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业绩
1908年2月,高尔基来到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集会,并发表抨击沙皇政府的演说。3月初,他参加了彼得堡喀山大教堂附近的学生示威游行,目睹了沙皇宪警对学生的血腥镇压。他立即在一些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联名写的《控诉政府抗议书》上签了名。回来后,他根据自己在彼得堡的亲身经历,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写了一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副标题是《幻想曲》。小说原准备在4月号的《生活》杂志上发表,但被沙皇当局审查后禁止。只有作品的结尾部分,即向往自由的黄雀唱的“海燕之歌”,躲过了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发表在《生活》杂志上。这首诗不胫而走,受到了革命人民的热烈欢迎,高尔基因这篇作品被称为“暴风雨中的海燕”。
《海燕》发表后,立即成为革命人民跟沙皇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沙皇当局十分害怕它的影响,连忙封闭了《生活》杂志。1901年4月,又把病重的高尔基逮捕,关进监狱。1902年将高尔基流放到阿尔扎马斯,流放期间,高尔基写出了较有影响的剧本《底层》。
1904年以后,高尔基连续在《知识》丛刊上发表作品,其中有长诗《人》;剧本《消夏客》、《太阳的孩子们》、《野蛮人》;小说《母亲》、《夏天》等重要作品。
长篇小说《母亲》是高尔基的重要作品。高尔基作为一个来自底层的作家,饱尝了专制压迫的种种苦楚,经历了艰辛的生活道路。他从开始文学生涯的第一天起,就在努力探索新人的形象,召唤新人的诞生。只有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他才看到了一代新人在成长。于是,他积十年的创作经验,写出了文学史上第一部表现无产阶级的觉醒的作品。《母亲》的问世,正是革命条件日益高涨和作家的艺术技巧日益成熟的产物。小说通过一系列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形象,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初俄国革命人民的觉醒,生动深刻地描绘了工人运动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证明了革命群众一旦掌握革命理论,就将成为不可战胜的力量这一普遍真理。
从1910年以后的几年中,高尔基写了许多自传性的中短篇小说。其中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无产阶级文学巨匠高尔基的成长过程。
在世界文学史上,高尔基是第一个真实地反映与歌颂无产阶级的革命作家,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正如列宁所说:他是“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他“用他的伟大的艺术作品把自己同俄国和全世界的工人运动紧紧联系在一起”。
19.毕加索:艺术上的多才多能者
生平简介
毕加索于1881年10月25日生于西班牙南部小镇马拉加,1973年4月8日卒于法国穆然城。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年起爱好艺术,15岁时随父母迁居到巴塞罗那。在该城美术学校学习。1900~1903年,是毕加索创作中的蓝色时期,他采用低沉、不明朗的蓝色调表现充满着孤寂、荒凉和悲怆的情绪,画中的人物多半是贫困者、残疾人、病人、老人和孤独者。作品有《熨衣服的妇女》、《喝苦艾酒者》、《老犹太人》、《塞莱斯蒂内》和《人生》等。1903~1905年问,毕加索的画里出现了柔和的淡黄褐色或粉红色,描绘的大都是演员、江湖艺人、丑角等。这一创作阶段,通常被称作粉红色时期,作品有《杂技演员之家》、《演奏吉它的老人》等。,毕加索的早期作品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范畴,但含有西班牙民族艺术的特征和20世纪初的时代气息,含有较浓的悲剧成分和神秘的色彩。毕加索艺术的成熟变革和当时欧洲的艺术中心巴黎有密切的关系。
1900年10月,他第一次到巴黎,看到了巴黎新艺术的探索成果,看到了图卢兹一洛特雷克、德加、塞尚、凡高等人的画,受到启发和刺激。1904年,毕加索在巴黎定居,住在杂居着三教九流的蒙马特尔区,和巴黎的新艺术思潮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07年是毕加索创作的转折期。这一年,他创作了《亚威农少女》。
为作此画,他用炭笔、铅笔、色粉、水彩和油画,创作了30多篇草图、小稿和人物速写。毕加索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的造型法则,大胆地向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审美法则挑战,画中没有任何情节,没有具体的环境描写,在一个画面上(主要在右边两个妇女的造型上)表现正面、侧面和斜切面,追求一种结构的美。
历史业绩
《亚威农少女》被视为立体主义的开端。毕加索和另一位参加过野兽主义的画家布拉克被认为是立体主义的主将。1915年,毕加索开始对安格尔精确而细致的素描感兴趣,画风也由立体主义转向新古典主义,在严谨的造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宏伟磅礴的气势。,如油画《竞跑》(1922年)、素描《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肖像》等。20世纪20年代中期,毕加索迷恋于超现实主义,与这一运动的领导人布雷东交往密切,并参加过超现实主义展览。1925年的油画《三个舞蹈的人》,出现痉挛似的变形。在此以后的数年问,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极端扭曲和不安的,可能受到超现实主义者米罗和唐居伊的影响。30年代初期,毕加索画了许多被称作《宫女》的裸体女人像,色彩强烈。之后,又画了不少以斗牛为题材的作品。最能显示毕加索进步思想的作品是壁画《格尔尼卡》(1937年)。1937年他画了连续性的版画《佛朗哥梦幻与宣言》,并附以著作,表示对佛朗哥的痛恨与谴责。在此以后不久,毕加索应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次年春季举行的巴黎国际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装饰画。正当他酝酿题材时,发生了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杀害无辜和平居民的事件。毕加索以这次空袭事件为题材,创作了壁画《格尔尼卡》(349.3×776.6厘米)。他采用了半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低沉的调子,渲染悲剧性的气氛,表现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在德国纳粹占领法国期间,毕加索保持了爱国者的气节,在巴黎闭门作画,拒绝法西斯的利诱。1944年,他参加了法国共产党。他表示“绘画决不是为了装饰住宅,它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战斗武器”。战后,毕加索创作大幅油画《尸骨存放所》,描写法西斯集中营内的饿俘,表示对法西斯兽行和黑暗势力的愤怒谴责。20世纪50年代初,毕加索积极参加了保卫世界和平的运动。他的一幅描绘鸽子的版画,被在巴黎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作为会标,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和平鸽。这期间,在毕加索创作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是油画《朝鲜的屠杀》及《战争》与《和平》。反映美国侵略朝鲜的《朝鲜的屠杀》,画面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平原和一群射击的士兵,象征美帝国主义和南朝鲜当局;另一部分是山区和一群遭受射击的无辜居民,象征朝鲜人民。
毕加索是时代的天才,他使艺术发生令人惊奇的变化,而有时也是令人愤怒的变化。毫无疑问,毕加索是20世纪视觉艺术方面最有独创性、最多面、最强有力的人物。他获得了惊人的成就,并以此改变了艺术的体系。
20.卓别林:喜剧的代名词
生平简介
卓别林于1889年4月16日生于伦敦,1977年12月25日卒于瑞士沃韦河畔科谣部。1913年,卓别林随卡尔诺哑剧团去美国巡回演出,被启斯东电影公司制片人兼导演塞纳特看中。1913年末,卓别林与启斯东公司签了为期一年的合同,从此开始了漫长的电影生涯。每周拍摄一部只有一本的喜剧片。1914年2月28日,头戴圆顶礼帽、足登大皮靴、手持条竹手杖、走路像鸭子的小流浪汉夏尔洛的形象首次在启斯东喜剧片《阵雨之间》中出现,成为独树一帜的卓别林喜剧电影的主要形象。从1919年开始独立制片,他一生共拍摄了80余部喜剧片,其中重要的有《淘金记》(1925年)、《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时代》(1936年)、《大独裁者》(1940年)、《凡尔杜先生》(1947年)、《舞台生涯》(1952年)等。这些影片标志着卓别林从一个普通的人道主义者到一位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电影大师和坚强的反法西斯战士的成长过程。1972年,卓别林接受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因他“在本世纪为电影艺术所作的不可估量的贡献”而授予他的艺术成就奖。1975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他爵士封号。
历史业绩
最初卓别林是在塞纳特手下拍摄一些“启斯东喜剧”,在这些实践中他迅速的熟悉了喜剧的拍摄方法,对电影表演、剪辑和结构了如指掌。在早期影片里就已经出现了经典的流浪汉造型:过分小的背心和过分肥大的裤子,大皮靴、八字步、圆顶礼帽和一根手杖,卓别林不断改进他的流浪汉的形象和内在品质,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人物。在熟悉了喜剧的拍摄方法以后,卓别林立即超越了塞纳特银幕世界的简单和愚蠢,试图围绕着更为严肃的社会主题来构成他的影片,例如对温暖舒适的期望、对爱情和温情的渴求,或个人品格与社会习俗之间的冲突。当然在启斯东,卓别林一直都是一个粗鲁、勇敢、兴高采烈的流浪汉形象,但他的内在气质已经使他脱颖而出。
一年以后卓别林转到爱赛耐公司,拍摄了15部短片。这段时间卓别林人气直升,甚至超过了格里菲斯,他在新的工作环境里也有更好的条件在影片中表现自己的主题和风格。这段时间里卓别林拍摄了他第一部代表性的作品《流浪汉》,在影片中卓别林扮演一个自然之子,他见义勇为,保护一个漂亮的姑娘,但最后仍然不能得到美人的芳心。这以后卓别林一直延续了他的这种人物命运:一个永远不被社会承认、不能取得成功的小人物。从此,卓别林的影片一直都坚持严肃的主题和卓越的喜剧相结合。在《移民》中,卓别林以滑稽的方式重述了移民到美国的难题。《安乐街》是这批影片中最尖锐最成熟的,是他对社会现实和人的天性的理想主义的陈词滥调的讽刺性揭露。在这部影片中,卓别林以滑稽的方式表明,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例如贫困、饥饿、暴力、吸毒等,不是一句理想主义的空话可以解决的,人的生存才是最根本的问题。1922年,卓别林为了摆脱好莱坞电影商人的制约,更充分地展现自己的艺术风格,成立了自己的制片公司——查尔斯·卓别林制片公司,他后期的几乎所有的长片都是在这里生产的,代表了他的电影生涯的最高成就。这些长片包括:《巴黎一妇人》(1923年)、《淘金记》(1925年)、《大马戏团》(1928年)、《城市之光》(1931年)、《摩登时代》(1936年)、《大独裁者》(1940年)、《凡尔杜先生》(1947年)和《舞台生涯》(1952年)。1957年,卓别林在英国拍摄了《一个国王在纽约》,1967年,年近80岁的卓别林在英国拍摄了他的最后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
其中,1925年摄制的《淘金记》是卓别林最成功的影片。这是一部具有隐喻意义的经典作品,是卓别林在无声电影时代摄制的众多杰作中最完美的一部。
对于广大的电影观众来说,卓别林就是喜剧的代名词,是让他们大笑也让他们唏嘘的神人,是他们最亲密的朋友,他代表了美国喜剧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