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热情灌注于说服的全过程
你喜欢与人相处吗? 你是否感到与人相处很麻烦呢? 活泼外向、乐于和人打交道的人,谁遇了都会感到欢喜;阴沉内向的人,谁也不顾主动地和他聊天。人会观察对方的想法、态度和性格等,同时会在无意识中判断是要接近他或是避开他。
一般而言,人的心情如何往往会影响到对方的心情,而其中又以热情最容易令人感受到。在不善于说服的人身上我们感觉不到热情,而通常那种人也不能理解“人可以靠热情来驱动生命”这句话的涵义。
让我们来观察一下你周围的人工作的情况吧!拼命努力做事的人,必定会光彩夺目,因他身上有极大的热情,有时甚至你也会被他热情的力量所感染。不管是谁,都会被“拼命努力”的态度所感动,并给予正面评价。因此,牢记这个原则,它可是说服别人的坚强后盾。这样的人也许只要说句话,就能有极大的说服力去煽动对方。
相反的,只在嘴巴上嚷着“我在拼命丁作”,而实际上工作只做了一半的人,任谁都无法从他身上感觉到热情,也不会对他有好的评价。这种人所说的话,谁都不会真的想听。
缺乏热情的人,只要稍微遇到阻碍,马上就会打退堂鼓,而且想要尽早地逃离那地方。因为没有热情,就只会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这样一来,对方不仅无法受到影响,还会投来轻蔑的眼光。
总而言之,说服这项工作是否进行得顺利,与有没有热情是有很大关系的。有了热情,还会产生——定能说服的信心。这就是说,有热情就会有自信,而自信就是着手去说服别人的筹码。无论做什么,都要有“好,加油吧!”这样的冲劲,否则,哪怕再容易的事都会做不好。
特别是对“说服”这种以人性为关键要素来决定一切的行为来说,那种“肯定能说服”的、白信的态度是绝对必要的,而支撑这一点的就是热情。
成功说服别人的秘诀,就是要有“肯定能说服你”的信念,否则,就会产生逃避的想法。
有个一流的推销员,他常挂在嘴边的是:“卖东西要靠热情。老实说,设备的性能各厂都不会有多大的差别。要说有差别,那就是推销员的热情:大体上,欠缺热情的推销员是卖不掉东西的。没有热情.再好的商品看上去都会褪色。赋予商品生命的就是推销员的热情。”
这正是他的推销哲学。也许有人会有不同见解,但是,他给我们证实了一点:有热情,人才有充沛的行动力。
2.说服要有针对性
说服人就要针对每个人的不同个性,说服的方法也要相应改变。即必须将焦点集中在对方的某个部分来说服他才会有效。对方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事先要打听清楚,计划出接近他的方法。这就是说,在说服之前首先要了解对方。 例如,说服的对象若是个人,那就要了解他的兴趣爱好、简历、家庭背景、出生地等;如果说服的对象是公司,就要了解其经营状态、客户情况和其他特点等等,有这份心的话,能轻轻松松弄到手的情报应该有很多。将这些做好记录,在实际说服时灵活运用就行。这对理解对方也能起一定的作用。某评论家曾愤慨地说:“上次某出版社清我执笔写稿,而我写的书他们一本也没看过,却硬要委托我,他们居然对稿件的内容一点也不在乎!”这位评论家的感叹是可以理解的。当一个人在拜托对力时,对于那人的背景资料自然要充分地搜集,然后再去拜托他,这是必须的礼貌。 例如这样说:“某某先生,你的书我已经拜读过了,很受感动,特别是你对某某的批评,也是我以前就抱有疑问的地方;我想挖一挖这方面的题材。”如果是这样说,他就会与你产生共鸣了,他会想:“嗯,这个人对我的事还了解不少。”他还会颇有兴趣地问你:“你的意见呢?”到了这一步,那位评论家就会产生“我写写看吧”的意愿。
在所要掌握的对方的信息中,最主要的就是对方的性格。只有了解了对方的性格,才能找到适合对方性格的说服方法。在某大型制造厂里,有位主管对某一女职员说:“你的衬衫真漂亮!”结果那位女职员一回到家,立刻就用剪刀将衬衫剪破了。
据说那位主管平常都会夸奖下属的优点,借此和大家建立良好的关系。但是,唯独这位女职员对他怀有强烈的反感。其实,她的性格本来就相当敏感,同事们平常与她相处都十分小心翼翼。
这虽然是有点极端的例子,但它说明,不去了解某人的性格就直接去接触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那位主管多少应注意到她的心情,而且周围的人都了解那位女职员神经质的性格,但他仍按照对待其他下属同样的方法来对待她,这就是错误的方法。
虽然这很难预防,但只要仔细观察周围人的日常生活,自然而然就会知道应该用怎样的方式来与人接触。
“那人很乐观,可以轻松地与他说话。”或者“那人是个爱讲道理的人,与他说话得要有条有理。”经过这样的分析,就会知道面对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那么结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在说服人时也是如此,当你掌握了适合那人性格的说眼方法时,成功概率相对的就会提高。因为了解对方的性格,就能抓住说服的要害。
对于自尊心强的人不要让他意识到被说服了。要让他觉得是“自己决定的”或是“出于自愿才这么做”。
对于好奇心旺盛、什么都想知道的人最好一次透露一点情况,同时多接触几次,以挑起他的兴趣。引诱他:如果按你说的去做,还有更有趣的事呢。
对于性子急躁的人不要总东拉西扯,那种没完没了的说明会让他厌烦。要将你所要告知的重点归纳并分列出来,写成几点给他看。一次决定胜负,但要慎重。
随波逐流的人是对周围的人十分在意,若稍不一致就感到不安,他们喜欢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所以,“反正大家都这么做啊!”一句话就可以定案。
对于优柔寡断的人要向他提供准确的、尽可能多的信息或依据,没有这些他就不会采取行动。可用正统的进攻方法来进行。
对于缺乏自信心、易迷惘的人要提供几种选择让他挑选,若只一味征求他的意见,反而容易使他退却。
不管怎样,对于任何类型的人,要想事先掌握对方的信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找出双方的共同点。例如在搜集资料时,如果找到了自己与对方的共同点。在谈话受阻碍时,就有可能以这个共同点为题材来打破僵局。
3.说服要注意客观环境 就只差那临门一脚,对方却怎么也不点头,你感到为难极了。但某天一大早你去拜访,结果对方竟很爽快地答应了,这时你感到有点莫名其妙。这种情况是常有的事。
像这种一直都无法成功说服对方,只要能稍微留点时间让他考虑。对方或许就会爽快地点头答应,生活中屡见不鲜。换句话说.即使是相同的说服:厂作,也有着说服对象较容易接受的时间或时机。
说服的对象是人,当然有烦躁、发怒的时候。:有时问他因什么事而苦恼,他就会说:“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现在我的精神状态不好,不能听别人说话”。或者是他正忙着.没工夫听人慢慢解释。在这个时候你想去说服他,是难有好结果的。
人的内心不是那么简单就能看透的,有时表面上装出一副冷静的样子,内心却有股怒气正要爆发。所以,你必须知道对方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才行,如果你不善于看准机会,就不能恰到好处地说服别人。
那么,抓准说服时机的关键是什么呢?
所谓较易说服的时机,是根据对方的性格、思维方式、立场等而有所不同的,但若从以下角度进行试探,就可看出好的时机:——被说服者工作的行程如何?——被说服者身体状况如何?——被说服者的精神状态如何?——是否能灵活划分说服阶段?——被说服者是否主动找你谈话?——是否抓住了有利时间?比如,你在请人吃饭的第二天就匆匆去洽谈业务,会让对方感觉昨日的饭局是有目的的,于是就会觉得心里不舒服,甚至产生反感。
有些人经常会抱怨“拜访过几次都见不到面”,其实这种人失败的根本原因往往是他访问的时机总是不对。你去说服时,绝对要找对方最空闲的时间,你得留意这一点,进而做出高效率的拜访计划。
说服除了取决于时机之外,还与场合有关。场合不同,说眼的效果也就不同。那么选择什么样的场合容易说服别人呢?
首先,安静舒适的场所最适合。
人各自都有能使自己心情安定的场所。每个人的需求都不同,但安静的地方往往能使人的心情安定下来,而在吵闹场所能安定下来的人是极少的。
人的心情因场所不同而变化很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买: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场所,在火车上,总是从最旁边的座位开始慢慢坐满;而在饮料店,一般不是选择门口附近的座位,而是向店最里面的座位移动自己的脚步。也就是说,太开放的场所令人不安,稍微有点隔离的场所较能使人放松,几乎人人都是这样认为的。
说服、交涉的场合最好
也是选择在不受干扰的场所好一点。有了宽松、可放松的气氛,人自然就比较没有压力,心里也比较自在。要创造说服的气氛,以此为前提就可调整到最好。根据交涉的内容不同,有人喜欢热闹的场所,有人喜欢生意气氛较浓的场所,人是有各种各样的。
基于这点,根据说服的内容或交往的程度,来考虑较有效果的场所,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要选择适合对方性格的场所。
在这里我们设想一种边用餐边进行说服工作的场面。
“共同进餐”这种行为最适合加深亲切感,能否理解这一点并加以巧妙运用,往往导致说服的成功或者失败。
——讲究排场的场所 对于任何事都以商务模式来处理的人,你就要选择装修豪化的厅或娱乐场所,类似这样稍微讲究门面的场所才会有良好的效果。保持适度紧张感的气氛可以提高说服力。
——能放松心情的场所 对待爽快型的人,选择不讲究排场而是舒服、轻松的场所最有效果。如日本人大多数在榻榻米上就能放松心情,尤其是政治家在饭馆等地方也喜爱盘腿而坐,大概是因为这样就能坦率地谈话吧。这可以说是最适合日本人的场所。另外,依对方情况,选择公司附近的饮料店或餐馆也行,“从公司走出一步”、“改换了场所”就能改变心情,也较容易使对方愿意听你说。
——有气氛的场所 与尚未熟悉的人在酒吧或夜总会边喝酒边谈是很有效果的。灯光略暗的地方能让彼此间变得亲切起来,但是千万注意,太低级的风月场所却会导致反效果。总之,能有好好谈话的气氛永远是必要的。
——公共的场所 想和下属或女职员(有时也对上司)深入地谈话时,或想说说你的心里话等等的情况,在天台上、公园、露天茶座那样的场所交谈,有时效果会很好。蓝天、微风和周围的景色,会瓦解人的心理防线。另外,你想更进一步进行有利于自己的谈话时,就要利用你常去的地方,这样一来,只要向和你熟识的店家拜托一声,店家就会把你招待得很周到。因为这会使自己产生像在家里一样的安全感,J心情也较为轻松,就容易推进说服。
相反地,对于不想被人说服、防卫心较强的人,在与他打交道的时候,就要去让对方感觉像在家里一样舒服的地方,他才会解除防备心。
然而,有些时候虽是你认为适当的场所,有时也会因一些理由而使得说服进展不顺利,这时就要立刻变换地点。从狭小的地方换到宽敞的地方,从宽敞的地方转到狭小的地方,从亮的地方改到昏暗的地方,要像这样试着变换——下说服的地点。然后,如果以前一直是面对面而坐,这次就试着并排而坐,或者以肩并肩的距离来说服别人,成功的概率也会提高。
4.摆道理讲事实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如果善于使用生动、熟悉的实例,并从中引出一番能被人所领会和接受的道理,再以此类推,把这番道理运用于需要说明的论题.就可以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哥伦布经过18年的准备后,终于成功地越过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这个伟大的创举引起举国欢腾,哥伦布也囚划时代的发现被视为英雄,受到崇敬。但是,有一些无槐事实、否认真理的人,想对哥伦布制造一些难堪。
在一次为哥伦布举办的庆功宴会上,有人发难:“听说你在大西洋的彼岸发现了新大陆.但那有什么了不起?任何人通过航行,都可以像你那样到达大西洋彼岸,并发现新大陆。所以,这是世上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为什么要小题大做呢?”
面对挑衅,哥伦布没有立刻回击。他从容起身,从桌子上拿起一个鸡蛋,对在场的客人们说:“先生们,这是一个普通的鸡蛋,谁能把它立起来呢?”
在座的宾客们一个接一个,试图要把鸡蛋立起来,但是鸡蛋传了一圈后,却仍没有人成功。这时,大家异口同声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哥伦布接过鸡蛋,轻轻地在蛋壳上敲出一个小洞,几乎毫不费力地便把鸡蛋立了起来。顿时之间,全场哗然。哥伦布转身对大家说:“这不是世界上最简单的事情吗?然而,你们却说这是不可能办到的。是的,当人们知道某件事情该怎么做之后,也许谁都能做到了。”
哥伦布以广博的学识、机敏的思维、简明的实例,构成了一个严密的模拟推理,并明确指出,在一件事情未获得验证前,它可能就是极度困难的。但是,只要有人找到解决的方法,这件事情就变得再简单不过了。
事实上,对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态度。因此,当我们遇到争论或挑衅时,也应针对事物的本质,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诸如哥伦布所遇到的这类情况,只会造成越辩越僵的局面,还不如用一个简单却极具说服力的例子,更能让众人口服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