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帝曹睿年间,有个丞相叫钟繇,字元常,出生于公元151年,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以其才华受到曹睿宠信。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钟毓,也以才华出众,十四岁就被封散骑侍郎,后官至尚书,迁将军,都督徐、荆二州。老二叫钟会,字士秀,出生于公元225年,也以才华出众,初为秘书郎,后迁司隶校尉、镇西将军,官至司徒。
钟毓钟会少而聪悟,读书刻苦,精明练达。现辑其故事二则,以飨读者。
一、拜与不拜都有理
钟毓钟会两兄弟相处十分和睦,学习中互相督促,互相监督,谁也不许偷懒。他们私下立约,谁要被对方抓住一次学习偷懒,父母给的赏钱就得交给对方,而且不许告诉父母;父亲测验时,谁受到表扬,未受表扬的就得拿出平时的赏钱请客,如果请客没钱,可以向对方借,等将来做了官再还。学习之余,他们都是哥俩一起玩,不和社会上的孩子掺和。
这一日,他俩学习累了,准备出去玩一会儿再学,路过父亲房间,闻到房内一股酒香,便悄声蹑脚地走了进去。
哥俩进屋之后,见父亲躺在床上睡觉,便互相使了个眼色,老二搬过凳子,老大上去打开橱子,把父亲平时补身子的蛇酒拿了出来。钟毓对钟会说:“这酒太名贵,咱俩一人只许喝一杯尝尝。”
老大说着,便倒了一杯,放在桌上,然后拜了拜,才一饮而尽。
老二则不然,也倒了一杯端起来就喝掉了。正当老大准备将酒瓶放回原处的时候,父亲一骨碌坐了起来,笑着说:“别放了,我都看见了。”
哥俩见父亲没有责怪,便一伸舌头,做了个鬼脸就要离去,不想却被父亲叫住说:“刚才你们偷我的酒喝,怎么一个拜,一个不拜呢?”
老大说:“自古以来,饮酒是表示礼节的行为,所以应先行礼,后饮酒。”
父亲说:“有道理。”回头又问老二:“你为何不拜?”
老二则言:“今日偷酒,本身就是没礼的行为,再拜也是没礼,又何必下拜呢?”
父亲一琢磨,笑着说:“看来是拜有理,不拜也有理!我为你们都有理而高兴!”
其实,他是为两个儿子小小年纪遇事各有独特见解而高兴,也为他们的辩才而惊喜。
二、答明帝问
魏明帝曹睿,对丞相钟繇不但尊敬,而且宠信。谈尊敬,是因为钟繇自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开始,便为经营魏室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谈宠信,是因为钟繇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是个难得的文武全才;他的书法让人看了心中更是特别舒服,尤其精于隶楷。于是,曹睿把他与华歆、王朗同视为心腹之臣。
这一日,明帝邀钟繇陪饮。酒酣之际,明帝对钟繇笑着说:“昕人讲,丞相家的两位公子,聪慧过人,谈吐不凡,且机智善辩,何不领进宫来,让朕一观?”
钟繇跪拜道:“启禀陛下,臣下二子才寡智拙,且不懂礼仪,恐有污圣目,故不敢带其人宫。”
明帝言道:“带来无妨,朕不怪就是了。”
钟繇回到家中,脸带愁容地对妻子说:“皇上要见两个儿子,你看如何是好?”
妻子说:“那好啊!两个儿子都聪慧过人,皇上见了,说不定会龙颜大喜,还可能给他个官做做呢!”
钟繇说:“想得美!他俩能吃几碗干饭,我还不清楚?他们虽然在家伶俐些,但未见过大世面,何况这是进皇宫?若见了皇上一紧张,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惹得龙颜发怒,后果将不堪设想!”
妻子说:“不会的。我的儿子我知道,知书识礼,言词有度,决不会出差错!”
钟繇叹道:“但愿如此吧!”
第二天,钟繇带着二子人宫,去见明帝。
明帝一见,便感到这两个孩子果然相貌不凡。只见钟毓,白净秀气,神态稳重,颇有父风;又看钟会,只那一双炯炯放光的眸子,便知其机灵慧敏,不同一般。
明帝看罢,对这两个少年很是喜欢,便把他们叫到身边。先问钟毓说:“你是长子吧?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钟毓头次见皇上,心情未免有些紧张,见皇帝发问,略加沉思,便叩拜答道:“臣乃钟繇长子钟毓,今年一十四岁,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明帝高兴地道:“好了,起来吧!”
随后,明帝见钟毓脸上汗珠点点,知其心情有些紧张,便故意戏道:“你脸上怎么出那么多汗呀?”
钟毓道:“大殿庄严肃穆,圣上皇恩浩荡,我怎能不‘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呢?”
明帝听了,十分满意地说:“好一个‘汗出如浆’!”
明帝又看钟会,见他稚气未退,还有些满不在乎的样子,不由得问道:“你为什么不出汗呢?”
钟会则道:“皇宫威严显赫,圣上恩威并举,我是‘战战栗栗,汗不敢出’呀!”
明帝一听,不禁说道:“我看你是满不在乎,无汗可出!”
钟繇在一旁听了,以为皇上生了气,吓得汗流浃背,急忙跪地谢罪说:“臣子钟会,年只五岁,不知礼仪,罪在臣下,望皇上见谅!”
明帝哈哈笑道:“贤卿快起,我就喜欢他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性格,何罪之有?”
然后,明帝又拉着两个孩子的手说:“百闻不如一见,你们两个果然满腹经纶,非同凡响,将来必然俱为我朝有用之才!”
明帝低头稍一沉思,即对钟繇说:“钟毓已年长,朕封他为散骑侍郎,留在朕的身边;钟会尚小,今赏碧玉一块,长大后再入朝任职。”父子三人跪地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