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学习也如此。孩子的成绩并不完全取决于他智商的高低,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方法正确,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很多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就要求父母帮助他们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方法对了,成绩自然就提高了,这也是优等生们的共识。
制定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就是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正如建造楼房先要有图纸,打仗先要有部署一样,成功有效地学习也必须制定好一套切实可行的计划。
如果一个孩子不懂得制定学习计划,他的学习就会流于散漫疏懒,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影响,而有了计划,每一个孩子就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管理好。严格遵守学习计划可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惰性和倦怠,能够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变学习的压力为轻松快乐。计划使学习的目标明确,并对实现目标也有了时间和信心的保证。它可恰当安排各项学习任务,确保不会浪费时间,使学习有秩序地进行,使孩子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又可以帮助自己对先前的学习做个评价,以利于发扬长处,克服缺点,使学习不断进步。
另外,学习计划还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计划学习的习惯、专时专用、讲求效率的习惯、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及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等,使自己成为能够有条理地安排学习、生活的人。这种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好处。
高尔基说:“不知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有的父母和孩子认为,学校有教育计划,老师有教学计划,跟着老师走,按照学校的要求办就行了,自己不必再定计划,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学校和老师的计划是针对全体孩子的,而学习是富于个性化的活动,每个孩子应该按照老师要求、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具体的个人学习计划。计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按照计划行事,能使自己的学习生活节奏分明。该学习时能安心学习,玩的时候能开心地玩。合理的计划安排能更有效的利用时间,从而达到更高的学习效率。
由于学习计划有必要又大有好处,所以有计划地学习成为优等生的共同特点。
优等生是这样制定学习计划的
上海市文科状元麦挺在谈到自己的学习心得时,说:在对自身有了充分了解,作了充分整理之后,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学习计划,其目标是针对整理过程中发现的症结所在。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是通过数种方案,经过比较、选择、组合而成的,它要抓住当前学习的主要矛盾,既要考虑到每门学科各项内容间的平衡,也要考虑到各门学科间的和谐。而学习方法就因各人情况和目标而定。但在制定完学习计划后,要检查计划的可行性:达到既定目标要花多少时间,可能遇到什么困难,会出现什么问题,在出了问题之后,可以做什么样的处理。合理的学习计划将确保你在学习过程中留下一个个坚实的脚印。
在自身有学习愿望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学习计划,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或许有人觉得制定这样一个学习计划会花费很多时间。我的意见是如果制定了科学的计划,并将其付诸实践,那么再怎么强调学习计划也不过分。缺乏对自身的了解和对自身的整理往往是当今孩子学习的不足之处,而这种制定学习计划的方法正是分析问题、制定方案的有效对策。
2008年的河北理科状元马欣然说:踏实谨慎、有计划是我成功的关键。在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时,欣然告诉记者,学习的有计划性是她的一个法宝。每天早上起来,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安排当天一天的学习,总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学习,而不是盲目地逮什么学什么。
山西省理科状元丁维聪用任务列表法来明确任务:高考最重要的是坚持把你的计划做完。就像登山的秘诀是不断的向上走每一步。似乎这个方法谁都懂,但是几乎很少人能坚持下来。把你的高考成功目标细化成一个个任务。然后计算你每天需要完成多少“个”任务;每一个阶段你能完成多少“个”任务。这种方法似乎是重要的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做大型任务的方法就是细化为小任务来完成。
山东省理科状元李明用的是自由时间分段法。这个方法的使用要加上详尽的计划。每一节自习课尽管只有40分钟,如果把握好的话也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他具体的做法是:首先制定一个很详细的计划,然后根据制订的计划再来具体安排哪一节课应该完成什么。通过这样的有机结合,把自习课充分利用起来,就是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实用锦囊
1.计划要全面考虑,统筹兼顾
孩子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只有在思想、学习和身体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才是理想的状态。因此在制订计划时,要把几个方面放在一起,统筹考虑,不仅要规定学习任务和目标,而且要安排参加社会活动、锻炼身体和娱乐休息时间,各种活动都应该适时且协调地进行。事实证明,有规律而充实的生活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保障。
与此同时,父母还要帮助孩子分清主次,合理安排学习计划,即学习、生活的各方面内容、比重位置应有主次之分。常规的学习内容,如各门功课的学习和其他课外活动,学习中的主科和副科,占用的时间比例是不一样的,应充分考虑到这些差异,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
2.从实际出发,目标不能过多
做什么都要讲求实效,量力而行。在订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目标任务不要定得太高,否则难以执行且易使孩子丧失信心;也不能太多,那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失去计划的意义。对那些孩子感到学起来吃力的学科,可以多分配一些时间,而不太困难的,则相对少用些时间。
学习目标的制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学科进度,要适合自己的能力和特点。决不能照搬他人的计划。计划可分为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和周计划等,一些善于学习的人还会有每日学习计划,把每一天的学习纳入学习体系中,从而获得学习的高效。
3.计划要留有余地,适时调整
计划毕竟是一种设想,在付诸实现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影响计划的实现,因此计划要留有适度、灵活机动的时间,做到张弛有度。如某天孩子因参加郊游觉得身体很疲劳,就应及时改变计划早点休息。如果单纯为了完成计划,硬要孩子一边打盹儿一边坚持在规定的时间里学习,则未免刻板可笑。
当孩子出现生病等突发情况,父母应和孩子协商讨论,共同制定新的学习计划,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落下的功课补上,原则上不要被突发事件打乱学习进度。
小军在一次跳远中把脚扭伤了,在家里躺了一个星期。正是初二的紧张学习阶段,小军非常着急。原来的计划肯定不能继续了,他一咬牙决定自学。把教材、参考书、习题集放在床头,先读教材,再看参考书,最后做题。结果发现,这种自学方式比在学校听课效率还高。因为这样完全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决定进度,不像上课时老师还要照顾水平不同的同学。自学时注意力更集中,学习兴趣更浓,效率更高,时间也更充足。他会把做错的题从头再做一遍,直到做会为止。实在想不通的,就打电话向同学请教。
病愈返校后,小军的成绩在测验中反而提升了。他说:“感谢这次生病,让我学会了自学,而且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学习计划要有灵活性,但必须以基本不变为原则,这样才有利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倘若把什么情况都看成是例外,随意变更计划,就难以养成规律的学习习惯。因此,在一开始制定计划时就要考虑留有余地,计划一旦定好之后,就尽可能坚持不变,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预习使孩子成竹在胸
预习就是在上课以前将老师要讲的内容先自学一下,以便对教材先有个初步的了解,从而在课堂上能够更好地学习。预习在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使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还可以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应当说,预习是学习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极好机会。
预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环节。在老师没有讲新课之前进行预习,能够掌握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并且找到自己的疑点,增强听课的针对性、目的性;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听课的效率。提前预习,还能发现以前哪些知识掌握的不足,在老师没有讲新课之前及时弄懂,以减少听课时的障碍,提前消灭学习中的“拦路虎”。预习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为以后走向社会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预习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从而更多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每个父母都应对孩子新课的预习加以督促和指导,重视预习这一环节,指导孩子预习,让孩子学会预习。
预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第-阶段,先把将要学的教科书内容读-遍,在不甚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上课时就针对这些疑点提出问题,直到了解为止;第二阶段,利用参考材料,将没有学过的内容做一次较深入的学习;第三阶段,研究课本后的问题或习题,把它们解答出来,上课时将答案与老师讲解的正确答案对照。能做到这一步,不仅预习的兴趣会迅速增加,而且预习的功夫也会渐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在预习阶段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应该回过头来复习以前的部分,所以“预习”本身就包含了“复习”因素,正如有的优等生所言:“七分预习,三分复习。”
优等生是这样预习的
湖北宜都市中考状元余金桥说:“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这可能是老生常谈,很多聪明的孩子不屑一顾,但我觉得很多真理就蕴含在朴素的话语中。”
在谈到学习经验时,他说:“我的经验其实很简单:注重课前预习,抓好课堂效益,注重课后巩固。很多同学都轻视课前预习,甚至有人觉得这是多此一举,而我以为,课前预习是主动学习,它不仅培养了我的自学能力,而且使我在听课时更有针对性,对难点、疑点处会格外留心。因为我知道无论多么优秀的孩子,总有注意力分散的时候,但在听难点、疑点处时丝毫不能含糊。隔三岔五,我总会抽空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作一下梳理,因为记忆与遗忘有个规律,要抢在记忆模糊之前巩固,这样,记忆就会事半功倍。我从来不等到老师催逼或考试时才去抱‘佛脚’,我欣赏也在实践主动学习的方法。”
实用锦囊
1.扫除障碍法
什么是扫除障碍法?特级教师徐老师说:“预习一篇课文,先要粗读一遍。遇到疑难的字、词,要查一查字典、词典,扫清障碍。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左传《少年行》中,‘一身能擘两雕弧’,这句话比较难懂。原因是‘擘’、‘弧’都是生僻字。查了词典就可以明白:‘擘’当‘掰开’讲;‘弧’当‘木弓’讲。这样,对这句话的意思,就很容易理解了。”
扫除障碍法就是把课文中不懂的字、词、句搞清楚。扫除障碍法是学习课文的准备。它的方法是:粗读,查字典、词典。
这种方法不仅孩子适用,就是一些成年人也常用这种方法。比如张海迪,她没有进过学校,却翻译出了《海边诊所》这本书。这除了她惊人的毅力,勤奋的拼搏精神以外,不能不说和她使用扫除障碍法有关。她就是靠着工具书,一个字一个字地扫除翻译上的障碍。由此可见,扫除障碍法在预习上或在学习上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2.逐段归纳法
逐段归纳法也是一种预习的学习方法,它是扫除障碍法的深化。即:拿到一篇课文以后,先粗读一遍,了解课文大意。然后一段一段地慢读,读一段便归纳出一段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或找出书上的关键语作归纳的语句。这样全文读完以后,再从头查对一下,看看共有多少段落,各段都写了些什么,各段之间有何关系,全文可分几个大部分。这样这篇课文的主要意思就清楚了。这就是逐段归纳法。
逐段归纳法是扫除障碍法的进步,扫除障碍法只能解决字词句问题,而逐段归纳法解决的是课文内容的问题,这在预习课文上是十分必要的。因为预习一篇课文,连内容都不清楚,那预习就失去了作用。逐段归纳法,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把一篇课文立一个提纲。不过写作是先有提纲而后作文,逐段归纳法是先有文章后有提纲,所以只能说是编提纲。
在编提纲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细心。如果不细心,就容易编错。所以在编时要反复思考,不能粗枝大叶;二是耐心。编提纲要一段段编,是比较艰苦的,这就需要耐心,没有耐心是编不好提纲的。所以家长要认识到,编提纲不仅是预习课文的问题,也是培养和锻炼孩子细心和耐心的机会。
这种方法,其他各科目,特别是数学也适用。因为不把一章一节一段的数学教材预习清楚,就不可能彻底了解教材,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