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张坤用冷水清洗一番,发现自己头脑清醒了许多,昨晚的醉意已经散去。
此时,张卫的婚事,犹如当头棒喝让张坤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目前的一个弊端。张坤突然发现这些系统人物也是有自己感情的,也是有自己需求的,而自己的势力目前却是畸形的状况。弊端就是张坤一直都未真正给自己的士兵发放粮饷,自己也仅仅让士兵吃个饱饭。但是这些系统召唤出来的人也是有血有肉,也是有各种需求的。一旦宽甸城与外界流通,这些士兵必然需要钱财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若是自己还保持目前的运行模式,将来必然会失去军心。
张坤想到这,惊出了一身冷汗。马上叫来了徐耀和徐荣,只是没有派人去叫张卫,就不打扰这小子的好事。
“明光,你看这事如何解决?”张坤将目前的问题想徐耀徐荣说了一遍,向徐耀问道。
“主公,这事好解决。关于士兵待遇,只要暂时照搬朝廷的粮饷制度即可。”徐耀答道。
“茂才,你怎么看?”张坤向徐荣问道。
“末将赞同,毕竟要马上离开宽甸城,此事不宜耽搁太久。”徐荣想了想说道。
“好,就这么办。”张坤当即下令,从今日起,所有士卒按朝廷制度发放粮饷。
此消息传到军营,士卒们顿时欢欣鼓舞,大快人心。
第二日,城门口,张卫为张坤等人送行。张夫人翠花陪伴在张卫一旁,翠花人长得并不美,但却是小家碧玉的类型,知书达理。
“全忠,临行再嘱咐你一次。你有三件任务,一是要组织人手在落凤川修建落凤要塞。第二要修建宽甸城石墙,石料已经堆放在现在的木墙下方。第三件任务是修建直道,道路北连落凤要塞,南连西安平县。而其中修建要塞是首要任务,必须率先尽快建成。还有就是我每月会援助你几百兵马,勿要大惊小怪。”张坤临行前将要事再次向张卫一一嘱咐。要塞和道路的建材都存放在仓库,这些材料张坤早早就通过系统兑换出来。至于援助的兵马自然是张坤通过系统招募的强兵,这些兵马会凭空在系统军营中出现。对于凭空造出兵马一事张卫等人早就见怪不怪,心底都认为自己主公是得天相助。
“主公放心,你吩咐的事末将定会一一完成。”张卫坚定而严肃地说道。
“嗯。”张坤点点头,对张卫的能力和性格,自己一清二楚,大将之才已显,自己不用过于担心,应该放手让他去发挥。
张坤此行仅仅带来徐耀,徐荣,小青,五十亲卫,一百河北重骑,一百河北轻骑,五百白马射手前去西安平县接任。同时带走的还有三千战俘,这些战俘是战败被俘的高句丽士兵,是俘虏中人心最不安定的,对宽甸城最没有归属感的,因此张坤将这三千战俘带去西安平县,一来为宽甸城去一个定时炸弹,而且西安平县的建设也需要人力,这些战俘将被编进建设西安平县的劳改大军。
西安平县位于辽东郡东南,东临鸭绿江,南临大海,北与高句丽接壤。但是却屡遭高句丽入侵,县内民众多逃亡,民生凋敝,人口稀少。
西安平县城门外,张坤看着眼前的低矮破败的土城墙,再回味起沿路村庄一派萧索,渺无人烟的情景,一时唏嘘不已。“这简直比我刚刚兴建的宽甸城还不如,难怪仅仅花了五百万钱就能买到县令。”要知道此时朝廷卖官是官秩一石是一万钱,县令可是秩千石,正常的都是要价千万钱。可见西安平县的穷困和战乱,根本无人问津,朝廷这才卖得如此便宜。
此时城头已经站立数百县兵,城门紧闭,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
“很好,县虽穷,士兵却不荒废。”张坤看着城头刀枪相对,却面露赞色。
“城下何人?”城上一中年军官探头问道。这军官名为侯勇,是县城戍卒的屯长,在县尉离去之后,因为威望甚高而暂时管理众戍卒。
此时,侯勇看着城下的众兵马,心中发慌。这是哪只兵马有如此气势?即使高句丽的精锐也不及。幸好城下兵马皆是汉人模样,而又打着“张”字大旗。因此侯勇觉得这是朝廷兵马,连忙命令手下不准放箭。
“我是朝廷新任的西安平县县令张坤,有朝廷文书为证,想必朝廷已经下发了文书通知。”张坤策马高声答道。
“新任县令?请把文书放入吊篮,我们一看便知。”侯勇一听是新任县令,心中一宽,但是还是小心为上。
张坤看城头缓缓放下一个吊篮,命一亲兵持文书放入吊篮。
良久,城门打开。只见一中年将领率领五百士兵前来迎接。
“不知是新任县令大人到来,小人侯勇多有得罪,还请县令勿怪。”中年将领一来就跪地谢罪。
张坤连忙扶起侯勇,“不知候壮士现任何职?”
“卑职现任屯长,暂代城防。”侯勇感激地说道。
“如此大将之才,奖赏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怪罪呢?”张坤笑着说:“走,侯勇你且前方带路,我们也好尽早前去接任。”
“是,县令。”侯勇一听张坤不会怪罪,喜笑颜开地在前面带路。
县衙一白发老者正翘首以待,一青衣小斯正托着官印。
“张大人,这位正是现任县令孙大人。”侯勇介绍道。“孙大人,这位正是前来接任的张大人。”
“孙大人。”张坤向眼前的老者拱手道,不为别的,只为如此年龄还在担任县令,保卫边境,这就令人敬佩。
“原来继任者如此年轻,真是少年英才。老头子倚老卖老,叫一声贤侄,大人不介意吧?”前任县令孙立惊叹道。
“孙大人哪里话,当然不介意。”张坤笑道。
“贤侄曲部真是精锐之师。”孙立看着张坤身后的兵马,眼前一亮,赞叹道。
“孙大人过奖了。”张坤谦虚道。
“朝廷终于派人前来接任我这个老头子,老夫都在此职位担任十年了,早就身心无力,屡次向朝廷告老还乡不被准许。全靠县中诸位俊才和郡中的援助,才能屡次保住县城不被高句丽攻破。如今看到贤侄如此年轻有为,又有如此精锐的曲部,老头子我也可以放心地卸任了。”只见孙立激动抓着张坤手臂说道,老泪纵横。
张坤被抓着手臂也不以为意。这是一个可敬的县令,在自己职位上尽忠职守,如今看到自己有能力保护他曾今治理得县城,又真情流露,令人敬佩。
交接仪式异常简单,片刻,县令的职位便完成了交接。
看着身无余财,两袖清风,仅仅骑着一个小毛驴,在青衣小斯的陪伴下,缓缓消失在远方的孙立,张坤对着那苍老的背影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