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城已经可以升级为城市,张坤首先要升级的当然是县府,因为只有县府升级了,其他的相应级别的建筑才能建造。
县府扩建成郡府仅仅一日完工,可谓神速。
郡府资料:
————————
郡府:郡府,为太守的驻地。秦时设郡守,汉代地方制度沿袭秦之定制,以郡统县,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之最高长官,掌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以及所治郡内的一切地方行政。在郡守之下设郡丞或长史为助理,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郡守的属吏分为阁下和诸曹两部分。阁下为郡守治事居息之所,诸曹为郡守府分曹办事之所。共有书佐十人掌文书。郡府,可招募使者,间谍,刺客。
————————
郡府建成之后,整个府邸气派非凡,宽阔了许多。
考虑到人口的剧增,粮食将会急剧消耗,张坤一连将大县城级别的良田和城市级别的大农场建成。
————————
良田:汉代的麦类种植尤其是冬麦种植也有很大发展,这种发展开始主要是在黄河下游地区;汉代经过调查提到“东方”“其地宜麦”,故在关中地区大力推广冬麦种植。汉代在代田法的基础上又发展出“区田法”,起特点是把庄稼种在沟状或窝状的小区中,在区内综合运用深耕细作、合理密植、等距点播、施肥灌水、加强管理等措施,夺取高额丰产。提供:一次性提供三千精壮一年可食用的粮食,增加人口增长率。
————————
大农场:南方的“楚越之地”,向以“饭稻羹鱼”著称。随着南方人口的增加和农田水利的开发,水稻生产也不断增长。巴蜀、江南、淮南、南阳、汉中等都是当时重要的稻产区。在北方,农田水利的发展也导致了水稻的扩展,利用河水淤灌盐碱地往往是和改种水稻相结合的。汉代普遍使用牛耕和铁犁进行农业生产,犁铧和牛的使用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生产,关中地区甚至采用数头牛才能拉起的巨型大铧进行农业开垦。提供:一次性提供八千精壮一年可食用的粮食,增加人口增长率。
—————————
如今宽甸城不会有缺粮危机,即使被高句丽围城,目前的粮食也可以维持城内人口食用一年多。为了保存粮食,张坤又在宽甸城修建了粮仓,以保存粮食。
解决完粮食问题,张坤又将三大兵营全部建成。
—————————
健卒营:是由朝廷或者地方诸侯斥资建造的军事训练场所,用于成批训练主战步兵,教习军队常见的阵型变换和实用的攻守技巧,在这里训练的部队都是主力军团。可招募:民兵,乡勇,河北步兵,河北枪兵,河北重步兵,河北长枪兵。
——————————
健骑营,在地方诸侯手里,骑兵是弥足珍贵的兵力,通常只在最关键的时刻才被派上战场。在骑兵营,他们接受基本的骑术训练和侦察训练,他们担任斥候和其他军职。可招募:河北骑兵,河北重骑兵,白马射手。
——————————
强弓营,箭术是需要时间和耐心来磨练的技巧。使用弓所需的力量只有透过长时间练习才能获得。大部份新兵是在狩猎中习得用弓的技巧,但是这和在战场中用弓的方式不同。强弓营让弓兵有空间发展其技术及团体战术。这里也可以找到工匠制造其它威力更大的远程武器。可招募:弓手。
———————————
张坤忽然想到初级战神庙宇可以增加一个可招募单位,于是试着招募一个单位的河北重骑兵,果然一队河北重骑兵招募了出来。
兵种介绍:
——————————
河北重骑兵
士兵100
攻击:7
冲锋加成:11
武器类型:重型
总防御力23
盔甲9
防御技能8
盾牌6
招募费用1100
能力一览:良好耐力,强力冲锋,平地战加成,可以组成楔形阵
——————————
为了教化异族和普及知识,张坤在建筑完军事建筑后,建筑了学堂。
——————————
学堂,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人们在这里学习知识和礼仪。汉代开放了民间学术活动,全国各地均开设学堂讲学。汉代特别注重教化人民学习礼仪,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军礼等。生活类包括五祀、高禖之祀、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中国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津”的作用。由于人民受礼仪熏陶,中国成为文明国家,礼仪之邦。
——————————
学堂建完后,建好的学堂中有系统赠送的五十名教师,张坤问及这些教师的学识,发现这些教师虽然不是大师,但教授文字,传授礼仪足矣。
幸好张坤前世将三字经背的滚瓜烂熟,于是就将《三字经》作为学堂的标准教科书。而后又强制所有公民和俘虏必须进学堂进修,不要求他们博闻强识,只要求他们能识字懂礼即可。
那一千被解救的汉人同胞学习非常有热情,这些人都是被高句丽掳掠过去的,为奴为仆,遭遇异常凄惨。而今他们不仅被解救,更没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学习文字,在他们的印象中,只有那些名门望族才有资格读书,因此异常热情。
而对于异族俘虏,则强制要求他们蓄发易服。而又根据学习的程度进行不同程度的减免劳役。如此,这些异族俘虏学习也异常热情,这读书识字可是关乎自己的自由,能不热情吗。
不过这样一来,学堂的教师可就辛苦了,为了减轻教师负担,张坤只能将众人分批进修学堂。
学堂事毕,张坤将铁匠铺升级为铁器工坊。
——————————
铁器工坊,这里拥有非常先进的锻造设备,盔甲匠和铁匠密切合作,成批量地制造上好的优质武器装备,为军队提供良好的战斗保障。百炼钢的技术以后又出现“炒钢技术”。即将生铁炒到成为半液体半固体状态,并进行搅拌,利用铁矿粉或空气中的氧,进行脱碳,借以达到需要的含碳量,再反复热锻,打成钢制品,利用这种新工艺炼钢,既省去了烦难的渗碳工序,又能使钢的组织更加均匀,消除了由块炼铁带来的严重影响性能的那种大共晶夹杂物,使质量大大提高。著名的环首钢刀,就是用炒钢为原料,反复锻打而成的。
——————————
铁器工坊建造完毕,铁匠人数增加到五百人,张坤人将众铁匠交予欧冶子欧老头管理。
而为了增加城市收入,而建造了商业市集的三个建筑:集市,市场,交易所。
——————————
集市:尽管战乱频繁,三国时期的百姓仍延续传统,将土地的出产带到附近的城邑,可以交换到生活所需。集市在当时也扮演了信息交流中心的角色。这种自发的活动使得经济并没太大的倒退。
市场:是一个可以长期交易的物资集散地它比集市有着更为丰富的物资。你可以在这里买到你日常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大部分东西。
交易所:交易所,在官方介入交易之后,诞生了这种新的交易方式,使得交易的速度和便捷程度大大的提高,商品的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甚至可以在这买到足够的一个县的人一年的口粮。
——————————
因为宽甸城目前还没有与外界流通,也没有建设道路,因此建设完三个贸易场所,城市收入仅仅增加到600金币每月。张坤相信在与外界贸易后,城市收入将会猛增。
可惜宽甸虽然南临鸭绿江,但是建筑列表中并没有港口建筑,要知道在全战中,港口可是最来钱的,事实上历史中也是这样,中原王朝一旦处于太平年间,沿海沿河港口那是富得流油。
而后张坤又组织人手建筑了诊所,酒馆和民俗场所。
——————————
诊所:诊所,县城以上才设立各种诊所。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法,相对于江湖郎中,这里一般都有专门的医师坐堂。可以用中医技术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但对于一些疑难杂症仍然无能为力。
——————————
建完诊所后,城中医师增加至五十人。
——————————
酒馆:汉代的农业发达,粮食富足,为酿酒提供了基础条件。汉朝对酒实行国家专营,禁止民间擅自执业酿造。在大饥荒和战乱时,由于粮食紧张,通常政府会禁止酿酒,甚至家里有酿酒工具要受法律严惩。少数民族自古就有嗜酒的习俗,他们甚至视酒为生活必需品,在战斗前也会饮酒壮胆。
民俗场所:汉代有各种各样的风俗传统,在民俗活动中最为重视的就是对关乎农业生产的神灵的崇拜祭祀,由于中国的宗教体系一开始就是与各种民俗事象结合在一起的多神崇拜,所以在农事方面供奉祭祀的神灵也就多种多样。如对决定农时的北斗的祭拜;对农神炎帝的祭拜;对能呼风唤雨的风伯雨师及河伯的祭拜;对引领万物复苏的春神的崇拜等。为了求得风调雨顺的丰收年景,这些祭拜活动逐渐成为官方劝农的一种定制礼仪,民间农事活动的重要习俗。汉代人民在祭拜神灵的同时,不忘辛勤耕耘,正是在这种不失现实的态度下汉代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奠定了汉代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物质基础。
——————————
最后张坤又将初级战神庙宇扩建成小型战神庙宇,再将小型战神庙宇扩建成中型战神庙宇。
小型战神庙宇
提供:
因为快乐而提高社会治安10%
因为法律而提高社会治安10%
信仰同化力:开疆扩土10%
隐藏效果:增加两个可招募单位。(该效果属于战神庙宇独有,只有建设后方可显现。)
中型战神庙宇
提供:
因为快乐而提高社会治安15%
因为法律而提高社会治安15%
信仰同化力:开疆扩土15%
隐藏效果:增加五个可招募单位。(该效果属于战神庙宇独有,只有建设后方可显现。)
如此,除了非常耗时的城墙和道路建设没有建造,宽甸城的建筑基本建设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