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让孩子独立,别让他养成好吃懒做的习惯
孩子一出生,生理的各项功能尚未健全,心智也没有成熟,还无法独立生存,必须靠亲人的照料,才能一天天长大。而他向哪个目标长大呢?
这就要看家长的培养了。
当他一步步地学会爬、走、跳,他自然而然地朝向“独立成长”发展,渴望脱离大人的摆布,用自己的双手去触摸这世界,用自己的双脚走向自己想要去的地方。这不仅是孩子天天心里想把自己“变成”大人的一种向往,而是所有生物自然发展的内具力量。所以,“独立成长”实际上包含了二层意义:“独立”是成长的主要目标一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具有发展生命的能力;“独立”是成长的必备条件——代表各项生理心理功能上的成熟。例如:能自己走路,能自由呼吸……
举个例子说吧,小明是一个婴儿,妈妈在他的婴儿床上吊了一个彩色球,3个月大的他只能睁着眼睛,却没办法把它拿到手上把玩。5个月后,小明看见墙角有一个圆球,他想要,就会自己爬过去,得到那个球。冥冥中小明自有一股力量驱使着他由“躺”到“爬”,能有力量自己完成愿望,也就是说,“成长”就是要使自己更有能力(成长目标——独立);为了使自己更有能力,生理和心理都必须要逐步发展成熟(“功能独立”是成长的“手段”)。这一连串的过程,他人是无法替代经历的,只有让孩子独立地成长。
意大利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
孩子的独立性是指儿童遵循一定的规则,通过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任务的心理状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培养良好性格的重要内容,使孩子从小能适当地自我估计,具有自信心,有为实现某种愿望而具备的坚韧性和持久性,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首创精神。“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先生的这一至理名言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不少父母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对孩子的独立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往往把孩子看成是大人的附属品,其结果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束缚了幼儿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庭因素至关重要。那么在家庭生活中该从哪几方面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1.创造锻炼机会,增加自信心,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家长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自己重新再做太麻烦,因而不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还有一些家长认为,吃饭、穿脱衣服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孩子长大自然就会。其实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
从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不给予孩子锻炼的机会,就等于剥夺了孩子自理能力发展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在家里,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兴趣和能力,因势利导,通过具体、细致的示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难,教给宝宝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如学习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脸、穿衣服、整理床铺等。这些看上去虽是很小的事,但实际上给孩子创造了很好的机会,无形中锻炼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不过,父母千万别疏忽了,当孩子完成一项工作后,父母要给予适当的肯定和赞赏。当孩子的存在价值被肯定,他们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孩子的自信心。
2.遵循成长规律,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不应光有渊博的知识,更应热爱劳动,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在幼儿期对孩子进行劳动能力的培养,正是为他们对未来的劳动奠定心理基础和物质基础。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他们劳动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肌肉的发育和完善,动作的协调发展,而且手部肌肉活动越多、越丰富,就越能开发孩子大脑的潜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孩子在“我自己做”的过程中,能不断增强自信心,提高独立思考、独立做事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3.尊重好奇心,激发探索欲,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众所周知,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一个不良的性格特征即懒惰。再加上很多父母过分地包办代替,长此以往,宝宝就懒于动手动脑,不愿独立思考。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自己去解决,学会独立思考。只有这样,孩子在独立的基础上创造能力才会不断发展。
独立思考能力强的孩子,往往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提的问题过于幼稚而加以嘲笑,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4.创造机会,感受挫折,培养孩子自我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想问题不够周全,应该听大人的话。实际上孩子有主意是件好事,他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认识,应该多给他们机会自己拿主意。
我们的传统教育常常是注意培养孩子顺从听话,却总是忽略去倾听孩子的需要,生活琐事总是由父母一手包办,这助长了孩子的依赖性,遇到任何小事都会打退堂鼓或把任务转给大人,从而阻碍了独立性的培养。
一个人的成长不可避免的有成功,有失败。身为父母,要多给孩子机会,培养孩子自己选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尝试的过程中碰钉子,感受失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而成长起来。
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是持之以恒的过程。父母的使命是为孩子塑造一个安全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成长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不仅仅有浓浓的亲情,更重要的是有相互的信任、支持和鼓励,这也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爱的真谛。
适度施压,磨练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近年来,有一种现象在中小学渐渐地增多起来,就是一些孩子常因一些在成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原因(如家庭关系、学习、交往)而离家出走,甚至自杀。许多家长和老师说,现在的孩子太娇气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啦。的确,一个人只要参与社会生活,就会遇到各种压力、困难和挫折。
对此有的人坚强、乐观、勇敢地去战胜它;有的人就显得懦弱、悲观、处处逃避它。做多大的事需要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孩子逐步形成遇忙不乱、遇惊不颤的心理品质,是保持健康心态的基础,对今后参与社会生活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张女士的自述:
我孩子是我一手带大的,可能从小对他关注太多,心理承受能力特差。
每次出去,都爱动手,攻击性挺强,可是每次打架,别的小朋友都像没事一样,我孩子就会哇哇大哭起来。有时候在家,比如今天早上,我明明比他起得早,可是他不让我说,偏偏说他比我起得早,我一说他就生气,甚至想哭。还有一次从幼儿园回来,发现他的小自行车被一辆大自行车挡在里面,就哇哇大哭,像这样的小事特别多,一点挫折也承受不了。
其实有时候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也是家长的不当教育方式造成的。过度地保护和溺爱也会给孩子人格的发展造成障碍。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度保护,孩子不出家门,处处有大人代劳,结果性情孤僻、自以为是,这样的孩子一旦步入校园很难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
像张女士这样的孩子并不少见。赵洋今年上小学六年级,他自小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对这个宝贝孙子宠爱有加,只要孩子高兴,即使是无理的要求也会满足。有时赵洋的父母批评赵洋,奶奶就说:大人跟孩子较什么劲?天长日久,赵洋成了要星星不能给月亮的小“霸王”。
赵洋上了学后,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也没改变,仍旧骄横异常。
一次,因一位同学说自己最喜欢电视剧《天龙八部》,赵洋就气愤异常,公然声称傻瓜才会喜欢这种剧。双方争吵起来,结果老师批评赵洋专断,赵洋非常不以为然,回到家仍吵闹不止,嚷着老师偏袒同学弱智,赵洋的父母担心地感叹:这孩子走上社会怎么与人相处呀?现在的社会中,像赵洋这样的孩子太多了,那么,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呢?
1.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处理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孩子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当他们真正面对学习、生活、交往中的一些困难或压力时,往往不知所措。他们什么事都依赖父母或老师,缺乏独立意识,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正是前面所提到的各种问题的根源所在。因此,作为父母,应尽量让孩子自己决定和处理自己的事。只要不是坏事,只要孩子能够做到,就让他们自己拿主意,自己去做。
2.尽量不要奉承孩子
许多孩子是在充满奉承的环境中长大的。即使孩子做了一件他该做的事,周围的人(包括他们的父母)也总赞不绝口;孩子犯了错误,家长不敢说个“不”字,还怕“刺激”了孩子千方百计地帮其寻找借口。这使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虚荣,常常因一些小事而大吵大闹。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能经得住人生道路的上困难与挫折。诚然,表扬、鼓励等都是极重要的教育措施,但不论什么样的措施,都应客观、公正。不奉承孩子,就是不单纯地去讨孩子的欢心,就是善于让孩子去承担他应该承担的义务,就是让孩子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从小就正视自己遇到的每个问题。
3.及时排解疏导孩子的心理压力
有时孩子会面对一些他自己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如成绩不良,被他人威胁、侮辱、打骂,家庭的不幸等等。这时就特别需要家长进行积极的排解和疏导。常用的方法是:跟孩子谈心,解开他们思想上的疙瘩;给孩子做出某些承诺,消除其顾虑;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解决问题;鼓励孩子坚强、自信,化解心理压力;善意地关心孩子的事——不论与心理压力的成因有无直接关系,都会使孩子获得信任感,这是信心的源泉。从事一些文体方面的活动,也可以转移其注意力。
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适当的压力往往更能让孩子茁壮成长,正如泡豆芽时上面压上一块石头。
给孩子正确地施压应是帮助和引导孩子能从其内心树立一个恒定的、持久的目标,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只有在孩子心中亮起一盏明灯,他才会在人生路上有明确的目标,产生不竭的动力。
有的父母只看到挫折的消极方面,担心孩子经受挫折会吃苦,因而把孩子保护得严严实实的,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不管孩子做得好不好,都夸他“你好棒”、“你真能干”,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为什么事都是很容易做的、理所当然的,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于是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承受不了。有的父母则一味地看到挫折的激励效能,把挫折教育等同于“吃苦教育”、竞争,人为地为孩子创设挫折的情境,故意给孩子吃点“苦头”,拿孩子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较,说这是给孩子“挫折体验”,让他“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却不知这种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习惯性地自我否定,在真正的挫折面前丧失勇气。
因此,挫折教育教给孩子的不是挫折,而是要教给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和积极的态度,承受挫折的能力,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伤害以及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方法。
总而言之,我们可以从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对孩子进行培养。
在认知上,让孩子正确理解挫折,使孩子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在情感上,让孩子切身体验挫折,消除孩子对挫折的害怕心理;在行为上,教会孩子掌握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从而使孩子成为一个真正勇敢坚强的人。
以精益求精的标准要求孩子
所谓家长应该“严格要求”子女,就是说要家长对子女负责任,提出并落实一系列适当的教育要求。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是家庭教育的具体体现。但这种要求必须掌握好一个“度”,过高、过低的要求都会失去激励作用,丧失教育意义。
但是,现在也有很多家长对“严”的理解有误区。有的家长认为“严”
就是“厉害”,对孩子要给好心而不能给好脸,孩子只有害怕父母,才能教育好。还有的家长认为“严”就是不听话就要打骂,赞成“不打不成才”
的说法。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对当今的孩子采取这种办法是难以奏效的。
可是家长知道吗,如果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孩子就不愿意接近父母。孩子如果对父母敬而远之或者既不尊敬又不接近,更不愿与父母交谈,就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至于打骂、体罚之类的行为就更是和我们所说的“严格要求”水火不相融了。动辄打骂孩子的家长,不仅不能使孩子改正错误,反而使孩子的情感和心灵受到摧残,变得冷漠、自卑和缺乏自尊心,甚至因忍受不了父母的打骂而离家出走,由此可见,对孩子实行体罚只不过是家长缺乏理智和束手无策的表现,不可能起到严格要求的效果。
我们所说的严格要求是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为前提的。如果“严”得出了格,就会走向反面,为此家长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首先,父母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是符合孩子实际情况又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要求4岁的孩子跟在父母身后走力所能及的路是可能的,但要求孩子与父母走得一样快一样远就不合理了。
其次,父母提出的要求必须是适当的,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若要求过高,孩子即使经过努力也无法达到,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也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再次,对孩子的要求必须明确具体,让孩子明白应该干什么,怎么干,不能模棱两可,让孩子无所适从。
最后一点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一经提出,就要督促孩子认真做到,不能说了不算数,或者干也行、不:于也行,而是一定要让孩子做到,否则就起不到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