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34000000055

第55章 耳鼻咽喉口腔科病治疗法(1)

一、耳部疾病

肾开窍于耳,肾气通于耳,胆和三焦经络俱汇入耳中。所以耳部疾病与胆(肝)、肾有关。耳部的急性炎症,多属胆(肝)和三焦实火,治疗应清泄肝胆实火;耳部慢性炎症,多属肾经虚火,治应滋阴降火。

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中医称为“耳脓”,多因外感风热火毒所引起;如热毒留恋不清,迁延不愈,或愈后反复发作,则转慢性。

【诊查要点】

1.急性中耳炎:一般以小儿为多,往往发病急剧,恶寒,发热,头痛,耳底跳痛,病儿哭闹不安,如果鼓膜穿破出脓,则疼痛很快减轻,一般经过2~3周后痊愈。

2.慢性中耳炎:多先有急性发作病史,以后反复发作,耳内流脓或稀或稠,持续不断,经久不愈。多伴有头昏、耳鸣、听力减退。

3.检查:鼓膜呈急性充血,穿孔时可见搏动性脓液涌出。鼓膜紧张或中央穿孔。

【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一)急性期恶寒发热,头痛,耳底跳痛,流脓稀黄,或为血性脓液,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风清火。

方药:柴胡清肝汤加减。柴胡、龙胆草、薄荷各5克,牛蒡子、黄芩、山栀、夏枯草各10克,银花15克,血性脓液加生地15克,丹皮10克。

(二)慢性期分两种证型。

1.阴虚火旺表现为脓水清稀、头晕、耳鸣、听力减退。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5克,一日3次。

2.肝经湿热经常发作,耳底肿痛,流脓稠厚,最多。

治法:清肝利湿。

方药:龙胆泻肝丸,5克,一日3次。或改汤剂服。

二、中成药

银黄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

三、局部处理

急性期或慢性期脓液稠厚者,以水剂为宜,黄连(或黄柏)滴耳液,每日3~4次。

用前应将脓液拭净。

慢性期脓水稀少,可用粉剂红棉散吹入耳底,一日3次。用量宜少,每次用药前要清洗耳道,防止药粉堆积,堵塞引流。

四、慧缘效验方

(一)活田螺一只,挖开盖头,加入冰片少许,放入清洁小盘内,待有水渗出,取水滴耳,一日3次。适用于急性期鼓膜未穿破者,有清凉止痛消炎作用。

(二)鲜金丝荷叶(又名虎耳草)或鲜穿心莲洗净,捣烂取汁,加入微量冰片,滴耳内。适用于脓多者。

如脓液青绿稀薄,气味恶臭,经久不愈,x光摄片见乳突部骨组织有破坏阴影者,属胆脂瘤型中耳炎,应手术治疗。

五、佛禅疗法

每日禅定二次,每次30分钟。

每天颂大明咒二次,每次10分钟左右。

每日六观想一次。

外耳道疖

外耳道疖中医称为“耳疔”,多由挖耳、浸水,耳道上皮损伤或软化后,感染火毒所致。中耳脓液长期刺激亦可引起。

【诊查要点】

1.有剧烈跳动性耳痛,如以指压耳屏,牵引耳郭,则疼痛加剧。

2.外耳道软骨段呈局限性红肿,凸起,如已溃破则有脓液可见。附近淋巴结肿痛。

3.严重时可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

【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银花、地丁、蒲公英、连翘、黄芩、赤芍、山栀各10克,龙胆草5克。

初起畏寒发热有表证者,加牛蒡子、薄荷。

二、中成药

银黄口服液1支,每日3~4次。

牛黄消炎丸成人10克粒,每日3次。

三、局部处理

红肿未化脓者,用30%黄连(或黄柏)水棉球冷湿敷,经常更换。

脓肿形成者应切开引流。以后每天用3%过氧化氢清洗,涂黄连膏。

四、佛禅疗法

每日禅定二次,每次30分钟。

每天颂大明咒二次,每次10分钟左右。

每日六观想一次,念大明咒三十遍。

耳门瘘管

胚胎时发育畸形,在耳屏前有一小孔,瘘管深浅不一,最深的可以通到中耳或鼻咽部。

【诊查要点】

1.此瘘自幼即有,可单侧或双侧同时存在。耳屏前有一小孔,有时分泌带有臭味的脂状物。

2._旦感染,局部红肿热痛,溃后脓液不断。不易愈合,愈合后容易复发。

【治疗方法】

此病不感染时没有症状,病人不来治疗,亦无需治疗。

一、局部红肿热痛,敷金黄膏,内服清热解毒剂,以免炎症范围扩大。

二、脓肿形成时应及时切开引流。

三、溃后,注意引流通畅,有脓腔者要扩大创口。每天用五五丹粉或引流条换药,以腐蚀炎性芽和瘘管壁,脓少后改九一丹,只要坚持换药,一般都能愈合。反复发作者同样处理。常因瘢痕化不再复发。

耳道异物

常见的是蚊蝇、小虫等飞入耳道,或儿童玩弄豆粒、果核、沙粒、纸团塞入耳道。

【诊查要点】

1.小而无刺激的异物可不引起症状,大的异物可引起听力障碍、耳鸣、反射性咳嗽。

2.吸水陛异物,胀大可刺激和压迫外耳道,引起炎症和疼痛。

3.动物性异物,因在耳内骚动,引起痒、痛、耳鸣等不适感。

【治疗方法】

一、一般宜用异物钩将异物取出。

二、活动的昆虫,用菜油或眼药水滴入耳道,待虫死后用镊子取出。

三、圆形异物不能用水冲洗,视情况采用异物钩、镊子取出,或用回形针弯成“U”形套出。

3.鼻甲肥大,滴收敛剂后可缩小。

【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治法:疏风宣肺。

方药:苍耳子散加减。苍耳子、辛夷、白芷、藿香各10克,薄荷、橘梗、菖蒲各5克。

鼻流清涕为风寒,加麻黄3克,羌活、荆芥各10克。

鼻流黄涕为肺热,加黄芩、桑白皮各10克,生石膏30克。

二、局部处理

1%~2%******溶液滴鼻。

鲜鱼腥草、苍耳茎叶、辛夷花各3克,薄荷2克,冰片微量,研末装入瓶内。用少许吹入患侧鼻孔,每日3次。

三、针灸疗法

体针:迎香、合谷、列缺、印堂。

耳针:内鼻、肾上腺、额。

四、佛禅疗法

每日禅定二次,每次30分钟。

每天颂大明咒二次,每次10分钟左右。

每日六观想一次。

鼻窦炎

副鼻窦炎中医称为“鼻渊”。由外感风火热毒阻于鼻窍而成。如热毒留恋不清,反复发作,则转为慢性。

【诊查要点】

1.急性期:鼻塞,流黄脓涕,眉额或眼眶下压痛。鼻腔黏膜充血肿胀,中鼻道有积脓。常伴有形寒发热,头昏头痛。

2.慢性期:不同程度鼻塞,眉额胀痛不适,脓涕不断,味臭,嗅觉减退,头昏头痛。上中鼻道有脓性分泌物。

【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治法:疏风宣肺,清热解毒。

方药:辛夷清肺饮加减。辛夷、黄芩、山栀、麦冬、牛蒡子各10克,银花、鱼腥草各15克,生石膏30克,薄荷5克。

慢性期,去牛蒡子、薄荷,加苍耳子、藿香、白菊花各10克。

二、中成药

藿胆丸5克,一日3次。

三、局部处理

30%黄连水或黄柏水滴鼻。

1%******溶液滴鼻,收缩鼻甲,通畅引流。

四、慧缘效验方

鲜鱼腥草50克,煎服,并用鲜草捣汁滴鼻。

鹅不食草,煎浓汁,澄清滴鼻。

五、针灸疗法

合谷、内庭、上星、少泽。

六、佛禅疗法

每日禅定二次,每次30分钟。

每天颂大明咒二次,每次10分钟左右。

每日六观想一次,念大明咒十遍。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中医称为“鼻鼽”,由于肺虚卫气失固,抵御外邪能力减弱,风寒乘虚入侵所致。

【诊查要点】

1.多在吹风受凉时突然发作,鼻痒,鼻塞,连续喷嚏,流清水样鼻涕。

2.鼻腔黏膜苍白、水肿。

【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治法:补肺固表,祛风散寒。

方药: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味。生黄芪15克,防风、白术、桂村、白芍、苍耳子各10克,炙甘草5克,生姜2片,红枣4枚。

初起风寒重,加麻黄3克,细辛2克。

病久气虚甚,加党参、诃子各10克,五味子5克。

二、中成药

补中益气丸10克,一日3次。

玉屏风口服液1支,一日3次。

鼻炎灵冲剂1包,一日3次。

三、慧缘效验方

鹅不食草研末,用凡士林调匀,涂纱布卷上塞鼻。

蝉衣研细末,每服3克,每日3次。

四、针灸疗法

体针:上星、合谷、肺俞、迎香。

耳针:内鼻、肾上腺、额、内分泌。

五、佛禅疗法

每日禅定二次,每次30分钟。

每天颂大明咒二次,每次10分钟左右。

每日六观想一次。

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中医称为“鼻藁”,俗称“臭鼻子”。由肺经有火,日久肺燥阴伤,鼻失滋养所致。

【诊查要点】

1.鼻腔宽大,黏膜干燥萎缩,嗅觉减退。

2.结有黄绿色脓痂,具有特殊臭味,痂块堵塞时感觉鼻塞。

3.伴有头昏、头痛、鼻腔及咽喉常感干燥,在脓痂脱落时,可引起轻度鼻出血。

【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治法:养阴、润燥、清火。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北沙参、麦冬、玄参、花粉、黄芩、石斛、桑白皮、白菊花各10克,鱼腥草15克,生石膏30克。

鼻血加侧柏叶、生地各10克。

二、中成药

千柏鼻炎片4片,一日3次。

藿胆丸5克,一日3次。

三、局部处理

(一)用生理盐水洗鼻腔干痂,减少臭味。

(二)用麻油、菜油、蜂蜜经常涂鼻腔,润燥和保护鼻黏膜。

(三)黄连10克,煎浓汁1小酒杯,大蒜1瓣,捣烂加水取汁数滴,混合滴鼻。

四、针灸疗法

体针:印堂、合谷。

耳针:内鼻、肾上腺、额。

五、佛禅疗法

每日禅定二次,每次30分钟。

每天颂大明咒二次,每次10分钟左右。

每日六观想一次。

鼻息肉

鼻息肉中医称为“鼻痔”,由鼻腔或鼻旁窦长期受慢性炎症刺激而成。

【诊查要点】

1.鼻腔内可见到灰白色或粉红的半透明新生物,表面光滑柔软,触之无感觉,不易出血。

2.巨大息肉可使鼻梁变宽,外形臌大饱满而如蛙形。

3.鼻塞涕多,嗅觉减退,头昏头胀。

4.如息肉表面粗糙不平,或有溃疡及出血现象,要考虑恶性变,应做活组织病理检查。

【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积极治疗鼻腔疾病,以免息肉除去后再生。

2.局部治疗。

(1)硇砂散用水或麻油调成糊状,涂在棉片上,贴在息肉的表面或根部。枯矾粉用法同上。

(2)大的息肉,应手术摘除,再用上药可减少复发。

二二、佛禅疗法

每日禅定二次,每次30分钟。

每天颂大明咒二次,每次10分钟左右。

每日六观想一次。

鼻前庭炎、鼻前庭疖

鼻前庭炎中医称为“鼻疮”,鼻前庭疖中医称为“鼻疔”,均由肺炎熏灼而成。

【诊查要点】

1.鼻前庭弥漫性红肿、糜烂、结痂。如有局部性隆起、肿痛及有脓头出现,则为鼻前庭疖。

2.鼻腔痒、痛、干燥不适,常因挖鼻而引起鼻出血。

【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治法:清泄肺火。

方药:黄芩汤加减。黄芩、山栀、麦冬、桑白皮、野菊花各1d克,银花、连翘各15克,生甘草5克。

鼻出血加生地、丹皮各15克。

二、局部治疗

鼻前庭炎用黄连膏涂鼻腔。

鼻前庭疖先用黄连膏涂,脓头成熟后,不能用力挤压,用镊取出,消毒药水揩拭干净后再涂药膏。

三、中成药

银黄口服液1支,每日3次。

黄连上清丸5克,每日2次。

牛黄解毒片2~4片,每日3次。

四、佛禅疗法

每日禅定二次,每次20分钟。

每天颂大明咒二次,每次5分钟左右。

每日六观想一次,念大明咒十遍。

鼻出血

鼻出血是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小量出血称“鼻衄”,严重出血不止称“鼻洪”。

【诊查要点】

1.外伤引起的,有外伤史,鼻腔内可见伤口。

2.因各种鼻炎引起的,鼻腔可见到糜烂及溃疡。

3.因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血液病等引起的,有相应的病史和全身症状。

【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一)外伤引起的,服三七片、云南白药。

(二)因鼻腔炎症溃破、糜烂引起的,内服清火凉血止血剂。清肺火如黄芩汤,清胃火如清胃汤加白茅根、茜草根、藕节之类,火盛者加大黄、芒硝。

(三)因全身性疾病引起的,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二、局部处理

(一)冷湿毛巾、冰袋敷额及鼻根部。

(二)三七粉、云南白药、血余炭、白芨粉,用棉球蘸药塞入鼻腔。

(三)明胶海绵或止血淀粉海绵填塞在出血处。

(四)1%******溶液、1:1000"肾上t腺素溶液,棉片浸湿填塞。

(五)如出血量较多,可从前鼻孔填塞凡士林纱布条,压迫止血。如出血部位靠后,可采用后鼻孔填塞法。用凡士林纱布卷成长形纱布条,直径约1.5~2cm,长约6cm,在纱布条中间,用长粗丝线一根线扎紧,两头留等长二根丝线,消毒备用。使用时,先用细导尿管沿下鼻道插入,至口咽部时用海绵钳夹住拉出口腔,以油纱布条一根线扎住导尿管,拉出导尿管;自口腔中引出长线,拉紧长线,油纱布条反折,其中心部分即紧紧嵌于后鼻腔中,压迫出血点;将线头系在纱布卷上,用胶布固定于面颊部。口中的一根线,可以入软腭以下剪断。填塞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取出时剪断前鼻孔的固定线头。待油纱布条逐渐松动后,再用止血钳夹住露在口咽部的线头,将线连同纱布球经口内拉出。

鼻腔异物

多见于儿童,在游玩时把豆粒、珠子、纸片之类塞入鼻孔所致。

【诊查要点】

1.症状依异物的性质、大小、形状及停留的时间长短而定。常见鼻塞、脓涕带血、鼻臭等异常现象。

2.在清除鼻腔分泌物后,一般即能发现异物。金属异物如果在鼻腔检查不到,可做X线照片检查。

【治疗方法】

取出异物的方法要随物体的形态而定。

一、如果异物不大,时间短,可用清洁的羽毛刺激对侧鼻孔,促使打喷嚏,使异物排出。

二、如果是纸片、布条、火柴棒之类的异物,可用镊子取出。

三、光滑圆形的异物,切不可用镊子或钳子钳取,这样,反而会把异物推深。一般可用特制的鼻异物匙,轻轻沿鼻中隔放到异物后面后,将小头匙向下,向前将异物拉出鼻腔。如异物系黄豆、果核等圆形硬性物时,拉出前应用纸遮住口腔,以免拉出时滚入口腔,呛人气管。

同类推荐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故事经典(一)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即与中土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不同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了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汉传佛教的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只择取其中对我们有指导和教益的部分加以学习和借鉴,这也正是本书搜集汇编汉传佛教故事成书的一大原因。本书中的100个故事,取材于佛家的经典典籍,或佛学文学,或关于佛教的民间传说,较为全面地反应了如慈悲、行善、放下、随缘、度己度人等佛学思想,通过对这些故事的阅读和感悟。
  • 开启的禅

    开启的禅

    世间纯朴而简单的真谛,人生清澈而明净的观察,乱世安顿身心的最好读物,献给都市忙碌一族的生活禅。你以为,自己是人生的主人。假如,你仅仅是个过客呢?你以为,自己看到的都是真相。假如,你仅仅是被眼睛和心欺骗了呢?你以为,自己的需要都是合理的。假如,你仅仅是用别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自己呢?放空自我,放下判断,只是静静地倾听和感悟——大山深处,老禅师给他的小香炉讲故事……
  • 百年佛缘:僧信篇

    百年佛缘:僧信篇

    星云大师的《百年佛缘》是一部重要的口述历史的著作,全书分为:生活篇、社缘篇、文教篇、僧信篇、道场篇、行佛篇、新春告白、别册、名家看百年佛缘十个部分,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记述了星云大师与社会各界的往来、弘扬佛法和为社会服务的经历,读来非常令人感佩和感慨,展示了台湾几十年来的历史变幻和海峡两岸关系从冰冻到如今的全面交流与交融的全过程,是一部难得的历史巨篇。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枪炮江湖

    枪炮江湖

    刀劈子弹,轻功追车,内力科学,江湖联赛。新武者认为枪斗术为核心,手中的子弹才是王道。然而老武者手中的刀并不同意这句话。这里是有江湖的现代世界,曾依靠武者征服世界的华国联邦,关键时刻研发新武者的兴国联邦,二者两级对立。《江湖治安管理条例》:1江湖事江湖毕,江湖儿郎死江湖。国家不会过多干涉江湖仇杀。2普通人不得挑衅武者,武者不能欺凌普通人。倔骨头楚瑞,偶遇邋遢道人,踏上江湖之路。一个改变自己然后改变世界的故事。
  • 末世的女配

    末世的女配

    夏晴是一名法医,以往见的死人比活人多。突然有一天,她来到了一个死人到处跑的世界,她觉得她可能要失业。然而,命运的惊吓,不仅如此……得到一个系统后,她知道自己是一本小说中的女配。便宜哥哥在小说中杀了女配,身边还有男配一二三四……,不是明恋就是暗恋女主。而对于站在女主对立面的女配,那态度绝对是如寒风般凛冽,绝不留情。夏晴觉得自己身边充满了危险。为了改变命运,她不得不手携系统,打怪升级拯救世界。命运轨迹发生了改变,不过不是偏轨而是脱轨!系统:社会我晴姐,人美路子野!晴姐:呵呵
  • 葬金

    葬金

    看几个年轻人如何一步步成为盗墓大盗。悬疑,黑暗的盗墓生涯。
  • 星晨恋

    星晨恋

    我改变这一切,而这一切改变的所有,带来痛苦。怎么结束了?对,就这样吧,我会留在这里,赎罪!
  • 重生修仙之大神潜规则

    重生修仙之大神潜规则

    异世重生,拜师路上差点葬身蛇腹,出去历练,又身中媚毒。坑爹啊,要不要如此折磨她。传说中主角的金手指呢,传说中的大神相助呢。尼玛,好不容易来了个大神,还是残破不堪的破魂体,要不要这样啊。
  • 萌宝来袭:爹地你要娶妈咪

    萌宝来袭:爹地你要娶妈咪

    四年前,他冷血无情,一纸休书,她带球离婚。四年后,他霸道不讲理,一直缠绵,她带宝逃离。为救软萌小宝,杜欣妍对霍云霆有求必应。霍云霆:“喂,宝宝,你到隔壁睡好吗?”宝宝:“不行,我要抱着妈咪睡。”霍云霆:“你抱妈咪了,我抱谁?”杜欣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仙靥

    仙靥

    一画一娇美,一笔一浮屠。三千山水里,三千种技法。这是一个别样的仙和人世界。穿越成一位人间官员,审问仙的罪责。休要看我书生,我有三千谋略对付尔等。
  • 剑道修仙

    剑道修仙

    数万年前,仙界中三教之首的截教,因树大招风,遭到其他两教的妒忌。由此一场针对截教的阴谋,暗地酿成。所谓的封神,不过是一场铲除异己的接口。一些所谓的正义之师,在封神的借口之下,肆意滥杀截教弟子,于是他在忍无可忍之下,一怒摆下诛仙剑阵,为死去的弟子,讨回公道。不过由于敌人早有预谋,内外勾结,最终他寡不敌众,阵破被擒,从此截教没落,导致万千弟子被杀......。数万年过后,一物资匮乏,灵气稀缺的失落小界面。一名命运多劫的孤傲少年,在无意得知一些真相后,被仙界莫名追杀,从此再无宁日,多年后,他一怒之下,仅凭一人之力,再次在众仙面前设下诛仙阵,不为公道,不为仙魔之分,不为私利,只为当年一个承诺。
  • 散落的星宿

    散落的星宿

    神界古树无数年的孕育,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诛神的战斗,被放逐的神位。散落的星宿,共同的使命。这是一场未知的路。最后,却宛如那槐南一梦。
  • 龙吟天澈

    龙吟天澈

    巨龙翔九天,一吟碎天澈。持御灵之剑,断众生邪念。伏八荒,灭四海,毁洪荒,破乾坤。众神膜拜足前。吾名为何?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