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华透过窗帘的缝隙看着京城的景象,看了一会儿,她一笑:“京都也不过如此。”
初华通过另一侧的窗户往外看,闻言说道:“那是你见得多了,觉得也就好些罢了。可是京都毕竟不同,哪怕是路边的小贩都带着一丝傲气。”
明华又看了看,点头道:“没错,还是大姐仔细。”说完她也傲气的笑了笑:“以后我们就要在这傲气的京都里生活了。就是大哥也不来接我们。”
林氏笑着,明华何止是要在这京都了生活?她还将是这京都的女主人。
“大哥今日是走不开,否则怎能舍下这个先见到妹妹的机会?”初华答道。
两年前的春闱,夏志远高中探花,如今就职翰林院编修,是正七品的朝廷命官了。这几天赶上翰林院事务繁多,林氏便吩咐夏志远不必来接,安心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
明华脸上的笑意更盛,经过几年的历练,她只有在面对母亲兄姊时才活泼一些。这本是林氏刻意为之,可是当她真的达成目标时还是忍不住心疼。不过很快林氏就发现明华乐在其中,林氏这才释怀,猜测着这也许不只是天意,也是人的选择。
经过繁华的大街,马车渐渐驶入一片僻静的街区。这里是金桂坊,住在此处的多是中下阶层的官宦人家。以夏家长房和夏和逸的官职来讲,在金桂坊里算是比较高了。
夏家如今辈分最高的是夏和逸母亲胡老太太,同时也是小胡氏的姑母。
胡老太太生有两子一女,长子夏和清如今是鸿胪寺卿,正四品。由于他的品级,夏家的女儿具有了参加选秀的资格。夏和清的正妻高氏,生有一子一女;另外夏和清还有三房妾室,共为他养育了两子两女。高氏是个厉害的,三房妾室无论有子无子,得宠失宠都被她管得服服帖帖,翻不出浪花。相比之下,林氏在这方面就逊色了许多。
夏和清是四年前升任四品的,而上一届选秀是在三年前,那时夏和逸仍在外做官。按照朝廷的规矩,像夏和逸这种只是依靠没分家的家人才使自家女儿有资格的,如果外放,那就可以选择参加或不参加,这算是朝廷给本是京都人的外放官员的一种福利。因此,初华就没有参加上一届的选秀。
上一届选秀时夏家符合要求的只有夏和清的庶出三女夏宁华,而她也顺利的通过初选、复选,最后站到了皇帝面前,最后被指给秦王做了妾室。这也是夏和清官阶太低的缘故,那次选秀秦王多了一位侧妃和一位庶妃,都是二三品大员之女。
不过夏宁华是个聪明的,平日里不参与秦王各妃妾的争风吃醋,温恭柔顺,倒得了秦王几分爱怜。她的肚皮更是争气,进王府几个月就怀上了,在一年前一举得男。秦王大喜下请旨为她讨了个庶妃的份位。夏和清的身份也随之水涨船高。
夏和清的妹妹、夏和逸的姐姐,胡老太太唯一的女儿夏合心嫁到了杺州刘家,不在京中。林氏听闻大姐夫刘庆年是个好色的家伙,在夏合心生下长女后就迫不及待的纳了好几个妾,而夏合心再次生下女儿后又收了几房,直到夏合心终于生下嫡子腰杆直起来后管束与他,他才收敛了一些。
夏老太爷还有几个庶出的子女,女儿早都嫁人了,庶子也在他身后被胡老太太打发了出去,这些年有些往来,却也不热络。
胡老太太派出的管家夏有德和贴身妈妈胡妈妈早早的就在大门处等候,见林氏的马车行到,二人急忙上前,夏有德亲自为林氏拉住了马,胡妈妈扶着林氏的手伺候她下车,一边笑道:“老太太老早就盼着二太太跟四小姐、六小姐了。哎呀,四小姐、六小姐这模样,哎呀,真是天仙一般的人物呀!”
按照整个夏府的排行,初华和明华分别是四小姐和六小姐,而夏志远则是四少爷。
林氏笑着回道:“不过是皮囊罢了。”
胡妈妈急忙说道:“能修来这般皮囊,也得是几辈子的造化!四少爷才貌双全,两位小姐看着也是聪慧有福的,二太太您好福气呀!”
林氏笑眯眯的,心里却是有些吃惊。胡妈妈是老太太的陪房,伺候了老太太一辈子,是老太太最信任和倚重的人。她此时的态度就代表着老太太的态度。
在外将近三年没有归家,在世人看来是极不守“妇道”的行径。林氏本以为老太太怎么也要给她点颜色看看的,可是没想到代表着老太太风向标的胡妈妈竟是如此热情和恭敬,看她的样子,仿佛林氏不是经年未归,而只是刚刚从娘家省亲回来。
林氏知晓老太太的为人,此时在大门口对她热烈欢迎,那么到了府内,老太太也会是这个态度。所以林氏就奇怪,老太太虽从未有过太过分的举动,可是也从不会放过她的“过错”的。老太太如此行事必有原因,很可能就是对她有所求。
京城繁华,寸土寸金,尤其是在官员聚居之处更甚。金桂坊只是中下层官员聚居的地方,院宅已经千金难求。夏和清虽然官居四品,可是夏府的占地还不如夏和逸做知州时的宅子大。起码,在淮州时林氏的马车可以直接驶入大门,可如今就只能下车了,好在还有小车可以代步。
胡妈妈在前引领,到了老太太的上馨院,胡妈妈加紧几步进了门,高声通报:“二太太、四小姐、六小姐到了!”
然后胡妈妈又折回来,恭敬的请林氏三人进去。此时,老太太的大丫鬟烟玲也出来为林氏打帘子。初华神识一扫,顿时有些不高兴:她看到小胡氏正端坐在屋里,一副无事的样子同身旁的人说笑,似乎来者不是她的主母。
初华看了看,坐在老太太下手的是高氏,此时与小胡氏说笑的应该就是女儿做了秦王庶妃的王氏。她看着与小胡氏热络,可是嘴角的笑意却有些不屑,不知道她是在不屑小胡氏说的人或事呢,还是瞧不上小胡氏这个人。