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政治家塞涅卡:“道歉有什么好处?”塞涅卡回答:“道歉既不伤害道歉者,也不伤害接受道歉的人。”道歉是一种美德,不仅能化解很多矛盾,而且会给自己及对方带来轻松和快乐。
敢于道歉是一种勇气,也是有教养的表现。道歉能使友人和好,仇人变友人;能使恋爱顺利,家庭幸福;能使工作顺利,同事融洽相处……它是我们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
尽管道歉是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细节,但是很多人却碍于颜面而不肯向被自己伤害的人道歉。生活中我们都难免会犯错误,也许那些不经意的错误,会被时间的推移而遗忘,被生活的琐事所冲淡,被工作的压力所掩盖,使你不曾忆起,但是错误永远是错误。即使你已经遗忘,你所带来的伤害却会一直留在那里,成为别人心头一道愈合不了的伤疤。
事实上,我们能够很容易找出问题的根源,也能使那道伤疤尽量淡化,关键是我们是否有勇气面对自己犯下的“美丽错误”。勇气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特质,倘若有了勇气,人类其他特质也就具备了。道歉的勇气是一种胆识,是一种独特的见解和果敢的行动,更是对自己应付责任的一种承担。当你面对自己的错误时,你没有逃避退缩而是选择用勇气去承担,尽管这种承担会让自己承受压力和委屈,却能治愈别人心头的伤口,换来别人的尊敬与爱戴,你的心也不再是彷徨不安,而是被释然所取代。
一位小学教师误将一位三年级学生答对的题扣了分。卷子发下来,这位学生举起手说:“老师,我认为这道题这样答是对的,理由是……”老师重新看后作了纠正。
老师认为这件事可能就此也就过去了。不料过了一会儿,这位学生又举手说:“老师,您错了,您应该向我道歉。因为思想品德课上老师就这么说的。”顿时,教室里一片寂静,老师也愣住了。
片刻,这位老师笑着说:“是我疏忽了,对不起!”后来有人问这位老师:“您当时不觉得窘迫吗?”他回答说:“像这样有道德有勇气的学生,很少见,我喜欢。”
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敢于坚持自己认知的正确性,要求教师纠正自己的错误已属不易,更可贵的是他用品德课上构架起来的道德标准去待人处世,实属勇敢。更何况这份勇敢可能要承担“胆大妄为”、“得寸进尺”,甚至“目无尊长”的嘲笑和训斥。但是作为老师,能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诚恳道歉也不容易,那位老师做到了,他用自己的道德勇气呵护了幼小学生心田里刚刚萌芽的异常圣洁的光芒。
我们有时不要刻意去放大自己的错误,也许你的错误只是一个很微小的问题,但是因为你的不敢面对,反而成了让别人如梗在喉的烦恼,人的一生难免要犯错误,当你犯了错误并能为自己的错误做出弥补时,你就已经值得别人敬佩了;犯错误没有什么可笑,可笑复可悲的是,明知错了还不肯承认的人,那样他只会一错再错下去;错了不肯向人道歉,不肯取得别人的原谅,最后只会让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试想,心里背着这样沉重的包袱,人生又怎么会快乐呢?
这是发生在纽约的一件事情。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和妻子去纽约市朋友家吃饭。当时雨雪交加,我们赶紧朝朋友家的院子走去。我看到一辆汽车从路边开出,前面有一辆车等着倒进那辆车原先的停车位置。可是,他还未及倒车,另一辆车已从后面抢上去,抢占了他想占据的位置。“真缺德!”我心想。
妻子进了朋友的家,我又回到街上,准备教训那个抢位的人,正好,那人还没走。
“嘿!”我说,“这车位是那个人的。”抢位的人满面怒容,我们很快吵了起来。
不料,抢车位的人自恃体格魁伟,突施冷拳,把我打倒在他的车头上,接着便是两巴掌。我自知不是他的对手,心想前面那个司机一定会来助我一臂之力。令我心碎的却是,他目睹此情此景后,开着汽车一溜烟地跑了。
抢位的人“教训”了我一顿以后,扬长而去。我擦净了脸上的血迹,悻悻地走回朋友家。妻子和朋友见我脸色阴沉,忙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我只能编造说是为车位和别人发生了争吵。
不久,门铃又响了起来,我以为那个家伙又找上门来了。他是知道我朝这里走来的,而且他也扬言过,还要“收拾”我。我怕他大闹朋友家,于是抢在别人之前去开门。果然,他站在门外,我的心一阵哆嗦。
“我是来道歉的,”他低声说,“我回到家,对自己说,我有什么权利做出这种事来?我很羞愧。我所能告诉你的是,布鲁克林海军船坞将要关闭,我在那里工作了多年,今天被解雇,我心乱如麻,失去理性,希望你能接受我的道歉。”
事过多年,男人仍记得那个抢位的人。他相信,他专程来向自己道歉,需要多大的力量和勇气。
有时候我们会因自己心情不好,用语言或行为伤害了别人。不管这伤害有多大,只要你肯真诚地去道歉,一次、两次,甚至更多次,总会得到别人的原谅的,只有得到别人的原谅,我们才会原谅自己,这样没有枷锁的心灵才会更轻松。我们活在世上,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这种责任也包括给别人带来的快乐和伤害,只有与人融洽地相处,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如果你曾伤害过别人,那就为自己的错误真诚道歉吧,敢于面对也是一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