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丘建,南北朝时期北魏人,是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的《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数学十大经典之一,内有等差级数、二次方程、不定方程等问题,对我国数学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张丘建小时喜欢读书,尤喜数学。日常生活中,遇到计算方面的难题,别人不会,他却能解决,当时就被人称为数学神童。他长大成名后,关于他小时候在计算方面的故事流传甚多。这里介绍的“百钱买百鸡”的故事,便是其中的一个。
张丘建家中几代人都以养鸡为业。他的父亲张公尤善养鸡。他家的鸡,个大肉多,特别是当鸡瘟流行时,别人家的鸡常常死光,而他家的鸡却安然无恙。因此,前来买鸡的客人自然很多。客户来买鸡,鸡的品种、大小不同,价格也不相同,买得多时,计算就颇麻烦了。这时,往往是父亲还在费力地相加,小丘建已张口说出总价。街坊四邻和买鸡客人见了,大为惊讶。因此,附近有人遇上了难以计算的问题,便常来找他帮忙。
当地县令听说此事,不肯相信,遂决定考一考张丘建。他派人把丘建的父亲张公找来,问道:“你卖鸡多少钱一只?”张公回答:“公鸡五文钱一只,母鸡三文钱一只,小鸡一文钱三只。”
县令说:“好,现在就按你说的价钱,给你一百文钱,买一百只鸡。回去给我挑一百只鸡,立即送来。”他想,来回路上需用两个时辰,这样复杂的问题,我看你儿子要多少时间才能算清。
张公回到家中,对儿子一说,张丘建略一思考,说:“一百文钱,可以买四只公鸡,十八只母鸡,再七十八只小鸡,正好不多不少一百只。给他送去吧!”
张公连忙按儿子所说挑选了一百只鸡,赶回县衙。县令见刚好两个时辰多一点,再按送来的一百只鸡计算价格,正好一百文。接着,县令又拿出一百文钱,仍要一百只鸡,只是公鸡、母鸡和小鸡的数目不能和这次一样。张公回家,在约定的时间内,又送来八只公鸡、十一只母鸡和八十一只小鸡,共一百只鸡。县令一算,仍是分文不差。
这一下,县令来了兴致,再拿出一百文钱,买一百只鸡,公鸡、母鸡、小鸡数则要和头两次都不一样。他还嘱咐张公,送鸡时,务必把小丘建也带来。
张公经过两次折腾,听县令说又要带上儿子,不知是祸是福。他想儿子毕竟才八岁,万一算错了……他回到家中,脸上便带有愁容。张丘建听父亲说完情况,笑着说:“父亲放心,你抓十二只公鸡,四只母鸡,八十四只小鸡,我陪你一起送去就是了。”
把鸡送到县衙,县令再一计算,鸡数和钱数又是正好。县令大为高兴,把小丘建拉到自己身旁,抚摸着他的头说:“好一个神童!果然名不虚传。本县令也为你感到光彩。”他征得张公同意,便把小丘建留在了县衙里读书。
张丘建长大后,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李绘自学《急就章》李绘,字敬文,赵郡平棘人(今河北赵县一带)。东魏天平初年(即公元534至537年间),被孝静皇帝元善见用,为丞相司马,后拜高阳内史。高洋篡东魏建北齐后,任其为司徒右长史。
李绘出身名门望族,生活条件优越,但他从小就明白事理,不追求吃喝玩乐,对读书却有极大的兴趣。
李绘长到六岁,就嚷着要去私塾读书。当时风俗,男孩子忌讳双岁上学,父母让他再等一年。李绘不愿惹父母生气,才不再闹。
有一天,他到姐姐房中去玩,见姐姐桌子上放有一本名叫《急就章》的书。他一翻,觉得很适合自己,便悄悄拿走了。《急就章》又叫《急就篇》,是一本专门教儿童识字的书。它是西汉一个名叫史游的人编写的,共三十四章,分出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各类,把要认的字编成七字一句的儿歌,有点像后来的三字经。该书开篇第一句有“急就”二字,所以书名为《急就章》,这本书虽然是识字读本,但要有人教,六岁儿童自学,仍是不成。
姐姐见书不见了,四处寻找,才知是李绘拿了。姐姐生气地责怪他,父母也批评他说:“你喜欢识字,但你才六岁,这本书你是看不懂的。如此好高骛远,将来必将一事无成!”
李绘听后却笑了,他对父母和姐姐说:“你们怎么知道我看不懂呢?现在我不仅读完了,而且学懂了。不信,我现在背给你们听听!”说罢,李绘就朗朗背了起来。不到一个半时辰,他就从头到尾流畅地背完了《急就篇》全部三十四章,而且一字不差。
父亲大喜,抽问了他书中几句话的含义,他也对答如流。
李绘长大后做官。他在任高阳内史期间,重视发展经济,百姓安居乐业,瀛州三郡的人也纷纷到这里来安家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