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让孩子懂得:学习是为了自己
小强读高一的时候懒懒散散,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老师和父母都非常着急,思想工作做了不少,大道理他全懂,就是提不起学习的热情。
正在父母一筹莫展之时,转机来了。他在外国留学的表哥回家探亲,也来看望他的父母。表哥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给小强的父母描绘了许多的国外风情,也讲述了自己多年拼搏而小有成就的经历。在一旁倾听的小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对父亲说:高中毕业以后,我也要去国外留学!父亲说:“你怎么去啊?”他说:“你给我筹钱啊。”父亲因势利导:“有钱就可以了吗?你英语过关了吗?到了那儿别说上课听不懂,恐怕连出门问厕所在哪儿都成难题!”表哥也在一旁说:“英语过关是起码的要求,否则你怎么生活呢?我们在国外全靠自己谋求生存,没人能真正帮助你。我们读书都很勤奋,要在国外站稳脚跟,就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
表哥那句“学习是为了自己”的话,深深地烙在了小强的心中。从此他完全变了,常常对父母说我学习是为了自己,我要学一口流利的英语,要去出国深造。学习目的明确了,学习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强大的动力鼓舞着小强努力学习,高考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个著名的外国语大学。
5.引导孩子由“苦学”变成“会学”
当学习是一种被迫行为时,这种学习状态可以称为“苦学”;对学习如饥似渴,常常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这种学习状态可以称为“好学”;认识到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而自觉探求科学的方法,遵循学习的规律,因而学习效率高,思维流畅,能够很好地驾驭知识,这种状态称为“会学”。
专家指出,目前孩子的学习状态中,苦学者居多,好学者为少数,会学者更少,这种情况其实是很自然的。先有了苦学才有好学,进而会学,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苦学,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是任何一种学习状态的基础。苦学磨炼的是孩子的毅力、吃苦精神。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进入学习状态,变为好学。在好学中,就会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和窍门。父母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尽快从苦学进入好学,再由好学进阶为会学,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
独立思考能力,就是不盲目从众,独立思考,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的能力。具有思维独立性的孩子,遇到问题善动脑筋,容易形成独立学习能力。这一品质,不但对现在的学习有益,对将来走上社会独立解决工作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教师达琳来到中国进行教学交流时,因为看到中国孩子们的画技非常高,有一次就出了一个“快乐的节日”的命题,让中国孩子去画。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同一样的东西——圣诞树!
她觉得很奇怪:怎么大家都在画圣诞树?开始她想,可能是中国孩子很友好,想到她是美国人,就把“快乐的节日”画成圣诞节。接着她又发现不对:怎么大家画的圣诞树都是一模一样的呢?结果她发现孩子们的视线都朝着一个方向去,她顺着孩子们的视线看去,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圣诞树。于是,达琳把墙上的圣诞树覆盖起来,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来表现“快乐的节日”这个主题。
令她更感吃惊的是,把那墙上圣诞树覆盖起来以后,那群画技超群的孩子们竟然抓耳挠腮,咬笔头的咬笔头,瞪眼睛的瞪眼睛,你望我,我望你,就是无从下笔。
这群小“绘画天才”,只能够模仿,不知如何创造,不会独立思考“快乐的节日”应该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应该放上什么景物、什么人?怎样安排画面的布局?
这个例子虽小,却典型地表现了很多孩子不会独立思考的悲哀。他们面对考试,总是尽可能多地做题,记住各种题型的解法和标准答案,而不是在用自己的脑子分析、思考。
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培养,它的成长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不少父母在训斥孩子时习惯于用这样的话,如“我的话你怎么敢不听”,“你必须这样做”,“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有的父母甚至还拿起棍棒来逼迫孩子。父母的这种思想和行为,会扼杀孩子的思考能力,掐灭孩子的判断力,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习惯很不利。
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信心密切相关。有的孩子在学习、实践中能坚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据理与同学、老师讨论和争辩。但有的孩子容易怀疑自己,放弃己见,在做完题目后,常常不相信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一定要和别的优秀同学核对一番才放心,这是缺乏信心的表现。
独立思考能力不是固执己见。“独立性”与“谦虚”并不矛盾。在学习中要敢于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如果一旦发现自己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应有勇气马上放弃或修正。
孩子在考试面对试卷时,不可能向任何人请教,只能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所以,父母要想让孩子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在平时培养他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优等生是这样独立思考的
四年级的章欣然是个认真学习的孩子。在学习语文课文时,他产生了一些疑惑,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他给课文的作者、著名作家峻青写了一封信:
峻青伯伯:
您好!我们上语文课学到您的文章《老水牛爷爷》。老师要同学们把“潍河”改成“淮河”,老师说教学参考书上就是这样改的。我翻看了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编写的《小孩子词语手册》,那上面也把“潍河”改成“淮河”来解释。难道书本真的写错了吗?我问了爸爸。爸爸说:“在山东潍县东面有‘潍河’。”我翻开地图找到了这条不大的河流。我又想到广播里播送您写的小说《海啸》,那上面的“老金头儿”写得多生动、多感人,多么像您笔下的“老水牛爷爷”的形象啊!小说写的都是昌潍、垦利、小水清河一带的事情。“潍河”不也在那儿吗?
我认为课本上的“潍河”没有错。希望您能给我们来信答复,并给予订正。
实验小学四⑴班章欣然
这封信写出以后,很快就收到了峻青的回信。信中这样说:
章欣然同学:
你好!
我在《老水牛爷爷》中所写的“潍河”,确如你所说,就是“潍河”,而非“淮河”。我不知道《小孩子词语手册》是何时出版的,也未见过此书。我认为这个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稍有地理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淮河”是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流经安徽、江苏入海,根本不在山东。而我所写的《老水牛爷爷》的环境,却是在山东昌潍地区。山东省内怎么会有淮河呢?淮河是著名的大河,稍有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的,而不应该张冠李戴,随意更改。
我深深地钦佩你的认真钻研,不盲从的精神,在学问上是非常需要这种精神的。
祝你学业进步!
峻青
章欣然不人云亦云,而是积极钻研,独立思考,才真正弄清了问题,得到了作家峻青的称赞。独立思考是一种品质、一种态度,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在学习上要提倡这种独立钻研的精神。
实用锦囊
1.引导和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精神
父母在平时要注意引导和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精神,而又不能事事包办代替。
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银河系的方舟》,小凡总怕自己的想象不科学,想让父母把一下关。但父母告诉他: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我们一出主意就不是孩子的想象了。小凡增强了信心,作文写得感情奔放,又不失童稚之心,结果在北京市得了奖。可见,家长、老师的引导和培养十分重要。而让孩子自己去发挥,家长不包办代替更重要。
2.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生活中,当孩子对父母说出了真实的看法,无论是对是错,首先都要鼓励孩子应独立思考。如果想法不对,父母可以以平等的态度提出自己的看法,由孩子来自行判断,切记不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在学习上,当孩子的独立思考不符合标准答案,被老师判为错误,父母应该站在孩子一边,大声夸奖孩子了不起,想得比老师都多。同时也要跟孩子讲清楚,我们既然要在考试中拿分,就得按照出题人的意图来答题。
一天,老师拿一个题来测试孩子,说:“树上有5只鸟,猎人‘砰’的打了一枪,打死一只,问你们,树上还有几只鸟?”
“零只!”姣姣回答。
“为什么是零只?”老师问。
“因为枪一响,打死一只,其它鸟儿都惊飞了。”
“真聪明!回答正确。”老师说。因为这是标准答案。可是有6岁的莲花想了想说:“树上还有3只鸟。”这个想法很独特,“怎么还有3只鸟啊?”老师问,莲花说:“鸟爸爸被打死了,鸟妈妈吓飞了,剩下3只鸟娃娃不会飞。所以,还有3只鸟。”
莲花的答案很有创意,充满童稚的感情,可是不符合标准答案,老师说不对。爸爸知道后,鼓励莲花说:“孩子,你说的没错,这种情况是可能出现的。爸爸表扬你的独立思考精神!”莲花听后,非常高兴。
3.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不会的事学着做。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锻炼,克服孩子的依赖性。孩子好奇心强,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一些基本生活技能,如穿衣、穿鞋、擦桌子,父母要尽早让孩子练习,独立完成。凡是孩子能够做到的,父母尽量不插手,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尝试。对于那些较难的事情,父母可同孩子一起去做,并给予适当帮助,教孩子逐步学会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巧。孩子有了成功的体验,就会增强自信,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父母应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自我决策和选择的权力,凭自己的思考、能力去决定做什么事,怎样做。如到商店给孩子买玩具时,父母划定价钱标准后,鼓励孩子自己拿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款式与花色;又如,儿童乐园是孩子常去的地方,也是孩子最喜爱的地方,有的父母寸步不离地陪着孩子,规定孩子这个可以玩、那个不能玩,以防孩子出意外。这时,父母不妨让孩子自己做主,只给孩子以启发引导,适时地提醒孩子注意安全,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开展竞赛,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同时要鼓励孩子自己创新。
4.让孩子学会进行整理归纳
父母可以让孩子在做了一定题目的基础上,对题型分类整理,概括出每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通过这种独立的思考,孩子再见到类似题型,就能够按部就班得出正确答案。
有时间时,父母可以陪孩子讨论难题,按思考的点打分,孩子只要想出了一个角度或者一个步骤,都给加分。这样可以鼓励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题目,从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质量。
养成善疑好问的习惯
培根说:“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提出问题是学习的起点。问题提出来了,可以到书本和老师那里去解决;问题解决了,学习就提高了一步。没有问题的孩子,就谈不上有求知的渴望。
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持续不断地提出问题,可以使他们的学习由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对增强求知欲,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观察、思维、记忆等能力都有好处。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上小学时成绩很好,但是,上初中和高中后成绩下降;反之,有的孩子小学成绩不太好,进中学后成绩斐然,尤其在男孩子中更为常见。有些父母为此迷惑不解。其实这其中的奥妙主要是,小学功课比较容易,只要顺从父母,“好好用功”,孩子大都能获得好成绩。而初高中课程难度逐渐加大,需要个人思考的成分日益增多,父母便无法再左右孩子成绩的好坏了。因为单纯的死记硬背已远远不够,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地要求孩子善问好疑、独立思考。孩子只有对新鲜事物、新的学科有强烈的兴趣,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让学习变成一件轻松和快乐的事情。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每一个孩子都天生具有的,小时候孩子都喜欢见了什么就问父母:“这是什么?”“为什么?”到了小学阶段,孩子开始接触书本,求知欲和好奇心增加,于是常问父母:“为什么应该变成这个样子?它是怎样变来的?”父母如果因一时答不出而斥责孩子,或因有事而厌烦孩子的提问,说:“我现在很忙,没有时间跟你讲。”或者:“你怎么这么啰嗦,别再问了。”“只有你的问题多,下次不带你出来了!”
父母这种粗暴的态度就会扑灭和冷却孩子开始萌生的求知欲。如果这种情形反复出现,就会使孩子逐渐对一切丧失兴趣。尤其是当功课有了一些难度的时候,更是如此。所以,父母应重视孩子的发问,并加以鼓励。有的父母看孩子对答案难以确定的样子,就想赶紧把答案告诉孩子,岂不知,那样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依赖,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爱提问题的孩子比被动接受知识的孩子,知识掌握得快而且觉得负担轻。因为这些孩子好奇心、求知欲强,对特别想知道的事情自然记得快、记得牢。当然孩子的理解力有限,父母对于孩子的询问,不一定要解答得很详尽,但绝不可随便编个理由敷衍,更不可违背科学乱讲。有些问题一时无法回答,可以带领孩子一起在图书馆和网上查阅,与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培养孩子善疑好问的习惯,因势利导地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这应该是父母教育子女的一项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