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父母,当然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总是抱怨别人,成为爱挑剔的不受欢迎者。就像成年人不愿意自己身边的同事或者上司是个爱挑剔的人一样。这样的人在他周围的人际关系中得到的评价肯定是非常不好的。但是,喜欢抱怨的孩子却大有人在,他们抱怨父母、抱怨老师、抱怨同学、抱怨学校的门卫、抱怨天气、抱怨公交车……总之,在他们眼里,不称心的事情太多,很多人都像专门和自己作对似的。
那么,孩子们的这些抱怨都正确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有的抱怨的确事出有因,但大多数的抱怨都是因为孩子自身理解偏差而造成的。
“妈妈,王老师真偏心,我和小桐上课说话,他只狠狠地批评了我,对小桐的批评加起来还不到五句话。”
“真倒霉,今天上体育课时,小方一脚把足球踢到了我身上,他肯定是故意的。”
“爸爸,您怎么那么没本事呀!我要好的几个同学的爸爸,要么是经理,要么是局长,最次的也是个小学校长。您倒好,既没钱又没权,现在还下岗了,您让我怎么有脸和他们一起玩啊!”
“我们班没有被评上先进集体,主要是受明明的影响。如果不是他上次打架,又正巧被校长碰到,我们班肯定会被评上了。”
在很多场合,我们经常会听到诸如此类的、出自孩子之口的抱怨。可能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之所以抱怨,的确是因为他人或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总之一句话,孩子抱怨得“有理”。因此,面对孩子的抱怨,他们往往听之任之,认为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殊不知,孩子抱怨多了,又没受到制止,时间一长,便会养成抱怨的习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会不论场合、不论对象,只要自己发现了别人的失误,或是不满别人的做法,抱怨就会脱口而出。如果孩子抱怨的对象是父母,父母听后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但如果总是一味地抱怨同学、伙伴或其他的亲朋好友,那么就会遭到别人的反感或厌恶,因为没有人喜欢与一个爱抱怨、挑剔、不会体谅他人的人打交道。
所以,父母发现孩子抱怨自己或他人时,要立即制止,并向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一味抱怨他人是不对的,即使他人真的有失误,也要教育孩子能体谅他人,同时也要体谅父母的难处。当孩子学会了体谅他人时,就能宽容地对待他人,从而获得好的人缘。
教子心经
1.表明态度,以身作则
贾铭今年已经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了,在班上却是不受欢迎的人物,甚至连上体育课都没有同学愿意跟他同一组,原因是贾铭总是对身边的同学十分挑剔,他不是对老师抱怨说同桌小华这不好那不好,就是抱怨班长偏心,每次评优时都不投自己的票……时间一长,班上的同学几乎都被他抱怨过,也因为如此,其他同学自然就不敢靠近他了。
贾铭的妈妈见他经常抱怨别人,知道这样下去对他的成长和人际交往会带来不利,就找了个机会和他好好地沟通了一次。
首先,妈妈明确地告诉贾铭:自己对他抱怨的看法和意见。并强调抱怨对事情本身的解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而且爱抱怨的人是不受欢迎的。
接着,妈妈又温和地对贾铭说:“你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抱怨,其实在抱怨别人的时候,有可能是你自己出了问题呢?”
贾铭听完妈妈的话后,想了一会儿低声说:“妈妈,其实有些时候我自己也有错。今后在遇到事情时我会先找自己的原因,不会只顾埋怨他人的。”
听着贾铭的自我检讨,妈妈心里很高兴。她对贾铭说:“儿子,妈妈相信你能够改正这个缺点,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后来,贾铭的妈妈在生活中特别留心起儿子的言行,她发现贾铭真的不再抱怨别人了,即使偶尔有了烦恼,也能通过交流、倾诉等方式去排解。
事实上,贾铭的妈妈在生活中也给他树立了好的榜样,她和贾铭的爸爸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单位,从来都不说哪个同事不好、哪个亲戚没给自己帮忙等抱怨的话。他们良好的言行在后来也深刻地影响了贾铭,使他很快地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2.多倾听、多沟通
不管孩子抱怨什么,父母都不要“一棍子打死”,倾听是很好的沟通方式。实际上,面对一个不容易自我控制情绪、容易心理失衡、喜欢挑剔的孩子,父母要做的事情首先应该是理解,不是对之不闻不问,然后才是去了解形成这种习惯的成因。父母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规则:试着和孩子沟通,找出问题的症结比指责他们更有意义。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牢骚满腹,是有原因的,也许他真的受了委屈,真的遇到了一些不公平的事情等。当孩子抱怨时,父母要认真倾听,并分析孩子抱怨的原因,如果孩子确实受了委屈,父母可以安慰,并告诉孩子要宽容一些,不斤斤计较。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不管孩子抱怨的原因是什么,父母在阻止孩子抱怨的同时,自己不要也参与到抱怨的行列中去。否则,就会让孩子觉得抱怨是发泄情绪的最佳方式。
3.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面对爱抱怨的孩子,父母可采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不过要把握好分寸,如孩子抱怨运动鞋洗得不够干净,那么就暂时不要再为他服务,让他自己亲自动手体会“说比做容易”。另外,也可以在一个星期内故意挑孩子的“刺”,如“你的书房怎么乱糟糟的”、“你的书法怎么没有进步”,等等。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内,每天给他鼓励,让孩子在两种态度的对比反差中理解抱怨别人的坏处。
4.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
面对喜欢抱怨他人的儿子,一位父亲采取的教育方法就值得其他父母们学习。一次,上小学的儿子放学回家后又向父亲抱怨同桌的小海很讨厌,总喜欢和他过不去。
父亲问他:“你喜欢吃榴莲吗?”(父亲是明知故问)
“不喜欢,但喜欢吃樱桃。”儿子虽然觉得父亲的问题奇怪,但孩子认真地回答。
“你不喜欢吃榴莲,那有没有其他人喜欢吃榴莲呢?”
“当然有!”儿子的回答很迅速。
“那你不喜欢吃榴莲是榴莲的错吗?”
“当然不是!”儿子笑了。
“那你不喜欢小海,是小海的错吗?”父亲的提问让儿子怔着了,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是,他显然明白了父亲为什么要提这样的一个问题,也开始反省自己有哪些不足之处。
后来,这位父亲就很少听到儿子的抱怨了,而儿子放学回到家后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轻松。可见,这位父亲的做法是聪明的,是成功的,真正达到了“润物细无声”。
5.提醒与激励
如果孩子喜欢抱怨他人,而经过教育后总是改变不了,父母可以把孩子常常抱怨、挑剔的话用醒目的颜色写在很多小纸条上,贴在他的卧室和洗手间里,提醒他注意改正自己的坏毛病。同时贴一些与宽容、忍让有关的名人名言,来激励孩子。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