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44600000045

第45章 人际影响(1)

人际交往与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必然伴有人际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即群体与个体或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影响。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群体或称团体,是指通过人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态。这种组织形态会对个体成员施以种种影响,从而使个体对特定事物所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发生明显转变。有时这种影响作用相当强烈,以致与个体单独存在时形成鲜明对比。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制约

一个群体要维持相应的组织形态,要实现中、长期组织目标,必须制订一定的规范、准则或约定俗成的纪律条例,以凝聚群体成员、统一行为方向、形成合力,同时约束个体的涣散言行。因此,群体环境对个体具有制约作用。这种制约作用能使个体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进而自觉地调节自身行为。当然,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其行为并不都能转向积极方面。有时在群体制约下,个体为与群体相一致,其行为(或工作)效率反而会自觉地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著名的“霍桑试验”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梅奥发现,14名男工在聚集工作条件下完成的工作量6不及分散工作条件下完成的工作总量。进一步调查发现,在聚集工作条件下14名男工会约定一种默契的工作定额(标准),谁工作过分卖力,超过了约定的工作定额,就会受到同伴们的暗示,甚至冷落、讽刺或打击,处于孤立境地,造成心理上的沉重压力。为了避免使自己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每个成员都信守承诺,严格控制自己的工作进程,既不太快也不太慢,使整个小组的工作总量维持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水平上。该例说明,群体确实对个体有制约作用,因个体屈服于群体压力,只得自我调节、自我约束。

二、感染

群体工作环境对个体工作进程的制约,实质上也体现了感染作用,即个人在群体气氛的感染下,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操作速度。不过,感染多半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在群体气氛影响下,个体不知不觉受到感染,逐渐使自己行为与群体成员相一致。

感染首先体现在情感上共鸣,尔后表现出相应的行为、活动。人际间的感染取决于彼此间在经验和体验上的相似性。经验相近、体验相似,彼此的共同点就多,就容易相互感染。感染也取决于情感强度,强烈事件引起的情感活动,具有动人心魄的感染力,容易在群体成员中产生连续性情感反应,使原本无动于衷的成员情不自禁地接受影响,以至整个群体作出相同的情感反应,产生相似的行为举止。例如,群体中的某一成员因家中遭到不幸事件,哀伤与悲恸感染了其他成员,以至使大多数成员作出相同的情绪反应。在这种群体情绪感染下,即使某些对受害者原本有矛盾的成员在此时也会一反常态,给受害者以安慰、劝说或钱、物支援。

感染既会产生积极的共鸣作用,也会产生消极的趋同作用,这取决于感染源的性质及其群体成员的理智分析和判断。不同的感染源会激起不同的情绪状态。充满激情的演讲会使人们群情激昂,消极悲观的诉说会使人们情绪低落。当然,感染反应主要取决于接受者对感染源的分析、理解。即使面对相同的感染源,不同的人往往会采取不同的行为反应。

总之,人处在群体中,多少会受群体气氛和情绪状态的感染。感染可以通过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形式,也可以在情景诱发下,采取激烈、冲动的形式。感染有积极意义,健康有益的感染源能使个体趋同于群体,增强群体的凝聚力;感染也有消极意义,使有害的感染源在群体成员中扩散,致使群体涣散,离心离德,处于失控状况。因此,我们要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善于对感染源进行辨识,要接受具有积极意义的感染,而拒绝具有消极意义的感染。

三、促进与干扰

心理学家特瑞布莱特早在1897年就发现,孩子在放风筝时,单独一人放和与其他孩子一起放,其效果有明显区别。几人一起放能使彼此的行为更为迅速,作业更为有效。以后,心理学家奥尔波特于1924年进一步发现,从事简单、容易的工作时,几人一起从事要比个人单独从事的效率高得多。这种由于他人在场和参与,增进个人行为反应效果的现象,社会心理学家将其称为“促进”。

与此相反,许多心理学家(如奥尔波特(1924);戴希尔(1930);皮森(1933)等)发现,人们在从事比较复杂和困难的工作中,他人在场和参与则会降低作业效率。尤其在体育比赛、表演、演讲、考试、竞赛时,因他人的存在和参与往往会对参加者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使他们技能(或水平)无法得到正常的发挥。这种由于他人在场,对个人完成作业起抑制作用的现象,社会心理学家将其称为“干扰”。干扰的大小与个体的个性特征有关,性格外向、善于交往的人不容易受群体成员的干扰,而性格内向、处事拘谨的人容易受群体成员的干扰。

至于促进和干扰的心理机制,心理学家对此作了不同解释。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他人在场与参与能增强人的动机(内驱力),强烈的动机有利于促进简单操作的效率,而对推理、记忆、问题解决之类的复杂的思维操作会构成严重干扰。这种解释大致与生活经验相符合。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他人在场与参与所引起的竞争和评价,会使人紧张或涣散,进而对作业效率起促进或干扰作用。

群体影响下的个体反应

个体在群体成员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都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通常以三种形式得以反应:

一、从众

所谓“从众”,是指个人受到群体的影响或压力,使其在知觉、判断、信仰和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早在20世纪30年代,谢里夫在“游动错觉”实验中发现,被试在判断亮点移动距离时会受群体的影响。至20世纪50年代,经著名心理学家阿希的多次知觉实验,明确证实“从众”现象是客观存在的。阿希的实验是这样的:7名被试围坐在桌子周围,其中6人是阿希故意安排的假被试,只有一人才是真正的被试。主试依次向被试呈现18套卡片,每套二张,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段。每呈现一套卡片,均要求被试判断并说出A、B、C三线段中哪一条线与标准线段等长。回答时,7位被试须按顺序分别进行,其中真正的被试被安排在倒数第二位。前6套卡片呈现后,所有被试都作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套卡片呈现开始,假被试故意作错误选择,由此观察真正被试作何种选择。结果表明,真正被试有追随多数人的意见作出错误判断的倾向。阿希反复进行此类实验,其结果大致相同,从而证实“从众”是个体对群体影响产生的一种普遍性反应。

个体在群体成员影响下之所以会产生“从众”心理,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主要鉴于三个原因:第一,人对事物作出判断或选择时,既要凭借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又要凭借即时所获的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和知识。尤其当自己缺少知识经验和参考构架、判断模棱两可、缺乏信心时,更容易受他人影响,滋生“从众”心理,以多数人的判断作为自己的判断或模仿多数人的行为;第二,人有归属的需要,主观上有追求与群体规范相一致的倾向。一般说来,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人在群体中的处境不会太尴尬;相反,喜欢标新立异者往往会遭到孤立和惩罚。因而大多数人即使在确认自己正确,多数人错误的情景下,也不愿成为越轨者,与群体意见相对抗,以至表面上仍会采取从众行为。除此之外,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个性品质、群体规模、群体凝聚力以及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等都是影响从众与否的重要因素。

所以“从众”作为个体对群体影响的反应,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同是从众者其内在的心理活动不尽相同。有的人毫无主见,人云亦云,完全随波逐流,追随他人。这种人表面从众,内心也赞同,没有心理冲突;有的人原先有个人主见,但在群体影响下在接受众人意见的同时放弃了自己观点。这种人表现从众,内心也比较平静,也没有心理冲突;有的人有个人主见,开始还试图坚持己见,然而迫于群体的压力,不得不接受众人意见,但并未放弃自己见解。这种人表面从众,内心不服,心理冲突严重。

对从众心理及其行为应作具体分析,对于那些遵循、依从合理的规章制度、先进的社会规范和正确的理论导向的从众行为,我们应加以提倡与支持;相反,对于那些遵循、依从不合理的规章制度、落后的社会规范和错误的舆论导向的从众行为,我们应给予劝说和制止。因为,这是每一个坚持真理和原则的人应有的态度和立场,也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二、服从

服从是个体接受群体影响所作出的最为常见的行为反应之一。个体之所以会服从于群体,主要出于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传统教育塑造了个体的服从意识。在家庭中我们从小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服从意识的灌输。听话的孩子就能得到父母给予的情感和物质的满足,这成为强化因素,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了导向作用。此后,这种服从意识又经学校和工作单位的进一步强化,使其成为成年人的一种习惯。

第二,群体的规范与准则迫使个体服从。任一相对稳定的群体都有要求成员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当个体加入某一群体之后,其言行须与群体组织的要求和标准保持一致,这是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与制约作用。而个体正是在长期服从规范和准则中,调控与改变自己,使自己与群体其他成员相一致。

第三,群体约定俗成的惯例或权威人士的影响力迫使个体服从。尤其是职位高、权力大、手中掌有奖励和惩罚行事权的领导,更容易使下属采取服从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服从者多半是为了获得某种物质的或精神上的满足或避免惩罚而表现出的行为。

由此可见,服从不同于从众。服从的发生源于规范和权威的强制,是一种被迫行为,而从众的发生源于个体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是一种自发行为。当然,服从和从众往往交织在一起,两者不能截然分开。

同类推荐
  • 调血压自控自防自疗

    调血压自控自防自疗

    本书是《家庭养生保健必备》系列丛书之一,此丛书对三十种常见癌症从病因、病症表现、实验室检查、药膳方精选、并发症以及辩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人们对癌症有正确详细的理解,从而使患病者能够摆正心态,走上健康之路。
  • 名中医经验撷菁

    名中医经验撷菁

    作者将多年来学习研究、临床实践及与师友交流时所收集的众多著名医家的临证经验,从证治经验、方药运用、辨证思路三个方面进行了分类整理,详细梳理,是不可多得的中医医验精华。本书内容丰富,论述详尽,实用性强,适合于临床中医师、中医药学临床研究者及中医药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 简明家庭经络保健手册

    简明家庭经络保健手册

    宋成运、黄海主编的《简明家庭经络保健手册》以现代家庭最常见的一些病症为主线,系统介绍了人体经络的基础知识,打通经络的方法,家庭养生穴位,改善亚健康状况的方法,以及常见皮肤病、五官科病症、骨骼肌肉疼痛、呼吸系统病症、消化系统病症、生殖系统病症、儿童常见病症、中老年常见病症的经络保健方法及经络美容方法。《简明家庭经络保健手册》中介绍的调治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突出,具有可学性与操作性强的特点,适用于广大群众居家日常保健和疾病的辅助治疗。
  • 防治高血压从每天做起

    防治高血压从每天做起

    本书细致讲解了高血压病患者一日生活要点及宜忌,使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预防或减少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希望阅读本书能帮组您深刻理解和认识到高血压病的危害,了解其防治方法。
  • 人体24小时使用手册

    人体24小时使用手册

    《人体24小时使用手册》以《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结合每天24小时人体的变化规律,建立起了一套科学、系统的养生理论。除了从中医理论的角度阐述了24小时相应时间的养生要点和实践方法外,还从膳食调配、运动宜忌、身心和谐等角度作了有益补充。这套养生方法易学易用,只要在每天的24小时里对应使用,就能起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另外,《人体24小时使用手册》也是都市大忙人必备的养生美容、防病保健的宝典。
热门推荐
  • 腐烂的救赎

    腐烂的救赎

    他们活在我们无法理解的世界中,却习以为常。他们的思想根深蒂固,知识改变不了他们。我难道就要像农村里的万千少女一样,在琐碎中消沉,在俗尘中磨灭……
  • 武林至尊传奇

    武林至尊传奇

    莫非武林中人,怎知武林中事。一场武林中的争斗,关系了两个少年的命运。张一,李笑的快意江湖。
  • 末日神罚

    末日神罚

    公元2060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地球面临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人类文明已经汲汲可危,南屿岛上,一场激烈的战斗,突然天空出现一片耀眼白光,人类的军事力量在一瞬间消失。海怪肆虐,异人以人类为食,异兽横冲直撞,强者一出,一统洪荒,文明是重生还是毁灭?在此一战!对作品有兴趣的书友,想吐槽的朋友,到群里一聚。本书作者向广大书友发出最诚挚的邀请!醉月狂歌书友阁群号:42321847
  • 漩涡长门重生在都市

    漩涡长门重生在都市

    一次意外的车祸成就了世界未来的巅峰。重生后的长门,会给这个世界卷来怎样的腥风血雨?好看的话,就给推荐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孟忧无悔

    孟忧无悔

    看着自己的朋友一个一个的死去,最后连敬爱的师长也死去了,却什么都做不了,明明什么都不记得了,还要执着的走那条未见光明的路。为了一个执念,让更多的人死去,值得吗?后悔吗?
  • 穿越超古未来

    穿越超古未来

    主角是来自于二十世纪的人物,因为感情受挫,所以决心自杀,可不料因为自己佩戴的玉佩,莫名的掉进时空黑洞,经历了古代以及现代的爱情,最后找到真爱,幸福的生活了下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拳世界的恶魔先祖

    一拳世界的恶魔先祖

    方乾穿越恶魔先祖体内,战力无双,一拳惊天。女儿为魔界至尊,统领万军,孙子是魔界新星,战绩骄人,孙女妩媚动人,一笑倾城。面对如此可怕的事实,为了人类的安全,我必须从源头抓起,一定要好好的“鼓励”她们。“呵!女儿,太天真了,你以为区区十万魔兵就能打败人类吗?人类的数量是十亿啊!放弃吧!”“呵!孙子,今天的你依旧不行呢,只能吼杀区区猛虎,这种事情普通人类都能办到的。你太弱了!”“呵!孙女,放弃吧,你这样的长腿大柰子,人类根本就不喜欢的呢!想诱惑人类,做梦吧!”
  • 无限之死寂

    无限之死寂

    无限的世界里,是死亡还是活着,是友情还是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