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人想创造一番事业,但是却一直抱怨出身低,缺乏经济上的援助,而不踏踏实实地去行动,去真真实实地做一点事情。这样的人就如同纸上谈兵,就算你的智商很高,你的理想很具有创见性,也不会成功。真正的成功者不会把眼前的困难放在眼里,不会把条件不足作为自己前进的障碍,也不会把抱怨作为自己不行动的理由,成功的人会积极地行动,把苦难或者出身低作为一笔财富激励自己前进。就像卡西欧计算机社长杜尾忠雄所讲的成功秘诀:“我切身体会到,贫穷是父母亲所留下来最大的财产。因为贫穷,使人想到要奋发图强,从身无分文、白手起家,到创立事业,最终目的就是要赶快从贫穷中脱离嘛!我以前最常想的就是,要过像样的生活,要吃像样的食物……”成功的人都不会抱怨出身低,相反,在这种坏境遇中,他们会思索怎样改变这种境遇,怎样创造出条件,而不是整天唉声叹气地抱怨没有条件或者是出身低。
想要创造辉煌人生,同时起点又很低的人一定要记住:世上成功之人,不是各个都是出身名门,也不是都万事俱备,他们中的很多人起点都很低,有些人的起点还不如你高,条件也不如你好,他们之所以有成就,就是因为他们不是喜欢抱怨的人,他们不在抱怨中坐等着条件的降临,或者奇迹的发生,相反,他们会把别人用来抱怨的时间用来创造条件、制造机会,在行动中迎接奇迹的发生。
今天叱咤商界风云的台湾巨富郭台铭,20年前在台湾还名不见经传,但是在短短的20年中就发展为台湾最大科技企业集团——鸿海集团的总裁,他的创业的起点很低,他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就是因为他创造的是不抱怨的人生。
郭台铭是家中的老大,1966年郭台铭就进入台湾“中国海事专科学校”,因为家境贫寒,他只能半工半读地完成学业,服兵役结束之后,他就在复兴航运公司做了一名业务员。直到1973年郭台铭与朋友创建了鸿海塑料企业有限公司,但是经营不到一年,股东就全部撤出,把亏本的公司留给了郭台铭。此时,郭台铭并没有抱怨条件不好,而是坚持地做下去,同时看准时机,从制造黑白电视机选台的按钮做起,成就了今天的事业。
试想,如果郭台铭当时抱怨起点低,他会和朋友一起创业吗?如果当时他抱怨起点低,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他会把一个亏损的厂子经营为驰名海外的集团吗?答案显而易见。所以,对于任何人来讲,不要抱怨自己的起点低,只要你放眼望去,你就会明白,起点低的不只有你一个人,为什么人家会成功,就是因为那些人根本不把起点低作为自己创造人生的障碍,也不会花费时间精力去抱怨。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起点一样很低的人,有些人成功了,而有些人依旧在抱怨人生的原因。
把为什么这样待我改为教我什么
问题,在字典里的意思大多是指需要研究解决的疑难和矛盾,总之,是我们不希望看到也不希望遇到的事情。但是人生要经历许许多多的问题,即使是你逃避它也没有用,所以,我们还是努力将问题看做是老师,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对你的设计,客户不满意了,你的工作得不到领导的认可了,你与同事关系不好了……因此我们不要拒绝问题,也不要推开问题,更不要逃避它,而应该试着去拥抱它、接近它。我们应该将它们看做是我们生命当中的老师,它们要教我们什么?只有这样,你才能把问题解决好。
你经常会遇到有一些让你感到很懊恼的事情,也经常会见到一些让你感到很生气的人,这时你便会因为这样一些事情、这样一些人使得心情很糟糕,甚至大发雷霆。其实,你大可不必这样做,你只需想想他们在教我一些什么。
一个星期天的早晨,张雷去银行缴电话费和天然气费。当他高高兴兴地到银行时,却被银行里的长龙般的队伍打破了自己的好心情。他拿到的是200多号,在他前面足足还有100多人。天哪!100多人,就是每人以最快的速度也需要有100多分钟。这足以让他把大好的时间都浪费在这鬼地方——银行。
张雷越想越生气,他的火气越来越大。他坐在座位上,不一会儿又起来,东看看西看看。最后,他生气地走到柜台前对那个工作人员大吵起来:“你们这是干什么?人手这么少?你要让顾客等多久呀?”这时,保安马上出来把他拉到一边。
一位温文尔雅的工作人员出来说:“对不起,先生,让您久等了。不过,我们现在这里的工作人员已经都在工作了,希望您要谅解,不要扰乱我们的正常工作。”
没想到工作人员的一番话,却引来张雷的更大怒气。他说:“什么?我打扰你们的工作,你们这叫什么工作,让顾客等这么长时间?把你们的行长找来。”
工作人员马上又说:“请您息怒,行长今天有事没来,我深表歉意。不过,希望您能理解一下,我们尽量以最快的速度为大家服务。我们以后可以建议多开几个业务窗口。”
面对工作人员的解释,张雷还是不肯罢休。越说越起劲了,甚至骂起那个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实在没办法,最后拨打了110。
张雷就这样被逮走了。原本是很小的事情,但最后却闹到派出所去了。
有时,事情只要你换一种思考方式,就会是另一种状况。当你遇到像张雷这样的事情时,你应该问自己下面这个问题:“这究竟想教我什么?”排队正是教你练习打破不耐烦习惯的绝佳机会。有了这样的想法,你的态度就会变得缓和多了。你也就会在等待的时间不妨到外面走一走,锻炼锻炼身体,或是你随手翻翻报纸和杂志。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的人都很害怕堵车,总是觉得大好的时间都浪费在车上了,大好的心情也都被糟蹋了。其实,有这些想法的人,大可不必这样想。当你被堵在拥挤的车流时,你可以想想它要告诉我什么,它要教我一个什么道理?
吴鹏就是一个最先用这种方式思考的人,他担任学校学生会主席的工作。他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而且他总是用自己的手机拍一些照片作为记录。有一次,就发生了这样一段小插曲:
那天,在拍完照片后,学校领导说从他这里要些照片资料。他很高兴地便答应了,心想自己拍的照片还能派上用场。没想到,领导看后,直接说道:“这什么玩意儿?根本没办法用!”别说,这句话在开始对他的打击还不小,他觉得很无辜。平日里的小活动,照相设备很难到位的,只能是自己用些简单的方式,记录下来,算是一种工作的体现,又不会想到为学校用。
正当他为此事懊恼时,他便想起了这句话,“他们究竟想教我什么?”或许我需要学习的是在生活中注意细节和小环节,考虑事情要周全些,尤其日后为领导做事情。在某种意义上讲,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笔者有一个在农村一起玩到大的好伙伴,他家很穷。在他上大三那一年,他爹妈去学校看他。在返程的路上,由于严重超载,客车摔下山崖,父亲当场死亡,母亲是唯一的幸存者,但也导致严重偏瘫,家庭重担一下子就落在我朋友那本就瘦小的肩上,但他在我面前从来没有显露他内心的痛苦,因为他不希望看到别人同情的目光,他不希望原本是他一个人的痛苦却要朋友亲戚来为他分担。他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个事实,然后将所有的问题都一一解决了。他没有把这些打击、问题看做是什么磨难,而是将它们看做是老师,它在教自己如何战胜困难,如何培养自己独立、坚强、坚忍不拔的意志。
就这样,他自己一个人默默承担着这一切。几年的努力下来,他考上了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现在已在某一研究院工作。他时常说:“当问题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把它当做老师、而不是敌人。”
生活中会有很多的不完美,这些让你感到烦恼、生气,或产生挫折感。其实,这时你千万不能生气,你一定把他们为什么这样待我改为他们教我什么,并且将这想法变成一种习惯。当你一旦这样思考时,你就会发现比较容易消除你的懊恼及挫折感。
现在开始改变还不晚
无论对待什么事情,只要你想改变何时都不晚,亡羊补牢,未为迟也。生活中遇事抱怨的人太多,只要事情进展得不顺心,或者不随自己的心意,就开始抱怨,抱怨几乎成了抱怨者应对突发事件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但是大家都明白,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如果你真的要改变现状,那么就停止抱怨,开始行动,无论什么时候,什么状态,只要你想改变都不晚。众所周知,抱怨的人生是毫无成就可言的人生,如果你是一个抱怨的人,或者遇事容易产生抱怨的人,那么,从现在开始就闭上抱怨的嘴,积极地寻求改变现状的途径,不要以一切都晚了、一切都来不及了作为借口,来搪塞自己,阻止自己行动,因为只要你有改变现状的意念,并且积极地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改变,一点都不晚。
很多到了而立之年的人发现自己以前没有读过的书太多,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太多,而且事业没有任何成就,渐渐就对人生失去希望,消极地应对人生。更有甚者,抱怨自己的父母当初没有好好督促自己,没有帮助自己进入最好的大学读书,因此也就抱怨自己没有好的工作等。例如,常常有这样的抱怨:“如果当年珍惜在学校的时间,把专业学得扎实一点、应用得灵活一点,今天也就不会这样了”,“如果我的英语是很好的,还用得着在这家公司受这窝囊气吗?”“如果当年我抓住那个机会,应聘到处长的职位,今天就不会这么低三下四了”。在人们的抱怨声中,可以知道人们因失去而后悔的事情真的很多,但是在抱怨的同时,这些人都在做些什么,只在后悔和抱怨,而不思悔改,不思索如何来弥补这些错误,使以前的遗憾和悔恨不延续为以后的遗憾和悔恨。这些抱怨的人,在抱怨的同时,实际就是在为以后的抱怨创造条件。如果他们马上行动一点都不晚,这些人的生命正处于旺盛时期,对过去的遗憾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弥补,只要行动,一切都可以改变,一切都不晚!
一个英语学习班接待了一位老人。“您是给孙子报名吗?”负责登记工作的人员问道。“不是,我是给自己报名。”这位老人笑着说。见众人都很惊讶,老人接着说:“我儿媳妇是英国人,每次他们来看望我的时候,我都听不懂她说什么。我现在学一点英语,以后就可以和她简单地交流啦。”工作人员继续问道:“那您今年多大年纪了?”“71岁。”老人回答说。“那您要是学到能听懂他们说话,最起码要两年时间呢。”老人坚定地说:“如果我不学,两年后我仍然听不懂他们说话;但是如果我现在开始学,两年后我就有可能听懂他们说话了。”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不抱怨寻求改变,事情就存在改变的机会。如果老人不试着学习英语,那么两年以后他依然是无法和儿媳妇交流,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而老人积极寻求改变,在学习两年后,或许他依旧无法和儿媳妇交流,但是依然存在可以交流的可能。试想,如果老人只是抱怨,那也不会解决问题,只会增加老人的烦恼,而聪明的老人,选择了改变,对于老人来讲,一点都不晚。
对于任何人而言,只要你寻求改变,一切都不会晚,重要的是你要注意把用来抱怨的时间和精力,注入到你改变的行动中去,不要让抱怨拖你后腿,成为你甩不掉的包袱。
别忘了反省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处在矛盾的中心,埋怨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不尊重,把制造矛盾、激化矛盾的责任都推到了别人身上,却往往忽略了我们自己本身存在的问题,缺少自我反省的精神。
善于自我反省,便能解开心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世上,谁都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错误,谁都难免有丑陋的一面。就连爱因斯坦都宣称,他的错误占90%,那么我们普通人身上的错误就更不用说了。
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常跳出自身来反省自己,取出自己的心,一再地检视它,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古今中外许多伟人和智者,就是通过反省来战胜自己内在的敌人,打扫自己灵魂深处的污垢尘埃,减轻精神痛苦,从而净化自己的精神境界。
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卢梭,他在少年时,曾经将自己的极不光彩的盗窃行为转嫁在一个女仆的身上,致使这位无辜的少女蒙冤受屈,并被主人解雇。这件“卑鄙龌龊”的行为,使他深深地陷入痛苦的回忆中。后来他说:“在我苦恼得睡不着的时候,便看到这个可怜的姑娘前来谴责我的罪行,好像这个罪行是昨天才犯的。”
后来,卢梭在他的名著《忏悔录》中,对自己作了严肃而深刻的批判。他敢于把这件“难以启齿”而抱恨终生的丑事告诉世人,也显示了他勇于忏悔的坦荡胸怀和不同凡响的伟大人格。
一般来说,能够时时反省自己的人,是非常了解自己的人。他们会时时考虑: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干些什么事?我的缺点在哪里?我有没有做错什么?……这样一来,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