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图像在计算机上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受到计算机显示器的分辨率和画面尺寸的限制,虽然有了数据压缩的技术和方法,但是视频图像仍然要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一些多媒体开发商已经生产出了视频捕获工具,许多软件产品也附带有播放这些视频节目的播:孜软件,比如微软公司的Video for Windows.苹果公司的Quick Time for Windows等。
使用Quick Time播放视频的画面,很漂亮,其实它还有声音呢!
8.超文本与超媒体
1965年Ted Nelson在计算机上处理文本文件时想了一种把文本中遇到的相关文本组织在一起的方法,让计算机能够响应人的思维以及能够方便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他为这种方法杜撰了一个词,称为“hypertext”。实际上,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是“链接”的意思,用来描述计算机中文件的组织方法,后来人们把用这种方法组织的文本称为“hypertet”,翻译成“超文本”。
其实,超文本是一种文本,在:这个意义上说,它和书本上的文本是一样的。
但与传统的文本文件相比,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别是,传统文本是以线性方式组织的,而超文本是以非线性方式组织的。这里的“非线性”是指文本中遇到的一些相关内容通过链接组织在一起,用户可以很方便地浏览这些相关内容。这种文本的组织方式与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比较接近。
在20世纪70年代,用户语言接口方面的先驱者Van Dam创造了一个新词,叫做Electroni Books,现在翻译成“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中包含有许多静态图片和图形,它的含义是你可以在计算机上去创作作品和联想式地阅读文件,它保存了用纸做存储媒体的最好的特性,而同时又加入了丰富的非线性链接,这就促使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了超媒体(hypenedia)技术。超媒体不仅可以包含文字而且还可以包含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电视片断,这些媒体之间也是用超级链接组织的,而且它仃丁之间的链接也是错综复杂的。
超媒体与超文本之间的不同之处是,超文本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表示信息,建立的链接关系主要是:艾句之间的链接关系。超媒体除了使用文本外,还使用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或影视片断等多种媒体来表示信息,建立的链接关系是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影视片断等媒体之间的链接关系。
超文本和超媒体都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鲜事物,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超文本和超媒体都已经在网络上安家落户了。而且,正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我们在网络上浏览时,看到的都是超文本。
9.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电脑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4年美国.Apple公司在研制Macintosh计算机的时候,为了增加图形处理的能力,改善人际交流的界面,创造性的提出了多媒体的概念。例如,位图(BitMap)、窗口(Window)、图标(ieon)等,同时在电脑中安装了声音芯片。这一系列的改进所带来的图形用户界面(GuI)深受用户的欢迎,同时鼠标(Mouse)作为交互设备的引入,配合图形用户界面的使用,大大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1985年,美国的Cmmodore公司首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电脑系统。
并且在1989年的c0MI)EX.博览会上展示了Amiga多媒体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动画制作等声像领域,最新推出的是Amiga4000。
Amiga机采用MotorI)la M6800微处理器作为CPU,并且配置了Commodore公司研制的三个专用的芯片:图形处理芯片、音响处理芯片、视频处理芯片。Amiga机具有自己的专用的操作系统,它能够处理多任务,并且具有下拉菜单、多窗口、图标等功能。
1986年,荷兰Philips公司和日本Sony公司联合推出了CD I(交互式紧凑光盘系统),同时公布了该系统所采用的CD ROM光盘的数据格式,这项技术对大容量存储设备光盘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经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认可,成为国际标准。大容量光盘的出现为存储表示声音、文字、图形、视频等高质量的数字化媒体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关于交互式视频技术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自1983年以来,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的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研究中心就已经着手研制交互式数字视频系统,它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用标准光盘来存储和检索静态图像、活动图像、声音等数字信号。后来,RcA中心把推出的交互式数字视频系统DVI卖给了GE公司。1987年,Intel公司又从GE公司把这项技术买到手,经过改进,于1989年初把DVI技术开发成为一种可普及的商品。随后,又和。IBM公司合作,推出了Action Media 4750多媒体开发平台,该平台硬件系统由音频板、视频板和多功能板三块专用插板组成。随后,该系统硬件部分采用了更高集成度的芯片,而软件部分采用基于windows的音频视频内核,这样,多媒体系统在扩展性、可移植性、视频处理能力等方面均大大改善。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开始走向成熟,也从以研究开发为中心转移到以应用为中心。由于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综合性技术,它的产品实用化涉及到计算机、电子、通信、影视等多个行业技术的协作,其产品的应用目标,既涉及到研究人员也要面向普通的消费者,涉及到各个用户层次,因此,多媒体技术的标准化是多媒体实用化的关键,也是多媒体技术成熟的重要标志。在标准化阶段,研究部门和开发部门首先各自提出自己的方案,然后经过分析、测试、比较、综合,总结出最优、最便于应用推广的标准,指导多媒体产品的研制。
10.多媒体技术标准
多媒体电脑的关键技术是关于多媒体数据的压缩编码和解码算法,目前多媒体电脑系统采用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联合制定的数字化图像压缩国际标准。具体来说,有三个主要标准:
①JPEG标准。它是上述两家联合制定的适用于彩色和单色、多灰度连续色调、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该标准在1991年通过,成为ISo/IECl0918标准,全称为“多灰度静态图像的数字压缩编码”标准。
②MPEG标准。为了制定有关运动图像压缩标准,ISO建立一个专家组MPEG,它从1990年开始工作。MPEG提交的MPEG 1标准用于数字运动图像,其伴音速率为1.5Mbps压缩编码,作为ISO/IEc 1l 172号标准,于1992年通过。
它包括三个部分:MPEG视频、MPEG音频和MPEG系统。MPEG—I平均压缩比为50:l。
③P 64Kbps标准。该方案确定于1988年,是一个面向可视电话和电视会议的视频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
对多媒体电脑系统处理数字化音频,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压缩标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需要对已经有的标准进一步完善以外,主要工作是降低实现的成本,提高多媒体电脑软硬件的质量,促进多媒体电脑技术的普及。可以想象,在21世纪,多媒体电脑一定会像电视一样深入人心。
11.多媒体文件格式
多媒体文件的基本格式都是对信息未作加工变化而直接记录,它们共同的问题就是体积巨大,为了减少文件尺寸及开发多媒体文件多方面的功能,人们又开发出了众多格式的多媒体文件格式,下面我们只将主要的几种介绍一下。
①JPG、GIF及TGA格式
在图像的运用中,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对图片的压缩已成了一种很常见的事了。压缩图像的格式有数十种之多,这里只介绍几种最常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