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谈迁,即是又一个这样的人物。为了弥补堂堂大明无一部传世编年史的缺憾,他花了26年时间六易其稿,终编成一部900卷、500万字的《国榷》。不幸书稿却被窃贼盗走。受如此大打击的谈迁此时已经55岁,然矢志不渝,从头做起,凭其记忆,终于在其60多岁时再次完成了这部巨著。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他早年立下了“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的宏愿,为编纂《金石录》,节衣缩食,“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夜尽一烛为率”,勤奋工作,“乐在声色犬马之上”,终于完成了我国有关金石学方面的巨著。清初的王夫之,隐居湘西深山洞穴,勤奋著述40载,著书324卷,在哲学上总结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的唯物主义思想,不仅如此,在天文、历史、数学方面他亦成为一代学术大师。明人罗钦顺“潜心格物致知之学”,“里居二十余年,足不入城市”。清人洪亮吉十年“寒暑不辍”,成《春秋左传诂》20卷。中华民族惜时敏学的进取精神在这些人刻苦勤奋的行动中得以昭示。
知识就是力量,十分钟的时间你也可以利用来读一些书籍。在自修上下一分功夫,可以助你在事业上得到一分收获。许多志在成功的人,在早些时候,年薪很低,工作动很苦,但他们利用其闲暇的时间,自修学习以求上进,比之他们在日间的工作更为努力。在他们看来,追求知识要求进步才是真正的大事,而非薪水。
求知,使你富有知识,知识使人多一份生命。一个人愈能储蓄便愈易致富,因此,零星的努力,细小的进步,日积月累,可以使你更为充实,可以使你更能应付人生。
有的人或许以为利用闲暇的时间来读书得不到多大的成效,其成绩总不能与学校教育相等,因而不想在闲暇的时间读书。这无异于一个人因为自己进款不多,以为即使尽量储蓄,也不能致巨富,所以一有钱,尽数挥霍,不屑储蓄!但你没有看见那些利用零星的闲暇时间求得与学校教育相等的效果的人吗?
知识的实质之高,对于我们人生历程的重要,无过于今日。在日趋剧烈的生活竞争和日益复杂的生存环境中,你必须以充分的学识作为甲胄。这一切,只有学习知识方可达到。
我们大多数人的缺点,就在一心希望在顷刻之间成就大事。事情是慢慢成就的,因此你应不断地努力读书自修,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从而渐渐扩大知识范围。只有这样,知识才会越积越多,力量也才会越来越大。
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你应该相信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从现在开始,立一个志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身上的“能量”。
一个没有知识的家庭,等于一所没有窗户的房屋。而知识源于书籍,小孩子会在接触书本的过程中自动培养读书的兴趣,并不会自觉地摄取知识。时至今日,几乎每个家庭都不可能没有书籍。在古代家庭藏书是一种奢侈,在现代已是一种生活需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应该是一种取向。
学生在学校最应该培养的一种能力,就是熟悉各门学科的相关书籍。你要学会在汗牛充栋的图书馆的庞大藏书中,挑出最适合自己的几部。这种能力,对于人的一生,大有裨益。这仿佛是一个人在选择适当的工具以从事知识开拓,以利于今后为社会服务。也是实现你的志向的惟一途径。
耶鲁大学的校长海特莱曾经说:“各界的人,如商业界或产业界中人,都曾告诉我:‘那些有选择书本能力且善用书本的大学生是他们最需要、最欢迎的大学生。’而这种选择书本善用书本的能力的最初养成,最好是在家庭中——具备着各种书籍的家庭中。”
穿褴褛的衣服破旧的鞋子,这都不打紧,但千万不要在购买书籍上过分节约。如果你不能为你的子女提供高等教育,那么就供给他们必要的书本,从而将他们从现在的地位举到较高一级上去。让他们拥有知识从而登上生活的更高一级台阶。
有一户人家,其父母子女相约每晚留出一部分时间作读书或自修之用。晚餐方罢,他们便一直休息及游戏,在一个小时之内,或谈笑戏谑,或作各种玩意儿,极尽欢娱。但当一小时后,各自进行阅读、写书或别项自修时,静得连细针坠地都可以听见。这是一种追求、一种志向,也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即使这个人异常忙碌,也还是会虚度或浪费许多光阴,而假使将这些虚度的光阴善加利用,则一定能生出大益处来。
原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曾说:“养成每天读10分钟书的习惯。这样每天10分钟,20年以后,你的知识水平一定前后判若两人,前提是他得读好的东西,汲取的是有力量的知识。”
著名心理学博士施瓦特出说过:“只要你每天晚上在临睡前给我15分钟,我保证你一年之后便会成为我们中的一员。”
所以,你没有借口可找。只有不停地向着你的目标奋斗,培养好你的志向,并通过学习来完成它,不停地学习,无论在学校还是学校以外,你的生命将不虚此行。
有许多人在学校时成绩平平,但日后在学识及事业上往往有惊人的表现,原因也就在此。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表明,人的一生都是受教育的时期。社会就是我们的大学校。我们所遇见的人,所接触的事物,所得到的经验,都是这所学校中的教师。只要我们开放我们的耳目,那么生活或工作的每分钟,都可以摄取许多东西。如果你愿意,知识的无穷力量也会给予你无尽的快乐。
而且你要认识到,成功并非终点,它只不过是你一段时间的小结而已。成功是下一个开始的起步,应该准备好,走好下一步,为了下一次的成功应该再接再励。从古到今,凡是成功者都不是满足于现状,而是不断为下一次的成功做准备的。“今日的努力是美好明天的基础”,因此你片刻都不可放弃学习;若有浪费,即使是片刻也可能带来终身遗憾。对于你来说,利用多余时间学一些对工作有利及提高工作效率的知识,利用目前可供自己自由思考的时间来保证你将来成功,这既是投资,也是保险,更是将来的利润。
相信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人比亨利·布莱顿更忙碌的了。这个大忙人虽然年仅30岁出头,但他既是美国Servo公司的总经理,又是当今美国少数导弹专家之一。布莱顿依然学习不辍,一天辛勤工作之后,晚上他还上夜校继续进修。这次他选择的科目是素描。
他为什么要去学素描呢?针对这点,亨利的回答使人非常感动:“因为素描可以有效地将我的创意传递给我的下属及技术人员。”
功成名就的他,并没有把这认为是人生努力的终点。社会一直在发展,时代不断在进步;若想跟上时代,就应该不断努力学习。因此,在晚上的空闲期间,他学习打字,雷达技术,西班牙语,管理学,演讲学等。凡是对他的业务有帮助的他都学。事实上,他也真的能学以致用,并且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即使每天工作再多再累,他也绝不埋怨,并且还能腾出时间来进修。这也正是成功的秘诀之一,因为他们相信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
无论你学了多少知识,它都会累积在你的脑中。成为你自己的东西,永远不会消失!将知识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你的远大目标就会近在咫尺,你离成功就会只有一步之遥。
青年人,应该时刻牢记:知识就是力量,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够取得事业上的辉煌!
三、将死书学活,学以致用
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会发挥它的巨大作用,这也正是成功者之所以能做成大事的关键所在。将知识转化为财富,就是要学会学以致用,从而所学有所用,所学为你所用。
清朝有一个姓张的读书人。他讲古书时,可以滔滔不绝,并讲得头头是道。可是,若让他去处理世事时,他却显很迂腐。
有一天,他得到了一部兵书,如获至宝,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了好几天,并自以为熟通兵法了。
正好,有一群土匪聚众闹事,于是他就招集了乡兵,前去平乱。
可是,在他按兵书上所说的作战示意图行事之后,在初次交锋时,就被土匪击溃,他自己也险些被土匪抓走。
后来,他又得到了一部关于水利方面的书,对书进行一番苦读这后,他认为他已能让所有土地变成良田。于是让人按他的图纸兴修水利,结果水从四面八方的渠流进了村里,险些把村里的人全部淹死。
这个故事听起来让人捧腹,但是也让人深思,它嘲讽了那些一切以书为法的读书人,这些书呆子不能对书本知识的进行变通,不知道把学与用结合起来,所以导致了不堪设想的后果。
希望你以此为鉴,将死书读活,学以致用。
顾炎武在赞同这一观点的同时,亦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朱熹也曾提出“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
******同志曾多次强调,读书要注重理解和运用,不要死背教条,与实际相脱离。
******同志在读马列主义的书时,能把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应用,使得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
只要我们掌握这种读书方法,便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书籍,取得更大更多的收获。
书上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若成功,便证明了书上的知识的合理性。如果与实际结合失败了,那就说明书上的知识是不科学不合理的。
读书的目的就在于应用,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读书而不与实际相联系,是没有用的。最为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便是与实际相联系地读书。
如果你想把书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真知灼见,就必须把书上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工作)经验相结合,变成一个全面的认识。否则书本上的知识就是片面的、无用的知识。
人类为了让知识造福于人类,才对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如果不学以致用,那么再好的知识也是一堆废物。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中对他的儿子进行劝勉道: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果你不以纸上得来东西为满足,那么就应把书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不但可免于浮躁,还可为社会创造财富,并在学以致用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学生们对于书上的是非叙述,往往只当做是一种知识形态,因此不大受震憾。生活中的人和事才使他们受到了真正的震憾。
前些年出现的先进典型孔繁森的事迹,学子们都听说过,但在英模工作的地方,他们的心对老百姓发出的肺腑之言所洗礼,从而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善恶与美丑。
某高校的学子对天津的大邱庄进行考察时,看到了大邱庄经济发展的一面,也看到了禹作敏的另一面:
住着豪华别墅,过着非常奢侈的生活;门口还有24小时值班的门卫;禹作敏所说的话在大邱庄就是“法”,无人敢说不,禹作敏就像是大邱庄的“土皇帝”。
学生们认为禹作敏的所做所为已不再是一名共产党员该具备的,后来事态的发展果然印证了学子们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