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合该何之岩倒霉,他精心策划的一出喜剧竟变成了闹剧,新媳妇的花轿刚一进门,老伴就断了气,只得喜事丧事一起办。这也给前来参加礼仪的宾客们出了一道难题,嘻嘻哈哈不合适,呜呜咽咽也不对。主人何之岩也觉得脸上无光,弄巧成拙,十分难堪。
这天夜里,何之岩设宴待客,客人们看着灵堂里点着白蜡烛,凄凄清清;洞房里灯红酒绿,喜气洋洋,在酒席上只得闭口不语。
这时徐渭也前来吊丧、贺喜,大家知道他素有口才,说出话来也很诙谐风趣,这种两难局面只有他才能应付。
于是,有人提议,请徐先生说几句话,表表众人的心意。
何之岩知道徐渭最善于打圆场,自然求之不得,当下满斟了一杯酒递到徐渭面前,请他喝下这杯酒。
徐渭本来对何之岩的执迷不悟很恼火,但又同情他目前的这种两难处境,盛情难却之下,他站起来举杯表示感谢,喝下了这杯酒。
徐渭环顾四周,略微思索了一会儿,就当堂念出了一首“红白诗”来:
“红灯银烛两辉煌,
月老无常共举觞。
今日逢凶偏化吉,
一堂吊客贺新郎!”
在座的客人们一听此言,不由得打心眼里佩服徐渭的智慧,大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气氛由此变得活跃多了,一场尴尬的局面就此化解了。
贪食磬鱼苏东坡出联戏佛印
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性情随和,反应机警,人们常用“精猴”来称赞他的聪明。
他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情深谊厚,志同道合。常常诗文酌答,研究经书,并从中得到高雅的艺术享受。
佛印原名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创始人,他才华超群,见识过人,因不满时政而削发为僧。
但他出家其实只是为了消极遁世,并不是真的四大皆空,因此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荤腥,且好喝酒。每当别人取笑他时,他总是自我解嘲说这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一天,他炖好了一条肥鱼,正准备美美地的享受一顿,忽然小厮来报说苏东坡前来拜访。
佛印平时就怕苏东坡,见他早不来,晚不来,却在这节骨眼上闯了进来,一急之下,忙用平时敲的磬翻过来扣住鱼盘推到一边。
苏东坡进得屋来,早就闻到了鱼香。
看佛印闭目拨珠正襟危坐的样子,知道他是在假装。一扫餐桌上面只有一碟咸菜,佛印很大方地说:
“学士驾到,与贫僧一起吃顿粗饭吧!”
苏东坡只好坐下来吃白饭。
他一边吃一边用眼在屋内来回逡巡。忽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个倒扣的磬,心下当时就全明白了。可是如何挑破这层纸呢?
苏东坡想了想,说道:
“前几天,同村的一位善人求我写对联。我搜肠刮肚也没能想出一副好对子,决定索性用一副现成的对联算了。”
佛印问道:
“你写的是哪一副呢?”
苏东坡故意吞吞吐吐地说:
“我写的是‘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
佛印素来心直口快,现在看到苏东坡接不出下联,就替他续道:
“是‘庆有余’吧?”
苏东坡赶忙装出吃惊的样子说:
“什么?‘磬有鱼’?既然‘磬有鱼’,干吗不拿出来吃呢?”
说毕一把揭开扣着的磬钟,自顾吃起鱼来。
佛印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你这个学士,可真是个机灵鬼啊!”
答非所问关汉卿装痴过关卡
据说,关汉卿因编出了戏剧《窦娥冤》,戏中对劳苦大众寄予了深刻的同情,对官吏残暴和朝政黑暗给予了无情鞭挞。《窦娥冤》上演后,举国上下老百姓非常欢迎,朝廷发了慌,给关汉卿安上了诋毁朝廷居心不良的罪名,在全国画影图形四处捉拿他。
关汉卿闻讯知道自己一旦落网,就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当即决定果断出逃,不幸却在出逃途中遭遇了几个巡夜的捕快,这几个人看他书生打扮,形迹可疑,当即拦住他进行盘问。
“你是干什么的?”一个班头模样的人厉声问道。
关汉卿顺口答道:
“三五步走遍天下,八七人统领千军。”
班头一听此人口吐狂言,自然不甘示弱地说:
“你当我听不出来,你是个唱戏的吧?”
关汉卿答道:
“或为君子小人,或为才子佳人,登台便见;有时欢天喜地,有时惊天动地,转眼成空。”
班头从他的答话中,知道他已是一个戏子无疑,当下好奇的近前用灯火一照,不禁吓了一跳:
“我怎么看着你像……”
关汉卿赶紧顺口一笑,抢过了话头: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
其他的捕快听不明白,但班头是个戏迷,他平时就爱看关汉卿编演的戏,如今一听这番对答,就知道眼前这人是关汉卿无疑了。他在心中暗自思忖:
“拿下吧,不忍心,因为关汉卿是百姓敬仰的戏剧名家,说不定自己会因此而落下骂名;不拿吧,眼见白花花的五百两赏银就从自己身边溜走了,太觉可惜。”
关汉卿这时也早已洞察了他的心事,随口又吟出一联道:
“台上莫逞强,纵使得厚禄高官,得意无非我顷事;眼下何足算,到头来抛盔卸甲,下场还是普通人。”
这机敏深刻的联语,似劝谏,似警告,使这个班头于一问一答之中开始对功名利禄有所醒悟,于是回身对跟从的衙役说:
“这是个迂腐的书呆子,放他走吧!”
试徒问路李时珍察迷知人
凡是略有点医药知识的人,对李时珍这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他是我国明代杰出的中医药物学家。
李时珍年轻时就立下大志,要走遍名山大川,为振兴医药学作贡献。
为了改正古代医书的错误,他深入民间收集秘传偏方,亲自攀山越岭,采集多种草药进行验证,计划完成一部较完善的医药典籍#《本草纲目》。
有一年,他又要进山采药,他的儿子李建之和邻家少年庞显都要跟着去。李时珍告诉他们,进山采药要在荒草林莽之中登悬崖,攀绝壁,风餐露宿,十分危险和艰苦,怕他们年轻经受不了。
谁知两个少年却对此道存着浓厚的兴趣,缠着他非要跟去不可。无奈之中,李时珍只好出了一个字谜给他们猜,约好了谁猜出来谁就去。
他的字谜是这样的:
左边右边都是树,中间一个野鹊窝。
大哥掏鹊叉开腿,小弟伸手往上摸。
李建之猜了许久也未能猜出来,而从小就立志学医的庞显却不声不响的在地上写了一个“攀”字,李时珍一看,高兴地收下了庞显为徒。
一天,他和庞显来到一个三岔路口,不知道该走哪条路进山采药才好。
这时,迎面走来了一位须发苍白的老者,李时珍近前唱了一个喏,说明了意图,老者知道面前的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时珍,十分高兴,当场吟了一首诗:
老汉首如霜,龟峰眺武昌。万物入梦时,酸甜苦辣香。重阳花满枝,湘子谱乐章。昭君出塞去,低头思故乡。
李时珍抱拳答道:
“此诗乃含八味中药材,即白头药、望江南、全蝎、五味子、野菊、神曲、王不留行、熟地是也。”
老者微微一笑,道:
“果然不错。”说完用拐杖在地上写了一个“主”字,然后飘然而去。
庞显看了半天,不明白是什么意思,李时珍说了一句“往右”,就顺着右边的那条路进山。原来,那老者写的“主”字,其实是“往”字的右半部,意思就是“往右”,李时珍师徒二人往三岔路右边走,果然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