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惠风》有缘结集,源于“金融作家”和“中国金融文化网”。有了这个载体,便有了培育金融文化的沃土,在文化大观园中,便有了这朵小花。
岳麓山,荟萃了湘楚文化之精华,集儒释道为一体。其山脉属南岳衡山,古人把岳麓山列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称为灵麓峰,或为二十三洞真虚福地。北望洞庭,西临茫茫原野,东瞰滔滔湘流,玉屏、天马、凤凰、橘洲横秀于前,桃花、绿蛾竟翠于后,金盆、金牛、云母、圭峰拱持左右,静如龙蛇逶迤,动如骏马奋蹄……置身于此,受泽于斯,让一个沐浴天门惠风的“七溪山人”沉醉、感悟,吮吸着中华民族母亲的文化营养,因此有缘又有一个“孩子”诞生。
“是张家界的山水催化了你吧?”这是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唐浩明先生,在他办公室激励我说过的一句话。随后,形成《唐浩明与<;沉醉张家界>;》,刊发《作家天地》。作为“压轴”之作,辑入本卷。
的确,在张家界工作期间,我逐步感悟“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有缘于此,我在“真虚福地”,以半百年龄,努力修持三年,完成了中央党校在职法学理论专业的研学。诚然,这次学习,还是在儿子研究生毕业之时的促动下,才参加入学考试录取的。万物有缘,我的一家都是沐浴麓山惠风度化的。首先是母子、父子,先后在师范大学和党校毕业;继而儿子、儿媳妇相继又被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录取攻读在职硕士。我没有想到,2008年10月,湖南银监局组织机关干部在岳麓山登山,我尊敬的老局长蒋民生同志,嘱我写点感受,随后有感:“千年学府凝斯地,四海精英沐惠风”。数年之后,我们全家结缘,泽被福荫。沉醉感悟,取《麓山惠风》之名,盖源于此。
《麓山惠风》结集,先后有300余篇作品刊发在诗刊、有关杂志和中国金融文化网。谨此,对给予我热情关注的编辑先生、女士致以衷心谢忱。
本书的出版,得到****湖南省纪委原副书记、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南诗词协会会长、湖南省岳麓诗社社长赵焱森同志的厚爱,他认真审核,亲自作“五言”《麓山惠风》出版誌贺,并赐墨宝。
特别是张绫屏先生,经常在手机上收到我的拙作,每每给予适时的韵味指正,并热情序言、赠诗和书法,为这个集子增色添彩。还有我的启蒙老师张海帆,以85岁高龄关爱弟子,审阅作品,并赠诗赋致贺、誌感,予以激励。
尤其是工作数十年中,有缘相处的一些不同单位老领导、老同事(这次收集了部分照片),仍然关爱愚职和老朋友的点滴成长。如晋升为将军的老领导杨达璋,赠言《磨励》;中国银监会纪委副书记廖有明,有时看到手机上的作品,引起《共鸣》;湖南省金融系统纪检组原副组长、外汇管理局原处长王传利,不仅热情赋诗撰文,还为我到岳麓山选景,拍摄照片,为这个集子增色;时任中国银监会湘潭监管分局调研员邱昭新,撰文相赠,同感“麓山惠风度心香”;时任中国银监会株洲监管分局副局长张京华,因了解“七溪山人”,热忱致贺《麓山惠风》付梓。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物理学教授,撰《父亲的门生》,反映师生情谊。青年作家、书法家陈忠,“知根知底”,以《文学使他永远年轻》、《生活如诗》,感慨“成就人生的五味诗”,并赠墨宝。
湖南省文联廖静仁、赵涛先生,长期给予关爱和扶持。妹夫吴洪、妹妹胡伏珍和外甥女朱洁,认真审核校对,付出了努力。
书稿付印,特别感谢内蒙古出版集团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厚爱,感谢湖南作家网主编余艳,以及“芙蓉国文丛”总策划张立云先生和夫人的帮助。衷心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人。
“草根文化”的小花,需要的是关爱与呵护。
水平有限,错误和疏漏难免,敬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作者
2011年4月9日于湘江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