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转了两圈,基本上摊位都让她走了一次,最终才在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摊前蹲下来,彬彬有礼问道:“老伯,有帮助提升修为的丹药吗?”
方才她观察许久,发现来这个摊位买丹药的人,反响都不错,似乎相当满意,而这老者又十分慈祥,所以便先挑了这里开始。买不成,套点小道消息也好。
果然老者抬眼看看她,有些遗憾地叹息一声:“小伙子,你如今气魔已臻圆满,积蓄也够,要再往上只能使用筑基丹了。”
“哦,是这样。老伯你这儿有筑基丹吗?”
“那是没有。筑基丹这等宝贵的丹药,可遇而不可求,又岂会轻易拿出来卖?”老者笑呵呵抚了抚须。
“说的极是,是在下愚笨了。”文青青恍然大悟状,拍着脑门笑了起来。随后又问道:“老伯,我还想请教一下,如若取得这筑基丹,该如何服用?”
老者闻言,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这少年双目有神,谈笑间开朗活泼,心中便有几分欢喜,忍不住便热心解说起来:“有这筑基丹之后,还须准备好大量补灵丹,寻一处僻静的场所闭关。此后每日要释放自身灵力,一点一点融化并吸收筑基丹的药力,期间自身的灵力不能中断,否则前功尽弃事小,走火入魔事大!”
文青青在心中吐了吐舌头:还好多嘴问了几句,这筑基丹竟不是一口吞服的。又听得这过程灵力不能中断,那是需要多少的补灵丹?怪不得那些修士们,都要靠家族的力量支持,没有家族的,就要寻可靠的师门支持,否则这筑基到底如何困难?
既然此处没有筑基丹,文青青也没有继续打扰,朝老者拱了拱手,礼貌地道过别,又向别的丹药摊位走去。
怀着一丝希望,心想指不定就真的有人卖筑基丹,指不定还没被人买去,指不定就让她给碰上了。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走了一圈,别人一听筑基丹,都以为他是来捣乱的,挥手把她轰走了。
再一次从别人摊位站起来,文青青有些茫然地环视了一下四周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泛起一丝无力感:前路坎坷啊。
突然,一声尖细的惊叫传来,人群骚动起来,文青青扭头朝声源方向看去,见一名身着翠金相掺绿纱裙,身材娇小容貌半遮的女子气急败坏,跺脚朝身边两名绿袍护卫叫道:“我的珑宝鸟!你们还不快追!”
两名护卫抱拳,一脸歉意地说了些什么,文青青听不清楚,但从女子恼怒的眉目看来,这二人显然拒绝了她的要求。
“你们真是……气死我了!”女子生气地把袖一拂,转身高声喊道:“各位英雄好汉,我乃西门家的人,方才趁乱,我家的珑宝鸟挣脱了笼子。此鸟擅长匿藏气息,若哪位英雄替我寻回此鸟,我西门家会奉他上宾,更以此丹酬谢!”
女子话音刚落,从腰间的空间之宝取出一颗丹药,顿时文青青嗅到一股浓厚的药香,浑身修为竟蠢蠢欲动起来!但是显然,她不是唯一一个动心了的人,四周的人群全都沸腾了!
“天啊,筑基丹!西门家果然财大气粗,竟然为了小小一只宠物鸟儿,拿出如此珍贵的筑基丹来酬谢!”
筑基丹?这就是筑基丹?文青青耳尖耸动,激动难抑:真是瞌睡虫起就有人送来了枕头。她如今无师无主无后台,要获得筑基丹简直是难上加难,莫不是上天垂怜,给她送来晋升的机遇?
嗖!几条身影飞快地从眼前掠过。文青青只觉眼前一花,已经有十数人朝着四方八面寻去。此时她越是激动,反而越是平静,冷静地分析眼前的现状。思来想去,一时竟还立在原地,闭上了眼睛。
神识在扩大,扩大,扩大,脑海中出现一个袖珍的坊市盆地,许许多多生命的气息在其中或穿梭,或停留,或慢慢移动。她将目前的地形分成了五块区域,细心地一遍遍反复感知和扫视。终于,一道若隐若现极其难以发现的气息被她的神识敏感地捕捉到了。
“这鸟……真神了,晓得藏在这样的地方,莫不是成精了么。”
发现了珑宝鸟的藏身之处,文青青在心中暗暗咂舌:若不是她得到那颗奇异的圆珠滋养神魂,又吸收了许多血菩这结丹修士遗留下来的纯正能量,只凭直觉跟这些人一样胡乱寻找,恐怕找一辈子,把天地翻转,也找不出这鸟儿来吧。
但是,很好。越是难找,对她越有利。在场修为到达筑基圆满的不少,和他们竞争,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故而她才没有立刻走动,而是冷静地思索和分析。
文青青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迈出了步伐。按着脑海中记下来的画面,瘦而高的身体屡屡在看热闹的方式人群中穿越,眼前的目标渐渐清晰起来。
大树,坊市中央唯一一颗茂密的大树。但凡摊位,都远离了这棵大树,故而此处几乎见不到修士的踪影。
珑宝鸟就是藏在了树干最高处的内部。
作为一只聪明的鸟,它显然明白最危险之处即是最安全之地的道理。胡乱飞行,盆地无遮无掩,它固然可以飞离此处,但总有境界实力强大的修士能逮得着它。相反,它藏身此处,大树极高,盆地又有阻断御器飞行的禁制,极难发现。只需要静静熬过一日,待这坊市过去,它便可以无惊无险,安然离开。
但是事情真的有这么顺利吗?显然不是。文青青望着另外两名从不同方向,几乎与她同时抵达的修士,头疼了起来。
能人异士还是非常的多啊,而且都这么年轻,还都是女子,巾帼不让须眉啊。她扶额暗想,却忽略了自己也是巾帼而非须眉了。
一名从西南方来的姑娘,素簪白裙,长发飘飘。远远地看不清面目,只听到她声音清亮,言辞得体,谦和有礼,给人一种出自名门大家之感。“两位同道,看来发现这鸟儿藏身之地的,只有我三人了。希望我们各凭本事,公平竞争,莫要伤了和气才好。”
那东南方来的女子,一身艳紫劲装,脚踏枣红马靴,回话洪亮,隐隐带了些傲气,听来也是个有出身的人:“当然。我叫汝桃蝶,是汝家嫡系。汝家在魔道中不敢说声名远播,但也历史悠久,根基稳固。尔等敢否报上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