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生命的终结点,它无法抗拒,无法回避,无法逃脱,也无法顶替。由生到死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是一种自然规律,活着就意味着正向死亡迈进。
活着的人,排斥着死亡,因为不可扭转,所以忽略死亡,逃避死亡,却从未正视死亡,总觉得那是一个遥远的问题。直到有一天,最亲近的人突然走向死亡,人才会惊觉,原来死亡会离我们如此接近。
我们既到世上走了一道,就得珍惜生命的价值。在某种意义上说,生要比死更难。死,只需要一时的勇气,生,却需要一世的胆识。
人的生命,是经过母体十月怀胎的辛苦,和一朝分娩的痛苦才得以降生。正是因为生命来之不易,所以,在生命的潜意识中,与生而来的欲望,不是求速死,而是求长生。在生命持续的整个过程中,从诞生到成长,从成长到繁衍,从繁衍到死亡。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都不一样,每个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方式都不相同。但死亡对于每个人的意义却是完全相同的,那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意味着即使你还有满腔抱负,也不再有生命去继续实现。
对生命的尊重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例如,17岁参军,1994年起就任美国海军参谋总长的切尔茨·麦克波特将军,就因为随意佩带了一枚他自己未曾获得过的“V勋军勋章”而遭到责难后,便留下了“我有资格获得这枚勋章”的遗言,开枪了结了自己的生命。他究意是否有资格获得这枚勋章姑且不论,但仅从人生而论,他肯定是个不够格的将军。因为,没有什么勋章比生命更珍贵。无论是名是利,与生命相比,可谓草芥不如。倘若为了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只能是亵渎生命的弱者。
对于生活于世的每一个人来讲,从出生开始,死亡就如影随形地跟随着我们。面对死亡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态度:有的人仅仅感到恐惧,有的人则毫无惧色地与之相随,并使之成为自己的奴仆而从命于自己。死亡是我们无法摆脱的结果,但生却是我们可以掌握的过程。很多人生活于世,却找不到自己的人生轨迹,因为他们失去了一个人生的自我,他们只是按照别人的意愿而生活,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他们无法把握自己人生的幸福,他们不能保持自己的健康,他们不能拥有自己的现时生活,就这样日复一日地浪费自己的时间,消耗自己的生命。待到生命要终结时,才后悔自己的一生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去做,还有许多想法没有去实现。其实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最终的选择在我们自己手里。
一位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老先生,在日记簿上记下了这段文字:
“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美。”
“我情愿多休息,随遇而安,处世糊涂一点,不对将要发生的事处心积虑计算着。其实人世间有什么事情需要斤斤计较呢?”
“可以的话,我会去旅行,跋山涉水,更危险的地方也不怕去一去。以前我不敢吃冰激凌,不敢吃豆,是怕健康有问题,此刻我是多么的后悔。过去的日子,我实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过清醒明白,太过清醒合理。”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我会什么也不准备就上街,甚至连纸巾也不带一块,我会放纵得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如果可以重来,我会赤足走在户外,甚至整夜不眠,用这个身体好好地感受世界的美丽与和谐。”
“还有,我会去游乐园多玩几圈木马,多看几次日出,和公园里的小朋友玩耍。只要人生可以从头开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我们常会听到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感慨:“为什么活着的时候我没有好好地对待他(她)们,爱他(她)们?……”
子或女说:“为什么我总是惹爸妈生气呢?……”
夫或妻说:“为什么我不多一些包容给她(他)呢?……”
手或足说:“为什么我不多一些关爱给他(她)呢?……”
人生是不可能重新来过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与其在面对死亡时才感叹自己做得太少,不如在活着时好好珍爱生命,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投入自己最大的热情和努力,去关心自己的亲朋好友,去实现自己心里的梦想,那么,当死亡来临时,心里也就不会有什么遗憾了。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人生是短暂的,死神的阴影又总是无时不在,面对人生,一定要好好把握,当你因为贪图一时享乐放松自己时,当你因为困难挫折一蹶不振时,你一定要在心里问问自己:“我还可以活多久?”只要在你的心灵里不时地隐现这一人生永恒的问题,你就可以做出自己的最正确的选择。有时候,死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也是种安慰,当你无路可走时,至少还有死亡这条路可走。死亡是可怕的,但假若你连死亡都不害怕,又怎么会害怕活着,害怕面对生活中的一点小难题呢?
人生真的不能重新来过,所以不要为我们的生命留下任何遗憾。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生灵中的“沧海一粟”,既然人的一生仅如空中飞逝的流星,既然我们每一个人都感触生命的短暂……那么,我们就应该好好珍惜生命,好好地面对生活,让这一瞬间过得美好而愉快,让它发出应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