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塞上古城举办如此规模的邮展,可谓是破天荒的大事。
在塞上银川能举办如此规模的大型邮展,真可谓是前无古人破天荒的事情。邮迷们奔走相告争先参观自然是在预料之中,一些过去从不集邮的人也三五成群结伴搭伙儿地拥到展览馆门前排队入场,却是主办者始料所不及的。一时间在报纸和广播上到处是“凤城掀起集邮热”、“邮票如海,观众如潮”、“塞上古城春意浓,集邮热浪满凤城”等等词句,集邮成了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
提起凤城有必要说两句题外话,银川之所以叫凤城,并且在西门口上竖起了一座又高又大的凤凰雕塑,完全是出于一个在这里流传很久的民间故事。
想当初,这里有一座城池,但因黄河水涨把它给淹没了,住在城里的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为了选择一个新的城址,他们找啊找啊,终于在一处西有高山东有大河的地方找到了一处宽阔平坦的平原。可是,当人们开始动工的时候却碰上了麻烦,由于掘地见水,土地像泥沼一样,房子盖不起来,城墙也打不起来。
老年人叹着气说:“难啊,除非请来凤凰,只有凤凰降临才能压水除邪驱灾避难。”这话让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听到了。这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见凤凰正栖身在一座很远很远的大山里。天亮之后,小姑娘一个人出发了,她日日夜夜不停地行走,翻过了九架山,过了九条河,终于在一座大山上见到了一棵树,树上就落着一只美丽的凤凰。
谁知,小姑娘刚要走过去与凤凰搭话,一条又粗又大的毒蛇蹿了出来,它不准小姑娘接近凤凰,也不准凤凰飞走。想到乡亲们无家可归至今还在泥滩上露宿,勇敢的小姑娘奋起与毒蛇搏斗,从早到晚又从夜到明,经过了整整三天三夜的搏斗,小姑娘终于把毒蛇打死,骑着凤凰回来了。
由于路途遥远,凤凰落地时已经再也飞不动了,因此,它的一对爪子就变成了两座高塔,美丽的凤冠变成了一座高台寺庙。
人们又按照凤凰的体态修成了一座东西长南北短的银川城,至于那凤凰美丽宽阔的双翅,则铺展在城的两侧,一变而为银南银北两块富饶的平原。
从此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为了怀念那美丽的凤凰和像凤凰般美丽的小姑娘,就把银川城叫做了凤凰城也叫凤城。
去年,哲夫出差去天津时就看过这个展览,当时那种激动的心情真可谓难述难说难描难画,恰似老友重逢,亲人团圆一般,在天津一宫他一连看了两天。这回巡回展出到了银川,他仍然饶有兴趣地又看了好几遍,而且是边看边记、边看边拍照,同时,根据他的意见经罗社长批准,《贺兰山画报》也专门辟出版面详细报道了邮展的盛况。
邮展自始至终突出了政治挂帅、东风压倒西风、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这一鲜明的主题。按照“革命领袖”、“民族团结”、“工农业生产”、“祖国风光”等专题,通过大量的题字、题词以及邮票、实寄封、首日封和明信片等实物,向观众展示了新中国邮票、解放区邮票、社会主义国家邮票中的精品,紧紧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开国大典纪念邮票上的签名无疑是最为珍贵也是最有意义的邮品。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国庆之夜,集邮爱好者杨昭明同志手捧着刚刚买到的一整版国庆十周年纪念邮票“开国大典”,走到毛主席身边,请他老人家签名,伟大领袖欣然挥毫,当场就在这版邮票上签下了“******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十二个闪闪发光的大字。这次展出的是放大了的照片,那雄浑有力的签名,似乎把人们又带到了那五彩缤纷的国庆之夜,又把观众带到了庄严肃穆的天安门城楼,又把千千万万的工农兵带到了伟大的革命领袖的身旁。
在这块图版旁边有宋庆龄副主席赠给上海少年宫的邮票和附信,还有朱德副主席和陈毅副总理一九五七年参加北京一个大型邮展开幕式时留下的照片。哲夫对著名作家老舍为集邮爱好者写的一首通俗易懂的五言诗颇感兴趣。在天津一宫看展览时,他就为这首题词拍了照片,但冲洗出来发现曝光不够理想。
这次在家门口拍照他格外精心,结果如愿以偿。老舍的五言诗是这么写的:集邮长知识,
嗜爱颇高尚。
切莫去居奇,
赚钱代欣赏。
从前清到民国,我国的邮票图案多由外国人设计,并且要送到日本或英美等国去印刷。一九五六年七月一日,邮电部发行局成立,我们终于有了自己的专业邮票设计师。这些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们既借鉴国外的先进设计思想,又不断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汲取营养,使邮票设计达到了中国特色和现代风格比较完美的结合。一九五九年九月,我国第一家现代化的邮票印刷厂—北京邮票厂正式建成投产,从而结束了我们自己不能生产精美纪念邮票的历史。
不久,“金鱼”、“菊花”、“唐三彩”、“丹顶鹤”、“黄山风景”等一大批色彩鲜艳、构图新颖、印刷考究的邮票陆续发行,令中外集邮者惊叹不已。其中,一九五九年特27“林业建设”邮票的第一枚“森林资源”被颇具权威的英国《集邮者年鉴》评为一九五九年度世界十大最佳邮票。
展览会上不仅展出了这些精美的邮票,还特地把一些有关的文章、资料、图表附在旁边,给观众以有益的启迪。
解放区邮票在集邮界简称为区票,是珍贵的革命文物。区票中以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七年间陕甘宁根据地发行的中华苏维埃邮政邮票最为珍贵。由于图案为红军战士正面半身像、绿色、面值半分的邮票是迄今为止仅存竖四联票中的孤品,从而成为一枚最有价值的区票。
本来从发行时间看,一九三二年中央革命根据地苏维埃邮政发行的面值为一分、二分的欠资邮票以及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湘赣边省邮政印制的一种名为“代邮代电证”更早一些,但由于在展品中这两种只有图片没有实物,因此绿四联半分票最为引人注目。
最早在邮票上印有******像的是一九四四年三月山东战邮发行的一套三枚。哲夫和石洁一九五五年回天津时在劝业场四楼杨先生柜台前买到过其中的一枚,这次展出的全套分别为五分(蓝色)、一角(绿色)和五角(棕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山东、东北、苏皖等解放区又发行过多套印有******像和朱德像的邮票,其中最为难得的是一种在票面上同时印有******和朱德两位革命领袖头像的安东二版票。
一九四六年十月,东北解放区设于安东市(现丹东市)的辽东邮政发行了一组邮票,全套七枚,图像为******像(一元蓝色、二元紫色)、朱德像(一元蓝色、二元紫色)、******、朱德二人像(五元绿色、十元赭色、十五元红色),这组邮票通称安东一版。
一九四七年五月,又以******、朱德二人像十元赭色票改用红色印行,这枚邮票即是通常所说的安东二版票。
安东二版票较其他区票更加难得更为少见也更为珍贵是有道理的。由于当时物质条件困难,该票一部分是用土报纸和废弃的彩色画片背面印制的。这次展出的一枚即是用画片背面印制的,细心的观众在光线、角度适合时还隐隐约约见到邮票背面的图案。
整个展览的最后一件展品是梅兰芳舞台艺术纪念邮票全套八枚以及小型张一枚。这套邮票是一九六二年八月和九月为纪念艺术大师梅兰芳逝世一周年印制发行的。去年哲夫在天津参观时还没有这组邮票,这是今年到银川巡回展出时特地增加补充的。
这枚面值三元的小型张据说只印了两万枚,图案是梅派的代表作“贵妃醉酒”中的一个优美造型。由于印刷精美、构图新颖、色彩绚丽,从而深受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喜爱。遗憾的是邮展只展不售,许多观众在参观完邮展之后,苦于无处买到一些精美的颇有纪念意义的邮品。
邮展得以在银川举办,与郑哲夫、罗青阳和吴津生大有关系,是他们与天津集邮协会和宁夏总工会、宁夏文化厅等单位两面搭桥才得以沟通。天津那边显然是靠着老吴,宁夏这边主要是靠罗社长,而从中穿针引线的恰恰是本书的主人公郑哲夫。
这么难得的一次大型展览,石洁没去看,于书城也没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