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刚来到维也纳时,受到同行排挤,但是依然坚持创作。可命运似乎总在捉弄他,在他遭到社会排挤时,又让他双耳失聪。对于音乐家来说,耳朵就是生命,但是贝多芬没有倒下,他又站起来,拿起笔,带着痛苦创作,在生命末端留下了传世之作——《欢乐颂》,让世人铭记住了这份伟大的感动。
一个遭受家庭生活不幸和社会排斥以及病痛折磨的人,要么在孤独和痛苦中死亡,要么不屈不挠地抗争,而贝多芬属于后者。他的伟大正是他隐忍痛苦创作的音乐,是为苦难的人们写的,他用痛苦换来的欢乐来安慰人们,这才是一份真正不朽的伟大。
总之,每一个想要成功的人,都应该向那些能够战胜自己命运的成功者学习,培养自己顽强的意志,拥有坚韧不屈的性格,人生的黑夜终将过去,迎接我们的将是美好的明天。
口顽强的人,都有一种不屈于命运、勇于挑战自我的个性特点,这也是一个人坚强性格的具体表现。在我们的生命进程中,总有许多看起来难以跨越的鸿沟,只有具备了顽强的意志,勇敢地挑战自我,才能突破命运的羁绊,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要想成功,就要学会忍耐
对于具有坚强性格,常常能够耐心等待成功机会的人,未来是充满希望与光明的。耐心地等待,是垂钓成功的秘诀,多少希望因等待而成就美好,多少美好梦想因能够等待而变成现实。学会忍耐,便是铺下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在研究了500个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把欲望变成同等金钱的过程中,坚韧是一个基本因素……缺乏忍耐、坚韧和毅力,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数千人的经验已经证明,缺乏忍耐、坚韧和毅力是大多数人常见的共同弱点。”
的确,自古就有“功亏一篑”“功败垂成”之说,其意就是指有的人不能忍耐等待成功的过程,在大功告成之际,却走向了失败。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给一些4岁小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则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却选择等待。20分钟,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长的,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最终他们吃到了两颗糖。
这个实验后来一直继续了下去,那些在他们几岁时就能等待吃两颗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而不急于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了一颗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当这些孩子上中学时,性格上出现了明显的差异。
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再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的表现,研究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在后来的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
在追逐幸福的过程中,很多美好的东西在诱惑着我们,我们必须克服这些美好的诱惑,让自己坚强起来,同时也要抗拒那份甜蜜,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
无数历史证明,要想成功,就要学会忍耐。忍耐精神是坚强性格必不可少的特质表现,同时也是一种为人处世谋略的运用。有人曾提出“99度加1度”的成功公式,就是说烧水烧到了99度,最后再加1度水就烧开了。这最后的1度最为关键。聪明的人,等他人把水烧到99度,自己再加上这最关键的1度,成果就可以共享。可惜的是,我们身边的很多人却是在将成功之水烧到99度时,放弃了这最后的1度;然后转到别处再烧99度,等到只差1度了,就又放弃了。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便使自己陷入了失败的怪圈,离成功越来越远。因此,学会忍耐,养成坚强的性格是走向成功最为关键的一步。
一名世界著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应行业协会和社会各界的邀请,他将在该城中最大的体育馆作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那天,会场座无虚席,人们在热切地、焦急地等待着当代最伟大的推销员作精彩的演讲。当大幕徐徐拉开后,人们看到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
这时,大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对着铁球“咚”地敲了一下,再用小锤“咚”地敲了一下。大球纹丝不动,大师却不以为意。人们奇怪地看着,大师就这样自顾自地敲下去。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
大师却不闻不问,只管一小锤一小锤地敲击着,大概在进行到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妇女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接着,吊球在老人一锤一锤的敲打中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它的巨大威力强烈地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大师开口讲话了。他的告别演讲只有一句话:“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做什么事情,成功都需要时间来推进,这时耐心与坚持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人取得了人生的成功,就因为他比别人多忍耐了一下;而另一些人失败了,就是因为他耐心还不够,没能坚持到最后。因此,如果我们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养成凡事有耐心、不急不躁的好性格,这样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顺,成功也就指日可待。
在人生的奋斗过程中,人们往往对成功的方法趋之若鹜,而恰恰忽视了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细节,这就是成功需要自己能够耐住寂寞,学会等待和忍耐。等待不是虚度光阴,而是成功的前奏,是在为成功蓄积力量。
别让自己打败自己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有翻不过的山,也没有越不过的河。只是因为不相信自己能力的人太多了,世界上才有了“困难”这个词。
一些成功学研究大师分析了许多人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天时不利,也不是因为能力不济,而是因为自我心虚,自己成为自己成功的最大障碍。有的人缺乏自重感,总觉得自己这也不是,那也不行,对自己的身材、容貌不能自我接受,时常在人面前感到紧张、尴尬,一味地顺从他人,事情不成功总觉得自己笨,自我责备,自我嫌弃。有的人缺乏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有的人缺乏安全感,疑心太重,对他人的各种行动充满戒备。有的人缺乏胜任感,工作中缺乏担当重任的气魄,甘心当配角。有的人反其道而行之,为掩饰自己的缺点或短处,夸张地表现自己的长处或优点……这些人们真正的敌人是他们自己。
生活中,没有人总是一帆风顺,我们总是会遇到较困难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情,有些人会知难而退,强迫自己去接受挑战,而更多的人却是采取逃避的态度,把它无限期地往后搁,最终一事无成。
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可谓数不胜数。只有把自己置于一种不能回头的境地,才能百分之百地激发出体内的潜能,成功的希望也会因此大大增加。
前苏联“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10岁时,染上了猩红热,持续几天的高烧,引起了严重的并发症,使他几乎完全丧失了听觉,成了半聋子。他默默地承受着孩子们的讥笑和无法继续上学的痛苦。他的父亲是个守林员,整天到处奔走,因此教他读书写字的担子就落到妈妈身上。通过妈妈耐心细致的讲解和循循善诱的辅导,他进步得很快。可是当他正在充满信心地自学时,母亲却患病去世了,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他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他不明白,生活的道路为什么这么难?为什么这么多的不幸都落到了他的头上?他今后该怎么办?父亲抚摸着他的头说:“孩子,要有志气,靠自己的努力走下去。”
年幼的齐奥尔科夫斯基从此走上了真正的自学道路。他从小学课本、中学课本一直读到大学课本,自学了物理、化学、微积分、解析几何等课程。就这样,一个耳聋的人,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教授指导的人,一个从未进过中学和高等学府的人,由于始终如一地勤奋自学、刻苦钻研,终于使自己成了一个学识渊博的科学家,为火箭技术和星际航行奠定了理论基础。
由此可见,有的人之所以不去做或做不成某些事,不是因为他没这个能力,也不是客观条件限制,而是他内心的自我想象首先限制了他,是他自己打败了自己。古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客观世界不断地向前发展,社会不断地前进,因此有志者必须不断地自强,不断地更新自己。
有两个人结伴穿越沙漠,走至半途,水喝完了,其中一人因中暑而不能行动,同伴把一支枪递给中暑的那个人,再三吩咐:“枪里有五颗子弹,我走后,每隔两小时你就对空中放一枪,枪声会指引我前来与你会合。”说完,同伴满怀信心找水去了。躺在沙漠中的中暑者却满腹狐疑:同伴能找到水吗?能听到枪声吗?会不会丢下自己这个“包袱”独自离去?
夜暮降临的时候,枪里只剩下一颗子弹,而同伴还没有回来。中暑者确信同伴早已离去,自己只能等待死亡。想象中,沙漠里秃鹰飞来,狠狠地啄瞎了他的眼睛,啄食他的身体……终于,中暑者彻底崩溃了,把最后一颗子弹送入了自己的太阳穴。枪声响过不久,同伴提着满壶清水,领着一队骆驼商人赶来,找到了中暑者尚为温热的尸体……
那位中暑者不是被沙漠的恶劣气候吞没,而是被自己的恶劣心理毁灭。很多时候,打败自己的不是外部环境,而是自己。
哼很多失败是因为人们在放弃的时候,不知道他们离成功已经有多近了;有些事人们之所以不去做,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而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很多时候,只要我们坚持了,就一定能成功。
永不言败才能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