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果不认识他,先问他姓名,一有机会就叫出他的名字。
——[英]查斯特菲尔德
与人交谈时,应专心聆听。不要显出无聊的样子,或露出一副“我早知到了”的表情。
——[英]卡莱尔
一见如故,争取对方的信任
初次与人交往时,一定要用真诚的语言去打动对方,使对方和你有一见如故的感觉,这样就能消除他本身的心理障碍,从而为以后顺利交谈打下基础。
在初次与人见面时,如果不能迅速打开对方的心扉,你的所有努力终将付诸东流。因此,初次与人交往时,一定要用真诚的语言去打动对方,使对方和你有一见如故的感觉,这样就能消除他本身的心理障碍,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对方感觉到你是可以信赖的人时,就会放松警惕,打消对你的怀疑,从而为以后交谈的顺利打下基础。
小林是一个走村串巷收购山货的商贩。一次,天色已晚,他便决定找一户人家投宿。但一连敲了好几家的门,都被主人借故拒绝了,对此,小林倒是能理解。因为谁愿意让一个陌生人在家里住宿呢?万一“引狼入室”怎么办?
但是,天已黑了下来,小林没法再继续赶路了,他决定改变自己敲门借宿的谈话方式,也许能找到愿意留宿的人家。当小林敲门时,开门的是一位老大爷,“你是谁?”“你有什么事?”老大爷一脸戒备地问。
这一次,小林没有直接表明自己投宿的意思,而是说:“大爷,我知道这个村子里有几位枪法极好的猎人,他们几乎能百发百中,每次进山都会满截而归。我是城里来收购山货的,但不知道那几位猎人住在哪里,所以向您讨教。”
老大爷听了小林的话后,脸上的神情缓和了下来,说:“小伙子,进屋吧,天黑了,还怎么赶路呢?”
“谢谢大爷!”小林道谢后,随老人进了屋,他知道自己已初步取得了对方的信任。
“小伙子,你说自己是收购山货的,可我怎么不认识你呢?”
“大爷,以前这一带都是我父亲来,可前段时间他生病了,不能来,可他心里一直惦念着这事,他说这个时候那几位老猎人手里肯定有山货,所以就让我来了。”
“以前来这里的林老弟是你父亲?”老大爷满脸堆满了笑容。
“是的,您看,我身上穿着这件袍子就是一位老猎人送给我父亲的。这次出门时,我父亲说山里冷,特意让我穿上了。”
“哟,真是我那件袍子。”老大爷用手一摸,笑着说。
“大爷,您就是我父亲说的那位神枪手?”小林兴奋地问。
“神枪手算不上,只不过比别人多打了几年猎罢了。”老人说完,上下打量了一下小林,接着说:“孩子,今晚你就别走了,就住在我们家,咱爷俩好好聊聊。”
不用小林再说什么,他希望住宿的目的就达到了。由于小林一开始并未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而是用身上穿着的皮袍作为感情沟通点,因而双方感情距离很快就缩短了。小林之所以强调自己身上的那件皮袍,就是让老猎人见到皮袍就如同见到他的父亲一样,而他的父亲和老猎人有极好的交情,这样两人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却不是陌生的。当信任感产生时,两人的距离就拉近了。
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信任能使对方和你的感情产生“共鸣”,而一旦产生了感情的“共鸣”,谈话的双方便由陌生人升级为好朋友了。
由此可见,在与陌生人谈话时,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争取对方的信任,获得对方的好感后,话匣子自然就会打开,而自己的目的也更容易达到。
“礼”字当先 以“礼”服人
如果你要和他人保持情感的热线畅通无阻,就应该得体地运用礼貌语言与称呼语,切忌语言粗俗、轻浮,对人没有尊称。
在生活中,我们常会忽略这样一件事,即在与陌生人说话时,忘了使用礼貌语言,或者没有使用得体的称呼,从而给交谈留下了障碍。事实上,一个会交际的人就能注意到这一点,并尽量避免的。任何一位口才高手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你要和他人保持情感的热线畅通无阻,就应该得体地运用礼貌语言与称呼语,切忌语言粗俗、轻浮,对人没有尊称。
有个年轻人匆忙赶路,天快黑时,还没有遇到可以住宿的旅店,心里便着急起来。
这时迎面来了一位老农,他便在马上高声喊道:“喂,老头儿,离旅店还有多远?”
老人回答:“五里!”
年轻人策马飞奔,向前驰去。结果一跑十多里,仍不见人烟。他暗想,这老头儿真可恶!非得回去整治他不可,并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猛然,他醒悟过来,这“五里”不是“无礼”的谐音吗?
于是掉转马头往回赶,见那位老农还在路边等候。他急忙翻身下马,亲热地叫了一声“老大爷”。
话没说完,老人说:“你已经错过了路头,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一住。”
由此可见,与人谈话时,恰当的称呼是必不可少的。在社交中,人们对称呼是否恰当非常在乎,特别是初次交往。称呼往往影响交际的效果。有时因称呼不当会使交际双方发生感情上的障碍、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集团之间都有不同的称呼,但也有共同的称呼,如“太太、小姐、女士、先生”。因此,我们必须懂得恰当的称呼他人。这样听者才会感到舒服,进而增加双方的感情。不过,初次交谈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了解称呼是为了满足别人。例如,钱某最近被提升为主任。这时就应先跟他打招呼:“钱主任,真想不到能在这儿见到您。”如果他听到你跟他打招呼,就会显得格外高兴,忙跑过来和你握握手。虽然平时他是个不大健谈的人,但那天却会显得很健谈。
第二,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不论你如何称呼人,这其中最主要的是要传达这样的意思:“您很重要”,“您很好”,“我对您重视”。
第三,使用称呼要注意主次关系及年龄特点。如果对多人称呼,应以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疏后亲的顺序为宜。如在宴请宾客时,一般以先董事长及夫人,后随员的顺序为宜。在一般接待中要按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的顺序称呼。使用称呼时还要考虑心理因素。如有的30多岁的男士还没有结婚,就称为“老王、老孙”,会引起他的不快。对没有结婚的女人称“太太”、“夫人”,她一定很反感,但对已婚的年轻女人称“女士”、“小姐”,她一定会很高兴。
第四,称呼应该根据社会习惯来进行。例如称呼一般分为职务称、姓名称、职业称、一般称、代词称、年龄称;职务称:经理、科长、董事长、医生、律师、法官、教授等。
总之,礼貌的、恰当的称呼能让你和陌生人之间一见如故,从而能顺利地展开谈话。
把重点放在对方感兴趣的事情上
与陌生人谈话时,要主动去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好的话题是初次交谈的媒介,是深入细谈的基础,是纵情畅谈的开始。
和陌生人说话,由于双方素不相识,互不了解,如不注意讲话的方式,交谈起来就会很困难。因此,找好合适的话题,把谈话的重心放在对方感兴趣的事情上,就能使双方的谈话融洽自如。
卡森先生是一位童子军的工作人员。欧洲将举办童子军夏令营活动,卡森想邀请美国某家大公司的经理出钱,赞助一位童子军的旅行费用。他在去拜访这位大公司的经理之前,听说他曾开出了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笔数额巨大的款项。
卡森在见到这位经理之后,说:“我这一辈子从来都没有听说有人开过数额如此巨大的支票!我要告诉我的童子军,说我的确看到过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听到这里,这位经理非常愉快地把那张支票递给卡森看。卡森则赞叹不已,并询问这张支票的详细情况,这位经理饶有兴趣地告诉了他。
之后,那位经理问卡森:“请问你来找我有什么事?”到这时,卡森才说明来意。
结果十分出乎卡森的意料:这位经理不但立即答应了他的请求,还十分慷慨地付出了更多的资助。卡森本来只想请他出资赞助一名童子军去欧洲,可是他慷慨地资助了5名童子军和卡森本人,并当即就开了一张1000美元的支票,并建议他们在欧洲玩上几个星期。另外,他又给卡森写了封介绍信,把卡森引荐给他在欧洲分公司的经理,好为卡森提供帮助。当卡森一行抵达欧洲时,分公司的经理亲自去巴黎迎接他们,领着他们游览了这座美丽的城市。从此以后,这位经理一直对卡森的童子军事业很热心,并且为家庭贫困的童子军提供工作机会。
卡森先生与陌生人交谈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其秘诀在于:刚开始时,他并没有和对方谈有关童子军与欧洲夏令营的事,也没有谈他想要对方给予的帮助。他只谈了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从而使对方高兴和他交谈,这样就能顺利地打开交谈的话匣子。假如卡森根本就不谈对方感兴趣的事情,而是开门见山地说出自己的目的,那么,这位经理有可能根本不会满足他的请求。
一个善于交谈的人,在与陌生人谈话时,能主动去寻找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因为好话题是初次交谈的媒介,是深入细谈的基础,是纵情畅谈的开始。把谈话的重点放在对方感兴趣的事情上时,对方会因为你的细心而感到高兴,并乐意与你交谈下去,这样你就能达到与对方深入交谈的目的。
温和的语气比咄咄逼人更有魅力
没有人能够在温和的“对手”面前表示自己的愤怒,也没有人会对温和的语言还以不礼貌的言辞。因此,当别人指责你、甚至是辱骂你时,你要做的不是以牙还牙,而是用温和的语气对待他,这比咄咄逼人的语气更有效。
在陌生的场合,遇到不高兴的人和事时,我们是表示极端的愤怒,用咄咄逼人的语气去向对方表示抗议,还是用温和的语气去解决问题泥?毫无疑问是,后者的效果更理想。
某机场里,飞机起飞前,一位乘客请求空姐倒一杯水给他吃药。
这位空姐很有礼貌地说:“先生,为了您的安全,请稍等片刻,等飞机进入平稳飞行后,我会立刻把水给您送过来,好吗?”
10分钟后,飞机早已进入平稳飞行状态。
突然,乘客服务铃急促地响了起来,空姐猛然意识到:糟了,由于太忙,她耽误了给那位乘客倒水了!
当空姐来到客舱,看见按响服务铃的果然是刚才那位乘客。她小心翼翼地把水送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带微笑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由于我的疏忽,延误了您吃药的时间,我感到非常抱歉。”
这位乘客抬起左手,指着手表说道:“怎么回事,有你这样服务的吗?你自己瞧瞧,都过了多长时间了?”
空姐手里端着水杯,心里感到很委屈,但是,她并没有因为乘客的愤怒而生气,相反地,她仍然语气温和地向那位乘客作了解释,但那位挑剔的乘客就是不肯原谅她的疏忽。
接下来的飞行途中,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这位空姐每次去客舱为乘客服务时,都会特意走到那位乘客面前,面带微笑地询问他是否需要水,或者别的什么帮助。然而,那位乘客余怒未消,摆出一副很不合作的样子,并丝毫也不理会空姐。
到达目的地前,那位乘客要求空姐把意见薄给他送过去,很显然,他要投诉这位空姐。
这时候,面对乘客的恶劣态度,空姐依然没有生气,也没有说什么抱怨的话,她仍然不失职业道德,显得非常有礼貌,而且面带微笑地说道:“先生,请允许我再次向您表示真诚的歉意,无论你提出什么意见,我都将欣然接受您的批评!”
这位乘客脸色变得温和了,想说些什么,可是却没有开口,他接过意见薄,开始在本子上写了起来。
等到飞机安全降落,所有的乘客陆续离开后,空姐这才打开意见薄。她本以为这下完了。没想到,等她打开意见薄后,却惊奇地发现,这位乘客在本子上写下的并不是投诉信,相反,这是一封热情洋溢的表扬信。
在信中,空姐读到这样一句话:“在整个过程中,你表现出的真诚的歉意,特别是你的十二次微笑,深深打动了我,使我最终决定将投诉信写成表扬信!你的服务质量很高,下次如果有机会,我还将乘坐你们的这趟航班!”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遇事冷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在陌生人的百般挑剔下依然用温和的语言和微笑去对待对方,更不容易,但这位空姐做到了,因此她受到了乘客的表扬就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由此可见,在公共场合,特别是在别人的情绪失控,说出一些不礼貌的话时,我们仍应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像那位女乘务员一样。如果她也冲旅客发脾气,那么,一场“战争”就无法避免了,而“战争”的结局对她肯定不利。很显然,这位乘务员是明智的,她把自己的情绪处理得非常好,而且最终以温和的语气赢得了赞誉。
消除尴尬,主动为对方解围
善于打圆场,善于为别人解围,这也是在陌生场合赢得陌生人好感的一个方法。
在一些陌生的场合,我们经常会碰上一些尴尬的事情,这时如果你能主动帮助别人解围,就会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而善于打圆场,善于为别人解围,这也是在陌生场合赢得陌生人好感的一个方法。特别是在社交场合中,当有两个陌生人因故而处于尴尬的境地时,第三者若是以巧妙的方式为双方打个圆场,可以变凝滞的气氛为轻松活泼。
我国的一位老诗人和一位青年女作家访问美国。在一所博物馆广场上散步时,恰巧有两位美国老人在旁休息,看见中国人来,他们很热情地迎上来交谈。其中一位老人为表达对中国人的感情,热烈地拥抱那位女作家,并亲吻了一下。
女作家十分尴尬,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