的北面,这样可以用全部侧舷火力形成对德舰的T字型阵势。另一种是向东南方向航行,从西面接近俾斯麦号,由于此时正是日出后不久,东面的天空光线良好,正好可以衬托出德舰的身影,方便炮兵瞄准目标。经过一番权衡,托维下令舰队提速,向东南偏东方向开去,占领俾斯麦号西面的有利射击阵位。这可能是考虑到德舰仅有一艘,转向不受队列限制,因此占据T字头的价值不大。但事实上俾斯麦号此时已经不堪操纵,转向颇为困难,如果向正东方向进行拦截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不过英国人对此时状况的了解颇为有限,因此没有采取这一措施。

7点08分,托维上将下达了另一道命令,赋予罗德尼号在战斗中自由行动的权力。这可能是考虑到己方的参战舰艇数量并不多,而且对手也仅有一个,因此不必强迫各舰拘泥于相对缺乏灵活性的战列线。

8点20分,诺福克号重巡洋舰再次报告了俾斯麦号的方位,2艘战列舰按照这一方位修正了航向,向战场进发。战斗即将打响,军官们都开始对下属下达命令。英国军官按部就班的对水兵们下达了一系列教科书式的指令,而且作战条件令他们无可挑剔。而德国人则在做最后的准备,由于德国军舰上的105毫米高平两用炮和其他小口径防空武器没有任何装甲保护,在战斗中横飞的弹片将对暴露在甲板上的弹药以及操作这些武器的水兵造成严重威胁,考虑到这些武器对英国战列舰并没有什么威胁,因此舰长林德曼命令操作这些武器的水兵都撤下战位,躲进了有轻装甲保护的舱室里,作为其他部门的后备人员随时待命。

最后,8门380毫米主炮与12门150毫米副炮做好了战斗准备,对于英国人的数量则没有什么人太介意:在这种必败的战斗中敌人的数量究竟有多少并没什么区别,反正顶多也只能被击沉1次。相比于上一艘被贯之以“不沉战舰”头衔的塞德利茨号战列巡洋舰,俾斯麦号并没有碧玉锚地之外的浅海沙床可以垫底,在她的身下只有一个深达数千米的深渊——这是一个足以让任何一艘水面战舰万劫不复的深度,一旦沉下去可就再也没有打捞修复的机会了。

8点43分,罗德尼号的防空军官在大约25,000码的距离上望见俾斯麦号的身影出现在晨曦之中,汉密尔顿舰长只对舰员说了一句很简单的话:“前进,祝好运”。与此同时,在俾斯麦号上,警报声响彻全舰:左前方2艘英国战列舰!尽管这一天的风浪较大,但是战场上的能见度却出乎意料的好,俾斯麦号的枪炮官施耐德(AdalbertSchneider)和冯.穆伦海姆-雷希贝格男爵等人都很快就认出了2艘英国战列舰是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尽管这几乎是一场无悬念的战斗,但是紧张的气氛还是在双方水兵中迅速的蔓延,双方都忐忑的等待着炮声响起。

注1:曾经广泛流传的说法称该舰由于舵机卡死而无法转向,因此不得不向西北方向航行说法,事实上是不正确的。对于多轴推进的军舰来说,通过调节左右两侧螺旋桨的转速也可以进行转向。俾舰的螺旋浆虽有受损,航行能力剧降,但是勉强仍可使用,并非完全不能转向。

外科手术

(8:47—9:13)

上帝并没有过多的考验双方水兵的耐心。8点47分,罗德尼号率先打响了这次战役的第一炮,该舰在大约24000码的距离上使用A,B两座主炮塔的6门16英寸大炮对俾斯麦号实施了一次齐射。

1分钟后,英国舰队旗舰乔治五世号的前主炮群也发出了怒吼,一串14英寸炮弹呼啸着飞向远在23400码外的德国战列舰。

8点49分,英国军舰上的观测人员看见一团硕大的桔色火球在俾斯麦号的前主炮群上升起,片刻之后,在距离罗德尼号大约200码的地方升起了4条巨大的水柱,这标志着德国人开始还击了。就这样,在3分钟内3艘战列舰相继开始了炮击,而2艘英国重巡洋舰则依旧保持沉默,全速向她们的阵位开去。

由于交火距离很远,而且双方舰艇正在异向行驶导致迅速增加距离,这都给观测与火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麻烦。炮弹需要花费半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飞过约23000码的距离,而枪炮官们在观测到弹着点之后才能对弹道进行修正,因此双方的射击频率都比较缓慢。但是由于能见度良好,双方火控人员的测距工作整体来说都比较成功。

英国火控人员们在一开始似乎是过高的估计了俾斯麦号的航速,罗德尼号的头两轮炮击都落在海里,弹着点与德舰距离甚大。而俾斯麦号的前主炮群在第二次齐射中发射的4枚炮弹中有3枚从英国军舰上方一跃而过,但最后一枚炮弹则在距离罗德尼号仅约20码的海中爆炸,爆破的弹片飞上了罗德尼号的甲板,造成了一场小火灾,但是火势旋即被扑灭。(这发近失弹常常被误认为是命中。)而德舰后主炮群的4门主炮则由于射击角度的限制而无法指向罗德尼号,于是只能保持沉默。如果允许这两座炮塔独立射击,它们就可以向乔治五世号发射炮弹了,显然这是个出乎意料的情况,不过德国人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此后罗德尼号进行了成功的规避航行,躲开了德舰的第3拨炮弹。在交火中两艘英国战列舰相继向南转向,占据了位于德舰西侧的阵位。

在双方战列舰的大口径炮弹你来我往的时候,北面的2艘英国重巡洋舰继续全速向西航行,从俾斯麦号前方越过,然后转身南下,占据了德舰东侧的射击阵位。8点54分,急不可耐的诺福克号重巡洋舰在2万米的距离上开始向俾斯麦号的右舷发射炮弹,于是德国人陷入了被左右夹击的困境中。(注3)大约与此同时,罗德尼号的6英寸副炮也开始向俾斯麦号发射炮弹。

经过枪炮官们的修正,罗德尼号主炮的第三次齐射夹中了俾斯麦号。此时,俾斯麦号的厄运再次降临了。大约在8点58分到9点00分之间,罗德尼号在大约18000米的距离上进行了第4次和第5次齐射,共有2发16英寸炮弹命中了俾斯麦号舰体前部主炮群坐落的区域,导致前主炮群严重受损。

在德国人反应过来之前,诺福克号发射的一发8英寸炮弹命中了前桅楼,破坏了前部火控室。9点02分又有一发16英寸炮弹命中了前主炮群的B炮塔,这发炮弹贯穿了炮塔正上部180毫米厚的装甲板穿入塔内并发生爆炸,塔内2门主炮的升降装置被破坏,英国水兵们很快就观测到这2门主炮的炮口向上抬起到30度的最大仰角,这座炮塔也完全丧失了战斗力。就这样,开战刚刚15分钟,俾斯麦号已经丧失了一半的主炮火力和前部火控室。

9点04分,多塞特郡号重巡洋舰在18,000米的距离上开始向俾斯麦号射击。此后英国人的炮火越发精确,乔治五世号先前由于在弹着点识别方面发生了一些错误,导致一直没有得分,但在9点10分左右,该舰的主炮连续将5发14英寸炮弹送上了俾斯麦号的甲板,一连串的剧烈爆炸使俾斯麦号全舰都受到猛烈的震动,其中一发炮弹还将位于左舷的62号副炮炮塔的顶盖和侧后的围壁一起扯飞。

军士长(ChiefPettyOfficer)GerhardSanger很快接到报告,称62号副炮的弹药库内发生火灾,他急忙越级向损管人员JosefStatz直接下令马上往62号副炮弹药库里灌注海水以避免发生殉爆,此时仍有一些水兵没有逃出,不过为了保全军舰,也只能牺牲他们了。灌入舰内的海水迅速消耗了该舰的储备浮力,增加了舰体的吃水深度,并且使舰体向左侧倾斜的角度逐步增大。损管中心不得不向右侧舱室进行对称注水来恢复船体的平衡。位于右舷的副炮群在差不多同一时段里也遭到英国重巡洋舰8英寸炮弹的攻击,形势岌岌可危。

另有一枚16英寸炮弹命中了105毫米高炮炮弹的储藏室,导致其中的炮弹殉爆,还炸死了许多在附近舱室里待命的高射炮兵,熊熊火焰开始在舰体舯部甲板和上层建筑上蔓延。这些大口径高炮使用的弹药由于缺乏严密的保护措施,在战斗中多次发生殉爆事件,成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其中一次爆炸事件甚至将左舷的一座对空射击指挥仪完全肢解。事实上这也是德国大型军舰的通病之一,1940年在挪威的奥斯陆峡湾战沉的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也曾因此而大吃苦头,可惜俾斯麦号并未针对这一缺点进行任何的改进,于是这一幕悲剧在时隔一年之后再度上演。

此时,俾斯麦号后部火控站的第四枪炮官冯.穆伦海姆-雷希贝格男爵已经在舰内控制电话里听见前部火控站丧失战斗力的消息,随后就接到了舰桥发来的命令:由于前主炮群的2座炮塔已经丧失战斗力,前部火控仪器也已经被毁,因此只能由后部火控站控制后主炮群继续进行战斗。根据冯.穆伦海姆-雷希贝格男爵本人的回忆,他是在战斗开始约20分钟之后(大约是9点07分)接到这一指令的(而且这是整场战斗中他从指挥部门接到的唯一一条命令。),同时还表示后主炮在他的指挥下一共进行了4次炮击。根据英国方面大约在9点13分确认俾斯麦号丧失了有效的还击能力,随后暂停炮击并进行战术机动的情况来看,可以认为男爵对时间的估计是相当准确的。

冯.穆伦海姆-雷希贝格男爵立即就对C,D主炮塔下达了相关指令,并把打击目标改为乔治五世号,因为他已经观测了这个目标一段时间。2座后部主炮转向乔治五世号战列舰,双方此时的距离约为11000米。良好的能见度对男爵的测距工作起到了很大帮助,经过三轮试射,他已经测定了双方正确的距离,在第四轮炮击中俾斯麦号发射的炮弹在乔治五世号的两侧扬起了巨大的白色蘑菇状水柱,这意味着她夹中了对手。炮弹爆炸时发出的巨响使乔治五世号上的许多水兵感到非常紧张,担心被俾斯麦号的下一拨炮弹命中。

这是一个关键性的时刻,如果俾斯麦号能够再进行一到两次齐射,就很有希望命中乔治五世号。几乎与此同时(时间大约在9点12分),罗德尼号发射的一枚16英寸炮弹命中了俾斯麦号的舰桥,舰桥内的人员顿时死伤惨重,此后舰桥一再的遭到炮火的袭击。大约一分钟后,另一发大口径炮弹命中并贯穿了俾舰的后桅塔楼,将后部光学测距仪连底座一起扯飞,火控军官使用的目镜镜片也被震碎了。俾斯麦号的火控部门就这样丧失了指挥主炮的最后手段,沮丧不已的冯.穆伦海姆-雷希贝格男爵眼睁睁的看着良机逝去而无可奈何,只能下达了让最后2座主炮塔各自为战的命令。

至此,距开战后大约26分钟,俾斯麦号共计被命中2发8英寸炮弹,5发14英寸炮弹和4发16英寸炮弹,2座前主炮塔,舰桥,前后测距仪相继被毁。这意味着该舰继丧失有效机动能力之后,又丧失了统一的指挥与火控,基本丧失了战斗力。用“点穴”或者“外科手术式的打击”之类的词汇来形容这一时段的炮击可谓恰如其分,接下来等待俾斯麦号的将是多如牛毛的炮弹。

注3:有资料称诺福克号和多塞特郡号在9点之后才开始射击,但是根据英国方面的战斗记录,在9点左右即有8寸炮弹命中了前部测距仪。根据这一事实,诺福克号应该在9点之前就开始炮击,经过数轮试射之后在9点左右命中目标。

注4:亦有资料称英舰罗德尼号在8点50分左右进行了第3轮炮击并命中1弹,但是从当时双方的距离上看这显然不太可能,而且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这一点,英德双方的参战人员大都表示首次命中发生在9点左右。而且以当时参战的双方人员的回忆录来看,双方在初期相互炮击时的射击频率都很慢,俾斯麦号在8点49分到9点之间的约11分钟时间里也仅仅进行了6轮齐射,因此自8点47分开始炮击的罗德尼号在8点50分就发射了第3拨炮弹的可能性不大。鉴于这些情况,本文不采纳这一说法。

注5:JosefStatz,原为一名造船工人,1940年10月入伍,于1941年4月刚刚转到俾斯麦号上服役,在该舰的损管部门工作。他随舰参加了莱因演习行动,在俾舰沉没后被英国军舰多塞特郡号救起,卒于1999年6月24日。由于他当时在损管中心工作,并曾前往舰桥,因此对当时舰内的损伤情况提供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证词。

最后的抵抗

(9:13—9:31)

9点13分,罗德尼号暂时中止了炮击。3分钟后,罗德尼号在大约1万米的距离上用水下鱼雷发射管向俾斯麦号发射了1条622毫米鱼雷,但是未能命中。(注6)

此后鉴于俾斯麦号已经基本丧失了战斗力,英国战列舰大摇大摆的开始了战术机动,首先是罗德尼号向右舷转了个圈后掉头北上,与德舰的相对位置也由异向同舷改为同向异舷。而距离德舰较远的乔治五世号在停火后选择了向左舷回转北上的路线,这样也缩短了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俾斯麦号的后主炮群的2位炮长则不约而同的重新将距离较近的罗德尼号作为打击目标,陆续进行了一些零星的独立射击,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火控,无法对英国军舰造成太大威胁。而两艘英国战列舰在相继完成了转向之后,重新恢复了对德舰的炮击行动。

9点20分,战场之外的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开始起飞剑鱼式鱼雷攻击机,共有12架飞机陆续起飞,随后向战场飞去。

9点20分,乔治五世号的A炮塔的老毛病犯了,炮塔内的机械设备发生了极为严重的故障,在接下来的大约30分钟时间里竟然一炮未发!气急败坏的舰长当即下令全部副炮也要开始向俾斯麦号发射炮弹。该舰使用的14英寸主炮为维克斯公司的产品,其良好的射击精度经受了实战的检验,但是由于生产多联装炮塔的技术不过关,导致其可靠性较低,经常发生机械故障,这一问题一直到1943年才得到部分解决。但在这场战斗中,这类问题严重困扰着乔治五世号战列舰,使其在这场战斗中的很大一部分时间里无法完全发挥火力,并且间接延长了战斗的时间。

同一时间,诺福克号重巡洋舰转向东北,不久又转向西行,继续在较远的距离上发射8英寸炮弹。而正向东航行的多塞特郡号则向右舷转向,该舰的主炮“发言”较少,但却颇为精确,多次命中俾斯麦号的要害部位,给德舰上的人员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此时,罗德尼号正缓缓转舵向东,开始接近俾斯麦号。而俾斯麦号似乎已经不受控制,正遥遥摆摆的继续向西北方前进。

一拨又一拨的炮弹不断的飞向该舰,使其已经饱受炮火蹂躏的上层建筑再次遭到重大打击。残存的150毫米副炮此时依然在向对手喷吐着火舌,但是并没有产生什么效果。横飞的大口径炮弹很快就将它们一扫而光。舰桥和B炮塔相继被多发炮弹命中,一枚16英寸炮弹在舰桥前部非装甲舱室的顶上划开了一个可怕的裂口,还有一枚14英寸炮弹命中并贯穿了B炮塔的炮座,使得大火开始在炮塔内蔓延,后来还引发的剧烈的爆炸。非常令人意外的是,最早被炮弹命中的A炮塔此时倒没有再遭到什么重大伤害,塔内的炮兵们正在紧张的进行修理,试图让这座炮塔恢复战斗力。

大约在9点21分,正指向左舷前方的俾舰D炮塔被一枚14英寸炮弹命中正面,炮塔右侧的那门主炮立即失去作用,炮塔里还发生了不明原因的火灾。但在炮长FriedrichHelms的率领下,炮兵们仍然坚持用尚存的左侧身管发射了2发炮弹。随后烈火和浓烟很快就迫使全体炮组成员逃离了岗位,于是这成为又一座丧失战斗力的主炮塔。在此之后,D炮塔相继又被数枚大口径炮弹命中,其中2发贯穿了炮塔,另一发在贯穿了50毫米的露天甲板装甲后砸在了炮座上,由于这枚炮弹的被帽被露天甲板剥除,在小法线角的情况下对装甲的贯穿能力剧减,所以被220毫米的下部炮座装甲成功弹开。9点27分,A炮塔内的水兵们的努力获得了成果,380毫米主炮意外的进行了一次射击,将双方水兵都吓了一跳。

但是这只是回光返照,英国方面越来越凌厉精确的炮火彻底粉碎了德国人的抵抗,A炮塔很快就再度被打哑。9点31分,C炮塔又进行了一次齐射,炮弹再次落在了距离罗德尼号战列舰不远的地方,这是俾斯麦号主炮最后的绝唱,一发14英寸炮弹随即命中了C炮塔正面,虽然没有贯穿装甲板,但是使升降和转动系统遭到破坏,炮塔左侧的主炮无法继续使用,此时炮塔指挥官明白大势已去,只得下令全体成员撤离,于是这最后一座硕果仅存的主炮塔也丧失了作用。各个被贯穿的炮塔内部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火灾或者轻微的爆炸,为了避免更严重的殉爆,尚在坚守岗位的损管人员照例开始向几个弹药库里注水。

动力系统也在同一时段遭到重大打击,根据损管中心的幸存者JosefStatz的回忆,时间大约在9点20分到9点30分之间,有一发炮弹在右舷的一座锅炉舱内爆炸,造成少量燃油起火,另有若干水兵被泄漏的高压蒸汽烫伤。左侧的轮机舱也被炮弹命中,停止了运转。此时,这艘军舰完全成为一座漂浮的死亡之城,舰体向左舷倾斜的角度也继续稳步加大,然而她的战旗还在桅杆顶端高高飘扬,这就意味着战斗还在继续。不过这或许并不完全是勇气的体现,由于全舰已经失去统一指挥,船员已经陷入一片混乱,绝大多数部门都已经失去了掌握局面的能力。

此时,罗德尼号航向东北,驶过了俾斯麦号的左前方,双方的距离已不足6000米,而转向困难的俾斯麦号已经无法回避,摇摇摆摆的撞向英国人的炮口。刚刚完成了转向的多塞特号重巡洋舰也从东面开来,死亡的阴影顿时笼罩在德舰的周围。

注6:俾斯麦号的幸存者冯.穆伦海姆-雷希贝格男爵回忆说罗德尼号在大约1万米的距离上连续向俾斯麦号发射了6枚鱼雷并且无一命中。不过根据其他一些资料,罗德尼号只装备有2枚鱼雷,并且该舰的战斗报告表明,在当天上午10点左右曾经向德舰右舷发射了一枚,因此推断9点13分这个时点上英舰应该仅发射了1枚鱼雷。

注7:这发炮弹推定为英国重巡洋舰发射的8英寸炮弹,因为当时2艘英国战列舰均在德舰左舷一侧,因此命中右舷的炮弹势必来自英国重巡洋舰。这枚炮弹如果命中主装甲带以上的船体则必定会被主装甲带或者主装甲甲板阻挡,所以唯一的可能是在命中了主装甲带以下的船体并贯穿了船壳和防雷壁之后飞入锅炉仓的。至于燃油起火的原因则无法考证,可能是由于炮弹爆炸产生的火焰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被当时从锅炉或蒸汽管道内泄露出来的高温蒸汽引燃的。

注8:这发炮弹推定为英国战列舰发射的主炮炮弹,在贯穿了3层甲板之后落入轮机舱爆炸。原本在这样的近距离炮弹要贯穿50毫米厚的露天甲板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近距离飞来的炮弹落角太小,会被水平装甲弹开。但是此时船体的****增大了左侧来袭炮弹与露天甲板的夹角,使得从6000米到9000米这样的近距离上飞来的炮弹也有可能贯穿50毫米的露天甲板装甲。炮弹在贯穿50毫米的装甲后失去了风帽与被帽,并且导致弹道向下偏转,(根据美国著名专家NathanOkun的论述,上述情况均会减弱炮弹在接近垂直的弹着角度时的贯穿装甲板的能力,但是在大法线角的情况下则会增强的贯穿能力)随后贯穿了无装甲保护的第二甲板和80毫米厚的主装甲甲板(第三层甲板)飞入轮机舱。另一种可能是炮弹由水下命中了船体并穿入了锅炉舱,但是考虑到该舰当时已经向左倾斜,使左侧主装甲带深入水下,应当能够抵挡水下射弹的攻击,而且在这种近距离也很难将炮弹射入水下,因此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打靶

(9:31—10:21)

此时,俾斯麦号已经完全成为一条靶船,英国军舰围绕在周围,肆无忌惮的倾泻着各种口径的弹药。由于德舰上烟火缭绕,而炮弹的落点又十分密集,使得英国枪炮官们的观测工作遇到了很大困难,这一问题临时倒成了德国军舰的保护伞,降低了英国舰队的炮击效率。但是尽管如此,仍有相当数量的炮弹命中了德舰,大多数命中还是集中于上层建筑,其中又以前桅楼受创最为严重。

罗德尼号一边开火一边从俾斯麦号前方开过,此后就一直在俾斯麦号附近徘徊,并于无意中将打击重点变成了右舷。自无畏舰时代以来,还是首次在大白天出现如此近距离的战列舰之间的战斗(如果这还能被称为一场战斗的话)。

据JosefStatz回忆,执行军官HansOels在9点20分到9点30分之间的某个时点下达了打开通海阀的命令。这很令人费解,此时俾舰的主炮还没有丧失战斗力,C炮塔持续战斗到9点31分方被摧毁。据此推测,可能是JosefStatz对时间点的记忆或者估计略有偏差,下达这一命令的时间应该是在C炮塔被毁(9点31分)之后。另外还有几位生还的德国水兵回忆说曾经在舱室内遇到Oels,当时Oels对他们说全部主炮都已经无法射击了,所以必须弃舰自沉。由此看来,下达这一命令的时间的确应该晚于9点31分,这位执行军官才可能接到全部主炮均无法使用的报告,此后他离开了自己的岗位,这样他在舱内和别人说全部主炮均已无法使用的情况才合情合理。从逻辑上说,指挥官也不应该在军舰尚有还击能力的情况下下达自沉的命令,但是也有可能是这位执行军官对战局已经绝望,因此提前下达了弃舰自沉的命令。不过由于Oels本人未能生还(根据幸存者的回忆,这位执行军官最后被一发14英寸炮弹炸死在后部食堂),因此没有办法确定这一命令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下达的。

在下达了自沉的命令之后,HansOels很令人惊讶的离开了指挥岗位。不过将此称为擅离职守恐怕是不妥当的,根据其他幸存者的证词来推测,这应该是由于当时舰内的通讯系统失灵,即使下达命令也无法传递至其他部门的缘故。估计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应该是位于主装甲甲板以上的一些通讯缆线遭到了炮火的损坏。该舰由于主装甲甲板的位置过低,舱下空间狭小,不得不为此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不仅延长了防护区域的长度,而且导致许多电缆和通讯缆线都被放置到主装甲甲板以上,这严重降低了军舰的整体防护水平。在通讯设备随着战斗的进行而遭到逐步破坏之后,舰内联络状况也趋于恶化,最终使全舰陷入混乱。

当时舰内通讯系统失灵的情况得到了多方面的证实,很多人因此并没有及时收到或者根本没有收到弃舰自沉的命令。如冯.穆伦海姆-雷希贝格男爵就根本没有收到这条命令,他使用舰内电话联系其他部门,但却几乎全部打不通。中央轮机室的指挥官GerhardJunack则是从轮机控制中心收到了弃舰自沉的命令的,随后也和外界失去了联系。他只得一面派人去打听情况,一面率领轮机兵们匆匆开始做自沉的准备工作。可是直到自沉的全部准备工作都完成了,这些轮机兵们也没有接到任何进一步的指令。GerhardJunack这才明白通讯已经完全中断,于是只得下令所有水兵离开主机室,由机械长留下来在主机上安置炸药,设置了9分钟的起爆引信。直至机械长离开的时候,主机仍然在按照最后的命令的运转着。不久之后,已经逃到上层舱室的GerhardJunack听到从轮机舱里传来了炸药爆炸的声音。此时右舷的储备浮力已经用完,所有倾斜控制水箱里都已经注满了海水,损管中心的人员在通讯系统失灵之后也随即逃散,这时候后部火控站里已经急的团团转的冯.穆伦海姆-雷希贝格男爵把电话打进了损管中心,这次总算是打通了,拿起电话的正是JosefStatz,于是男爵询问他是谁在负责指挥军舰,具体状况如何。可是这位十分紧张的损管员却答非所问的告诉他损管部门的两位负责军官都已经逃离了损管中心,末了还说他自己是这个损管室里的最后一个人了,也得赶紧逃走。冯.穆伦海姆-雷希贝格男爵这才知道大事不好,尽管他仍然没接到弃舰的消息,但是事实上也并不需要这样的命令了。英国军舰的炮弹不断的落在俾斯麦号上,男爵认为躲在有装甲保护的后部火控站里要比冒着横飞的炮弹和弹片冲出去安全,所以决定暂时不离开岗位。而JosefStatz则意外的遇到了另外两名返回损管中心的战友,三人稍做商议之后决定冒险前往指挥塔确认一下情况。(返回的两位水兵的姓名是HeinzMoritz和ErichSeifert)

由于通讯不畅,弃舰的命令很快就在水兵中造成了严重的恐慌气氛。舰上的水兵大多是缺乏经验的新兵,在这种生死关头再也无法保持冷静,一古脑儿的向露天甲板上涌去。而许多舱门已经被关闭或者卡死,升降扶梯也已经停止运转,使下层舱室的许多水兵难以逃出,这更是加剧了水兵的心理压力,被困住的人从包括弹药提升通道在内的一切出口向上攀爬,不过罕有成功者。舰上的大多数军官很快就失去了对局面的控制,使得混乱状态变得不可收拾。有些幸运的人倒是很快就逃到了露天甲板上,不过糟糕的是由于没有人及时降下舰旗,不明就里的英国舰队仍然有条不紊的发射着炮弹,将这些逃到甲板上的德国水兵炸得血肉模糊。

9点40分,B炮塔内发生了一次剧烈的爆炸,估计是在塔内蔓延的火焰引燃了储存在炮塔后部的炮弹或者发射药包。剧烈的爆炸将厚达320毫米的炮塔后部围壁炸倒,火焰从炮塔顶端的各个破口里涌出,附近的木质甲板也开始起火,景象甚为惨烈。片刻后终于从狭窄的通道到达前部舰桥的JosefStatz等人意外的目击了这一场面,顿时惊得目瞪口呆。此后他们在舰桥附近还发现了两具军官的尸体,Statz认出其中一个正是半个多小时前,当62号副炮的弹药库里起火时,直接越级向他下令向该舱室注水的军士长GerhardSagner,此时他已经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9点50分左右,随着俾斯麦号舰向左侧的倾斜度不断加大,已经残破不堪的前主桅即将油尽灯枯。此时桅楼的左侧又遭到2枚大口径炮弹命中(估计是乔治五世号发射的14英寸炮弹),再次严重破坏了桅楼的建筑结构,导致桅楼随后从中折断,轰然向左舷倒下。尚在舰桥的JosefStatz等人也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但都幸免于难。9点54分,乔治五世号的主炮终于摆脱了各种故障的困扰,能够发扬全部的火力打击俾斯麦号。在过去的34分钟里,两座四联装主炮塔里的八门主炮饱受卡弹或者回转机构失灵之苦,严重限制了弹药投放量,大大降低了炮击效率,只有那座2联装主炮塔的运转还算正常。

10点左右,罗德尼号向俾斯麦号的右舷发射了本舰的最后一枚622毫米的鱼雷,后来舰员声称这枚鱼雷命中了目标,但是未能得到其他证据的佐证,不能肯定是否真的如此。当时德舰自身烟火缭绕,其周围则是弹如雨下,在一片混乱之中谁也说不清楚具体的状况。

10点整,一发14英寸炮弹贯穿了有145毫米装甲带保护的左舷上部船体,在穿过了几个舱室后飞入后部食堂并爆炸,食堂内原本鼎沸的人声顿时被凄惨的哀鸣与呻吟取代。有超过100名在食堂及附近舱室内避难的德军官兵被炸死,另有不明数量的舰员受伤。(也有资料称这发炮弹造成的死亡人数高达200!)死者中包括了前面提及的执行军官HansOles,此人在大约半小时前下达了打开通海阀的命令,不过不清楚他具体是在什么时间退到后部食堂的。据目击者的描述,他是在升降扶梯和餐厅之间的某个位置被炸死的,当时他正在向餐厅里的人喊着说立即弃舰。这一记命中也得到了英国方面的证实,并且很可能是当天由单发炮弹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最高记录。

10点14分,罗德尼号停止了炮击。

10点15分,皇家方舟号上起飞的12架飞机飞临战场上空,乔治五世号上的高射炮兵大吃一惊,误以为是德国飞机赶来支援,立即用高炮向飞机发射炮弹,不过并未击中。此后的联络消除了这些误会。这些飞机并未找到向德舰投弹的机会,德舰上弥漫的烟火以及如雨点般落在德舰周围的炮弹迫使飞行员们打消了抢头功的念头,悻悻而回。这也说明英国舰队缺乏足够的沟通和协调,使这些鱼雷机空跑一趟,如果此时英国军舰能暂停射击,让这些鱼雷机能够顺利的发起进攻,那么这场战斗将立即结束。

10点21分,乔治五世号停火。

死刑

(10:21—10:39)

此时大多数英国军舰的燃油状况均已告急,德国潜艇和远程轰炸机随时可能出现的消息更是令英国人坐立不安。托维上将也明白该是结束战斗的时候了。于是上将下达了最后一道作战命令:所有有鱼雷的军舰全部驶向俾斯麦号,将其击沉。此时只有多塞特郡号重巡洋舰上还携有鱼雷,早就憋得不耐烦的马丁舰长火急火燎的拍马杀来,结果他们干了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蠢事。

10点25分,多塞特郡号行驶至距离俾斯麦号右舷约3000米的位置,舰员们已经一秒都不肯再等了,他们在几乎毫无干扰的情况下向德舰发射了2枚533毫米鱼雷。两枚鱼雷在海面上划出两条白线,直奔目标而去。不久,在俾斯麦号舰桥右后侧船体的位置,2支巨大的水柱腾空而起。尽管这两枚鱼雷的定深较浅,但是由于德舰向左倾斜时抬高了右侧的船体,因此这两枚鱼雷应该是命中了右舷接近船底的部位。多塞特郡号的水兵们得意洋洋,准备观看德舰沉没时的壮观景象。然而事与愿违,已经严重****的德舰依旧没有沉没。原因很简单,此时德舰的左舷大量进水,处于向左翻覆的过程中。命中右舷的鱼雷非但对这一过程毫无帮助,反而在无意中义务充当了俾斯麦号的临时损管,鱼雷爆炸产生的巨大能量撕开了右舷的下部舰体,造成大量的进水,起到了平衡注水的作用,暂时延缓了俾舰的翻覆。

有一种传统的说法称,在这一段时间里俾斯麦号的副炮仍在向英国军舰发射炮弹,这实际上是不太可能的。当时在右舷确实还有一座150毫米副炮完好无损,不过此时舱下的水兵在执行军官下达自沉命令的时候应该就已经逃散,而通海阀也已经打开了许久,很难想象在弃舰命令下达约1个小时之后还会有人呆在下层的弹药库和操作间内,继续向副炮塔上提升炮弹(这还得是在电力供应没有中断并且弹药库仍然没有被海水淹没的前提下)。而左舷的情况更糟糕,不要说150毫米副炮,就连一门可用的105毫米高炮都没有了。不过有资料显示德舰上有极少数的轻型高炮当时仍在射击。

如今笔者无从得知马丁舰长是否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在10点35分,多塞特郡号观测到俾斯麦号****大约15度,露天甲板左舷一侧有相当部分已经没入海面以下,这与JosefStatz的描述基本一致(此人在英国军舰停止炮击之后用一条绳梯从舰桥爬了下来,在10点30分左右投海逃生,后被多塞特郡号救起)。海水从左舷的所有弹孔和破口上灌入舱内,使舰体继续稳步向左倾斜,事实上此时已经可以断定该舰无可挽救了。10点36分,多塞特郡号从大约2000米的距离上向俾斯麦号的左舷发射了一枚鱼雷,这枚鱼雷的定深很浅,在大约2分钟后命中了位于烟囱左侧露天甲板以下的船体(也很有可能是直接命中了露天甲板)。爆炸的巨大威力对附近的上层建筑,上部船体和露天甲板均造成重大破坏,露天甲板和上部船体被撕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大量海水涌入船体内,迅速填满了俾舰缺乏水密结构的上层舱室,4万多吨的庞大身躯顿时轰然向左倒下。

折叠灭亡

陨落

追击俾斯麦号的战斗过程1941年5月26日,俾斯麦号再遭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的“剑鱼”式鱼雷轰炸机空袭,被3枚鱼雷击中,其中1枚击中舰尾,沉重的结构受到损坏后向下压迫到舵机,导致俾斯麦号的舵角卡死在15度。这使俾斯麦号已无法回避英国舰队的攻击(在海流和风的影响下,俾斯麦只能向北北西方向前进,而这是英军的包围网中央),速度再度降低,而且很难控制航向。

1941年5月27日晨,英军的主力追击舰队赶到,包括英王乔治五世号与罗德尼号战列舰及诺福克号和多特塞郡号用炮弹、鱼雷轮番对操纵失灵的“俾斯麦”号进行轮番攻击。于八点左右俾斯麦号进入战列舰主炮射程,两舰迅速接近,并用其16英寸及14英寸主炮轰击俾斯麦号。俾斯麦,前后火控站先后被击破,甚至在前20分钟内舰艏的两门主炮就先后报废。事实上,从战斗开始,到战斗结束,俾斯麦号一直只攻击罗德尼号,但是15英寸炮无法贯穿“BIGSEVEN”中以惊世骇俗防护能力著称的纳尔逊级战列舰罗德尼号。俾斯麦号被最少数十枚,甚至上百枚大口径穿甲弹以及数百枚小口径炮弹击中,加上至少1枚鱼雷。最后的一枚16英寸炮弹是在极近的距离发射的(大约3,000码)。但直到10时25分俾斯麦号仍然没有沉没,甚至引擎尚在运转。在没有希望的情况下,德国人开始准备自行炸沉军舰以避免被俘获。英国多塞特郡号重巡洋舰随后在近距离发射了3枚鱼雷,全部命中。10时36分,俾斯麦号终于沉没于布雷斯特以西400海里水域。“永不沉没的战舰”沉没了,大西洋海成为它的水下坟墓。前后,皇家海军派遣了大量军舰前往拦截俾斯麦号,包括多达8艘战列舰及战列巡洋舰,和2艘航空母舰,即皇家海军约半数的力量,才最终将俾斯麦号击沉。英军指挥官托维上将在战斗后说:“就像一战时的德意志帝国海军一样,俾斯麦号进行了一次最勇敢的战斗,抵抗着数倍于己的敌人,以至于在她沉没时她的旗帜还在飞扬。[2]

(资料来源于百度。)

同类推荐
  • 网游之我想当大侠

    网游之我想当大侠

    他连续被评为武林之中最不能惹的玩家。他的恶名从爱尔兰到契丹,从中原到蒙古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只要提起他的名字,十大帮派上下皆怒,武林江湖哀鸿遍野。而李阳的梦想却是当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真正的侠之大者。
  • 网游之我是败家子

    网游之我是败家子

    “任务1:24小时内败家1000W。任务奖励:200积分任务失败:性功能-10”“尼玛!!我要败家!!我要挥霍!!”王磊。-----------------------------------------------------看网瘾少年如何挥霍败家
  • 王者荣耀之银龙荣耀

    王者荣耀之银龙荣耀

    子航是一区天梯榜第一的荣耀王者,对电竞职业有着无限向往,无奈在一次与战队成员打战队赛时撞车了五个现役职业选手,被对方虐的体无完肤。从此不再有打职业的想法,在大学校园里,认识了一群和他一样热爱王者的朋友,在一次高校联赛中,让他再次对着电竞职业有了冲击的渴望......
  • 下班后的异世界NPC生涯

    下班后的异世界NPC生涯

    现在是下班后的休息时间,您即将与全球各地的玩家一同进入的这款游戏,目前共有三种入场方式:1.作为被神选中的异世界勇者加入游戏盘,必须完成神交付的任务,信仰的神祗一旦确认,无法轻易变更。2.成为一名自由冒险者,自由自在地开展您的冒险之旅。3.化身成为一名您所选择的原住民(NPC),阵营、信仰、技能初始与所选NPC固定,拥有一定的基础设备使用权限,后期可以更改阵营及信仰。初始出生地村镇区域内所有NPC好感度提升500。这是一个在不同神祗信仰体系下,各方势力相互碰撞的世界。然而对于一个下班后仅为了休闲而游戏的玩家来说,王鹤自然是要选择成为……这是一个扮演NPC,运用头脑和技术在玩家,NPC,神祗三者间畅快游戏的故事。(一本稍微有点不一样NPC、伪DND以及灵气复苏小说,请放心食用)
  • MC冒险:土豪村庄

    MC冒险:土豪村庄

    咸仁是一位Minecraft的游戏玩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咸仁发现并买下了一台终端机。正好,他的表弟尾奇也来凑热闹,想来和他一起玩终端机,本来只是想试试真人模拟游戏,结果两人却进入了一个新世界......
热门推荐
  • 他与她的相遇直到消逝

    他与她的相遇直到消逝

    他曾经遇见她,她曾经治愈他,最后都会消失
  • 水的事情

    水的事情

    “天星诗库”是我社重点打造的诗歌品牌,精选60年代、70年代生的诗人,首辑推出的《水的事情》是诗人潘维的自选诗集,以少女、时间里的江南和作为审美化生存的诗歌为主题,辑合了诗人创作的发表的代表作和呈现江南水乡之生命体验的精彩诗篇。
  • 逃婚女官的逆袭

    逃婚女官的逆袭

    言子衿,王朝总兵之女,母亲亡故,被宣召到王宫做女官。一夕之间姨母获罪,自己被迫远走他乡逃婚。十年后,凤凰涅磐,华丽回归,众人惊觉,这个女人早已不是当年的那个柔弱的小女官了。当她载誉归来,王朝却依然将她视为可以捏圆搓扁的小角色,皇后下旨赐婚太子,言子衿表示“呵,谁拿她当根葱啊,搞不清楚状况的女人。”后宫妒忌陷害,她微微一笑,“演得可真不错,你不去当戏子真是屈才了”“当年你为了让我坐稳这个位置,不惜以命相搏,如今你有难,我自然可以倾全域之力相帮!”且看王朝女官如何华丽逆袭。
  • 回眸有春风

    回眸有春风

    21世纪宅女一觉醒来竟然变成腹黑女配!?从默默无闻到万人唾骂的魅惑九尾狐,呈浅鸠邪魅一笑,妖王争夺战,勇斗各路白莲,拐走完美男神回家当压寨夫君!?谁说配角永远是配角,高能系统携狐妖少女在线精分!这边风还在轻轻的吹,某狐泪奔“我想回家啊啊啊!!!!”
  • 三尖月盾

    三尖月盾

    侠必胜武,武侠当为侠武。且看,前有金古梁温,后有四空法师。
  • 付费总裁:老婆难再逃

    付费总裁:老婆难再逃

    这该死的女人!竟然在完事之后留下一万块钱给他,很好很强大!重重误会后,发现原来是婚约早定未婚妻,到了结婚时她却人间蒸发!再回来时她竟然不知廉耻的同时成了大哥和二哥的地下晴人!手里还牵着一个酷似他三哥的臭屁小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 四象天机

    四象天机

    玄武仙帝抱起小孩童,慈祥的说道:“孩子,你的命真苦。”十年后,小孩童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他西望大海,幽幽叹道:“若是我能够成为最强者……”从此,一位少年搅乱了四象天地的平静,少年逆乱天机,征战四方,最终踏上了最强者的道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绝帝录

    绝帝录

    前世到达修炼顶端的玄正天缺意外发现新世界不了异族人要侵略仙界玄正天殊死之际悟道得到那个人的帮助隔开两界为新生世界换来生机。
  • 安家南宋

    安家南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幼安老弟,卿有诸葛之才,孤有铁军百万,凡日月所照,皆我炎黄子孙安家之处!”耿京言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耿京连忙打断“陆游老兄,可不能这样写诗,我汉家儿郎已经打到关外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