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待天以困之,用人以诱之,往蹇来返。
【注释】往蹇来返:《易经·蹇》中说:“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意思是说,往前走危险,就返身离开。
【译文】等待自然条件对敌人不利时再去围困敌人,用人为的假象去诱惑敌人,向前进攻有危险,那就想办法让敌人反过来攻我。
【计名出处】《西游记》七十六回:“……正中了我的‘调虎离山’之计。”
【计名阐释】
调虎离山,此计用在军事上,是一种调动敌人的谋略。它的核心在一“调”字。虎,指敌方,山,指敌方占据的有利地势。如果敌方占据了有利地势,并且兵力众多,防范严密,此时,我方不可硬攻。正确的方法是设计相诱,把敌人引出坚固的据点,或者,把敌人诱人对我军有利的地区,这样做才可取胜。
东汉末年,军阀并起,各霸一方。孙坚之子孙策,年仅十七岁,年少有为,继承父志,势力逐渐强大。公元199年,孙策欲向北推进,准备夺取江北卢江郡。卢江郡南有长江之险,北有灌水阻隔,易守难攻。占据卢江的军阀刘勋势力强大,野心勃勃。孙策知道,如果硬攻,取胜的机会很小。他和众将商议,定出了一条调虎离山的妙计。针对军阀刘勋,极其贪财的弱点,孙策派人给刘勋送去一份厚礼,并在信中把刘助大肆吹捧一番。信中说刘勋功名远播,令人仰慕,并表示要与刘勋交好。孙策还以弱者的身份向刘勋求救。他说,上绕经常派兵侵扰我们,我们力弱,不能远征,请求将军发兵降服上绕,我们感激不尽。刘勋见孙策极力讨好他,万分得意。上镜一带,十分富庶,刘勋早想夺取,今见孙策软弱无能,免去了后顾之忧,决定发兵上绕。部将刘晔极力劝阻,刘勋哪里听得进去?他已经被孙策的厚礼、甜言迷惑住了。孙策时刻监视刘勋的行动,见刘勋亲自率领几万兵马去攻上绕,城内空虚,心中大喜,说:“老虎已被我调出山了,我们赶快去占据它的老窝吧!”于是立即率领人马,水陆并进,袭击卢江,几乎没遇到顽强的抵抗,就十分顺利地控制了卢江。刘勋猛攻上镜,一直不能取胜。突然得报,孙策已取卢江,情知中计,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讲解】“虎”喻强敌,“山”喻敌有利之地形、时机等条件,虎于山中则难以制服,敌人在有利的条件下就难以战胜。智者引虎出山,于平阳捕之,良将审时度势,明察战局,诱敌以利,驱敌以害,或用智谋激怒敌人使之阵脚混乱,行动错误,自蹈死地。〔古计今用例说〕
(一)调虎离山与经商谋略
“调虎离山”,顾名思义,是设法使老虎离开山头,造成“虎落平川被犬欺”的局面。在军事上是指诱使敌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形,便于袭击。
在经商活动中,企业掌握主动权是最重要的,运用“调虎离山”之计可以使竞争对于损耗财力、物力或是主动权,以使自己赢得主动,达到控制局面的目的。
企业经营者必须切记不可轻易放弃自己的经营阵地,而进入完全陌生的市场环境或经营领域,不然很容易败下阵来。
1.弥太郎的迂回战术
1980年,三井物产公司的益田与其任职大藏省时的上司涩泽荣一商量,准备自组一个“东京帆船会社”。
当时涩泽荣任第一银行的总裁,也是三井出资设立的东京股票交易所的幕后主持人。得到涩泽荣的赞同后,益田立刻和当时的政界要员联系,私下也和地方上的海运业者联合,准备设立大海运公司。
在三井公司和财政界的大人物做为后盾,地方上的船主、货主当然就陆续申请加盟,甚至当时的一些富商,也都陆续响应。
很快,消息传开了。三菱的弥太郎尽管有把握以其实力来与这家公司正面竞争,但对于他们雄厚的资金来源,以及涩泽在社会上的地位,却又不敢忽视。
为了给这家新公司的产生设立障碍,或者让计划流产,以除去此一劲敌。弥太郎采取了“调虎离山”的应付措施。
首先,弥太郎利用与自己有深厚交情的报界大亨大隈所办的两种报纸攻击涩泽,使涩泽的名誉、声望因舆论的讨伐而跌落,参加新公司的商人心中产生怀疑和不安,渐渐地动摇了参加的愿望。
同时,弥太郎也派人到各地去进行搅乱,以厚利诱惑最热衷于新公司建立的藤井,使他脱离新公司,接着去说服新的商人,用低利资金流通、低运费为条件来引诱他们。
经过这一系列的行动,弥太郎使地方人士对三井物产产生反感,进而猛烈抨击东京风帆船会社的建立。
弥太郎还私下收买了东京股票交易所的股东,撤换了涩泽的亲信,断绝了东京股票交易所支援东京风帆船会社的资金。
1980年8月10日,“东京风帆船会社”尽管还是成立了,但由于弥太郎施用的“调虎离山”之计。使中途退出加盟的人太多,不仅资金发生问题,而且失去大宗物资如米、木材等的运送,公司的业务无法顺利开展。
这种看透了对方意图之后,并不正面竞争,而用侧面迂回、调虎离山的战术,委实十分高明。
2.卡内基计败佛里克
调虎离山之计,在现代商战中常见运用,其关键是“调”。为了获取胜利,通过制造各种假象,让对方产生错觉,然后因势利导去牵着对方走,或是故意泄露一些假情报来“调”动对方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以达到削弱对方、战胜对方的最终目标。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与焦炭大王佛里克的一段从联手到分裂的经营过程,充分表现了商战的残酷性。佛里克在匹兹堡拥有好几座精炼焦厂,为寻求发展,他求助于卡内基,而卡内基则看中了焦炭对钢铁的重要作用。两人从此联手,合作一度很愉快,收益也很丰厚。
但佛里克是一位野心勃勃、桀骜不驯的人。他并不满意只经营焦炭业,在与卡内基联手后,他有意向钢铁业渗透,并一度占据了钢铁公司副总经理的高位,与卡内基分庭抗礼。对此,卡内基无法容忍,两人因此交恶。但卡内基深知,欲除佛里克,只能谨慎行事,否则,将会祸及自己的钢铁业。一山不容二虎,调虎离山势在必然。此后,焦炭厂发生了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卡内基怂恿佛里克从严处理焦炭厂罢工事件,而佛里克意气用事,酿成了一场轰动全美的流血事件,成了众矢之的、他也只能自食其果,引咎离职。被激怒的工会组织又让他经历了一次暗杀风波,身负重伤。
在此例中,卡内基计“调”佛里克。在当时,报界有人就指责卡内基用心险恶,但卡内基丝毫不为所动。他有他的道理:在敌人尚未清醒时,假如你不能把他打倒,那么倒在地下的将是你自己了。
美国海关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蓄谋逃避海关管理条例,又要不犯法,简直比登天还难。但有个美国进口商却得逞了。他仔细研究海关的各项规章条例,预料海关人员可能作出的某些假设,成功地调虎离山,钻了一个空子。
当时,进口法国女式手套得缴纳高额进口税。这种手套在美国售价极其昂贵,那位进口商跑到法国,买下了1万副最昂贵的皮手套。然后将每副手套都一分为二,将其中1万只左手套发运到了美国。
那位进口商一直不去提取这批货物,直到过了提货期限。凡遇到这种情况,海关得将此作为无主货物拍卖处理。这1万只舶来的左手套个部被拿出来拍卖了。由于一整批左手套毫无价值,这桩生意的投标人员仅有一个,就是那位进口商代理人。他只出一笔微不足道的钱,就把它们全部买了下来。
这时,海关当局意识到了其中蹊跷,晓谕下属:务必严加注意,可能有一批右手套舶到,不能那个进口商的计谋得逞。
然而,那位进口商已经预料到了这一招,所以他把那些右手套合装成5千盒,每盒装两只右手套。这个宝押对了。第二批物通过海关,那位进口商只交了5千副手套的关税,再加上在第一批货拍卖时付的那一小笔钱,就把1万副手套运进了美国。
好一招精明的“调虎离山”之计!
(二)调虎离山与创业谋略
“调虎离山”之计,关键在一个“调”字上,目的另要“虎”离山。“调”要做到巧妙,灵活,隐真示假。当面对强敌占据有利地形,强攻不利时,就应诱骗,调动敌人脱离良好的自然条件,再去消灭之。
无论是“调虎离山”计还是由它而引伸的“规避厂险,避强击弱”之策,都是企业家必须掌握的商战要诀,尤其以小对大,以弱对强更应运用此招。
聪明的创业者,在争夺市场份额时,谁能将对手调离其熟悉的环境,谁就会争取得起码的主动权,使形势朝有利于自身的方向转化。
1.日本商人的战术
在近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日本商战进军国际市场主要采用由“调虎离山”引伸出的一系列谋略,趁竞争对手来不及、想不到而出现的空隙,进攻对方没有戒备或实力空虚的地方。这具体表现在:
(1)迂回包抄。
战后初期,商战战场主要在欧美各国之间展开,欧美各大跨国公司还未顾及的其它区域,存在辽阔的竞争空间。
此时因产品质量不高尚无法进入欧美市场的日本产品就钻了这个大空子。它首先进攻亚非拉各国市场,选择的进攻点,一般都不存在竞争对手,或是竞争对手实力较差,处境不妙,大有可乘之机。
如计算机业,日本先攻克亚洲的邻近国家,然后是澳大利亚,最后是欧洲和美国。日本汽车公司和摩托车公司也是首先打入亚洲市场,然后再向外扩张。日本复印机、家用电器、音响设备等许多公司,最新选择的市场都是美国和欧洲企业鞭长莫及的地区。
(2)填补真空
哪里有空子,哪里就有填补真空的日本产品,日本人进行商战是全球性的,可以说是无所不在,连鲜为人知的太平洋群岛也没有放弃。
帕劳共和国、北马里亚纳联邦、马绍尔群岛和瑙鲁等国,都是近十多年才获得独立,过去都曾经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的殖民地。日本人填补了老殖民者留下的真空,在这些地区积极开展工作。
现在太平洋岛屿的任何地方都有丰田汽车停在椰子树下,即便是最小的渔船也用雅马哈的外装马达推动。在岛屿村子的小杂货铺,销售着日本的面条和啤酒,甚至盐和白糖也是日本运送的。
(3)攻其不及。
任何强者都有弱处,都有可乘之机。
日本进入美国市场主要是在60年代之后,开始,欧美各大公司已统治所有的主要市场,但在细分市场上仍有被忽视或还满足不了顾客需要之处,这样,日本人就有空子可钻。
当时,欧美大公司侧重于华贵、大型和价格高的产品,如汽车、摩托车、电视机、复印机等,他们自恃自己的产品是名牌货,无须改进,不患无人购买。
日本却与之相反,以小而轻、质优而价廉的产品闯入美国市场,许多美国企业家却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如他们把本田的第一辆轻型摩托车视为“玩具”,把索尼的第一台小型电视机贬为“玩物”。
但是,日本这些产品却得到美国顾客的赞赏,于是,精细灵巧、质高价廉的小型汽车、摩托车,便宜而又便于携带的收音机和电视机,功能价格都适合小型公司需要的复印机等,正是在美国同行业企业自鸣得意、不屑一顾的情况下,相继涌入美国市场。
以上这几种手法都充分灵活地运用了调虎离山之计。
2.女强人不让须眉
吴舜文出生于苏州,高中毕业后与留德学生严庆龄结婚。
吴舜文没有终身与厨房为伍,而是远赴美国去攻读法律和国际关系,基于这些科学的训练,她日后在企业管理上的才华乃得以无限地发挥。
1951年,吴舜文夫妇俩成立了台元纺织公司。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台元曾创下连续7年外销金额在合湾工业中名列前茅的纪录。
在台湾产业界的财阀中,吴舜文是罕见的女强人。
1951年,吴舜文夫妇在台湾新竹成立台元纺织公司。当时台湾工业正面临起步阶段,台元的棉纱、棉布的供应解决了民众生活的紧急需求。然而吴舜文的目标不仅限于当地市场,她深知若想发展外销,势必要借重纺织业。在她的精心策划下,台元纺织公司在规模上雄跨台湾第一位,创下了连续7年外销金额在台湾工业中名列前茅的纪录。
现代化企业讲究财富的创造,在这方面吴舜文虽有成绩,但她并不以此满足。现代人社会追求的是大福利,她因此额外拨款建立纺织厂8小时的3班工作制度。工人上下班安排专车接送,在娱乐方面设有电影院和大礼堂,经常举行文艺活动,使得台元纺织成为台湾工人福利最设施最优良的单位。
吴舜文曾接受新式教育,并获在有硕士学位,正因为她对现代化企业管理的独特见解,除了台元纺织外,吴舜文另外还创有元生纺织、台文针强、联达实业、台兴纺织制造及台大制衣厂等五家关系企业,彼此相辅相成的结果更巩固了吴舜文在纺织王国的地位。
当今台湾有不少成功的企业家,但是以企业家姿态出现,又能在教育岗位上投注精力者却是凤毛麟角。吴舜文20多年来一直在台湾东吴大学教授西洋史。1967年新埔工专创办,特聘她为董事长兼第一任校长,吴舜文以其企业家的精明、教育家的热诚,从筹措经费起,兴建校舍,购置校具,设科分班,莫不亲自策划,终于在短短的几年内使该校声誉大起。该校所造就的人才,已成为台湾企业基层干部的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