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一生勤劳、谨慎加忧患,才得到了人们的敬佩和爱戴。从他的《前出师表中》可以看出:“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正因为诸葛亮的忧患意识,使他常在盛时想衰时,常在安时思危时,并且以身作则,任劳任怨,才使得蜀国的实力不断增长。
诸葛亮经常提醒将士和人民,要居安思危,这样才不至于被灭亡,同时他精辟地分析说:“曹魏得天时,孙吴得地利,刘备只能仰仗人和。”诸葛亮虽然贵为君主,又负先帝的嘱托,但没有以此自我陶醉,而是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来自内外部的压力与危机,所以自己一点不敢放松警惕与懈怠。假如诸葛亮挟先帝之令,骄傲自大,那么不仅是他个人的灾祸,也会给蜀国带来灭顶之灾。
古人早就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没有远虑,必有近忧。一个人只有在压抑的时候,才知道警惕和预防;而在如意的时候,往往会放纵自己。从一生的命运来看,快乐总是暂时的,而痛苦永远是长久的。假如自己一味地追求享乐,那么灾祸就会始终追随。
因为自己有一颗忧患之心,即使身居高位,也会头脑时时清醒,言行处处谨慎小心,以躲避潜在的陷阱和麻烦。自己多会以恬静来得到人生的智慧,以稳重来去掉自己的浮躁。一个智慧的人宁愿用忧患的意识来激励自己,也不愿意用别人浅薄的赞美来沾沾自喜安慰自己。
一个没有忧患意识、时常忘乎所以的人,就会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经常栽大跟头。在自己得意的时候,如果不检点自己,那么就会产生乐极生悲的现象。用忧患之心冷静地思考自己的处境,正确地分析自己的环境,自己就不会陷入被动的局面。那种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是永远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的。
《礼记》说:“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莎士比亚也说:“倘若时时忧虑着最大的不幸,那么在较小的不幸来临的时候往往可以安之若素。”使用恰当的忧虑,可以化为人生的真正动力。因为适当的忧虑,可以帮助一个人冷静地去估计自己所处的环境,可以帮助自己看清前进道路上的陷阱。无忧无虑仅仅是一种人生的奢侈品,可能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如果一个人经常忘乎所以,并且做人比较张狂,那么其人生肯定是很悲惨的。
有忧患之心的人,就能够彻底明白“为浊富不若为清贫”的道理。有忧患之心的人,也能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只有合法获得的财富,才是自己真正的财富。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无道之财,再多也是粪土。以牺牲自己的健康、牺牲自己的名誉、牺牲自己的家庭,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金钱的做法,是世界上最愚蠢之人。这种金钱再多又有什么用?!
有忧患之心的人,把“合法的钱财,才使人安心”当作自己的人生原则。根本不会去羡慕那种“今天是人,明天是鬼”的富人。不是自己应得的财富,永远不会眼红。他们清楚:“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以及偷盗赌抢是不合法之道,是要被国家绳之以法的;以权谋私、营私舞弊也是不法之道,也是要被国家绳之以法的。”
他们生活的准则是:“要身安必须心安,不义之财,让人整天不得安宁,惶惶不可终日。为浊富不若为清贫,失去自由的浊富又有何用?还不如自由自在的清贫。贫穷不是犯罪的理由,思考合法致富才是金光大道。”
有忧患之心的人,就会把勤劳和节俭当作自己的美德。尽管勤劳和节俭不一定会使人大富大贵,但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生活之道。勤劳,不仅体现在体力的勤快上,而且还体现在脑力的勤快上。在知识经济时代,勤思考与勤劳动一样重要。在某种程度上,勤思考可能比勤劳动更为重要。节约,不仅体现在金钱的节约上,而且还体现在时间的节约上。
有忧患之心的人,就不会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奢侈浪费可耻,勤俭节约光荣。一个人在小的时候,完全依靠父母的抚养,却养成了铺张浪费的恶习,这是人生陷入失败泥潭的危险迹象。现在有了随手花钱的习惯,将来没有父母的依靠怎么办?奢侈浪费往往伴随不幸,勤俭节约多会带来好运。
有忧患之心的人,更时时讲究量力而出。有量力而出,就有生活的欢乐。俗话说:“吃不穷,穿不穷,不会算计一世穷。”有多少收入,就安排多少支出,并略有积余,这是稳健的财务原则。富有富的活法,穷有穷的打算,一切根据收入来安排支出。金钱要多用于投资,而不能用于生活的奢侈上。前者会使财富增长,后者只会加重财务负担。超前消费虽是一种时尚,但这种时尚缓解不了财务压力,仅图一时痛快,最终会使自己长久懊悔。孩子的消费欲望不能任其膨胀,要适时予以引导。支出应受收入的制约,这是永远不变的财务原则。
高智商的人不一定有好命运,因为一个人自恃智商高,就会以聪明自居,不讲谨慎和忧患,这是人生最大的不幸。知识让人思考,智慧使人致富。人生成功的秘诀,在于学问、知识和能力。虽然知识是财富的源泉,它能使贫乏的土地获得丰收,但是光有知识是不够的,因为愚蠢却会使一个人失去一切财富。
有忧患之心的人,就不会让自己的坏习惯成为自然。坏习惯一旦从小养成,要改掉就相当困难。从小对坏习惯有警惕,就不会沾上任何恶习。要是不慎有了某种恶习,就要及时予以纠正。少年时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各种引诱,特别是好奇心理的驱使,更是让人蠢蠢欲动,非要尝试一下不可,这时候就要有控制能力。
有忧患之心的人,也不会去做肥皂泡沫。缅甸有一个谚语说得好:“好自夸的人没本事,有本事的人不自夸。”自己没有多高的水平,却偏要到处自我表现,这种人不仅十分浅薄,而且最容易被人瞧不起。炫耀既是缺乏自信,又是爱慕虚荣的劣根。有本事不是靠“吹功”吹出来的。自吹自擂,最容易有麻烦和烦恼。
感悟人生才有人生的幸福
我们要智慧地运用适当的忧虑,千万不要与忧郁和郁闷为伴。适当的忧虑,意思是在一个人的人生道路上,要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不仅了解自己生存环境的恶劣程度,而且知道自己如何化解这种困境的方法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