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期间,与异性同学的广泛交往,对孩子的学习、思想都有促进和帮助,也有利于情绪的振奋。但是,交往一定要掌握准则,不能和某一个人过分亲密,更不能只和某一个异性交往,对其他人则视而不见,这样发展下去就容易陷于早恋的误区。
玲玲和汉华的家在同一个小区。从幼儿园到小学,俩人都在一个班。上初中时,玲玲的爸爸通过关系把她转学到离家较远的另一所中学,因为那里的教学质量较高。但玲玲坚决不去,她要求与汉华上同一所中学,甚至不惜以逃学来威胁父亲。无奈之下,玲玲的父亲只好将她的学籍又转回来。无独有偶,学校又将玲玲安排到了汉华所在的初一(3)班。很自然地玲玲又成了汉华的同桌。
“玲玲,听汉华说你的歌唱得很好,下次学校有演出时,你一定要代表我们班参加呀!”班长大海对玲玲说。
“我可不喜欢在热闹的场合抛头露面,我只喜欢唱给汉华一个人听。”玲玲冷冷地对大海说。
放学时,学习委员小丽对汉华说:“听说你的硬笔书法在市里拿了二等奖,下次出黑板报时,你能帮帮我吗?”
“好的,没有问题!”汉华爽快地答应了。
“不行,我不同意!”玲玲尖叫道。
“凭什么?你凭什么限制我的自由?”汉华见玲玲干涉自己的事情,不满地质问道。
“就要管,我还要管你一辈子呢!”玲玲大声嚷嚷道。
“哈哈……”全班哗然。汉华也一下子怔住了。
第二天,汉华一进教室,就有调皮的男生喊他“气管炎”。汉华气得一下推开了站在自己旁边的玲玲跑回了家,并强烈地要求父母为他转学。父母了解情况后,也觉得两个孩子太小,自制力差,长期交往下去不一定是好事,便同意了汉华的请求。
汉华转学走了,玲玲一下子觉得心里空空荡荡的,她不再和班里其他同学交往,而是逐渐封闭了自己,变得沉默寡言了,成绩也一落千丈。
在这里,玲玲就没有把握好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她错误地认为,自己从小到大和汉华在一起上学,汉华就理所当然地“是她的”,就得听她的。玲玲没有尊重汉华,还把他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对他实行管制,限制他的自由,从而葬送了一段纯洁的友谊。
青少年由于社会知识较少,在人际交往,特别是与异性交往时,往往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因此这就需要父母去帮助他们,指导孩子正确地交往,并提醒他们遵守“规则”,孩子才不会走入异性交往的“死胡同”。
在此,我们把性教育专家陈一筠教授忠告父母的一段话摘录如下,希望父母们看后能有所收益:
我们要跟孩子讲,种果树要有夏季的耕耘、除草,才能有秋季的收获。如果夏天就摘下果子来吃,味道肯定很涩。社会有很多陷阱和诱惑,要避免一些事发生,爸爸妈妈得有打预防针的准备,随时了解孩子和异性的交往是什么状态。而且引导要科学、有艺术性,不能用成年人的方法,也不能用一般学科的方法。应该先让孩子心中有数,再让他去交往,决不能等孩子有危险了才想到教育。另外,男孩女孩交往,一旦进入两个人的世界,就容易走入误区。因此父母应该提倡孩子群体交往。这样既能达到对异性的了解,同时又避免走入误区的危险。
教子心经
1.要理智对待孩子
父母发现孩子有以下现象时,要理智对待孩子。
“我爱你,我愿意把整颗心交给你,你愿意把你的心交给我吗?亲爱的,我下次能牵你的手吗?”这是13岁的张文写给同班女生沙丽的“爱的小纸条”。
“我的爱永远不变!如果你要我给你一个期限,那就是一万年。不,是万万年……”这是14岁的李敏接到“男友”张克发来的“爱的短讯”。
“蕊儿,我爱你,每天送你一朵红玫瑰,每天都能看到你的笑脸,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与幸运!”王蕊打开电子邮箱,一朵鲜艳欲滴的红玫瑰在屏幕上绽放。这已是她收到肖波为她Email来的第101朵玫瑰了。
“情人节快乐,我的爱!”握着电话筒,听着13岁的“男友”在那边款款深情地对自己诉说着,同样是13岁的乔琴满脸的幸福与陶醉。
孩子们这样做,是品质败坏吗?不是!但是,大多数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上述行为或是孩子接受到了“特殊讯息”时,他们不是咆哮如雷,大动干戈,就是监视、跟踪孩子,使孩子感觉到父母是“暴君”,是“警察”,在粗暴地干涉自己的“自由”。因此,他们要么“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要么从此消沉,一蹶不振。
由此可见,面对“沐浴爱的阳光”中的孩子,父母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们和教会孩子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爱”的讯息,都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
首先,当父母发现孩子有“爱”的行为时,不应该责骂,而应该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我也年轻过,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爱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它不仅仅意味着付出也意味着责任。可你们还小,主要任务是学习。爸爸妈妈并不反对你交异性朋友,相反,我们还鼓励你多交品质良好的朋友。不过,交朋友也要注意分寸呀!你觉得妈妈说的话有道理吗?妈妈也很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能告诉妈妈吗?”相信当您如此温和地和孩子谈一件严肃的事情时,孩子的反感和戒心就会减弱甚至是消除,他们会很自然地、轻松地对您讲出自己的“秘密”。
另外,也是关键的一点,就是父母要教会孩子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爱的讯息”。并不是所有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主动去表示过“爱”,有的是被动接受的,有的是在周围人的影响下去“爱”的。如果您的孩子接受到了“爱”的讯息,您可以这样告诉他:“爸爸妈妈真为你感到高兴,这说明你有优点,也有良好的品质,有许多值得他人欣赏的地方,我们也相信对方和你一样是个可爱的孩子。但你们还小,而爱是成年人的话题,我们不希望你过早地介入。但是你可以告诉她,等你长大成人后,再提这个话题,不是更有意义、更现实吗?”这样,您的孩子多半会欣然接受您的意见的。
如果您发现孩子在主动向别人“示爱”,您可以告诉他:“爸爸妈妈相信你们之间的友谊是纯洁的,也很高兴你是一个感情丰富、敢想敢为的孩子。但是,你能否冷静地想一想,这样做对对方有利吗?你的表白会不会影响她的学习,会不会给她带来困扰?如果真是这样,肯定是你不乐意看到的。那么,为什么不现在就‘收手’,把精力放在学习上,等将来长大后再考虑这件事呢?”相信您充满善意的建议能使孩子收回“丘比特的箭”。
如果您发现孩子在收到“爱”的讯息后烦恼、郁闷、精神不振,您可以和他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温和地对他说:“爸爸妈妈相信你是一个有主见的孩子,知道自己在这个年龄该选择什么,放弃什么。如果你很喜欢对方,你可以告诉她你很珍惜和她的友谊,并且愿意保持这种友谊,至于其他的事情,等长大成人后再考虑。这样对方就会尊重你的意见。如果你不喜欢对方,就要明确地告诉对方,你现在还不想考虑这些事情,但要注意说话的方式和方法,千万不要伤了对方的自尊心。”假如父母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帮助孩子,指导孩子正确处理“爱”的讯息,孩子就会很快调整心情,在处理好同学关系的同时,把精力更多地放在学习上。
2.告诉孩子不宜早恋
早恋的现象在孩子们中并不少见,我们经常能在马路上、地铁口、公交车站等地方,看到一对对穿着校服的少男少女手牵着手,亲密地靠在一起,有的甚至旁若无人地搂抱、亲吻。面对孩子们的早恋现象,父母们虽然焦急却茫然不知所措,显得十分被动。但是,有部分父母却采取过激的方法去“棒打鸳鸯”,这种做法是不妥当的。虽然早恋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但父母也不能因此对孩子采取强硬的态度。那么,面对早恋的孩子,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1)处理方式要灵活、温和。父母既不能把孩子的早恋看成是“十恶不赦”的事情而粗暴、野蛮地加以制止,也不能不负责任地不管不问,而应该耐心教育与指导,使孩子明白早恋的危害性。但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不要使用“道德败坏”、“下流”、“肮脏”、“不要脸”等“语言暴力”;否则,会给孩子造成思想压力,甚至产生消极对抗心理和行为,从而导致比早恋更大的心理创伤。父母可用“悄悄话”、“旁敲侧击”、“借此喻彼”等方式,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告别早恋。
2)要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如果一个家庭里总是发生“战争”,吵骂声不绝于耳,缺乏和谐的气氛,在这样家庭里成长的孩子,由于缺乏爱和关怀,孩子便会因为孤单而转向同学或社会中去寻找异性的慰藉,从而为“早恋”创造了条件。
3)注意不要误导孩子。父母在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宜早恋时,尽量不要过分地向孩子宣扬早恋会对他产生多么坏的影响;否则,有可能导致孩子对异性产生恐惧心理,和异性接触时也会产生抵触心理。
4)帮助孩子克服“恋爱错觉”。“恋爱错觉”是指因受对方言谈举止、行为习惯的迷惑;或是由于自身的各种主观体验的影响,主动地涉入爱河;或者是自以为某个异性对自己有意而产生的收遐想。以上这些因素都是导致一相情愿式的单恋。青少年心理尚未成熟,单恋现象比较常见,且较多地出现在性格内向、敏感、自卑、富于幻想的孩子身上。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纠正错误,不管是孩子单恋别人,还是别人单恋您的孩子,您都不能忽视不管,而且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疏导,使孩子摆脱“恋爱错觉”,用理智去主宰感情,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和他那个年龄可以做的事情上。
5)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从心理角度来讲,早恋是孩子性成熟后的一种正常的现象,但也有可能与他们不健康的性心理有关。因此,对孩子进行正常的心理疏导是非常重要的。疏导时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冷静地帮助孩子分析早恋的“利”与“弊”。如在纸上列出早恋有“利”的地方是:可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可以互相帮助,可以避免孤独;有“弊”的地方是:会使人难以自控,失控后会导致越轨行为;限制了与更多异性交往;使人际关系疏远;把握不好会影响学习。经过反复权衡后,孩子会发现弊大于利,从而愿意中止早恋。
3.提醒孩子与异性交往要保持适宜的距离
父母要温和地提醒孩子与异性交往的深度要恰到好处。过深,则会引起误会,即使是关心对方也要有度。当自己有和对方在一起的强烈的愿望时,要冷静地克制,不要做出不符合自己年龄的事情。
同时,还要鼓励孩子群体交往。父母应该向孩子说明,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是正常现象,但不要把精力全部放在与某一个异性的交往上。男女同学有性别之差,而这个年龄阶段正是性意识的觉醒时期,孩子自控力差,容易产生对异性好奇、关心、爱慕和愿意接近的心理与行为。同时与多个异性交往,从而可以了解各种禀赋、气质的同学,这会使人有更多的受益,也能赢得更多的友谊。
4.教育孩子时父母应该注意的几个细节
在教育孩子要理性地对待“爱”的小字条时,父母应注意以下细节:
1)说话的语气要委婉、温和。孩子自尊心极强,他们已经能够运用抽象的、合于逻辑的推理方式去思考问题,如果父母语气生硬、态度粗暴,只会使他们反感,甚至会因此而走上叛逆之路;而温和的、朋友式的语气则容易使孩子敞开心扉,说出心里话,这样就有利于解决问题。
2)尊重孩子的隐私。发现孩子有“爱”的行为后,不要到处张扬,更不要去找对方“谈判”,这些过激的行为,无疑是把孩子推向绝路。理智的做法是,尊重孩子,并告诉孩子,自己相信他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
3)对孩子进行心理辅导。这一点常被父母们所忽略。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上的发育一般落后于生理上的发育,他们喜欢把对异性朦胧的感情视为“爱”,并且喜欢表现在行动上。事实上,他们的“爱”只是对友情的延伸,并不是真正的“恋爱”。因此,父母对他们进行适时的辅导,教孩子一些解除烦恼、忧郁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友谊和花香一样,还是淡一点的比较好,越淡的香气越使人依恋,也越能持久。
——席慕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