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莫打开电视时,铺天盖地全是这个新闻的报道。经过昨天的发布会一闹,美国没几个人不知道了。
这场发布会,美国的观众达到数千万,可以和玫瑰碗开幕式的观众人数相比。在今天,又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在全世界的几十个电视台转播,观看人数达数亿以上,并且随着消息的传播还在增长。昨天李莫还以为拉维尼的话太夸大了,现在才发现,是他自己小看了外星人的噱头和人类对未知的好奇。
智利政府正式出面劈谣,但却是徒劳,没有人相信他。大家都会用脑子想,如果真抓到外星人,哪个国家都是埋头默默搞研究,不会声张。比如美国著名的51区,美国人现在一直还在否认。智利劈谣没人相信,它不劈谣,人们当它是默认,无论它怎么作,别人都不会相信。
那个外星人绑架事件的亲历者阿曼多也亲自现身,他信誓旦旦地保证绝不存在所谓解剖外星人的视频。
ABC电台请了昨天参加发布会的几个专家去作节目,进一步探讨其真实性,生物学家罗伯特-迪安在节目中说道:“我认为这是真的。这将在人类历史上最有意义的科学发现,它的影响有如哥白尼的日心说。尽管这一发现不会让啤酒涨价,也不会让你的薪水增加,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会极大地改变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观念,就如同达尔文的进化论所产生的影响。”
NBC请了好莱坞的几个特效大师,还搬了一些特效模型上节目演示,但他们只能证明以现在的技术,可以作出类似的外星人模型,却不能证明外星人的录影带和特效有有任何关系;CBS则是请了几个UFO爱好人士,回顾了以前的一些真实案例,其中有一个嘉宾没有看过录影带,他激动得跳到桌子上,要求尽快对外公布。
前两天是小报在报道,大报看热闹。今天几乎所有报纸第一版都能找到解剖外星人的报道。
“我们并不孤独”—《纽约时报》大大的标题,援引了昨天凯文-兰德尔的内容:
“当你一个人孤独地游荡在无边无际的深山空谷无助地高喊‘有人吗?’的时候,听着自己的声音在旷野里回响,你是不是渴望远处什么地方,有人回应一声?如果有一天,真的有人回应了你,但你却发现却不是同类……”
“对外星生命的寻求大概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类作为已知的高级生命内在的一种孤独感以及优越感。可以说,孤独的种子在潜意识里让人类想获得另外族群的认可,渴望同他们的交流。可我们又不难发现,科幻作品里的外星生命无一例外都奇形怪状,我总觉有丑化的嫌疑。即便说‘用进废退’,依赖于高科技,外星人有些器官得以退居二线,有些器官则出奇发达。如果真心存在外星人,不知道在他们的审美里,地球人处于何种等级。”
“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秘密,这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但这么重要的成果,真的会如此容易被我们发现?外星人穿越了数万甚至数十万光年,就被么轻易被智利人打死了?”这是《新闻报》引述了昨天英国作家菲利浦·曼特尔的观点。
“外星人是人肉还是铁骨?”—《旧金山纪事报》在炒昨天美国外星智慧探索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塞思·肖斯塔克的冷饭。
同时,悬赏十万寻找那位南美老人的下落。
“地球人,是你们吗?”——这是《芝加哥论坛报》模拟外星人口气的标题。
“外星人——和平的使者?邪恶的先行者?毁灭人类?拯救人类?”这是《国际先驱报》的报道。
一些新闻小报,如《美国国家追寻者》、《全球》和其它媒体小报。它们编造了更为骗人的骗局,影响效果超乎想像。幸运的是,一些头脑冷静的读者并没有被这些醒目的标题弄晕,象《外星人圣经翻译》、《俄罗斯击落UFO》、《澳大利亚发现二吨外星人毛球》、《外星人偷了我的脸》、《UFO点燃致命的森林大火》和《日本女人想嫁给太空外星人》。其中最为荒唐的是《世界新闻周报》,它火上加油又编了一条:智利政府决定三天后把外星人公开展览。很多人把电话去询问,还有人己经买好去智利的机票了。
从目前媒体的架势来看,宣传的目标超预期达到了,而且他心里还有一点隐约感到,是不是闹得太大了,这种情形,是事前完全没有想到的。
西恩仍然住在希尔顿酒店,在电话里,用他的话说,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他一个人吸引了洛杉矶一半以上的狗仔队,很多UFO迷带着睡袋守在酒店外,要求公开视频。
西恩此时正和李莫通电话,道:“别看那些报纸和媒体用什么‘世界上最重大的发现’、‘本世纪最大的发现’这些可以吓死人的词语,可现在前来联系的几十家电视台,出价都不高,象新加坡、乌拉圭这类小国只开了8万美元,NBC和英国BBC这种大媒体,都才报25万美元。”
李莫惊叫道:“这么少?这帮吝啬鬼!”
西恩解释道:“电视台的盈利有限,所以电视明星的片酬也比不上电影明星,这可以理解。而这只是一个电视台的报价,我们可以向世界几十个国家的电视台卖版权啊。现在有26家电视台向我发出报价,平均一家10万,也有260万了。电视台不敢出高价,是因为敢主动站出来说视频是真的专家,只有少数几个。”
“有电影公司联系你吗?”李莫问道。就算《解剖外星人》不是电影,也可以算纪录片了,一样可以在影院里上映。只是纪录片都是在艺术院线上映,票房一向不怎么好,而且上映周期又短。别忘了奥斯卡还评选最佳纪录片奖呢,而想选送奥斯卡的标准之一,就是要在洛杉矶最少上映一周以上,票房可以不计。(2004年有一部纪录片叫《华氏911》,北美票房上亿美元,还拿下了戛纳影展的金棕榈奖。)
“奥利安和卡洛可都来了,开价都在百万美元左右。这是第一轮的试探报价。七大公司还没有派人来接触,他们在观望。我们可以先卖给电影公司,第一轮在影院放映,下画后再拿到电视台去点播、出录影带,参照电影的发行模式,这样能利润更大化。”
奥利安和卡洛是现在媒体认为最有希望接过好莱坞第八大制片厂大旗的电影公司,很多国人可能不太了解它们。奥利安公司是奥斯卡最佳影片《莫扎特》、《野战排》、《与狼共舞》、《沉默的羔羊》的制片方,而卡洛可公司则是《第一滴血系列》、《终结者系列》的制片方。现在的新线和米拉麦克斯,在他们面前只是个小弟弟。
“这方面的事交给你全权处理。我只有一个条件,对方如果要求我们分成可以接受,但一定要他们先付一笔现金买断。”李莫道。
“为什么?”
“你看看新闻,现在哪个报纸没有报道这个消息,就卖不出去了。我感觉我们闹过火了,先收一笔买断费在手上,以后要是事情有变,我们也不会太被动。还有,一定要在合约上注明:不对本视频的真实性作出任何保证。”
“这个没问题。噢,对了,我己经从汤姆叔叔电影公司辞职了,罗斯先生想要20万买下录影带,被我拒绝了。”
“你早该辞职了,让他见鬼去吧!如果这次成功了,以后我们一起干吧。”本来辞职不是什么好事,但李莫对他的BOSS感觉真不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