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胤,字肖甫,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进士,是当时颇有声誉的有才干的人才。他与高拱关系密切,隆庆六年,高拱去职,张佳胤很消沉,一些人又议论纷纷,说张佳胤乃高拱引荐,必被张居正所排斥。这时,张居正接连给张佳胤去了二封信,对他加以劝解、鼓励,谓“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已”。又说,“蔡人即吾人”,劝他不必心存疑虑,鼓励张佳胤正当春秋。应于此时建功立业,以图国事。万历十年(1582年)二月,杭州发生兵变。杭州有东、西两大营兵,原来每名士兵每月饷银九钱,浙江巡抚吴善言奉诏减月饷三分之一,营兵马文英、刘廷用等纠合营兵,投诉于巡按御史张文熙,张文熙加以抚慰遣散。第二天,营兵又闹起来,以至拥入巡抚衙门,抓住吴善言,痛打一顿,张文熙率三司官吴宪及巡盐御史孙旬等多方劝解,士兵才放回吴善言。事变凑报朝廷,张居正认为,张佳胤有平定这次事变的才干。当时,张佳胤刚由宣大巡抚召为兵部右侍郎,张居正立刻改调他代替昊善言,为浙江巡抚兼右佥都御史。张佳胤接到任命,立刻匆匆赴职。张佳胤在路上听到消息,杭州以行保甲法又发生民变。张佳胤问报信人:“乱兵与乱民合乎?”报信人说,尚未联合。张佳胤松了一口气,说:“速驱之,尚可离而二也。邶张佳胤率人兼程赶到杭州。当时,乱兵正在城中抢掠,火光照天。张佳胤派游击徐景星告谕东、西二营士兵,如果能够讨平乱民,可以赎兵乱之罪。诚惶诚恐的士兵们,正担心张巡抚加罪,于是个个奋勇,剿杀乱民,擒150余人,押至巡抚衙门,张佳胤下令斩首三分之一。张佳胤又假借要奖励马文英、刘廷用等人,召马文英、刘廷用至巡抚衙门,随即予以逮捕,又密派徐景星捕捉为首的另外7人,9名兵变的祸首,一同被斩杀。张佳胤利用乱兵平定乱民,又擒杀乱兵首领,遂在短时间内迅速平定两乱,显示出张佳胤的才干,也表现出张居正不拘亲疏党故、唯才是用的气度,识人善任的才具。”
张学颜也是高拱所重用和赏识、提拔的人。隆庆五年(1571年)三月,辽东巡抚李秋因战事失利被免职。高拱打算用张学颜为辽东巡抚,当时,有些人以为张学颜不适合这个职务。高拱却以为,张学颜卓荦倜傥,颇有才具,充任巡抚,足荷重负。这时,侍郎魏学曾到了,高拱便问魏学曾:“谁可以充任辽东巡抚?”魏学曾沉思良久,回答说:“张学颜可胜任。”高拱遂以其名呈上,张学颜进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张居正当首辅之后,对张学颜颇倚重之。张学颜在辽东首请赈恤,实军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战马、信赏罚,使辽东防卫日臻完备,张居正对他多加封赏。万历六年(1578年),调为户部尚书,“时张居正当国,以学颜精心计,深倚任之。学颜撰《会计录》以勾稽出纳。又奏列清丈条例,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清溢额、脱漏、诡借诸弊。又通行天下,得官民屯牧湖陂八十余万顷。民困赔累者,以其赋抵之。自正、嘉虚耗之后,至万历十年问,最称富庶,学颜有力焉”。当时,宫廷用度汰侈,多所征索,张学颜随事纳谏,结果停发太仓银十万两。张居正以张学颜为理财专家,从万历六年直至万历十年张居正去世时为止,一直以张学颜为户部尚书。他在张居正的整顿经济、尤其是经济改革中,极为得力,赞助之功,颇为史家称道。张居正去世后,在反张的浪潮中,以张学颜“故为居正所厚”,遂被认为党于张居正,遭到御史孙继光、曾乾亨、给事中黄道瞻的交章弹劾,不久,致仕归乡。张学颜以其才具,为高拱所识,不为张居正排斥,张居正慧眼识其理才之能,倍加信任和重用,使他为万历初年的富强作出了贡献。
吴兑乡试出高拱门,隆庆元年(1567年)五月,高拱罢相,攻击者不乏其人,昔日宾客亦多疏远,离京时,吴兑不恤物议,独送高拱至潞河。及隆庆三年(1569年)冬,高拱再度回朝时,身兼吏部尚书,对吴兑超擢之。可见二人关系甚为密切。高拱回朝后,尽反徐阶所为,对徐阶以世宗遗诏起用、赠恤者,皆罢之,而张居正用人却无此界限,他对吴兑仍加以重用。
不求全责备,用其所长,是张居正选才用人的又一特点。
大凡世道衰败,人们多有乏才之慨。张居正以为,“天生一世之才,自足一世之用”。哪个时代也不乏人才,关键是识别和任用人才,对于人才,应当避其所短,用其所长,那么,天下的人才将取之不尽。张居正根据这个原则,选用了一大批在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其特长的人才,可以说,张居正是识人、用人的专家,他自己也不无自得地说:“孤虽不肖,其于人之贤否,略窥一斑”。观其所用之人,用人之方,这种自我评价,并不过分。
广东一带,自嘉靖朝以来,吏治腐败,盗贼多有。隆庆年间,惠州蓝一清、赖元爵,潮州林道乾、林凤、诸良宝、琼州李茂等相继起事,各据险结寨,连地八百余里,积众数万人,以至“议者谓岭表非我版图矣”。高拱和张居正商议,决定调广东巡抚殷正茂总督两广军务。殷正茂性贪,岁受属吏金万计。隆庆初年,高拱用他征古田反叛时,曾经说道:“我给殷正茂一百万金,纵使他吞没一半,但是事情很快便可以办成。”从道德的角度看,或者在一般人的眼中,殷正茂不是一个好官员,甚不可取。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不是需要树立一个道德楷模,而是要平定古田叛乱,将百万之金赋予他人,在腐败的风气下,官员或许也会有所贪污,而且事情还办不成。殷正茂果然不负所望,很快平定叛乱。张居正当国之后,对殷正茂假以便宜行事之权,尽管当时朝廷中对殷正茂和广东兵事议论纷纷,但是张居正认定,以殷正茂的才略,一、二年之中,必能平定广东之乱。在张居正的大力支持下,殷正茂全力以赴,不久,即收荡平之功。
万历元年(1573年),四川都掌蛮首据九丝山、鸡冠岭、都都寨、凌霄峰,四出劫掠,为害地方。四川巡抚曾省吾调兵14万,奏请留总兵刘显统兵平定都掌。当时,刘显因为贪赃行贿,已经被弹劾。张居正见到曾省吾的奏疏,决定对刘显作特殊处理,着其带兵进剿,立功赎罪,如果无功,则与前罪并论诛之。他让曾省吾将此意转达刘显,激其奋励。三月,刘显即破凌霄峰,张居正闻报,又着曾省吾转告刘显,鼓励他乘胜进击,一举成功,扬威名于西蜀。九月,刘显平定都掌蛮。刘显以一待罪武将,在张居正的调度、任用下,扬其所长,为平定四川都掌蛮、安定西南立下了大功。
张居正不仅善于选拔人才,而且善于为人才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有利条件,他主要着眼于四个方面。
一是实行久任之法。隆庆二年(1568年),张居正在《陈六事疏》中提出,官不久任,调动、升转频繁,容易造成官失职守,建议在京各衙门,如长官有缺,以佐贰官代之,属官有熟悉事务、尽心官守者,九年任满后,照吏部升授官职,高者转本衙门堂上官,小九卿堂官品级相同者,不必更相调用。各处巡抚官,在当地较宜者,可就地加秩,不必又迁他省。布政二司官,如参议任久者,可以升参政,佥事任久者,可以升副使,不必互相转易、调换。万历二年四月,给事中张楚城上疏,提出行久任法的建议,与张居正《张六事疏》的思路谋合,张居正遂将久任法付诸实施,下令内外官员实行久任之法:知县必历俸六年乃升取知府,知府必历俸六年乃升迁。其间有才不宜于官,官不宜于地者,听从巡抚、巡按根据情况更易。其藩、臬二司参政、参议等官升迁,约以三年,在内科、道、部曹升司、寺,约以六年。官员实行久任,有利于官员精通本官事务,使人有专职,事可责成,“由是藩、臬、守、令皆得自展”。
二是严格考课。张居正十分注意对官员的管理和考课,最重要的措施便是实行考成法,职、责分明,使邗些既无才能、又无政绩的官员无法安于其位,有利于有真才实干的官员脱颖而出。
三是任人信而专,假以便宜,即对委任的官员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欲用一人,须慎之于始,务求相应,既得其人,则信而任之,如魏文侯之用乐羊,虽谤书盈箧,而终不为之动”。
殷正茂调任两广总督之后,广西巡抚由郭应聘继任,是时,府江瑶人叛乱,进攻永安州荔浦县,知州杨惟等被掳。以至各县城门关闭。随后,怀远瑶人又叛,形势相当严峻。张居正以郭应聘足负此任,遂将广西平瑶之事尽托付郭应聘处置,他与郭应聘商议,决定先平府江叛瑶,再讨怀远叛瑶。于是郭应聘调集六万大军,于隆庆六年年底前平定府江,万历元年正月进军怀远,张居正致函郭应聘,对他的行军剿讨计划予以全力支持,同时,对剿伐事宜,“惟公自裁,便宜行之,不敢中制”。郭应聘得到张居正的信任和支持,尤其是张居正赋予的自裁大权,遂倍加感奋,率十万军队,荡平了怀远叛瑶。
四是以奖赏激励才能之士。万历二年正月,张居正对神宗说起,太祖时,每遇外官来京奏事,常召见赐食,询问民间疾苦,虽佐贰杂职,有廉能爱民者,亦特地差人奖谕,或赐金币。现在考察官员,应该仿效旧典。神宗接纳张居正的意见,诏吏部、都察院引天下朝觐官之廉能者,赴皇极门召见,于是召见浙江左布政谢鹏举等20人,面加奖励,并赐银币酒馔,对李成梁等立功边疆者,更是奖赏有加。
张居正当国之时,在立贤无方、唯才是用的原则下,在时人常有乏才之慨的时代,他爱才、识才、用才、为人才创造发挥才干的良好条件,选拔和任用了一大批各有所长的人才。史家称“居正喜建竖,能以智数驭下,人多乐为之尽”。他先后用吴桂芳、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用谭纶、戚继光、李成梁、王崇古、方逢时等人经略北边,用张学颜等理户部事务、整饬财政,用殷正茂、张佳胤、刘显、凌云翼等破贼平叛,均卓有建树,“故世称居正知人”。
张居正匡时济世的改革大业,就像一盘布局严谨的棋局,每一粒棋子处在不同的位置,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这些棋子便是张居正选用的人才。他们在张居正的统筹指挥、全局规制之下,运作有序,相互配合,完成着明帝国旧的国家运行机制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