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欣,字敬元,生于公元370年,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医学家、书法家,尤以隶书著称。长大后,曾仕为辅国参军,官至新安太守,以黄老之术治郡,政绩卓著。他为官期间,生活俭朴,宽厚待人,很受称道。
羊欣的曾祖羊忱,曾为晋朝徐州刺史;祖父羊权,官为黄门侍郎;到了他的父亲羊不疑,则任东晋桂阳太守。羊家世代喜读经典著作,崇拜黄老之术,不求升官晋爵,但求所管辖地盘民众富庶、社会安定。所以,几代之中,虽无光宗耀祖之举,也未招惹出什么祸患灾难,家中倒是平静祥和。羊欣生于这样的一个家庭,自幼耳濡目染,养成了不同于一般孩子的性格。
他读书,喜欢自己读,即使有了不明白的问题,也不问老师。他常说:“读一遍不懂,读两遍、三遍就懂了。自己读懂的比问懂了的记得更牢,理解得更深。”平时他喜欢安静,不喜打闹,很少和其他孩子一块出去玩耍。他还喜欢书法,无人教他,他便临摹。时间一长,在他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便只剩下了两件事,一是读书,二是练字。
他读书的兴趣很广泛,喜读诗赋,也喜读经典著作,还研究《易经》,更喜读医书。他常说:“我不图做官,能读书就行了。医书则不然,学会后,可以为人治病。”他练书法,不图出名,是为了消遣。他很喜欢王羲之的书法,自成一体,气势磅礴,笔法奥妙,变化无穷。但他以为自己欲达此水平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所以,他选择了学习隶书。
他练书法虽为消遣,却是十分刻苦认真,虽然主攻隶书,但也研究其他书法,尤其喜欢研究王羲之的笔法。时间一久,在他的隶书中,竞不知不觉地注入了其他书法的精髓,自成一体,远近闻名。当时有人称赞说:“羊欣的隶书,是秦程邈(程邈,秦朝人,隶书由他整理而成一体,故有程邈创隶书之说)的框架,内含王羲之的风度。”
恰巧这时,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任县令,听到羊欣的名声后,很感兴趣,便对手下说:“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书法,果真能达到这种水平,也实在是难能可贵呀!”
有一天,王献之去县学堂视察,听说羊欣也在这个学堂读书,便特地要见见他。当他来到羊欣的房间时,正遇上羊欣躺在床上午休,连新做的绢裙裤也未脱掉。随从刚要上去把羊欣喊醒,却被王献之制止了,他顺手拿起笔来,在羊欣的裙裤上写了几个字,然后笑了笑便走了。
羊欣醒来一看,见裤子上有“朽木不可雕”五个大字,虽然心中恼火,但那气势非凡的字迹却吸引了他。他想:当今谁还能有这样的字体呢?那就是当今县令、大书法家王献之!他忽地明白县令来过了。他后悔自己睡得太死,没能见到这位当代大书法家一面。“朽木不可雕”五个大字,使他忽地记起,当初孔子发现他的一个叫宰予的学生白天睡大觉,便用这五个字批评了他。今天,大书法家也给自己写了这五个字,不也是批评自己学习不刻苦么?于是,他马上提起笔来,刻苦练习,决心以优异的成绩,亲自去向王献之汇报,以求这位大书法家收他为徒。
几个月后,他终于对自己的字满意了,便又特意写了几张,去求见王献之。王献之热情地接待了他,特别是当他看了羊欣写的字后,更觉名不虚传,于是,便收他做了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